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汗血同源理论的传承创新与科学内涵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国菊 梁小雨 +1 位作者 郝校鹏 黄璐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汗液中的生化指标检测、病毒检测、血药浓度检测与监测,以及汗液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汗血同源的部分科学内涵,为汗液检测及发汗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拓宽了思路。旨在聚焦中医原创理论,定位临床问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汗液理论说明白、讲清楚的同时,推动中医临床实践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液 中医原创理论 汗血同源 传承 创新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傅煌燕 夏艳秋 董莉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4,I0001,共7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文献,建立数...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不孕症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70篇相关文献,共89个有效处方,涉及中药125味,总频次1086次。中药归经以肝、肾、脾经为主;药性主要为温性、平性;药味主要为甘、苦、辛味;功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单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为菟丝子、当归、熟地黄等。通过分析得到核心药物15味,核心药物组合17组,强关联规则6组,挖掘出新核心类方3个。结论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减退不孕症以“补肾活血”为治疗大法,强调肝脾肾三脏同调,重视补阳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不孕症 中药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及生产机械化概况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庆旭 欧阳安 +3 位作者 陈永生 付菁菁 陈晓 王振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0-298,共9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 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可保障人民安全使用中药。简述甘肃、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等西北五省区道地中药材种植概况,梳理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国家和当地政策,阐述西北道地中药材“直播育苗+移栽种植”种植模式和生产全程机械化概况。针对中药材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薄弱、亟需关键技术攻关与加强装备创新现状,分析西北道地中药材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种植土地碎片化严重、种植品类模式多样化、关键环节机械化较低、种植投入高且风险大和机具生产企业发展难等,从西北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模式标准化、主要品种关键作业环节优先突破、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推动西北地区企业增量高质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促进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为我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将逐步推进西北道地产区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发展趋势,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西北道地产区 中药材机械化 政策扶持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学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4
作者 刘福栋 姜晓晨 +2 位作者 李奕 申倩 庞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3-1179,共7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现状,基于大量客观记载的临床病案,研究“病-症-证-法-方-药”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客观还原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体系,然后结合学习型继承、归纳总结式继承和访谈研究等“人机结合”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系统地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名老中医经验 辨证论治 中医证候学 经验传承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5
作者 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经靶向作用于肺、脾、肾三脏和对营卫物质转化、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阐释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黄芪临床应用的中医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分析
6
作者 王晓蕾 陈澍盈 +5 位作者 董志伟 郭桐桐 李海燕 陈俊利 井淇 张建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1-686,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在政策工具、融合目标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我国现有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全面检索200...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在政策工具、融合目标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我国现有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的侧重点和不足,为政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othwell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全面检索2007~2024年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有关的政策文件,构建“政策工具、融合目标、政策力度”三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和政策文本量化方法,对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文本进行多维分类和交叉分析。结果:政策工具维度中,环境型最多(44.91%),供给型次之(40.57%)、需求型最少(14.53%);融合目标维度中,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多(50.17%)、加强中医药交流与传播次之(34.98%)、促进经济发展最少(14.85%);政策力度维度中,我政策平均力度整体较弱,得分为1.67。交叉分析结果显示,政策工具、融合目标和政策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结论:政策工具存在结构失衡,应均衡政策工具的使用结构;融合目标分布差异显著,应促进目标结构平衡与加强政策协同度;政策力度整体较弱且结构不良,应加强法律政策的制定并完善政策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传承创新发展 政策工具 融合目标 政策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教育体系及对中医药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秀岩 冯冬菲 +6 位作者 王艳宏 杨志欣 管庆霞 王锐 冯宇飞 李伟男 张研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8,共5页
