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对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欢 王洪峰 +3 位作者 孙昊月 金艳华 张德伟 张艳宁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total bilirubin to albumin,TBAR)对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21年9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total bilirubin to albumin,TBAR)对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21年9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利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确定TBAR的临界值;根据TBAR的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TBAR组和高TBAR组,KaplanMeier方法比较总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203例,RCS显示TBAR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临界值是0.142。以0.142为临界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低TBAR组(n=103)和高TBAR组(n=100)。相对低TBAR组,高TBAR组有更高的钙(Z=-1.996,P=0.046)、总胆红素(Z=-11.202,P<0.001),更低的血清肌酐(Z=-2.015,P=0.044)、磷(Z=-3.525,P<0.001)和血小板(t=2.924,P=0.004)。高TBAR组的总生存率为12.6%,低TBAR组的总生存率为75.20%,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TBAR组的总生存率低于低TBAR组(Log-rankχ2=8.616,P=0.003)。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AR(HR=2.131,95%CI:1.102~4.121,P=0.025)、体质量指数(HR=0.859,95%CI:0.781~0.944,P=0.002)、血清肌酐(HR=0.998,95%CI:0.7996~1.000,P=0.017)是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TBAR可作为一种评估患者预后的简易指标,较高的TBAR(>0.142)是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糖尿病 总胆红素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分析
2
作者 虞佳萍 吕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血乳酸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早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7例NHB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181例)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86... 目的分析血乳酸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早期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7例NHB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181例)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总胆红素≥342μmol/L,8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性别、出生孕周、出生体重、黄疸起始日龄、住院前黄疸持续时间、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BNA)评分]及实验室指标(血清总胆红素、血乳酸);分析血乳酸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乳酸对新生儿NHB早期脑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住院前黄疸持续时间(4.17±2.73)d显著长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2.87±2.75)d,血乳酸(4.20±1.36)mmol/L及血清总胆红素(373.95±30.33)μmol/L显著高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2.56±1.04)mmol/L、(278.86±31.13)μmol/L,NBNA评分≤35分的占比22.09%明显高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组的1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血乳酸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459,P<0.05)。ROC曲线显示:血乳酸预测NHB早期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大于血清总胆红素的0.618;血乳酸的灵敏度81.00%高于血清总胆红素的40.50%。结论血乳酸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血乳酸预测NHB早期脑损伤的灵敏度高于血清总胆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 血乳酸 早期脑损伤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IL/TBIL表达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复发的关系
3
作者 杜轲锋 邵亚丽 崔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922-92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比值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124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常规检测相关指... 目的分析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比值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复发的关系。方法入选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124例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在射频消融治疗前常规检测相关指标,包括血清DBIL、TBIL、肿瘤标志物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射频消融治疗达到完全消融视为消融成功,将消融治疗成功后2 a内复发视为随访终点,采用Cox回归,分析血清DBIL/TBIL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PLC患者复发的关系。结果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共收录124例PLC患者,一次消融成功率为92.06%(116/126),复发率为21.55%(25/116),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大于未复发患者,血清TBIL、DBIL低于未复发患者,甲胎蛋白、DBIL/TBIL比值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构建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数量≥3、瘤体直径、血清TBIL表达下调,DBIL/TBIL比值升高导致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风险增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血清DBIL/TBIL比值预测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当DBIL/TBIL截断值达到0.50时,可以获得最高敏感度(0.920)和特异度(0.495)。