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i Jinping's Thought on Youth Values and Its Guidance to Contemporary Youth
1
作者 Han Yongt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Xi Jinping's Thought on Youth Values and Its Guidance to Contemporary
关键词 valueS PATRIOTISM core SOCIALIST values(CSV)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deals&belie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精神进教材的价值旨趣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 杨杨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7,54,共7页
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社会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精神进教材就是要借助教材将抽象的精神形态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学习材料。革命精神进教材具有传承国... 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社会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革命精神进教材就是要借助教材将抽象的精神形态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学习材料。革命精神进教材具有传承国家记忆,增进国家认同;赓续革命传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人生观、政治观和道德观,养成健全人格等价值。由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通过显性与隐性结合的方式精选革命精神材料,突出革命精神的逻辑、教学组织和认知目标,优化革命精神内容的话语叙述等,以此促进革命精神与教材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精神 革命传统 教材 精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侯怀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 德育传统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内存于现实之中,与现实有着血肉的联系,具有一种不断改造与发展的连续性。从德育传统的发展历程来看,共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形成、发展到衰微变革五个时期。首重德育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追求理想人格是德育传统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德育传统具有规范学校教育、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塑造中华民族典型人格特征五大功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变革和继承中国德育传统并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也是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当前,我国学校工作必须把德育置于首位;培育理想人格;优化德育模式;重视设计政治、思想、道德规范三位一体的德育内容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德育内容;将德育视为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实践;重视探索德育原则和方法;注重自我道德修养。总之,只有对中国德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中国德育传统的当代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传统 当代价值 创造性转换 学校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4
作者 李楠 李雨霏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机理,可以围绕理论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三个方面展开。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价值根基;“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创新构建起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形成了传统资源创新发展的科学范式。在价值意蕴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的天下理想与共产主义信仰形成精神共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了共同理想根基;“实事求是”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度融合,夯实了价值观培育的哲学基础;“协和万邦”的文明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价值贯通,拓展了全球治理的文明视野。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思想阵地;激活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重塑文化主体性;创新传统治理智慧转化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形成“守正—创新—致用”的逻辑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涵养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内涵、现实困囿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晨 张钊 +3 位作者 衣克然木·衣明 龙雅丽 史岩 史兵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2,共12页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挑战。该研究基于马克思“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理论,剖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困囿,提出了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思路及纾解路径。研究认为...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正面临着挑战。该研究基于马克思“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理论,剖析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价值内涵与现实困囿,提出了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思路及纾解路径。研究认为:(1)强的教育和对的教育是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有特色的教育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辩证统一的切入点;(2)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发展价值尺度的困囿集中在制度困境方面,即双轨制的目标缺乏引领性和结构缺乏自洽性,真理尺度的困囿主要有比例困境和实践困境;(3)基于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和模仿性同构三种制度同构机制,构建了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四维六翼”高质量发展思路,即治理价值协同、治理主体多元、治理关系明确、治理机制丰富的“四维”治理框架,以及汇聚发展合力、夯实上层建筑、明确治理主体、打通堵点、消除基层制约以及消除痛点的“六翼”纾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高质量发展 体教融合 制度同构 真理尺度 价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养老观念、金融市场参与和金融素养
6
作者 张晓云 周建波 +1 位作者 曹晖 杜丽群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14,共26页
