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赵洋 李晓光 +3 位作者 陶灼 盛瑞卿 徐宝碧 黄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40,共12页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 中国首个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探测器在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采样封装等月面工作,为确保探测器与中继星能够顺利稳定建立中继链路,顺利完成中继任务,在探测器入轨后提前建立器-星中继通信链路,即提前实施了探测器全向测控链路和定向数传链路在轨中继对通测试。系统总结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方案设计与在轨实施结果,首先梳理了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的任务过程,结合探测器和中继星飞行轨道特点对中继对通原理进行概述;然后对中继对通过程数据流设计状态进行说明;接着给出了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具体包括中继对通测试弧段选择、地面测控站资源分配、中继对通飞行姿态设计、单器及器间全信息流覆盖测试项目设计以及测试流程和飞行时序设计等内容;最后描述了在轨飞行中继对通测试实施过程。在轨测试结果表明,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在轨中继对通测试方案设计能够满足任务需求,测试过程有效验证了探测器与中继星接口匹配性和中继链路设计的正确性,所设计的方案兼顾了地面测控资源分配、飞行任务安全、飞行姿态设计、飞行时序设计、中继测控链路设计、器间信息流设计等综合因素,并且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发射窗口器-星间轨道相位变化,为后续复杂航天器与合作中继目标的在轨通信任务提供技术基础和飞行经验,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背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 月球中继星 中继链路建链 在轨测试 全向测控通信 定向数传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severa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schemes for MEO-TDRSS of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Wu Tingyong Wu Shi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5期907-913,共7页
The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class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medium earth orbit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MEO-TDRSS) of China, a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ality and the traffic d... The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class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medium earth orbit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MEO-TDRSS) of China, a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functionality and the traff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MEO-TDRSS, the coverage performance and inter-satellite link properties of four different constellation schemes are compared by simula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osette and common-track constellations, whose satellite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celestial sphere more uniformly, are appropria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O-TDRS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um earth orbit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 (MEO-TDRSS)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inter-satellite lin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空间激光干涉低低跟踪重力卫星数据恢复方法研究
3
作者 江鸿 姚镇东 +2 位作者 杨立伟 徐鹏 强丽娥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1-649,共9页
作为低低跟踪重力卫星GRACE任务的后续任务,激光干涉重力卫星任务GRACE Follow On双星之一的加速度计载荷在运行一个月后出现了异常,造成了关键科学测量数据的缺失,同时在GRACE服役期最后阶段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由此,加速度计数据恢复... 作为低低跟踪重力卫星GRACE任务的后续任务,激光干涉重力卫星任务GRACE Follow On双星之一的加速度计载荷在运行一个月后出现了异常,造成了关键科学测量数据的缺失,同时在GRACE服役期最后阶段也出现了类似情况。由此,加速度计数据恢复技术对GRACE尤其是GRACE Follow On任务探测目标的实现极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来实现加速度计数据恢复与重建的全新方法。基于回声状态网络模型,构建双星之间加速度计数据的映射关系,并通过贝叶斯优化提高网络性能,可实现对缺失加速度计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重建。通过实测数据的实验比对,在重力场探测信号频段,模型预测结果在沿轨道方向和径向两个高灵敏轴可达到(甚至部分频段优于)10^(-8)m·s^(-2)√Hz量级水平,在轨道法向低灵敏轴到达10^(-8)m·s^(-2)√Hz~10^(-7)m·s^(-2)√Hz水平。这一重建精度达到甚至部分优于GRACE官方数据移植精度,可初步应用于重力场反演,实现低低跟踪任务加速度计高精度数据产品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测距重力卫星 低低跟踪 机器学习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技术的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监测应用总体框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亿 李平 +2 位作者 封博卿 潘佩芬 王雪影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6,共10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补充和完善现有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形变监测体系,提升铁路工务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基于北斗技术的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监测应用总体框架,对铁路北斗基准站构建、工务基础设施监测系统构建、典...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补充和完善现有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形变监测体系,提升铁路工务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基于北斗技术的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监测应用总体框架,对铁路北斗基准站构建、工务基础设施监测系统构建、典型工务基础设施形变监测系统布设、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等进行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给出基于北斗技术的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形变监测方法发展方向,为北斗技术在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形变监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铁路北斗基准站 工务基础设施 数据赋能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DGSAT-1卫星任务规划与指令生成的一体化软件设计及实现