结论血清DBIL/TBIL比值升高导致PLC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2 a内复发风险增加,消融治疗前计算DBIL/TBIL比值有助于预测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治疗 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前 陈亮 杨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TBi 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为标准,将所有患儿分...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及血清总胆红素(TBi L)联合溶血三项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安阳市中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临床确诊为标准,将所有患儿分为非新生儿溶血病组(40例)和新生儿溶血病组(100例)。检测两组患儿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分析溶血三项的检测结果,对比溶血三项检查与临床确诊新生儿溶血病的结果,将新生儿溶血病组和非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以及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价值。结果140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新生儿患者中确诊患儿100例,非疾病患儿40例,溶血三项检测结果诊断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102例,阳性检出率为72.86%,非新生儿溶血病患儿38例(27.14%),新生儿溶血病组患儿网织红细胞(6.99±1.40)%、TBi L(237.21±77.11)μmol/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3.47±0.95)%、(170.05±48.65)μmol/L(均P<0.05);溶血三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为89.00%(89/100),特异度为67.50%(27/4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5%(89/102)、71.05%(27/38);以5.11%、198.75μmol/L为网织红细胞、TBi L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血清TBi L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70%、87.56%,均比单项检测的数值高。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网织红细胞、TBi L均比非新生儿溶血病组高,且溶血三项、网织红细胞及血清TBi L联合检测应用于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红细胞 总胆红素 溶血三项 新生儿溶血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使用障碍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杨学智 陆冰 +4 位作者 魏菀 曾真 胡思贵 曹永康 马贞玉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背景酒精使用障碍(AUD)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对于重度AUD,需早期快速识别并及时妥善处理,以避免不可逆的伤害发生。目前,对AUD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基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精神检查,关于AUD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有限。... 背景酒精使用障碍(AUD)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对于重度AUD,需早期快速识别并及时妥善处理,以避免不可逆的伤害发生。目前,对AUD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基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精神检查,关于AUD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的研究有限。目的分析AU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评估AU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AUD诊断标准的1358例首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330)和重度组(n=1028)。按7∶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样本中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测试集样本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对AUD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轻中度组相比,重度组居住地在城市(χ^(2)=7.804)、农民(χ^(2)=17.991)、饮酒频率高于1~2次/天(χ^(2)=35.267)的比例更高,初次饮酒年龄更大(t=-3.858),合并躯体疾病数量更多(Z=-22.782),γ-谷氨酰胺转移酶(χ^(2)=259.940)和总胆红素异常(χ^(2)=148.552)的比例更高(P均<0.01)。在训练集中进行的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农民(OR=2.024,95%CI:1.352~3.029)、初次饮酒年龄较大(OR=1.075,95%CI:1.025~1.129)、用餐时间外也饮酒(OR=3.988,95%CI:2.408~6.606)、总胆红素水平异常(OR=1.034,95%CI:1.000~1.069)、合并更多的躯体疾病(OR=4.386,95%CI:2.636~7.298)是AUD更严重的危险因素。该模型在测试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结论在精神专科医院中,农民、初次饮酒年龄较大、用餐时间外也饮酒、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合并更多的躯体疾病可能是重度AU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疾病严重程度 临床特征 γ-谷氨酰胺转移酶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
6
作者 韩彩玲 金小乐 +1 位作者 杨博文 郭占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45-50,共6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65例AECOPD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241例和无效...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C反应蛋白(CRP)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总胆红素、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应答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65例AECOPD患者,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241例和无效组24例,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水平,分析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水平对疗效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治疗3、5 d后CRP/FIB、总胆红素、RDW及联合对AECOPD疗效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治疗3、5 d后CRP/FIB、RDW低于无效组,总胆红素高于无效组(P<0.05)。