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effects of the natural polymer and nanoclay particles on the EOR performance of chemical flooding in carbonate reservoirs
1
作者 Amir Mohammad Zamani Ashkan Moslemi Kamran Hassan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51-961,共11页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ragacanth gum potential as a natural polymer combined with natural clay mineral(montmorillonite,kaolinite,and illite)nanoparticles(NPs)to form NP-polymer suspension for enhanced oil...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tragacanth gum potential as a natural polymer combined with natural clay mineral(montmorillonite,kaolinite,and illite)nanoparticles(NPs)to form NP-polymer suspens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in carbonate reservoirs.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tests were conducted initiall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roperties of tragacanth gum.Subsequentl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EDX)tests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structure of clay particles.In various scenarios,the effects of natural NPs and polymer on the wettability alteration,interfacial tension(IFT)reduction,viscosity improvement,and oil recovery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contact angle system,ring method,Anton Paar viscometer,and core flooding tests,respectively.The enti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at 25,50,and 75℃,re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clay minerals alone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viscosity,but the addition of minerals to the polymer solution leads to the viscosity enhancement remarkably,resulting mobility ratio improvement.Among clay NPs,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polymer and kaolinite results in increased viscosity at all temperatures.Considerable wettability alteration was also observed in the case of natural polymer and illite NPs.Illite in combination with natural polymer showed an ability in reducing IFT.Finally,the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polymer and kaolinite could be the best option for EOR due to its substantial ability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flooding tragacanth gum Clay nanoparticle WETTABILITY I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稳泡剂黄蓍树胶对全固废基泡沫混凝土性能影响
2
作者 杨红军 宫清峰 +4 位作者 齐子函 王同宾 李明阳 高翔鹏 张浩 《现代矿业》 2024年第12期209-213,共5页
泡沫的稳定性是影响全固废泡沫混凝土(SWFC)性能的关键因素,提高发泡液黏度被认为是提高预制泡沫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以黄蓍树胶为新型稳泡剂,研究了其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黄蓍... 泡沫的稳定性是影响全固废泡沫混凝土(SWFC)性能的关键因素,提高发泡液黏度被认为是提高预制泡沫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以黄蓍树胶为新型稳泡剂,研究了其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黄蓍树胶对SWFC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黄蓍树胶的掺入增加了发泡剂的发泡倍数及泡沫的稳定半衰期时间,提升了泡沫的稳定性;在以双氧水为发泡剂的体系中,随着黄蓍树胶添加量的增加,SWFC的抗压强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黄蓍树胶添量为0.2%时,SWFC的微孔比例最大,孔径分布更均匀;适量的黄蓍树胶可降低发泡孔径,同时促进胶凝材料水化反应及增强孔壁的密实度,从而显著提高SWFC的抗压强度。XRD和SEM分析结果显示,SWFC中水化产物为氢氧化钙(CH)、钙矾石(AFt)、水合硅酸钙(C—S—H),水化产物的生成提升了SWFC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实现了SWFC超轻质和高强度的要求,进一步扩大了固废资源化利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蓍树胶 泡沫稳定性 全固废泡沫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高分子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颢 周家华 +1 位作者 刘永 宋晓锐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2年第1期48-51,55,共5页
介绍了食品工业上常用的几种高分子乳化剂,通过对其乳化机理、影响因素、应用及此领域的研究进展的总结,介绍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高分子乳化剂 阿拉伯胶 黄蓍胶 酪蛋白 大豆蛋白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龙胶及其混合糊流变性能探讨
4
作者 韦异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分析了合成龙胶及其混合糊的流变曲线,触变性及化学药剂对原糊粘度的影响。为印花中选择适宜的原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合成龙胶 混合糊 流变性能 印花糊剂 冰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黄蓍胶复合水凝胶的流变特性及质构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龚静妮 杨金初 +5 位作者 袁毅 王林 吴佳煜 穆若郡 洪馨 庞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8-84,共7页
为了以高效快捷的方式研制出天然无毒害的水凝胶,文中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黄蓍胶(GT)为研究对象,制得KGM/GT水凝胶。使用旋转流变仪、质构仪分析不同比例KGM/GT水凝胶的流体行为和质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对KGM/GT水凝胶进行表征。研究... 为了以高效快捷的方式研制出天然无毒害的水凝胶,文中以魔芋葡甘聚糖(KGM)和黄蓍胶(GT)为研究对象,制得KGM/GT水凝胶。使用旋转流变仪、质构仪分析不同比例KGM/GT水凝胶的流体行为和质构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对KGM/GT水凝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KGM/GT水凝胶是由氢键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缔结而成的热可逆水凝胶,当温度超过40℃时会溶解为溶胶。在一定比例范围内,GT占比越大,KGM/GT水凝胶结构缠结越紧密,凝胶特性越强。当KGM/GT质量比为3∶7时,水凝胶间链的连接最为紧密,硬度达到最大;当KGM/GT水凝胶质量比为5∶5时,胶粘性、咀嚼性、回复性达到最大;当KGM/GT质量比为9∶1时,水凝胶间链的连接最为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黄蓍胶 水凝胶 流变性质 质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魔芋粉糊料应用性能的测试与研究