5
作者 蔡济济 虞业泺 +3 位作者 羊书杰 陈玉君 李伟 周达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846,共9页
面向SDGSAT-1卫星载荷包括热红外成像仪、城镇微光及近海多光谱成像仪, 3类载荷开机模式可选择单载荷开机和双载荷组合开机,各类载荷观测时间根据载荷数据速率、光照条件、工作区域、数传时间及下传速率等约束确定,实现了一种面向SDGSA... 面向SDGSAT-1卫星载荷包括热红外成像仪、城镇微光及近海多光谱成像仪, 3类载荷开机模式可选择单载荷开机和双载荷组合开机,各类载荷观测时间根据载荷数据速率、光照条件、工作区域、数传时间及下传速率等约束确定,实现了一种面向SDGSAT-1卫星多载荷、多约束条件下集任务规划与指令生成于一体的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SDGSAT-1卫星满足任务规划需求,规划生成满足卫星及载荷使用约束的有效载荷控制计划和数据接收计划,针对生成的有效载荷控制计划编制有效载荷控制指令,生成的数据接收计划编制数传接收指令,最终通过指令发送模块发送给测控系统,完成载荷在轨管理.同时,任务规划指令系统综合评估数传数据下传的各情形,系统引入双站接力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卫星数传数据下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任务规划 多载荷 需求校验 数传接力 指令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空间静态波束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单长胜 俞道滨 齐斌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通过空间静态波束的广域覆盖,中继卫星测控服务的时效性及多目标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对中继卫星空间静态波束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数字波束形成原理基础上,基于中继卫星相控阵天线和多个地面返向波束计算单元,实现了空间静态波束形... 通过空间静态波束的广域覆盖,中继卫星测控服务的时效性及多目标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对中继卫星空间静态波束的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数字波束形成原理基础上,基于中继卫星相控阵天线和多个地面返向波束计算单元,实现了空间静态波束形成。最后对空间静态波束构型进行仿真分析,从不同波束交叠和不同空间高度2个角度分别开展。结果表明,在工程应用中须对卫星波束覆盖和地面返向波束计算单元数量进行折中考虑,最大化发挥中继卫星空间静态波束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相控阵天线 空间静态波束 数字波束形成 卫星波束构型 波束交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地面站设备组合零值遍历测量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雷 漆小刚 韩磊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中继卫星地面站采用设备资源动态自动分配的方式执行数据中继和测距任务,无法采用传统方式直接遍历测量所有设备组合距离零值。文中设计一种优化的卫星地面站设备组合零值遍历测量方法,对地面站所有设备组合进行分析,选定部分设备组合... 中继卫星地面站采用设备资源动态自动分配的方式执行数据中继和测距任务,无法采用传统方式直接遍历测量所有设备组合距离零值。文中设计一种优化的卫星地面站设备组合零值遍历测量方法,对地面站所有设备组合进行分析,选定部分设备组合作为基准设备组合,仍使用传统方式直接测量其距离零值并进行结果存储。在此基础上,设计距离零值折算算法,对其余所有设备组合零值结果均通过软件后台进行快速折算,保证在测量精度仍能满足测距要求、不额外占用卫星窗口的前提下,实现对卫星地面站所有设备组合零值的高效遍历测量,支持在卫星地面站设备资源动态自动分配模式下中继卫星系统对用户航天器进行实时测距。该方法在实际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系统 地面站 设备组合零值 遍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对目标的跟踪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聂润兔 荆武兴 +1 位作者 徐世杰 邵成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共3页
分别导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对中(低)轨道航天器以及地面站的跟踪规律,利用该规律可确定中继卫星大型机动天线相对于轨道坐标系的期望跟踪角和跟踪角速度,进而可用于卫星系统的跟踪和指向控制律设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以验证导出规... 分别导出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对中(低)轨道航天器以及地面站的跟踪规律,利用该规律可确定中继卫星大型机动天线相对于轨道坐标系的期望跟踪角和跟踪角速度,进而可用于卫星系统的跟踪和指向控制律设计,最后给出数值算例以验证导出规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跟踪规律 运动目标 TDRSS 指向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星对中继卫星的跟踪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小松 杨涤 +1 位作者 杨旭 翟坤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根据中继卫星系统中用户星跟踪中继卫星的要求 ,定义了用户星天线坐标系 ,推导出了用户星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跟踪规律。通过该跟踪规律可以推出用户星天线跟踪中继卫星的跟踪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同时 ,在给定系统一定初始条件的情况... 根据中继卫星系统中用户星跟踪中继卫星的要求 ,定义了用户星天线坐标系 ,推导出了用户星天线对中继卫星的跟踪规律。通过该跟踪规律可以推出用户星天线跟踪中继卫星的跟踪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同时 ,在给定系统一定初始条件的情况下 ,利用该跟踪规律分别推出了用户星最大跟踪角度和角速度与用户星轨道高度和用户星轨道倾角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 STK(Satellite Tool Kit)对该跟踪规律进行了间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星 中继卫星 跟踪规律 S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CSP模型 被引量:28
10