中医药、古希腊医学、阿育吠陀和阿拉伯医学被认定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梳理了四大传统医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比发现:中医药重点关注师承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古希腊医学以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观察为主要特点;阿育吠陀高度重视文化认... 中医药、古希腊医学、阿育吠陀和阿拉伯医学被认定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梳理了四大传统医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比发现:中医药重点关注师承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古希腊医学以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观察为主要特点;阿育吠陀高度重视文化认同为主要特点;阿拉伯医学则高度重视文化交流与实践推广。建议推动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外公众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学 教育培训 传承发展 医学体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管理角度探讨中医传承新模式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兴 杨正 +3 位作者 孙鹏程 白明华 方旖旎 王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 中医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个部分,本文从知识管理角度,阐述了五种中医传承模式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组成,系统梳理了传统中医传承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创新性地将SECI知识管理模型引入中医传承研究中,构建中医知识传承创新模式,通过隐性知识社会化、隐性知识外部化、显性知识组合化、显性知识内部化4个方面提出中医知识传承的新思路。该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医传承中的显隐性知识循环转化,为中医传承事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中医药 传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江韩氏妇科对“肝肾同源”理论的传承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常惠 张婉玉 +4 位作者 马呈呈 王焕 付新 吴效科 韩延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1,共6页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 “肝肾同源”最早见于《易经》,医学概念源自《黄帝内经》。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肾为肝之母,肝为肾之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互化,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联系,病理上互相影响。龙江韩氏妇科历代医家重视“肝肾同源”理论,发展并应用于指导临床。龙江韩式妇科奠基人韩百灵教授,最早提出“肝肾学说”,其子韩延华教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在韩百灵教授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创新性提出“肝主冲任”理论,并创立百灵育阴汤、补肾活血调经汤和百灵调肝汤等代表性方剂,运用于临床不孕症、闭经和月经先后不定期的治疗中,取得良效。本文围绕“肝肾同源”理论,追溯其起源,阐述韩氏妇科对其传承及应用,体现中医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为妇科同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韩氏妇科 肝肾同源 肝肾学说 肝主冲任 名中医学术思想 传承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庞敏治疗心肌桥用药规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希泽 康健 +3 位作者 刘之然 王晓玉 庞敏 高静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0,I0002,共6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组方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有效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心肌...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用药组方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庞敏教授治疗心肌桥的有效病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用药规律分析,对核心药物组合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其治疗心肌桥的作用机制。结果心肌桥的发作高峰为9月至次年4月,最高为11月,次之为2月;发作曲线与沈阳地区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共筛选98首处方,使用频次最高中药为柴胡、牛膝、桔梗、枳壳。中药功效主要为理气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中药四气以温为主,其次为寒、平;五味以苦、辛、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心经、脾经。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桔梗-枳壳-牛膝。通过聚类得到新处方10个。