危险度分析显示,治疗5 d后CRP/FIB、RDW高表达亚组无效的风险分别是低表达亚组的1.081、1.099倍(P<0.05);总胆红素高表达亚组无效的风险是低表达亚组的0.922倍(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治疗3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的曲线下面积(P<0.01);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的曲线下面积(P<0.01);治疗5 d后CRP/FIB、总胆红素联合RDW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2,其预测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84.23%。结论CRP/FIB、RDW、总胆红素的变化与AECOPD治疗应答有关,均可作为预测治疗应答的标志物,联合检测三者能进一步提高预测能力,为疗效的早期预测、治疗、病情分层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总胆红素 红细胞分布宽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预测 治疗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LT、AST、TBIL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婷 熊龙江 +1 位作者 邓琼 熊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PH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PHC组,并收集同期... 目的探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2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PH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纳入PHC组,并收集同期就诊的4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肝硬化组。所有患者就诊后均进行ALT、AST、TBIL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ALT、AST、TBIL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PHC组的血清ALT、AST、TBIL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LT、AST、TBIL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为0.791、0.851、0.841、0.944,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当血清ALT、AST、TBIL的cut-off值取45.235U/L、54.350U/L、59.915μmol/L,可获得最佳诊断价值。结论血清ALT、AST、TBIL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PHC与肝硬化,对PHC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谷丙转氨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罗淋丹 徐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T2DM合并CHD的63例患者作为CHD组,选取T2DM患者27例作为非CH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T2DM合并CHD的63例患者作为CHD组,选取T2DM患者27例作为非CH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分析T2DM合并CHD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CH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CHD组尿酸(SUA)、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高于非CHD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低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HbA_(1c)水平升高、TBiL水平降低是T2DM患者发生CH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UA、HbA_(1c)、TBiL水平可协助判断T2DM患者发生CH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总胆红素 糖化血红蛋白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的正确度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建华 庄俊华 +6 位作者 郑松柏 徐宁 陈丹娜 王建兵 柯培锋 陈鹏飞 黄宪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正确度的评价方法。方法参照CLSI EP15-A2文件,用常规方法测定有证参考物质、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RELA)样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样本T-Bil水平,用BioRad Unity实验室...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正确度的评价方法。方法参照CLSI EP15-A2文件,用常规方法测定有证参考物质、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RELA)样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样本T-Bil水平,用BioRad Unity实验室室间质评数据分析本实验室与对等组和方法组间的偏移及标准差指数(SDI),与参考方法比对等方案评估常规测量T-Bil的正确度。结果 NIST SRM 909b参考物质、2010~2011年RELA样本、2012年卫生部临检中心第1次室间质评样本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2012年1~6月Unity实验室间质评数据结果偏移及SDI指数均满足要求。与参考方法比对结果相关性好(Y=1.129 9X-5.734 3,r=0.999 8),小于300μmol/L时,偏移可接受;大于300μmol/L时,偏移较大(10%~13%),不可接受。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使其浓度约达到50~100μmol/L后重测,偏移可接受,满足临床需要。结论 "单点浓度"的正确度评价具有局限性,临床实验室应分析全测量范围内的正确度情况,与参考方法比对是实现常规测量正确度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可比性 正确度 参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胱抑素C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0
作者 晏丕军 冯健 +4 位作者 张志红 徐勇 朱建华 欧阳芳 万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胱抑素C(Cys-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61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AU组,23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21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MAAU组,118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胱抑素C(Cys-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61例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AU组,23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21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MAAU组,118例),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BIL水平并比较,分析TBIL与Cys-c、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UACR、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关系。