作者 方炎申 陈英武 顾中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中继卫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运行,既能直视中、低轨道用户航天器,又能直视地面站,是沟通用户航天器与地面站的桥梁。中继卫星调度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度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通过分析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特点与约束条件,建立了... 中继卫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运行,既能直视中、低轨道用户航天器,又能直视地面站,是沟通用户航天器与地面站的桥梁。中继卫星调度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度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通过分析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特点与约束条件,建立了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CSP模型。利用卫星工具箱STK进行模拟仿真,对CSP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SP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活动 资源 约束满足问题 ST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静 赵尚弘 +3 位作者 李勇军 赵卫虎 韩磊 李轩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03-3110,共8页
基于高性能激光链路构建高速安全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为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对地观测卫星和用户航天器提供大容量、无缝隙的数据中继服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星间激光链路数据... 基于高性能激光链路构建高速安全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可为不同轨道、不同功能的对地观测卫星和用户航天器提供大容量、无缝隙的数据中继服务,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星上演示验证,并启动了相应的工程验证计划。综述了国内外星间激光链路数据中继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几种典型激光链路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着重研究了系统结构、激光终端及模拟验证实验。最后,分析了数据中继卫星激光链路组网中着重关注的几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继技术 星间激光链路 卫星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单址链路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英武 方炎申 顾中舜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8,共7页
中继卫星的任务规划与调度是空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为中继卫星系统的任务计划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手段与依据。中继卫星单址链路调度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中继卫星与用户航天器之间并非时时可见,因此通信任务存在可见... 中继卫星的任务规划与调度是空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为中继卫星系统的任务计划编制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手段与依据。中继卫星单址链路调度问题的重要特点在于,中继卫星与用户航天器之间并非时时可见,因此通信任务存在可见时间窗口约束。只有在可见时间窗口内,通信任务才可能执行并完成。在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中继卫星单址链路调度问题的约束规划模型。对基本遗传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有效基因路径表示的改进遗传算法。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约束规划理论建立中继卫星单址链路调度模型并采用基于有效基因路径表示的遗传算法求解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调度 约束规划 跟踪与数据 中继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卫星资源调度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静 赵尚弘 +2 位作者 李勇军 王翔 赵卫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37-1843,共7页
随着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发展以及中继应用需求的增加,其资源调度成为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包括描述方法、活动与资源、约束条件等在内的中继卫星资源调度问题基本内涵,研究了目前中继卫星资源调度的数学模... 随着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的发展以及中继应用需求的增加,其资源调度成为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了包括描述方法、活动与资源、约束条件等在内的中继卫星资源调度问题基本内涵,研究了目前中继卫星资源调度的数学模型和实现算法,比较了不同数学模型和实现算法的优缺点。针对未来卫星激光和微波链路联合组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多终端-多节点及基于资源故障的激光/微波混合链路中继卫星资源调度的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继卫星 资源调度 星间激光链路 微波 激光混合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网络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二虎 刘颖 +1 位作者 刘璐 程洪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78-2782,共5页
随着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将成为未来天基信息系统的骨干网。首先设计了一种"2颗国土星+2颗境外星"的网络架构,然后借助地面程控交换技术分析方法,定义了光网络性能指标,最后仿真了激光链路中继卫星... 随着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将成为未来天基信息系统的骨干网。首先设计了一种"2颗国土星+2颗境外星"的网络架构,然后借助地面程控交换技术分析方法,定义了光网络性能指标,最后仿真了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每颗用户卫星通信业务量为0.2 Erl、接入损失概率要求不大于0.2、链路利用率不小于0.6的情况下,激光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12条接入链路可以支持50颗用户卫星接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光通信 中继卫星 网络设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实用化 被引量:60
15
作者 彭向阳 易琳 +4 位作者 钱金菊 王柯 郑晓光 韩正伟 陈国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4-396,共13页