结论庞敏教授认为气机失调为心肌桥发作的根本诱因,以“调畅气机法”为基本治则,核心药物组合为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同时运用辨天、辨人、辨证、辨机、辨病的“五位一体”理论体系提供辨证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敏 心肌桥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调畅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凯悦 常惠 +2 位作者 王宇 朱梦一 吴效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1篇,纳入处方139首,涉及中药99味;平均使用频次为12.22次,使用频次≥13次的中药有22味,前5味中药分别是半夏、陈皮、甘草、竹茹、白术;使用中药四气顺序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顺序为:甘、辛、苦、酸、涩、咸;归经顺序为: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肝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通过关联规则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常见药对及药物组合,其中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陈皮,甘草”;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核心药物组合16个(8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治疗妊娠恶阻的高频中药多以补虚、化痰、理气、化湿药为主,且多具有止呕、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多以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化痰行滞、养阴生津安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健脾益气 清热泻火 化痰行滞 养阴生津安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中医证候指标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哲 刘春香 +2 位作者 李毓赟 彭德慧 张俊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61-2865,共5页
中医证候指标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临床辨证的关键环节。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迅速发展,中医证候指标的智能化研究也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重视,且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等中医理念... 中医证候指标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临床辨证的关键环节。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迅速发展,中医证候指标的智能化研究也逐渐被研究人员所重视,且相关研究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等中医理念框架下,充分探究了人工智能在中医证候指标中的发展现状,还深入解析了人工智能助力中医核心证候指标的研发和构建过程中的相关技术。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医证候指标领域的研究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面临中医证候的差异性、人工智能技术无法充分结合中医理念和中医证候的领域知识不足等挑战。针对中医证候指标在疾病病情智能化应用、中医药智能辨证诊断、方药预测的智能应用、西医指标的智能化应用等现状进行梳理。本研究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助力中医核心指标集(COS-TCM)中医证候指标方法学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与中医证候指标持续协同发展,深入融合中医特色辨证思维,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医证候指标 中医药 辨证 核心指标集 中医药现代化 智能临床决策支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防治老年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代飞 张君宇 朱才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3,共4页
总结中西医防治老年肌少症的相关研究,包括西药、营养支持、运动疗法、中药、针刺、推拿、八段锦等传统特色疗法,提高肌少症患者的肌力、肌量,改善步态、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以及蛋... 总结中西医防治老年肌少症的相关研究,包括西药、营养支持、运动疗法、中药、针刺、推拿、八段锦等传统特色疗法,提高肌少症患者的肌力、肌量,改善步态、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通过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以及蛋白合成以改善骨骼肌萎缩。营养支持及运动疗法作为老年肌少症的主要防治手段,西药治疗处于探索阶段,未被广泛推广应用。中医药治疗老年肌少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但中医药对老年肌少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中医药价值,为肌少症提供更多及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中西医结合 老年 针灸 推拿 综述 运动疗法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丽琴 陈牡丹 +1 位作者 李洁 申俊龙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为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和专家访谈梳理影响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层级划分。结果:构建了... 目的:探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为现代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和专家访谈梳理影响现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层级划分。结果:构建了包含10个要素、3个层级的递阶结构模型;模型以宏观环境3个因素为基础条件的宏观层影响因素,以组织系统5个因素为组织建设的中观层影响因素,以现代技术创新等为技术创新的微观层影响因素。结论:政策的制度化、中医药组织的社会化、社会的技术化3个关键影响因素形成了层次网络关系;用树形结构描述,宏观政策制度化是网络的根节点,组织社会化是网络的枝干分叉点,社会的技术化是叶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医药传承 中医药创新 中医药现代化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毒理论论治前列腺癌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益文 蔡煜阳 +6 位作者 王雄 程鹏伃 周艳艳 魏永强 李铭 丁家森 高瞻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64-2467,共4页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 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伏毒理论,认为伏毒具有伏时不变、发时始显的特点。从病因病机来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以是内外伏毒潜藏于人体,正气耗损,湿、痰、瘀等病理产物产生,复合为毒,骤起发病。此外,前列腺癌的致病特点、疾病特性均与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匿、杂合、多变的演变特征十分契合。治疗时应注重把握时机,分期论治辨标本,明确患者病情分期与伏毒性质,辨明外感伏毒与内生伏毒区别;同时中西联用、增效减毒,五脏同治、身心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前列腺癌 病因病机 致病特点 扶正 祛毒 中西联用 五脏同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低氧型肺动脉高压的核心用药及药效评价
16
