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ergy Factor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1
作者 罗方林 HongYE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6-12,54,共8页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accompanying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since 1940’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s not available for complex structure converters sinc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rder increases very high. We have to search other way to establish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We have theoretically defined a new concept-Energy Factor (EF) i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F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ling for power DC/DC converters. EF is a new concept in power DC/DC conversion technology, which thoroughly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such as power factor (PF), power transfer efficiency (η),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 and ripple factor (RF). EF and the subsequential EFV (and EFVD) can illustrate the system stability, reference response and interference recovery. This investigation is very helpful for system design and DC/DC converters characteristics foreseeing. Two DC/DC converters: Buck converter and Super-Lift Luo-Converter as the samples are analysed in this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tions of EF, EFV (and EFVD), PE, SE, VE (and VED), time constant τ and damping time constant τ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变换器 THD RF C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宫义飞 张可欣 李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104,共12页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指引下,能源机制变革势在必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机制变革的重要引擎。依据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检验国家审计对全要素...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战略指引下,能源机制变革势在必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源机制变革的重要引擎。依据超效率SBM模型对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检验国家审计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能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这一效果在非资源型、市场化程度较高以及环境治理较弱的地区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既能发挥监督治理作用,又能发挥信息传递作用,从而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能源利用。研究结果呈现了国家审计在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领域的独特作用,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能源政策和审计策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全要素能源效率 监督治理 信息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转型政策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谢地 王灵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117,共11页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 能源结构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关键。本文围绕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利用2006~2024年我国279个地级市以上数据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测算指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讨政策是否真的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1)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机制分析表明,新能源试点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中的实质性创新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调节效应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在其过程中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政策在中西部地区、非资源型城市和环境监管更严格的城市中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政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进一步构建覆盖制度设计、市场激励与行为引导的全链条政策体系,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系统性变革;(2)持续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采用区域资源禀赋适配策略,推行基于地方资源特点的差异化协同发展策略,推动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源示范城市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碳交易试点政策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强 李绍荣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4,共14页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 基于2003—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交易试点政策通过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等机制提升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试点政策更能显著提升南方地区、金融发展高水平地区规模大的城市的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非一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将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和城市工业规模效率,发现碳交易试点政策能显著促进城市工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城市工业纯技术效率,却未能显著提升城市工业规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试点政策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能源利用率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基于277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任伍 史晓雯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14,共17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数字技术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内生动力。基于城市经验证据研究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对理解和评估中国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技...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数字技术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内生动力。基于城市经验证据研究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对理解和评估中国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数字技术、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从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构建包含“富裕”“共同”“可持续”三个维度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依据我国277个城市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保证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共同富裕水平,且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尤为明显;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助力共同富裕;数字技术创新的共同富裕效应随城市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东部、中部地区城市的效果明显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非资源型、环保重点城市的效果明显高于资源型和非环保重点城市,老工业城市的这一效应略低于非老工业城市。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结合资源禀赋特征,推动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强环保政策引导,发挥数字技术创新的绿色效应;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强省会城市的溢出效应。本研究不仅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实证支持,也为区域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共同富裕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6
作者 宋续明 金美琳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6,共17页
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6—2023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区... 推动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这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支持。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了重要动力。文章基于我国2006—2023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区域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潜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仍然成立;低碳试点政策的效果会受到城市区位条件和自身属性的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大规模以及环境保护重点城市,试点政策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与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该研究结论旨在助推我国低碳城市发展,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绿色发展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与效应测度——基于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
7
作者 陈晓康 陈颇 伏开鑫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4,共11页