同时将所有研究对象以TBIL上四分位为切点分为A组与B组,比较两组间DN的患者比例及Cys-c等肾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Binary 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MAAU组和MAU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NAU组(9.26±3.28 vs.10.69±3.66 vs.11.97±3.78μmol/L,均P<0.01),MAAU组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MAU组(9.26±3.28 vs.10.69±3.66μ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TBIL与BMI、HDL-C、apoA、DBIL、IBIL和eGFR呈正相关,与Cys-c、Scr﹑UACR、WBC和RDW呈负相关(P<0.05或P<0.01)。校正性别、年龄和BMI后,T2DM患者TBIL与Cys-c仍呈明显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ys-c、BMI和WBC是影响T2DM患者血清TBI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B组Scr、Cys-c、UACR、DN患者比例和MAAU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c、年龄和WBC是预测T2DM患者D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BIL是预测T2DM患者DN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早期DN患者血清TBIL水平较单纯T2DM患者明显下降,随着UACR增加,血清TBIL水平逐渐下降,且与血清Cys-c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2型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总胆红素校准品不确定度信息的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玉霞 邵燕 +3 位作者 孙慧颖 胡滨 刘春龙 陈宝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13-815,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疗市场血清总胆红素试剂盒中校准品测量不确定度的现状。方法根据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网站信息收集国内医疗市场用户排名前十位的血清总胆红素试剂;采用购买试剂盒和与厂家技术支持沟通的方式获取各厂家校准品不确定... 目的调查我国医疗市场血清总胆红素试剂盒中校准品测量不确定度的现状。方法根据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网站信息收集国内医疗市场用户排名前十位的血清总胆红素试剂;采用购买试剂盒和与厂家技术支持沟通的方式获取各厂家校准品不确定度信息并汇总;与相关国际、国内标准比较并分析各校准品测量不确定度信息的合理性。结果 11个校准品说明书中均不带有校准品不确定度信息,但各厂家均可提供其校准品的不确定度信息,其中5个校准品不确定度以"%"形式提供,其他以"μmol/L"形式提供。11个校准品的示值范围为33.0~228.2μmol/L,不确定度值范围为1.21~19.0μmol/L,相对不确定度值范围为0.57%~10.0%。部分校准品不确定度信息不完整,表现为无包含因子值;2号、6号校准品的不确定度值低于总胆红素参考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水平,缺乏合理性;8号校准品的不确定度超过WS/T 403-2012中总胆红素的允许偏移标准5%,缺少实用价值。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校准品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表述方式有待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标准物质 校准品 不确定度 示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互换性评价方案在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材料互换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宝荣 孙慧颖 +3 位作者 刘春龙 邵燕 胡滨 李筠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观察利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实验当日1.9~273.8μmol/L不同总胆红素浓度无溶血、乳糜的单人份血清25份,每个血清分成2份;采用IFCC参考方法... 目的观察利用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实验当日1.9~273.8μmol/L不同总胆红素浓度无溶血、乳糜的单人份血清25份,每个血清分成2份;采用IFCC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量单人份血清和各待评价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采用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评价8种不同来源的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互换性。结果采用血清总胆红素参考方法分别测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84和GBW09185,测量结果分别为108.1μmol/L和44.8μmol/L;测量CFAS 10次,CV为0.55%。25份新鲜单人份血清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为1.9~273.8μmol/L,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为2.1~312.6μmol/L。8个待评价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2.3、53.9、139.4、89.6、229.2、72.2、22.8、99.2μmol/L,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7.4、64.4、159.8、100.5、187.5、87.5、26.8、113.8μmol/L,常规方法结果偏移分别为15.8%、19.5%、14.6%、12.2%、-18.2%、21.2%、17.5%和14.7%。按IFCC方案以各样本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的均值为X轴、以常规方法与参考方法测量结果的偏移为Y轴绘制标准物质的互换性结果评价图,以WS/T 403-2012标准中血清总胆红素的5%允许偏移为临床预期需求判断8个候选标准材料的互换性,其中材料3、4、8有互换性,材料2、5、6无互换性,材料1和7需进一步研究。结论依据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可建立起一种新的能满足临床实验室预期要求的血清总胆红素候选标准物质材料的互换性评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标准物质 互换性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莉 吴霞 +2 位作者 邹国良 杨跃光 韩宇博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MS患者62例、非MS患者56例分别记为MS组、非MS组。所有患者禁食12 h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重...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并分析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MS患者62例、非MS患者56例分别记为MS组、非MS组。所有患者禁食12 h后,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重氮法检测血清TBIL、DBIL、IBIL,采用酶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MS组患者血清TBIL、DBIL、IBIL、HOMA-IR分别为10.3(4.8,15.6)μmol/L、2.8(1.1,6.9)μmol/L、7.6(3.7,10.2)μmol/L、3.03(0.96,18.38),非MS组患者血清TBIL、DBIL、IBIL、HOMA-IR分别为12.3(7.5,16.1)μmol/L、3.4(1.9,6.9)μmol/L、8.4(4.5,10.2)μmol/L、1.69(0.69,4.75),两组相比,P均<0.05。