6
作者 丁文才 《染整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16-19,共4页
天然魔芋粉原料广泛、价格便宜,但直接作为印花原糊使用性能欠佳。将天然魔芋粉进行变性处理,使之在化学性质和流变性能方面得以改善,以代替合成龙胶和供应紧张的海藻酸钠则是一个极好的设想。以经过化学变性的魔芋粉为研究对象,并以合... 天然魔芋粉原料广泛、价格便宜,但直接作为印花原糊使用性能欠佳。将天然魔芋粉进行变性处理,使之在化学性质和流变性能方面得以改善,以代替合成龙胶和供应紧张的海藻酸钠则是一个极好的设想。以经过化学变性的魔芋粉为研究对象,并以合成龙胶和海藻酸钠为参比对象,对魔芋粉糊料作为印花原料使用时的化学性质、流变性能、适用范围进行了测试与研究,从而阐明了变性魔芋粉的实际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魔芋粉 合成龙胶 海藻酸钠 测试与研究 实际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胶对法兰克福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美娟 曹传爱 +4 位作者 孔保华 夏秀芳 陈倩 刘昊天 刘骞 《肉类研究》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法兰克福香肠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产生析水、析油等问题,影响香肠的食用品质,因此提高法兰克福香肠的品质特性一直是肉制品加工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究不同黄芪胶添加量(0、0.1%、0.2%、0.3%、0.4%、0.5%,m/m)对法兰克福香肠... 法兰克福香肠在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产生析水、析油等问题,影响香肠的食用品质,因此提高法兰克福香肠的品质特性一直是肉制品加工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探究不同黄芪胶添加量(0、0.1%、0.2%、0.3%、0.4%、0.5%,m/m)对法兰克福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芪胶能够显著降低法兰克福香肠的蒸煮损失(P<0.05),并显著提高其乳化稳定性(P<0.05)。与此同时,随着黄芪胶添加量的增加,法兰克福香肠的硬度、弹性、脆性、亮度值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0.3%时达到最大(P<0.05)。动态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添加黄芪胶能够提高肉糜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而且降低损耗角正切值(tanδ),从而提高肉糜的黏弹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黄芪胶添加能够明显改善香肠凝胶的组织状态,形成致密且均匀的三维凝胶网络结构。综上所述,添加黄芪胶能够显著改善法兰克福香肠的品质特性,且在添加量为0.3%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香肠 黄芪胶 品质特性 流变特性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燕营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利琴 杨新 +7 位作者 李冲 李研东 肖妙 郝建雄 赵丹丹 刘璐 李晟霖 韩雪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5,共8页
以雪燕为研究对象,从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活性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等方面入手,研究雪燕的营养价值及雪燕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雪燕中微量... 以雪燕为研究对象,从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组成、活性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等方面入手,研究雪燕的营养价值及雪燕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雪燕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雪燕中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应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雪燕多糖并进行条件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糖组成成分进行分析;评价雪燕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雪燕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其中锶(1.06×10-2 g/100 g)、锰(2.87×10-3 g/100 g)、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9.28 g/100 g)、亮氨酸[(leucine,Leu)7.01 g/100 g]和谷氨酸[(glutamic,Glu)5.49 g/100 g]含量最为丰富;雪燕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pH2.0、提取时间3.5 h,多糖提取率可达13%;雪燕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成分主要是鼠李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它们的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22.1%、20.0%、5.66%、1.64%。雪燕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3.84%,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雪燕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为雪燕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燕 微量元素 氨基酸组成 多糖提取 单糖组成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薯树胶在白钨矿-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宁湘菡 冯博 +3 位作者 罗仙平 谢帆欣 孔祥亚 汪惠惠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5-129,共5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试验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黄薯树胶在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浮选体系中添加黄薯树胶对白钨矿抑制效果不明显,但对方解石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在pH值为7,黄薯树胶用量为30mg/L时...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试验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黄薯树胶在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浮选体系中添加黄薯树胶对白钨矿抑制效果不明显,但对方解石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在pH值为7,黄薯树胶用量为30mg/L时,方解石和白钨的可浮性出现较大差异,白钨矿与方解石可以有效分离。吸附量试验表明:抑制效果的差异原因在于黄薯树胶对方解石的表面吸附比对白钨矿表面吸附显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薯树胶在白钨矿表面没有引起化学吸附作用,但在方解石表面吸附作用较强,主要引起了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方解石 黄薯树胶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