该研究选取2017—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三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服务化与宏观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影响... 该研究选取2017—2021年中国沪深A股、新三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从微观服务化与宏观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对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展开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服务化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影响呈U型非线性关系,这一结果在进行替换变量、滞后回归及异质性分析后依然显著成立。(2)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优化企业创新效率在服务化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过程中起间接影响效应;环境规制作为外部驱动力,具有显著门槛效应,适当强度的环境规制能够有效促进服务化进而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3)服务化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之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主要出现在高耗能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中;处于强政治约束城市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服务化与环境规制之间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而处于弱政治约束城市的企业,其环境规制易受到非完全执行的干扰。据此,提出了通过服务化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企业GTFP的针对性建议:深入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服务化,破解生态承载之难题;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持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数字技术赋能,加速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聚焦企业资源异质性,激发服务化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服务化 非线性关系 管理成本 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的农业能源效率计算方法改进
8
作者 陈旖旎 胡盛红 +3 位作者 卢卫星 朱伟铭 潘禹锟 申玉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5,共13页
精准测算是提高农业能源效率的基础,有助于识别能源使用的瓶颈和潜力,优化农业能源结构,突破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进而有力有效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概念辨析发现,传统的农业能源效率测算结果实质是包含能源的农业生产效率。为科学合理... 精准测算是提高农业能源效率的基础,有助于识别能源使用的瓶颈和潜力,优化农业能源结构,突破能源与环境双重约束,进而有力有效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概念辨析发现,传统的农业能源效率测算结果实质是包含能源的农业生产效率。为科学合理地测算农业能源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改进计算方法,并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测算,对比原有方法的分析结果以验证改进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随机前沿(SFA)分析可知,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对能源效率影响显著,说明该方法能够剔除生产因素对农业能源效率的影响,从而规避部分测算结果高于实际值的问题;2)与传统方法对比,改进方法的估算结果与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趋势更相符,波动节点与相应政策出台时间更契合;3)传统方法的估算结果会受物价和成本影响,与真实农业能源效率产生较大偏离,其中北京、上海和青海最为明显。综上所述,改进的三阶段DEA农业能源效率测算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可为企业及政府在农业节能减排方面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能源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环境因素 方法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25
9
作者 夏建红 刘松 +1 位作者 丁晨峰 陶鑫庆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7,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 在“双碳”背景下通过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以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超效率(SBM—GML)模型阐释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在分别控制时间和地区的双固定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PQRM)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是先抑制后促进;(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环境规制对高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程度远小于低端分位点省级行政区;(3)技术进步是我国东、中、西和东北等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全域技术效率尤其是规模效率是阻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政府首先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及自然环境承受能力,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缩小区际差异;其次要加强基础性研究,破除技术垄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规模经济,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超效率SBM—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节能效应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艳芹 罗良文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38,共17页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 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中国开启绿色金融区域探索的典型实践,也是促进节能降耗、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践为绿色金融政策的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节能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的推行有助于降低试验区的能源强度,并提升试验区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能够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来促进节能效应的产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政策有助于改善非资源型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能源强度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从而产生节能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挖掘节能效应的驱动力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试验区 能源强度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节能效应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嫒 曾令秋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9,共16页
农业机械化会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和环境污染效应,进而导致农机购置补贴带来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慢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采用2008—2021年31个省份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提高了农业总产值和碳排放量并降低了... 农业机械化会产生经济增长效应和环境污染效应,进而导致农机购置补贴带来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慢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采用2008—2021年31个省份数据的分析发现:农机购置补贴提高了农业总产值和碳排放量并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经济增长效应大于环境污染效应),从而显著促进了农业GTFP提升,但该正向影响小于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TFP的正向影响;农机购置补贴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渠道促进农业GTFP和农业TFP提升(技术效率改善渠道的作用不显著),且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小于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平原面积占比较高地区和环境规制较强地区,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GTFP和农业TFP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且在环境规制较强地区对农业GTFP的提升作用大于对农业TFP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增强支农政策的绿色偏向,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并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农业技术效率,进而实现更快的农业GTFP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机购置补贴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环境规制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 被引量:3
12
作者 廖珍珍 茹少峰 成依阳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共10页
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改变资本和能源要素的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采用2006—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 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改变资本和能源要素的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采用2006—2021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并拓展分析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城市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城市技术进步主要偏向资本,但偏向资本的程度在减弱,且我国城市能源和资本之间总体呈现替代关系。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促进能源消费绝对规模增加和相对规模增加,从而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除数字产品服务业外,数字技术创新其他维度均能显著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拓展分析发现,当资本和能源为替代关系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 全要素能源效率 替代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肉鸭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懿桐 林昊 刘灵芝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4,共9页
为提高我国24个肉鸭主产省(市、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2020和2021年我国24个肉鸭主产省(市、区)的肉鸭养殖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分别对我国肉鸭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 为提高我国24个肉鸭主产省(市、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2020和2021年我国24个肉鸭主产省(市、区)的肉鸭养殖投入产出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分别对我国肉鸭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测算结果对比,分析肉鸭产业绿色发展总体情况及省际、区域差异。结果显示:①从环境技术效率来看,我国肉鸭养殖技术效率总体在改善,我国大部分肉鸭主产省(市、区)实现决策充分有效,但存在环境技术投入相对不足问题。环境技术效率呈现东中西递减趋势,北方高于南方,各区域内仍存在产业发展与环境不协调问题,忽视环境约束会使肉鸭养殖效率高估;②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看,我国肉鸭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增长但整体增长形势并不乐观,产业面临技术进步放缓,增长的动力主要依靠绿色技术效率改善,增长速度也呈现东中西递减趋势,北方高于南方,区域差距体现在绿色技术进步上。研究表明,我国肉鸭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要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推广入手,因地制宜制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策略,发挥环境规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鸭 环境技术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超效率SBM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丽萍 陈烁 +4 位作者 滕英霞 张思雨 高元平 苏红梅 孙保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 煤炭开采行业是高碳能源的生产行业,提升煤炭开采企业的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促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影子价格模型,对企业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测算,进而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煤炭开采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参差不齐,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相对于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水平上升做出了更多贡献。