MS患者血清DBIL、IBIL、TBIL水平与HOMA-IR均呈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471、-0.624、-0.690,P均<0.01)。结论MS患者血清各亚型胆红素水平均降低,HOMA-IR升高,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胆红素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常规系统量值传递路径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燕 胡滨 +3 位作者 孙慧颖 刘春龙 刘淑明 陈宝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目的改进血清总胆红素(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方法优选9个国内外生产厂家11种TBil试剂盒,涉及矾酸盐氧化法(5/11)、重氮法(3/11)、化学氧化法(2/11)、酶法(1/11)4种常用测量原理,复现11种T-Bil配套系统,分别测... 目的改进血清总胆红素(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方法优选9个国内外生产厂家11种TBil试剂盒,涉及矾酸盐氧化法(5/11)、重氮法(3/11)、化学氧化法(2/11)、酶法(1/11)4种常用测量原理,复现11种T-Bil配套系统,分别测量冰冻人血清基质T-Bil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9184和GBW09185各3次,依据WS/T 403-2012卫生行业标准判断各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分别采用4种基于T-Bil参考系统的量值传递路径对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系统修正后再次进行正确度评价。分析4种量值传递路径对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各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改进效果。结果11个T-Bil配套系统中仅4号系统的测量结果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用4种量值传递路径向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10个T-Bil配套系统传递量值后,分别有3、7、10、10种T-Bil配套系统可获得可溯源的测量结果。第(1)种路径能修正50%(2/4)矾酸盐氧化法和50%(1/2)化学氧化法原理的配套系统;第(2)种路径能修正100%(4/4)矾酸盐氧化法、67%(2/3)重氮法、50%(1/2)化学氧化法的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第(3)、(4)种量值传递路径能修正各种测量结果不能满足量值溯源要求的配套系统的测量结果。结论血清T-Bil测量原理不同,改进测量结果正确度的量值传递路径不同。采用有互通性的人血清T-Bil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可改进各类测量原理的T-Bil配套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是比较理想的T-Bil量值传递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参考方法 配套系统 正确度 溯源 量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不同示值来源对互换性评价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春龙 邵燕 +3 位作者 胡滨 孙慧颖 韩玉霞 陈宝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不同示值来源对互换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按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3种示值来源(a.厂家校准品证书示值,b.Doumas参考方法赋值,c.有证标准物质传值)分别给某厂家校准品定值,并校准该厂家常规测量系统,... 目的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不同示值来源对互换性评价结果的影响。方法按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3种示值来源(a.厂家校准品证书示值,b.Doumas参考方法赋值,c.有证标准物质传值)分别给某厂家校准品定值,并校准该厂家常规测量系统,分别命名为A、B、C常规测量系统。采用Doumas参考方法和A、B、C常规测量系统同时测量该校准品和26份不同浓度单人份血清样本;按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工作组互换性更新方案评价该校准品的互换性。结果a方式下校准品不具备互换性,b和c方式下校准品互换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且均具备互换性。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厂家校准品不同示值来源对互换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影响,具备溯源性的厂家校准品可获得相对一致的互换性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换性评价 总胆红素 厂家校准品 示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感染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红军 牛省利 +2 位作者 米彩锋 张灿 陈晓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3例肝硬化患者在检测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甲胎蛋白(AFP)水平和血氨水平]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检测,并根据功能分级。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组和...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3例肝硬化患者在检测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甲胎蛋白(AFP)水平和血氨水平]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检测,并根据功能分级。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组和H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素、甲胎蛋白水平和血氨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总胆素、甲胎蛋白(AFP)水平和血氨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在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中Hp(+)组AFP水平和血氨水平明显高于Hp(-)组。结论:Hp感染可能是肝硬化患者AFP和血氨升高的一个原因,且Hp感染对肝硬化AFP、血氨的影响与其肝功能分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幽门螺杆菌 总胆红素 甲胎蛋白 血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虹敏 张跃 +1 位作者 袁梦 李广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预测效能。方法127例NSTEMI患者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分为低危组24例、中危组33例、高危组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STEMI... 目的分析血清胆红素对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预测效能。