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BR术结合PRF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的效果
1
作者 杨勇 牛连君 谢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71-3574,共4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术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嵴骨量及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以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GBR)术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嵴骨量及牙槽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以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诊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前牙缺损区种植牙手术联合GBR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PR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骨壁厚度、术后6个月牙槽骨的吸收量、美学指标、外观美观性、牙槽骨密度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种植区1、7、10 mm处的牙槽骨骨壁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美学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列整齐、覆盖完整、咬合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牙槽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采取GBR术结合PRF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牙槽嵴骨量、牙槽骨骨密度及美学指标显著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区前牙缺损 引导骨再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牙槽嵴骨量 牙槽骨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正文 刘济远 +1 位作者 李佳 潘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骨感染征象。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临床试验共入组40例受试者,完成试验39例,脱落1例。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影像学检查有效率:试验组89.47%、对照组95.00%。次要疗效评价2组材料植入后伤口愈合时间均小于12d,2组均无排异反应、无骨代谢变化、无骨感染征象。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5.00%,对照组:0.00%。结论: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劣效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术 引导组织再生膜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直 王亚玲 刘志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0-833,836,共5页
目的:探讨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嵴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94例行下颌单颗后牙拔除术患者,根据牙拔除术前牙槽嵴骨缺损量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41),行拔牙术后再将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分别随机分为保存术... 目的:探讨牙槽嵴保存术对不同牙槽嵴骨缺损患者延迟种植效果的影响。方法:94例行下颌单颗后牙拔除术患者,根据牙拔除术前牙槽嵴骨缺损量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41),行拔牙术后再将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分别随机分为保存术组和对照组,保存术组对牙槽窝采取牙槽嵴保存术,对照组对牙槽窝不做处理。结果: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术后6个月保存术组患者宽度减少量和高度减少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和中重度组中保存术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月时GRL较拔牙前增加,而PD和AL则较拔牙前减少;轻度组种植体直径4.1mm和4.8mm分别占26.4%和73.6%,而中重度组则分别为46.3%和53.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轻度组种植体长度分布与中重度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207,P=0.000)。结论:牙槽嵴保存术可有效减少拔牙术后植骨区牙槽嵴骨量损失,有利于延迟种植操作的开展,尤其对患牙拔除前牙槽嵴骨缺损量>5mm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术 牙槽嵴 骨缺损 牙槽嵴保存术 延迟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预防智齿拔除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宏鸣 韩璐 +5 位作者 兰倩 康博 魏巍 雷公元 黄洁英 万学勤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83-285,共3页
为了防止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双侧下颌第3磨牙阻生的病人65例,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拔除阻生牙后,第1组在拔牙窝内,放置口腔组织补片;第2组放置骨粉和口腔组织补片;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近期和远期并... 为了防止智齿拔除后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选择双侧下颌第3磨牙阻生的病人65例,按牙位随机分为3组。拔除阻生牙后,第1组在拔牙窝内,放置口腔组织补片;第2组放置骨粉和口腔组织补片;第3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显示,两组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拔牙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但第2组能更加有效地减轻磨牙拔除后牙槽骨吸收。说明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有助于保持患牙相邻磨牙长期稳定,提高咀嚼效率以及保持牙槽嵴的原有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 阻生齿 干槽症 牙槽骨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引导再生术在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刚 刘希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评估Bio-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作用。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1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8~56岁。共计11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骨粉,并用Bio-Gide... 目的评估Bio-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种植床骨缺损的作用。方法选择种植区牙槽骨存在骨缺损的11例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8~56岁。共计11枚种植体。植入种植体后,在骨缺损处植入Bio-oss骨粉,并用Bio-Gide生物膜覆盖。术后、Ⅱ期手术前进行口腔临床检查和X射线检查。种植修复体完成后,分别于戴牙后6、12个月定期复诊,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及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有1枚种植体覆盖黏膜少许裂开,Ⅱ期手术时,1枚种植体周围形成纤维愈合而失败,后经重新种植,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修复。修复后随访6~12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咀嚼功能。结论Bio-Gide生物膜、Bio-oss骨粉可以引导骨组织再生,改善种植床骨增量效果。与正常骨组织中种植修复的1年成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种植体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小明 张保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反应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创组织修复愈合,研究... 目的探讨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反应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创组织修复愈合,研究组患者采用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修复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牙槽高度以及牙龈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周指数的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生物膜修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 拔牙术 牙槽骨 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允豪 叶小华 +3 位作者 刘佩 陈子敏 陈思玲 李华标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端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且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有不同程度吸收的患... 目的探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治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端州区人民医院口腔科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且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已有不同程度吸收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拔牙创及缝合,观察组拔除患牙后使用Bio-oss骨代材料行GBR。比较两组远中牙槽骨吸收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远中牙槽骨吸收程度要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术后7 d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BR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可修复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骨壁缺损,减缓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吸收,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 下颌第二磨牙 骨质缺损 引导骨再生技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