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RT1/PGC-1α信号通路的同仁牛黄清心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作用机制探讨
1
作者 陈霞 刘丹 +2 位作者 张思玉 朱晓光 李晋生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探讨同仁牛黄清心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致大鼠右侧半脑不完全脑缺血制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芬尼多组,金纳多组,同仁牛黄清... 目的:探讨同仁牛黄清心丸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致大鼠右侧半脑不完全脑缺血制备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芬尼多组,金纳多组,同仁牛黄清心丸高(2.4 g·kg^(-1))、中(1.2 g·kg^(-1))、低(0.6 g·kg^(-1))剂量组,观察同仁牛黄清心丸对旋转刺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期和前庭神经核血流量的影响;取大鼠右侧脑组织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乳酸(Lac)含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中沉默调节蛋白1(SIRT1)和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脑前庭神经核血流量降低,脑组织中LDH活性和MDA、Lac含量提高,脑组织中SOD活性和SIRT1、PGC-1α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同仁牛黄清心丸显著缩短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期,增加脑前庭神经核血流量,降低大鼠脑组织中LDH活性和Lac、MDA含量,升高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和SIRT1、PGC-1α表达水平。结论:同仁牛黄清心丸能够增加脑缺血后前庭神经核血流量,减轻模型大鼠眩晕症状,通过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提高抗氧化能力,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仁牛黄清心丸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沉默调节蛋白1 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信仰文化影响下同仁市庄廓民居形态研究——以吾屯村为例
2
作者 郝占鹏 姜垒 +1 位作者 封一帆 于阳阳 《华中建筑》 2025年第1期153-157,共5页
同仁市的庄廓民居作为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之一,是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与宗教信仰文化的实体承载,研究其形态对弘扬当地传统文化有着正向的意义。该文以同仁市吾屯村民居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当地... 同仁市的庄廓民居作为青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建筑之一,是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与宗教信仰文化的实体承载,研究其形态对弘扬当地传统文化有着正向的意义。该文以同仁市吾屯村民居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当地“宗教信仰文化”对其形态的影响关系。尝试探讨了独特地理位置下,同仁市的宗教文化对民居建筑空间布局、平面功能、建筑形式的影响,有助于研究与宗教文化相关的传统民居建筑和青海省乡村振兴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仁市 吾屯村 民居形态 宗教信仰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传统村落“活态”评价研究——以中国贵州省铜仁市传统村落为例
3
作者 倪默璘 刘泽 倪琪 《城市建筑》 2025年第1期13-18,65,共7页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是传统农业农村被现代农业农村取代,演绎传统村落的生态舞台发生了变化。面向未来,传统村落在多大程度上还保持着“活态”,或者说传统村落的“活态”由哪些要素构成是本文的关注点。文章以贵州省铜仁市...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势是传统农业农村被现代农业农村取代,演绎传统村落的生态舞台发生了变化。面向未来,传统村落在多大程度上还保持着“活态”,或者说传统村落的“活态”由哪些要素构成是本文的关注点。文章以贵州省铜仁市的传统村落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收集第一手数据信息构建评价体系,运用AHP对案例村落进行“活态”评价,寻求和把握使传统村落处于“活态”的要素,为传统村落面向未来发展如何保持活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活态”化 层次分析法(AHP)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金星 任可 +1 位作者 符晴 杨晓天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4期94-97,共4页
2021年6月27日夜间至28日白天,贵州省铜仁市出现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利用Micaps实况、NCPE再分析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对该次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为日后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副东退至西太平洋上空,高... 2021年6月27日夜间至28日白天,贵州省铜仁市出现一次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利用Micaps实况、NCPE再分析及自动站观测资料,对该次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为日后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副东退至西太平洋上空,高空横槽转竖同时东移南压影响铜仁,配合低层切变线和地面热低压共同影响,造成的强降水天气,暴雨主要出现在高空槽前,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附近,位于低空西南急流的北侧;物理量场上,铜仁市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北侧,上空有水汽辐合,为暴雨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湿层深厚,可转换的对流位能充足,上层大气始终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暴雨形成的能量条件充沛,垂直速度上升区持续影响铜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动力抬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特征 预报 成因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小城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以铜仁市为例
5
作者 赵鹏军 刘文洲 +4 位作者 余玲 王浩 赵东一 张浩然 李玲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疫情防控等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当前居民出行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基于2019年5月、2019年11月、2020年... 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设施建设、居民生活质量、疫情防控等密切相关,是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当前居民出行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基于2019年5月、2019年11月、2020年5月三个时段,61543902条铜仁市常住人口出行OD手机信令数据,对小城市居民出行的规模、时耗、距离、分布空间与网络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一、小城市出行规模在一天中有3-4个高峰,大城市则仅有2个高峰,小城市高峰出行量占比在冬季更高;2020年初新冠疫情后,铜仁市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县内部出行比例上升。二、铜仁市的区县内部每次出行平均时耗与人口规模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三、铜仁市每次出行距离分布在群体层面上服从幂律分布;且冬季的区县内长距离出行的次数衰减较快。四、小城市居民出行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向心性,大城市向心性相对较弱。五、铜仁市城镇化率较高地区在出行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在冬季往往上升。研究结论进一步认识了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为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行为 小城市 手机信令数据 复杂网络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研究