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而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但中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实证分析了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 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而提高国民金融素养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但中国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实证分析了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传统养老观念对个体金融素养具有显著负影响,并对女性、农村居民、有孩子、有儿子和50岁及以上等群体的影响更大,且家庭孩子数量越多,该负向影响也越大。进一步,利用当地历史上的孔庙数量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构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表明,传统养老观念每增加1单位标准差,相对于样本均值,个体金融素养下降约46%。机制分析发现,传统养老观念通过降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和参与深度,进而对个体金融素养产生了显著负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传统养老观念并未显著降低个体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信任程度,但却显著提高了对政府养老保险的信任程度,反映了社会养老在提升国民金融素养中具有积极作用。文章的政策含义是,在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模式,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形式的普惠养老项目,以有效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养老观念 养老模式偏好 金融市场参与 金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语文知识的反思及其价值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云龙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知识是现代教学的基础性的第一要素。针对课程研究与实践中对于知识的忽视,回归知识传统的倡导此起彼伏。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知识教育拥有丰富的经验,在语文能力培养、素养生成方面取得过高质量效果。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 知识是现代教学的基础性的第一要素。针对课程研究与实践中对于知识的忽视,回归知识传统的倡导此起彼伏。我国语文教育传统的知识教育拥有丰富的经验,在语文能力培养、素养生成方面取得过高质量效果。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的限定,对知识的关注不多,但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需要知识教育提供助力,并在更高目标上构建传统与现代相续、理论同实践结合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知识价值 教育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与价值重塑 被引量:1
8
作者 伽红凯 王庆霖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5,共7页
浩瀚历史长河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农耕文明的瑰宝,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赓续农业优良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传统农业智慧的宝贵资源与多重价值,深入探讨了全球视野下... 浩瀚历史长河孕育的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农耕文明的瑰宝,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赓续农业优良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延伸农业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传统农业智慧的宝贵资源与多重价值,深入探讨了全球视野下守望传统农耕智慧的理论逻辑,并提出传统农业智慧当代价值重塑的四大实践路径:一是汲取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二是构建人与“农遗”的双向对话,激发对传统农业智慧的情感共鸣;三是融合活态经济路径,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四是构建当代话语体系,增强其全球影响力。这些路径不仅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视角,也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智慧 保护传承 价值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乐”与“众乐”:基于历史图景的传统园林活动健康价值启示
9
作者 焦典 唐建 赵明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中国士人园林活动自秦汉时期便成为平衡仕隐矛盾、寄托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其中“独乐”与“众乐”两种模式集中体现了士人群体追求身心调和、实现“精神内守”的健康理念。当前学术界对传统园林健康价值的系统性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 中国士人园林活动自秦汉时期便成为平衡仕隐矛盾、寄托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其中“独乐”与“众乐”两种模式集中体现了士人群体追求身心调和、实现“精神内守”的健康理念。当前学术界对传统园林健康价值的系统性研究仍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以“独乐园”与曲水流觞为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图像学研究及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系统探讨传统园林活动的健康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独乐”模式通过营造小尺度静谧空间的庇护感,强化个体与自然的深度交互,达成精神内守与情绪纾解;“众乐”活动则借助园林空间建构内聚性交往场域,促进人际联结与情感共鸣,从而有效疏导群体性负面情绪。两类模式分别呼应了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体疗愈观与儒家“与众同乐”的群体健康观,共同构建起传统园林“外适内和,体宁心恬”的健康价值体系。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传统园林健康价值的跨学科阐释维度,更为“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历史文脉参照与创新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园林 历史图景 独乐园 曲水流觞 健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少融 杨程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249,共12页
目的在以全球化市场与本土化营销为特征的新设计时代,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以确保本土创意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化变得愈发重要。通过两项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价值。... 目的在以全球化市场与本土化营销为特征的新设计时代,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以确保本土创意来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化变得愈发重要。通过两项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以衡量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价值。方法在研究1中,通过广泛的文献综述及1632名受测者参与的问卷调查,开发并验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量表。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评价系统,通过3个维度及15项标准来衡量中国消费者对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的态度。在研究2中,68位设计专业学生使用该评价系统对10个文创产品进行了评价。该研究验证了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并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的开发。结论新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量表是有效且可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价值分级系统规范了衡量传统文化设计创新价值的标准。该分级系不仅有助于在设计实践中评估传统文化的设计创新价值,而且促进了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价值 文创产品设计 创意思维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渣的水热炭化特性研究
11
作者 徐志强 任文玉 +1 位作者 吴石亮 肖睿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4-639,共6页
