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茶蚜Toxoptera aurantii致病力筛选及毒力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秦丽 卫书霞 +2 位作者 汪仁敏 姜浩 朱虹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3期70-76,共7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be, 1841)是茶园重要害虫之一,开展茶蚜的绿色防控是茶叶安全优质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无翅茶蚜为研究对象,通过喷雾塔喷雾接菌方法,对供试的9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无翅茶蚜的致病力活性进行...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 de Fonscolombe, 1841)是茶园重要害虫之一,开展茶蚜的绿色防控是茶叶安全优质生产的重要保障。研究以无翅茶蚜为研究对象,通过喷雾塔喷雾接菌方法,对供试的9株球孢白僵菌菌株对无翅茶蚜的致病力活性进行筛选,获得了3株致死中时LT50在4.5 d以内,7 d校正死亡率在90%以上的潜在高致病菌株。进一步通过活性评价试验,优化出高致病球孢白僵菌Bb2032菌株,并对该菌株开展了侵染无翅茶蚜毒力学活性评价研究,其4 d、8 d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881×107孢子/mL和2.102×104孢子/mL。最后通过显微技术观察高致病球孢白僵菌株Bb2032侵染茶蚜的症状,表明菌丝主要从无翅茶蚜的腹管和头部两个位置浸染。该研究将为白僵菌应用在茶园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提供理论基础,为茶叶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茶蚜 致病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蚜瘿蚊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梦莎 王雄 +4 位作者 李帅 杨茂发 黄纯杨 于晓飞 吴慧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是茶树的重要害虫,评估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茶蚜的防控潜能,为大田释放天敌食蚜瘿蚊防治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条件下,探索了饥饿处理24 h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3龄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自身的种内干扰作用,试验完成后继续饲喂,直至食蚜瘿蚊羽化,观察其性别。结果表明:食蚜瘿蚊雌、雄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1、24.5头,瞬时攻击率(a′)分别为0.780、0.459,处理时间(T_(h))分别为0.052、0.041 d;食蚜瘿蚊捕食量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随着茶蚜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自身密度干扰方程为E=0.421 P^(-0.892),相同的猎物密度下,雌虫的搜寻效应高于雄虫。食蚜瘿蚊对茶蚜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雌虫对茶蚜的控害能力优于雄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蚜瘿蚊 茶蚜 捕食功能 搜寻效应 种内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对茶园3种常见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室内毒力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瑶 慕卫 +3 位作者 张丽霞 许永玉 林琎 张正群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2-398,共7页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园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其重要的防治措施。本研究测定了10类16种...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和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茶园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化学防治是其重要的防治措施。本研究测定了10类16种杀虫剂对3种害虫若虫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出高效药剂,为其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唑虫酰胺、甲维盐、茚虫威和虫螨腈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毒力最高,LC_(50)分别为0.23、0.52、0.94、5.24 mg·L^(-1);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和螺虫乙酯4种药剂对黑刺粉虱若虫的活性高,药后24 h的LC_(50)值分别为0.15、0.26、0.41、0.66 mg·L^(-1);除了呋虫胺和茚虫威,其他14种杀虫剂均对茶蚜若虫具有较高毒力,24 h的LC_(50)值均在10 mg·L^(-1)以下。本研究结果对根据害虫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进行防治,促进茶园农药减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黑刺粉虱 茶蚜 杀虫剂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类型茶园对茶蚜种群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健龙 黎秀娣 +2 位作者 唐颢 李家贤 唐劲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88-90,共3页
田间调查了不同生境条件茶园对茶蚜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乔木茶园茶蚜分布在中层部位较多,数量大小依次为中层>上层>下层,但总个体数在3类茶园中相对较少;脱叶楹茶园茶蚜分布在上层部位较多,数量大小依次为上层>中层>... 田间调查了不同生境条件茶园对茶蚜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乔木茶园茶蚜分布在中层部位较多,数量大小依次为中层>上层>下层,但总个体数在3类茶园中相对较少;脱叶楹茶园茶蚜分布在上层部位较多,数量大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但总个体数在3类茶园中相对较多。3类茶园中茶蚜在不同季节间发生动态有显著差异;小乔木茶园和相思树茶园的茶蚜数量在春茶与夏茶期间发生较多,分别占56.05%、36.05%和31.46%、46.10%;托叶楹茶园的茶蚜数量在夏茶与秋茶期间发生较多,分别占41.17%和37.89%。由此可知生境条件改变对茶园茶蚜种群数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生境 茶蚜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离方法对黄杜鹃叶提取物灭蚜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一丁 严伟 +1 位作者 冯定胜 周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获得的提取物对蚜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 030 mg/L和5 791 mg/L。水提醇沉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 黄杜鹃(Rhododendron molle)叶提取物对桔二叉蚜(Toxoptera aurantii)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用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法获得的提取物对蚜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4 030 mg/L和5 791 mg/L。水提醇沉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桔二叉蚜的毒力较其他萃取物强,其LC50为1 949 mg/L,表明黄杜鹃叶含有的杀虫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对水提醇沉提取物进行硅藻土柱层析分离,得到的第3组分得率和灭蚜效果均优于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到的第3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方法 黄杜鹃 叶提取物 灭蚜活性 桔二叉蚜 水提醇沉法 醇提水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通草蛉幼虫对茶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廖先骏 唐天成 +2 位作者 汪玉新 陈珍珍 许永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87-89,共3页