基于上述结果,从企业内部、外部2个视角对影响企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专利分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技术选择、分析外部政策环境,提出完善碳交易市场形成有效监管、适当扩张企业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强自主研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企业 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 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思思 马晓钰 崔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4,共6页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 选取2011—2021年中国24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引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平衡面板模型对数字要素配置、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约束与城市韧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要素配置水平对城市韧性存在正向影响而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对城市韧性存在负向影响,城市韧性对数字配置水平存在正向影响,城市韧性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负向影响。第二,数字要素横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制度供给水平、数字要素产业发展水平和数字要素技术发展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数字要素纵向配置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要素配置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吸收数字经济发展及绿色节能创新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制度以创新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并制定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要素配置 绿色全要素 能源效率 城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德山 张郑秋 +1 位作者 田煜 孟彦军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3,共8页
提升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测算了2006-2021年中国261个地级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 提升能源效率已成为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测算了2006-2021年中国261个地级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采用地级市面板数据和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略微下降趋势,距离有效前沿面还有69.75%的提升空间;环境规制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影响,对企业融资成本具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影响;环境规制对不同资源禀赋的城市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以上研究结论对于不同城市如何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以及提升我国城市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能源效率 Dynamic Network SBM模型 技术创新 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高瑜 谢世谦 游士兵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环境规制如何实现经济增效与环境治理共赢备受关注。本文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政策)———2013年开始实施的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环境政策的经济效应,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环境规制如何实现经济增效与环境治理共赢备受关注。本文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政策)———2013年开始实施的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环境政策的经济效应,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检验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气十条”政策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该政策效应逐渐减弱,不具备长期性;(2)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环境规制强度低的地区、财政压力大的地区对“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更为敏感;(3)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等路径对企业生产率产生正向拉动作用。本文对于解读中国命令型环境规制实施后的政府行为、企业决策具有参考价值,丰富了该类政策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推行和优化命令型环境规制、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十条” 政策 环境规制 全要素生产率 波特假说 资本配置效率 渐进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波特假说的分解验证 被引量:36
18
作者 王腾 严良 +1 位作者 何建华 郑世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71-1578,共8页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4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歩分解求得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验证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间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分別运用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 通过搜集中国2000~2014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中国30个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进一歩分解求得技术水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验证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间波特假说是否存在,分別运用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水平和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面板门限回归.结果表明:技术水平退步是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环境规制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为负,波特假说不成立.环境规制与纯技术效率存在单门限效应,且环境规制在不同区间对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均为正,波特假说始终成立.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均存在单门限效应,当环境规制强度低于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影响为正,此时波特假说成立;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0.0002吋,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影响为负,此时波特假说不成立.因此,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需要考虑到环境规制强度对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效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能源效率 波特假说 DEA-MALMQUIST指数 门限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的“波特假说”效应存在吗? 被引量:45
19
作者 张华 王玲 魏晓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41,共9页
从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2000-2011年省际层面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从环境规制实... 从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基本问题出发,通过引入"技术不会遗忘"假定,运用序列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和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2000-2011年省际层面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从环境规制实施的成本和实施后的收益两方面构造环境规制指标,以此为基础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验证"波特假说"效应在能源领域的存在性。具体而言,由于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既可能是正向的"创新补偿"效应,也可能负向的"遵循成本"效应,我们引入环境规制的平方项以考察潜在的非线性影响。研究揭示,时间维度上,全要素能源效率处于上升通道,但增长率一直下行,其主导因素是技术进步,并且技术效率一直羁绊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区域维度上,东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无论是当期环境规制,还是其滞后一期值,环境规制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均呈倒U型关系,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全要素能源效率先提高后降低,蕴含主导力量由"创新补偿"效应演变为"遵循成本"效应。能源的"稀缺性"与"外部性"两种自然属性对倒U型关系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此外,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倒逼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并不显著。一定程度上,本文支持能源领域存在"波特假说"效应,但存在"度"的限制。因此,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应该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和合理选择环境规制工具,使得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更加显著与持久,同时避免不切实际,盲目提高环境规制强度的跟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全要素能源效率 波特假说 序列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李国璋 江金荣 周彩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焦点,回顾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单独从能源或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能源与环境特别是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显得...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焦点,回顾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单独从能源或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对能源与环境特别是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两者关系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利用DEA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法分别测算了我国1989-2007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在初步评判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协整和ECM模型得到本文的结论: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同时,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短期波动对于降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具有明显的作用,这种作用大于长期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能源效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环境 污染经济损失 DEA E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