作者 董政委 张敏 +6 位作者 丁云 邢作英 于瑞 赵孟依 樊官伟 王永霞 朱明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6-2022,共7页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 目的 探究中医药治疗低氧型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核心药物,并通过低氧联合Su5416(Hypoxia+Su5416,HySu)诱导的PH小鼠模型进行药效验证。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与中医药治疗HPH相关的文献,通过纳排标准筛选并建立数据库,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建立HySu-PH小鼠模型,通过力竭运动跑台、血氧饱和度、右心室压、右心肥厚指数检测,对核心药物进行药效评价。结果 筛选出治疗HPH的相关方剂102首,涉及中药共158种,药物频率前5位分别为丹参、川芎、黄芪、葶苈子、当归,用药类别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使用最高,丹参是核心用药。构建HySu-PH小鼠模型,给予2周的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治疗,丹参注射液明显提升HySu-PH小鼠的体质量(P<0.01)、血氧饱和度(P<0.05)、力竭位移(P<0.01)和力竭时间(P<0.05),降低右心室收缩压(P <0.01)和右心肥厚指数(P<0.01)。结论 丹参是治疗HPH的核心药物,丹参制剂丹参注射液可有效的治疗HySu-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型肺动脉高压 核心用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药效评价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娜 邹红霞 +3 位作者 冯欢 张莉 夏凤梅 黎余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1,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为中医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时提供科学客观的决策工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中医护士护理服务能力提升需求,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确定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功能清单。开发中医护...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为中医护士在进行中医护理实践时提供科学客观的决策工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中医护士护理服务能力提升需求,召开专家论证会讨论确定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功能清单。开发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并投入使用。便利选取2023年10月-12月九江市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6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护士使用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实施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辅助下的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决策质量、决策效率并调查观察组护士对系统的使用体验。结果: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中医操作禁忌、中医穴位定位、中药服用食忌、中医护理计划、中医健康教育5项功能。观察组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决策质量、5项功能决策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系统的使用体验整体评分较高。结论: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护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过程科学,可以应用于临床并辅助中医护士决策,护士对系统有良好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中医护理 临床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药膳大辞典》的药膳饮方组方规律研究
18
作者 王玲 向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目的:分析《中国药膳大辞典》中3种药膳饮方的组方规律。方法:以《中国药膳大辞典》为处方来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进行数据分析,构建药膳煎煮型饮方、泡饮型饮方、冲饮型饮方数据库,应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 目的:分析《中国药膳大辞典》中3种药膳饮方的组方规律。方法:以《中国药膳大辞典》为处方来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 2.5)进行数据分析,构建药膳煎煮型饮方、泡饮型饮方、冲饮型饮方数据库,应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并比较其组方规律。结果:共纳入861首药膳饮方,其中煎煮型饮方570首、泡饮型饮方168首、冲饮型饮方123首,分别涉及原料442、207、185种。关联规则分析显示,3种药膳饮方的常用原料组合分别为19、19、4个。聚类分析显示,3种药膳饮方的新组方分别为15、5、8个。结论:煎煮型饮方重清热,泡饮型饮方重发散风热,冲饮型饮方多补益;煎煮型饮方多清热与祛湿配伍,泡饮型饮方重辛凉解表;清热优选煎煮剂型,辛凉解表优选泡饮剂型,补益优选冲饮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饮方 方组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煎煮 冲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略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周仲瑛 吴勉华 +3 位作者 周学平 李柳 冯哲 叶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3-506,522,共5页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 当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投入仍然相对不足、重视相对不够。基于团队多年来对中医病机辨证理论研究的体会,从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四个方面,提出中医药理论创新应溯本求源,以《黄帝内经》所蕴含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后世各家学术流派传承为载体,在临床实践和感悟中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理论。主张道术并举,以病机理论体系重构为起点,开创中医学术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中医学 中医理论 传承与创新 学术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志国 杨磊 +4 位作者 邓桂明 欧阳琳 黄雍 陈文明 吴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99-503,共5页
目的:中药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方药量使用了度、量、衡制等多种单位,仍为现代《方剂学》重点收载,但经方药量折算均按1斤=16两=160钱=500 g计有失欠妥。方法:对历代中医药度量衡文物及文字记载进行了考证与研究。结果:... 目的:中药剂量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方药量使用了度、量、衡制等多种单位,仍为现代《方剂学》重点收载,但经方药量折算均按1斤=16两=160钱=500 g计有失欠妥。方法:对历代中医药度量衡文物及文字记载进行了考证与研究。结果:不同朝代与地域其度量衡有很大差别,如1尺=15.78~35 cm、1升=200~1 035 m L、1斤=212.8~750 g不等。结论:沿用或研究经方很有必要了解与掌握我国历代度量衡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历代度量衡 演变 传承工作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