在室内(25±1)℃条件下研究了中华通草蛉1-3龄幼虫对茶蚜的功能反应和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结果表明: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日最大食蚜量1-3龄分别为74、250、714头,功能反应参数说明中华通草蛉对于茶蚜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2... 在室内(25±1)℃条件下研究了中华通草蛉1-3龄幼虫对茶蚜的功能反应和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结果表明: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日最大食蚜量1-3龄分别为74、250、714头,功能反应参数说明中华通草蛉对于茶蚜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2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E=QP-m进行模拟,模拟模型为E=0.3395P-0.3657,说明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也随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茶蚜 功能反应 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虞绿色防控试点茶园虫害发生情况调研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福炯 张卫娣 +2 位作者 朱雨梦 叶俭慧 梁月荣 《茶叶》 CAS 2021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浙江上虞地区天香茶园设置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色诱虫板开展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并以当地无特殊管理措施的金家茶园作为自然条件下茶树虫害发生模式参照,调查2018年6月-2020年8月期间两处茶园的茶小绿叶蝉、螨类、茶尺蠖、蓟马、蚜... 在浙江上虞地区天香茶园设置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色诱虫板开展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并以当地无特殊管理措施的金家茶园作为自然条件下茶树虫害发生模式参照,调查2018年6月-2020年8月期间两处茶园的茶小绿叶蝉、螨类、茶尺蠖、蓟马、蚜虫的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天香茶园和金家茶园茶小绿叶蝉、螨类、蓟马和蚜虫的虫口高峰期均出现在每年的8-10月,而螨类的小高峰还出现在4-5月,其中茶橙瘿螨和蓟马数量在绿色防控技术干预下明显减少。调查期间未见茶尺蠖爆发。可见,绿色防控能有效降低相关害虫的虫口数,但不改变其发生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绿色防控技术 茶小绿叶蝉 茶尺蠖 茶橙瘿螨 蓟马 蚜虫 虫口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片理化性质对茶蚜取食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欧阳玉婷 田森 +4 位作者 胡蕾 赵德刚 陈正武 何应琴 徐富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6,62,共8页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 为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寄主选择行为机理,通过自由选择法研究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利用蚜量比值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进一步分析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物理性状及主要生化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翅成蚜对7个茶树品种的取食选择性存在差异,其中对‘黄金芽’的选择性最强,而对‘黔茶1号’和‘黔茶10号’的选择性最弱。抗蚜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茶树品种中,‘黔茶1号’‘黔茶10号’为抗虫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黔茶8号’为中抗品种;‘黔湄601’为感虫品种;‘黄金芽’为高感品种。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茶蚜取食选择性与茶树叶片总厚度(r=-0.84)、下表皮厚度(r=-0.78)、栅栏组织厚度(r=-0.94)、咖啡碱含量(r=-0.91)、茶多酚含量(r=-0.94)呈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密度(r=0.93)、游离氨基酸含量(r=0.94)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海绵组织厚度(r=-0.27)、可溶性糖含量(r=0.75)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我国抗蚜种质资源鉴选及利用、茶蚜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蚜 取食选择性 物理性状 营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沂蒙山区茶园主要虫害及其消长规律调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毕彩虹 范开业 马红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调查了沂蒙山区有代表性的4类茶园中数量最多的10种害虫及虫害水平,并摸清了其中3种主要虫害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沂蒙山区茶园害虫以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为主,绿盲蝽、茶叶瘿螨次之。假眼小绿叶蝉全年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期,第... 调查了沂蒙山区有代表性的4类茶园中数量最多的10种害虫及虫害水平,并摸清了其中3种主要虫害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沂蒙山区茶园害虫以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为主,绿盲蝽、茶叶瘿螨次之。假眼小绿叶蝉全年出现两次发生高峰期,第一次在5-6月,危害较轻,第二次在8-10月,危害严重;黑刺粉虱发生高峰期在6-9月;茶蚜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6月、8-10月,春蚜发生较重,秋蚜较轻。从茶园类型看,长期进行单一化学防治的茶园控害效果最差,其次为综合防治茶园,而进行生态防治的茶园可以将虫害基数控制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假眼小绿叶蝉 黑刺粉虱 茶蚜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