为解决中药渣废弃物,采用水热炭化对其进行处理。选取黄芪、蓝芩、胃苏和苏黄4种典型的中药渣原料开展水热炭化实验,将中药渣与溶剂水的固液比设定为1∶5,使用耐高压密闭不锈钢水热反应釜,260℃下反应180 min,对水热炭和液相产物分析,... 为解决中药渣废弃物,采用水热炭化对其进行处理。选取黄芪、蓝芩、胃苏和苏黄4种典型的中药渣原料开展水热炭化实验,将中药渣与溶剂水的固液比设定为1∶5,使用耐高压密闭不锈钢水热反应釜,260℃下反应180 min,对水热炭和液相产物分析,并讨论了中药渣水热炭特性。不同种类中药渣原料的炭化效果对比结果表明,黄芪中药渣的水热炭化特性最佳。水热炭化法具有无需预干燥处理、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操作简单等优势,特别适合于高含水中药渣的处理。在理想工况下,黄芪中药渣水热炭具有68.53%的碳含量和28.28 MJ/kg的高位热值,氧碳比为0.17,氢碳比为0.91,表明其水热炭的燃料特性接近亚烟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水热炭化 炭化特性 高位热值 燃料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绿色高值作物筛选研究
12
作者 段四喜 娄永明 +3 位作者 李光秀 普桂萍 鲁娜 李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为保护洱海,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洱海流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将传统作物与药用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药用作物是否为洱海流域可行的绿色高值作物。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户生产资料选择方面,药用作物种植户对种苗价格的关... 为保护洱海,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洱海流域采用问卷调查法,将传统作物与药用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药用作物是否为洱海流域可行的绿色高值作物。调查研究表明:在农户生产资料选择方面,药用作物种植户对种苗价格的关注度极显著高于传统作物种植户,药用作物种植户环保意识强,注重农药毒性的高低和肥料对环境的影响;就耕种方式而言,药用作物免耕率极显著高于传统作物,少耕率显著高于传统作物,常规翻耕率显著低于传统作物,因此药用作物的种植可更好实现免耕、少耕和优耕;在节水灌溉方面,药用作物种植过程中采用喷滴灌设施的比例较高,生产中无大水漫灌现象;在秸秆产生方面,药用作物秸秆产生量较少,与传统作物相比仅45.00%的药用作物有秸秆产生,同时所产秸秆均被资源化利用;在产投比方面,药用作物种植所需的肥料、农药和劳动力成本仅为传统作物的78.20%、34.26%和54.69%,但产值和经济效益却是传统作物的1.78倍和2.21倍。因此从调查样本来看,在洱海流域种植药用作物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可推广种植的绿色高值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作物 传统作物 绿色高值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的儿童教育内涵及其实践路径
13
作者 王辉 刘京荆 段婷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5,共7页
良好家风对儿童当下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其未来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家风建设应该将家风的成人功能与促进社会治理和国家及民族发展统一起来。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它... 良好家风对儿童当下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其未来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具有重要影响,新时代家风建设应该将家风的成人功能与促进社会治理和国家及民族发展统一起来。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它具有以培养儿童的家国情怀为价值内核、以培养儿童的向善道德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儿童的良好品格为基本任务的育人内涵。聚焦儿童发展的新时代家庭家风教育应从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以及为国奉献精神等方面展开,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多主体助力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为儿童发展建构全域性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建设 家风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对策研究
14
作者 王颖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09-418,共10页
目的基于IP转化视角,分析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演变特征,提出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对策,促进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发展。方法梳理壮族代表性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基于典型案例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进行分阶段剖析,从壮族传... 目的基于IP转化视角,分析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演变特征,提出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对策,促进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产业发展。方法梳理壮族代表性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基于典型案例对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进行分阶段剖析,从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化角度提出健全IP产业链,多场景和多要素发展策略。结果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IP转换呈现“传统工艺→文化资源→文化IP”的演变特征,现有产业发展处于文创IP转化产业链前端,亟须深入挖掘壮族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资源IP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优质文化IP。结论打造壮族传统工艺文化IP产业链,强化文化IP传播多元化与精准化,重视文化IP消费圈层化与场景化,不断推动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与IP产业有效融合,实现壮族传统工艺文化价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传统工艺 文化价值 IP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层面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改革方案比较研究
15
作者 吴庆艳 刘丽莎 +1 位作者 龚敏希 翟理祥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0,共8页
目的:通过8省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方案的对比研究,发现已有方案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方法:对各地方案中的核心内容,病种选择、疗效评价指标、付费环节的应用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有方案碎片化问题明显,... 目的:通过8省中医优势病种疗效价值付费方案的对比研究,发现已有方案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方法:对各地方案中的核心内容,病种选择、疗效评价指标、付费环节的应用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有方案碎片化问题明显,各项具体内容设定差别较大,反映对方案核心内容理解存在明显差异,对中医疗效价值认识不统一,付费标准与疗效评价结果未挂钩,尤其对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缺乏认可等问题。结论:可借由中医突出优势选择病种,借鉴西医价值医疗的评价框架,构建中医疗效价值评价体系,并基于健康结果的“同效”开展“同价”支付,分阶段设置绩效指标并设定付费标准,实现疾病全过程的管理,发挥中医疗效价值,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价值 中医优势病种 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效果分析
16