方法127例NSTEMI患者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分为低危组24例、中危组33例、高危组7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NSTE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对高危NSTEMI患者的预测效能。结果低危组和中危组年龄比较,低危组和高危组年龄、男性、心肌肌钙蛋白(cTnI)、TBIL、间接胆红素(IBIL)比较,中危组和高危组年龄、男性、cTnI、TBIL、直接胆红素(DBIL)、IBIL比较,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GRACE评分与TBIL、IBIL呈负相关(r分别为-0.338、-0.34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IL(B=-0.038,95%CI=-0.062~0.015,P=0.002)和cTNI(B=0.025,95%CI=0.003~0.046,P=0.025)水平是NSTE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当TBIL预测临界值为12.05μmol/L时,其诊断NSTEMI高危患者的灵敏度为74%,特异度为73%,ROC下面积为0.715,95%CI为0.625~0.806,P<0.05。结论TBIL<12.05μmol/L是NSTEMI患者高危患者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血脂、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红 晏丕军 +2 位作者 马红艳 李佳 何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28-530,5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血脂、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97例T2DM患者,同时选择7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法...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血脂、血小板参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497例T2DM患者,同时选择7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酶法测定血清TBIL水平,并分析血清TBIL与血脂、血小板参数和RDW等指标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血清TBIL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T2DM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血小板计数(PLT)呈明显正相关,与R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比容(PCT)呈明显负相关(P<0.05或P<0.01);RDW和MPV是影响T2DM患者血清TBIL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T2DM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血脂无关,与血小板参数和RDW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总胆红素 血脂 血小板参数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佳民 谢全喜 +1 位作者 张建梅 谷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04-190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两部分:1用四氯化碳豆油(SCCl4)建立蛋鸡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选取1d健康蛋雏鸡10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Ⅰ~Ⅲ组分别按1、2、4mL/kg体重灌胃10%(V/V...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CHCP)对急性肝脏损伤蛋鸡肝脏的保护作用。试验分两部分:1用四氯化碳豆油(SCCl4)建立蛋鸡急性肝脏损伤模型。选取1d健康蛋雏鸡10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Ⅰ~Ⅲ组分别按1、2、4mL/kg体重灌胃10%(V/V)SCCl4,对照组按2mL/kg体重灌胃豆油,分别在14、28及35d时各灌胃一次;2CHCP对蛋鸡急性肝脏损伤的影响。选择1d健康蛋雏鸡6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豆油)、模型对照组(SCCl4)及低、中、高剂量CHCP组(SCCl4+1‰CHCP、SCCl4+2‰CHCP、SCCl4+4‰CHCP),7d起饮水使用CHCP,14、28d按2mL/kg体重剂量给鸡灌胃10%SCCl4。结果表明,按2mL/kg体重剂量在14、28d分别灌胃10%SCCl4即可造成蛋鸡肝脏损伤,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空泡样变严重,核固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CHCP组蛋鸡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分别降低4.35%(P〉0.05)、7.57%(P〉0.05)及9.79%(P〈0.05),中、高剂量CHCP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分别降低34.92%(P〈0.01)、36.51%(P〈0.01),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分别降低25.49%(P〈0.01)、27.45%(P〈0.01);蛋鸡肝细胞切片显示CHCP不同剂量组肝细胞充血减轻,未见脂滴空泡,排列整齐,细胞质丰富而均匀。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的CHCP按2‰、4‰饮水使用均能减少肉鸡肝细胞坏死,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B水平,对SCCl4诱导的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 急性肝脏损伤 肝细胞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脓毒症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肝功能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海勇 王海燕 +1 位作者 刘丽静 梁永生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脓毒症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确诊创伤性脓毒症13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例。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脓毒症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确诊创伤性脓毒症13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7例。观察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7 d血常规、凝血功能、炎性因子和肝功能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和7 d,APACHEⅡ评分两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胆红素(TBIL)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较治疗前降低或缩短,血小板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中性粒细胞、D-D、FIB、PT、APTT、CRP、PCT、IL-6、TNF-α、TBIL和AST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小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脓毒症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保护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创伤和损伤 血必净注射液 乌司他丁 中性粒细胞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