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里化瘀醒脑汤联合下肢穴位针刺治疗脑卒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冰 陈秋菊 张梦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究通里化瘀醒脑汤联合下肢穴位针刺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3例脑卒中患者,均由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6例)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在对照组... 目的探究通里化瘀醒脑汤联合下肢穴位针刺提升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3例脑卒中患者,均由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6例)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5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里化瘀醒脑汤及下肢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昏谵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变化、Brunel平衡量表(Brunel Balance Assessment,BBA)评分变化、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变化、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 index,Barthel)、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较对照组(71.43%),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7.72%)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比较(1.75%vs 12.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神昏谵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及NIHSS评分、BBA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昏谵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及NIHSS评分、BBA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神昏谵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及NIHSS评分、BBA评分、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6.49%)高于对照组(82.14%),P<0.05。结论通里化瘀醒脑汤联合下肢穴位针刺可显著提升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患者并发症率降低,恢复好,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下肢穴位针刺 中医证候积分 并发症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化瘀醒脑汤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递质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洪亮 杨言府 +3 位作者 方无杰 孙平 储士亭 周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醒脑汤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递质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治疗期间均...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醒脑汤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递质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急性期脑卒中并发抑郁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治疗期间均给予卒中后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1片/d。观察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益气化瘀醒脑汤治疗。两组各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HAMD评分、PSQI评分和NIHSS评分,神经递质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PSQI评分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PSQI评分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递质5-HT、D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神经递质5-HT、D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醒脑汤结合西医常规更有利于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血浆5-HT、DA水平,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卒中 抑郁 疗效 神经递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