作者 于伟 李佳宁 +4 位作者 钟璐 黄伟 叶子轶 李昀梦 曾雪琴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效果,为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泸州市10个按疗效价值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从资源消耗、费用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医治疗组(干预组)与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在改革前后... 目的:分析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改革效果,为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泸州市10个按疗效价值付费的中医优势病种,从资源消耗、费用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医治疗组(干预组)与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在改革前后的差异。结果:改革后试点病种采用中医治疗的比例从66.09%提高至71.74%,中医治疗组次均费用、自付费用远低于手术治疗组;除4个指标外,其余指标的DID交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试点病种的医保结算均处于盈余状态,有8个病种的医保结余空间均为正。结论: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能够提高中医治疗比例、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提高医疗机构盈余水平、节省医保基金支出;建议逐步扩大试点病种和试点医疗机构范围,完善试点病种临床路径,加强监管与评估,动态调整试点病种支付标准,实现医患保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优势病种 按疗效价值付费 按病种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增强文化主体性入手涵育青年价值观
17
作者 张晓琼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111,共4页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青年价值观正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部分青年群体陷入价值坐标模糊、意义系统紊乱、文化认同弱化等价值评判体系失序的深层危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理...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青年价值观正面临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挑战,部分青年群体陷入价值坐标模糊、意义系统紊乱、文化认同弱化等价值评判体系失序的深层危机。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特质,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且具有鲜明文化特质和价值立场的存在状态,是能够抵御价值虚无的思想屏障。我们应在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实践锻炼、创新驱动和全球视野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文化主体性的涵育作用,推动青年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主体性 青年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性、创新性与现代价值指向
18
作者 范玉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原创性的内生性概念,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是遵循“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产物,而非对西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的模仿、移植和挪用。其文化形态的创新性主要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理论原创性的内生性概念,是从中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是遵循“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产物,而非对西方文明与西方文化的模仿、移植和挪用。其文化形态的创新性主要源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生成的新质内容,特别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刻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取向,从而为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和拓展现代性维度提供了价值参照与内在规定性。与时俱进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重大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从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化自强的表征,是党的创新理论升华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价值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教学的文化特性与社会价值
19
作者 刘小鼎 蔡宗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2,89,I0004,共9页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 建构在我国传统音乐特性下的“口传心授”教学,早已经成为培育我国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社会文化环境巨变的今天,尽管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音乐非常重视,却因为“口传心授”教学方式与现今西方学院派主流教学体系有所差异,导致“口传心授”这种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反而被忽略。事实上,口传心授教学具有极强的在地性、创造性与社会性等特质,而这些正是近年来“教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核心,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与重要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心授 中国传统音乐 即兴演奏 教育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经络温度热分布值
20
作者 郑学菊 欧祥琴 +4 位作者 浦翔 黄建娣 黄静 王雨亭 彭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7-801,811,共6页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湿热瘀阻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经络温度热分布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湿热瘀阻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的经络温度热分布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湿热瘀阻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予注射用头孢替安+替硝唑注射液治疗3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藤败酱散加减方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直肠滴入治疗14 d,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经络温度热分值(TDV)变化,以及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妊娠率、输卵管再通情况及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TD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手阳明大肠经、足厥阴肝经TD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TDV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输卵管再通人数及综合疗效均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不孕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不仅能提升湿热瘀阻型输卵管堵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输卵管再通人数,还能明显改善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各组经络TDV,尤其对足厥阴肝经改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堵塞性不孕 湿热瘀阻 红外热成像技术 中医综合疗法 经络 热分布值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