大型无人机(unmannedhelicopter,UAV)巡检系统在电网运行检测、灾害应急勘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巡检系统在实用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论文系统提出了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巡检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和... 大型无人机(unmannedhelicopter,UAV)巡检系统在电网运行检测、灾害应急勘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现有巡检系统在实用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论文系统提出了大型无人直升机电力巡检技术研究、装备研制和示范应用方面的实用化目标和策略,开展了国产Z-5型无人直升机飞行平台、无人直升机测控通信系统和任务载荷系统实用化的研究,采用卫星中继通信技术解决无人直升机长距离巡检通信问题,研制了一体化、全自动电力巡检光电吊舱。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无人直升机巡检系统在南方地区沿海、山区、冰区、平原、雨雾、高海拔乃至夜间等多种典型复杂环境下进行了示范应用,累计已巡检110~500 kV线路30余条,46架次,巡线里程超过1340 km,单架次巡检线路长度超过60 km、飞行时间达3 h,巡检系统环境适应性、巡检效率和可靠性显著提高,基本达到实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无人直升机 电力线路 巡检系统 卫星中继通信 自动跟踪检测 光电吊舱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动作模型的中继卫星操作规划问题建模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思微 张辉 +1 位作者 沈林成 吴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1006,共6页
通过分析中继卫星操作规划问题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动作模型的任务规划建模方法。采用PDDL语言对中继卫星的领域知识进行描述,解决动作的持续时间约束、复杂资源约束以及一类特殊的外部事件的表达问题。最终建立的中继卫星操作规划... 通过分析中继卫星操作规划问题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动作模型的任务规划建模方法。采用PDDL语言对中继卫星的领域知识进行描述,解决动作的持续时间约束、复杂资源约束以及一类特殊的外部事件的表达问题。最终建立的中继卫星操作规划模型表明,该方法较传统规划建模方法具有更强的描述能力。通过引入领域知识将操作任务规划问题分解为规模较小的子规划问题,并给出子任务对应的可选动作集合,从而减小了规划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操作规划 建模 约束 领域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郝玉涛 刘保国 +2 位作者 王瑞军 李塘 万鹏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够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测控通信系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空空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中继卫星捕获跟踪外场无线试验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苗常青 杨显强 +2 位作者 范伟 侯芬 王珊珊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为了验证中继卫星捕获跟踪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地面环境和在轨应用的差异,提出基于近似远场条件下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验证方案。利用中继卫星设备、用户航天器模拟设备、高精度二维轨道模拟设备、光学指向设备、天线重力卸载设备以及... 为了验证中继卫星捕获跟踪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地面环境和在轨应用的差异,提出基于近似远场条件下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验证方案。利用中继卫星设备、用户航天器模拟设备、高精度二维轨道模拟设备、光学指向设备、天线重力卸载设备以及地面测试设备等组成的验证系统进行捕获跟踪试验,给出了静目标和动目标捕获跟踪试验结果,并与仿真跟踪过程进行了比对。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文章提出的中继卫星捕获跟踪技术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进而验证了捕获跟踪技术方案、单脉冲角跟踪体制、跟踪策略等,为中继卫星在轨可靠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卫星 用户航天器 捕获跟踪 扫描搜索 程序跟踪 自动跟踪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用户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承元 杨涤 耿云海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4-179,共6页
基于独特的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提出了一种用户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程序跟踪内环和自动跟踪外环组成。内环控制器由三阶ESO、线性比例微分控制律和静态解耦律组成。外环控制器为一简单的积分控制器。ESO能够在不... 基于独特的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SO),提出了一种用户卫星天线跟踪指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程序跟踪内环和自动跟踪外环组成。内环控制器由三阶ESO、线性比例微分控制律和静态解耦律组成。外环控制器为一简单的积分控制器。ESO能够在不依赖天线模型的情况下估计出系统状态和总扰动(称为扩张状态)。利用该扩张状态实现动态反馈补偿,则天线系统被简化为解耦的积分系统。基于ESO设计天线控制系统,无需精确的用户卫星天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天线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跟踪指向性能和对干扰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与中继卫星系统 天线跟踪指向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校准的连接端站干涉测量与定轨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敏 黄勇 +2 位作者 黄磊 陈少伍 李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3-1309,共7页
为提高连接端站干涉(connected-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测量对地球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EO)空间角位置的测量精度,通常采用射电源标校消除大部分公共误差,但需要在测站配置大口径高增益天线以接收射电源... 为提高连接端站干涉(connected-element interferometry,CEI)测量对地球静止卫星轨道(geostationary satellite orbit,GEO)空间角位置的测量精度,通常采用射电源标校消除大部分公共误差,但需要在测站配置大口径高增益天线以接收射电源的微弱信号。针对该问题,以北斗导航卫星为标校源,仅利用测站现有天线即可实现高精度CEI测量。利用喀什测控站相距20 km的两套天线设备对天链GEO卫星开展CEI测量。经北斗卫星校准后,时延测量精度可达0.03 ns。定轨结果表明,7 h的时延和单站测距数据联合定轨位置精度可达37 m,预报12 h位置偏差约为78 m。与3000 km范围分布的多站测距系统24 h弧段定轨精度相当,验证了该技术用于GEO卫星高精度测定轨和机动后轨道恢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短基线干涉测量 甚长基线干涉 定轨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