6
作者 石勇美 唐漫 叶强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117-119,126,共4页
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文章以铜仁市1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以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系统层,粮食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20个指标构建铜仁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文章以铜仁市1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以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系统层,粮食生产率、农业机械总动力等20个指标构建铜仁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其指标权重,以ArcGIS软件直观表示其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铜仁市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整体较低,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质量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呈现西高东低格局,生产和生活系统空间整体上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铜仁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对同仁乌鸡白凤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聂黎行 王钢力 +1 位作者 李志猛 林瑞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9,218,共6页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同仁乌鸡白凤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集了98份同仁乌鸡白凤丸和58份不同厂家乌鸡白凤丸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同仁乌鸡白凤丸和乌鸡白凤丸进行鉴别.以70份同仁乌鸡白凤丸的近红外光...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同仁乌鸡白凤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集了98份同仁乌鸡白凤丸和58份不同厂家乌鸡白凤丸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判别分析法对同仁乌鸡白凤丸和乌鸡白凤丸进行鉴别.以70份同仁乌鸡白凤丸的近红外光谱为标准,建立相似度匹配模型,并将其用于计算其余样品的相似度.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同仁乌鸡白凤丸总氨基酸、芍药苷、水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判别分析模型的错判数为0.相似度匹配模型能正确区分同仁乌鸡白凤丸和乌鸡白凤丸.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4,0.9651,0.9910,验证集均方差分别为0.199%,0.00436%,0.386%.本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可推广用于工业现场的原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同仁乌鸡白凤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主要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俊瑜 陈博 +2 位作者 陈秀兰 段建军 陆引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3-959,共7页
为明确贵州省铜仁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铜仁地区4个主要植烟县区采集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通过估算土壤适宜性指数(SFI)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 为明确贵州省铜仁烟区土壤养分状况,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铜仁地区4个主要植烟县区采集90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养分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通过估算土壤适宜性指数(SFI)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铜仁地区植烟土壤pH值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6.1g/kg,较为丰富,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适宜,部分土壤全磷含量偏低,速效磷含量较高,土壤全钾含量偏低,土壤速效钾不均衡,适宜范围150~220mg/kg的土壤样品只占24.44%。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其土壤肥力指标(删)值平均为O68,变幅为O29~O.94,变异系数为17.04%。根据SFI值的大小将全区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其中高和较高等级肥力的土壤占45.56%,其中德江的SFI平均值较高,而思南的IFI平均值较低。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娴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用不同的烤烟专用复合肥配方,提高植烟土壤的养分均衡供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 烤烟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方法的硒元素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洪万华 苏特 +3 位作者 涂飞飞 蒋天锐 张德实 余万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168,共9页
铜仁地处贵州东北部,处于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限制了全区富硒特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铜仁地区1∶5万比例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整理... 铜仁地处贵州东北部,处于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位,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富硒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限制了全区富硒特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铜仁地区1∶5万比例尺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系统总结铜仁地区土壤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富集程度,研究了土壤硒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仁地区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37 mg/kg,低于全国大部分省市背景值;铜仁地区含硒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7.68%,清洁富硒土壤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01%,硒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松桃县中部、德江县东部等地;该区硒含量总体东高西低,呈条带状、面状分布,西部富硒土壤受二叠系吴家坪组煤系地层控制明显,东部受寒武系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与铅锌-汞成矿带联合控制;区内土壤硒含量受控于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因素,且与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关系密切。铜仁西部石阡龙塘、德江枫香坪等地区有较好的富硒土壤开发优势,可通过种植大豆、茶叶等农作物发展富硒特色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重金属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志泰 王志杰 包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4,126,共6页
以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以及Fragstats 3.3软件,对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城市绿地总体上比较破碎,且存在少数绿地类型(其他绿地与农业用... 以贵州省铜仁市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以及Fragstats 3.3软件,对铜仁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和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城市绿地总体上比较破碎,且存在少数绿地类型(其他绿地与农业用地)占主导地位的现象;建成区绿地类型完整,景观多样性水平高于规划区;建成区与市郊区绿地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建成区其他绿地、公园绿地呈团聚状分布,市郊区中其他绿地和农业用地占主导位置;从城市水平上来看,公园绿地、其他绿地聚集度最高,而道路绿地呈离散状分布.建议铜仁市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和河道滨河绿地建设,使绿地斑块与斑块之间、城市人工绿地生态系统与外围自然绿地生态系统之间形成较好的生态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景观多样性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县域旅游场强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禹真 卢德彬 +1 位作者 白彬 王祖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4,163,共6页
为揭示铜仁市县域旅游场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演化规律,基于GIS,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选取2005年和2014年影响铜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6项指标,在对评价指标消除量纲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空间变差函数、ESDA、小波分析和旅游场强方... 为揭示铜仁市县域旅游场强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演化规律,基于GIS,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选取2005年和2014年影响铜仁市旅游经济发展的6项指标,在对评价指标消除量纲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空间变差函数、ESDA、小波分析和旅游场强方法综合评价铜仁市县域旅游场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动力。结果表明:铜仁市各区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十个区县中,碧江区、江口县、石阡县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较好;铜仁市2005年县域旅游场强平均值为21.66,2014年的旅游场强平均值为23.30,2005—2014年铜仁市县域旅游场强平均值上升了1.64;铜仁市县域旅游发展的空间自组织性较强,2005—2014年铜仁市各区县的旅游场强极化作用不明显,旅游场强变化较小,总体上城市的旅游场强比农村的场强大;在小尺度上(64km以下),阈值为64km和大尺度(128-158km)阈值为158km,公路对旅游场强格局分异的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场强 空间演化 县域尺度 铜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糟辣椒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谭沙 宋珊珊 +1 位作者 谢勇 朱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分析铜仁糟辣椒挥发性成分,使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糟辣椒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73个化合物,对其中71个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其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35.42%,其次为醇... 分析铜仁糟辣椒挥发性成分,使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提取糟辣椒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出73个化合物,对其中71个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其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35.42%,其次为醇类化合物28.16%和酯类化合物19.94%。其主要成分为乙醇(26.12%)、α-姜烯(9.485%)、棕榈酸乙酯(5.811%)、二烯丙二硫醚(5.698%)、倍半水芹烯(5.183%)、乙酸乙酯(4.032%)、β-红没药烯(3.152%)、金合欢烯(3.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糟辣椒 风味物质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胜敖 吴仲珍 +3 位作者 刘文朝 顾昌华 江明 田景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4,61,共4页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抓好茶业规划落实、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助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铜仁地区 名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药膳用中药材资源调查与开发现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建军 宁娜 +2 位作者 杨政水 郁建生 文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年第9期29-31,共3页
随着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探索铜仁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中对该区中药材在药膳行业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研,从该区300多种中药材资源中,筛选出10种资源丰富并可以作为药膳使用的中药材,对其相关药膳的制作、功效等进行介绍,为该区药膳... 随着营养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探索铜仁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中对该区中药材在药膳行业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研,从该区300多种中药材资源中,筛选出10种资源丰富并可以作为药膳使用的中药材,对其相关药膳的制作、功效等进行介绍,为该区药膳产业及其相关经济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地区 中药材 筛选 药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柑橘凤蝶的人工饲养方法·特征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波 莫怡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4-825,共2页
[目的]研究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及应用情况。[方法]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柑橘凤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介绍了柑橘凤蝶的人工饲养过程及其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并对其标本及工艺品的制... [目的]研究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Linnaeus)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及应用情况。[方法]在贵州铜仁地区人工饲养柑橘凤蝶,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介绍了柑橘凤蝶的人工饲养过程及其形态特征、生活史与习性,并对其标本及工艺品的制作进行研究。[结论]通过对柑橘凤蝶进行人工饲料,可将其变害为宝,满足旅游业市场和婚庆过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凤蝶 人工饲养 特性 标本及工艺品制作 贵州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夏秋绿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玲 田景涛 +1 位作者 徐代华 段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1期171-174,177,共5页
为改善铜仁市夏秋绿茶品质,提高夏秋茶原料利用率,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从铜仁市主栽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香山早1号、浙农113及中茶108,通过分析其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夏秋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8、浙农113持嫩性强... 为改善铜仁市夏秋绿茶品质,提高夏秋茶原料利用率,以福鼎大白茶作对照,从铜仁市主栽茶树品种中筛选出香山早1号、浙农113及中茶108,通过分析其农艺性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进行夏秋茶适制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茶108、浙农113持嫩性强、叶质柔软,农艺性状优于福鼎大白茶;中茶108及浙农113制作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以《贵州绿茶第2部分:卷曲形茶》(DB52/T 442.2-2017)为品质判定依据,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感官品质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在内含成分上,3个供试品种加工的夏秋绿茶生化成分指标均达到一级及以上标准,尤其是中茶108,加工得到的夏秋绿茶均表现出高水浸出物、高游离氨基酸、低酚氨比、低儿茶素的生化特性,且配比适当。综合分析,中茶108加工的夏秋绿茶达到一级及以上优质绿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 夏秋 绿茶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药膳中药材资源调查与开发现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建军 宁娜 +2 位作者 杨政水 郁建生 文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28-14028,14056,共2页
对贵州铜仁地区中药材在药膳行业中的利用现状进行调研,从该区300多种中药材资源中筛选出10种资源丰富并可以作为药膳使用的中药材,并对其相关药膳的制作、功效等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铜仁地区 中药材 筛选 药膳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铜仁市建成区园林树木区系地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建忠 靳莎 +1 位作者 闫淑君 邓传远 《浙江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52-58,共7页
2016年5-9月,对贵州省铜仁市建成区园林树木进行调查,并按吴征镒的分布区类型对其进行区系地理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建成区共有园林树木共有191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不包括栽培变种和杂交种),隶属于68科131属,属种系数68.59%;其中原... 2016年5-9月,对贵州省铜仁市建成区园林树木进行调查,并按吴征镒的分布区类型对其进行区系地理分析。结果表明,铜仁市建成区共有园林树木共有191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不包括栽培变种和杂交种),隶属于68科131属,属种系数68.59%;其中原生植物43科67属72种,外来植物50科79属119种,外来植物种类是原生植物的1.65倍,具有典型的人工化与城市化特征。与临近纬度的地级市相比,铜仁市建成区树种资源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较居中。属级地理成分上,表现出温带成分高于热带成分,说明该地区园林树木的区系组成以温带成分为主;并以外来植物表现较突出,反映铜仁市建成区以温带性质树种引种栽培为主,符合当地区系地理。外来植物在属级各类热带成分上,与原生植物的属总数几乎等同,但是种总数及种类多样性上却相对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市 建成区 园林树木 分布区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市万山区野生鞣料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瑶 苟光前 +2 位作者 孙巧玲 陈云飞 王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3期82-85,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万山区野生鞣料植物资源状况进行野外调查,发现万山区现有野生鞣料植物26科39属55种,可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鞣料植物 野生资源 万山 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发展前景与对策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597-20599,20777,共4页
介绍了铜仁地区的环境与资源概况,指出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的特点,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发展前景,强调研究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并且随着多年来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的生态旅游建设... 介绍了铜仁地区的环境与资源概况,指出其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的特点,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发展前景,强调研究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并且随着多年来对旅游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的生态旅游建设与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区不断加强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梵天净土,桃园铜仁"旅游品牌。与此同时,分析了铜仁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强调要在总体规划、统筹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精品旅游线路战略,全力打造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交通设施,构建旅游发展空间;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拓宽旅游市场;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以期对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地区 生态旅游 前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