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深度模型的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综述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文萱 汪成磊 +2 位作者 齐慧慧 叶梦昊 张艳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23,共26页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 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计算机视觉核心任务,并取得了瞩目的进展。然而,深度学习模型因其高度的复杂性与内在的不确定性,极易成为对抗样本攻击的靶标。攻击者巧妙地利用数据中细微的、精心设计的扰动,诱导模型以极高的置信度输出错误结果,此类对抗样本对实际应用场景中模型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与潜在威胁。例如,攻击者可利用对抗眼镜误导人脸识别系统,导致身份误判,进而实施非法入侵、身份冒用等威胁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行为;也可对自动驾驶系统的监控数据添加对抗噪声,虽不破坏交通工具本身特征,却可能导致漏检重要交通工具,引发交通混乱甚至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本文旨在梳理当前对抗攻击与对抗防御技术的研究现状。具体而言,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在概述对抗样本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多种对抗攻击的形式和策略,并举例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对抗样本生成方法;2)阐述对抗样本的防御方法,从模型优化、数据优化和附加网络三个方向系统梳理了当前提高模型对抗鲁棒性的各类算法,分析了各类防御方法的创新性和有效性;3)介绍对抗攻击和对抗防御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大模型时代对抗攻击和防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最后本文对当前对抗攻击与防御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了该领域内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攻击 对抗防御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可信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原型学习的特征图中毒攻击和双重防御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瑞锦 王金波 +3 位作者 张凤荔 李经纬 李增鹏 陈厅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5-1374,共20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无需用户共享私有数据、以分布式迭代协作训练全局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目前流行的联邦学习方法FedProto采用抽象类原型(称为特征图)聚合,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然而,该方法未考虑所聚合的特征图的正确性,而错误的... 联邦学习是一种无需用户共享私有数据、以分布式迭代协作训练全局机器学习模型的框架.目前流行的联邦学习方法FedProto采用抽象类原型(称为特征图)聚合,优化模型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然而,该方法未考虑所聚合的特征图的正确性,而错误的特征图可能导致模型训练失效.为此,首先探索针对FedProto的特征图中毒攻击,论证攻击者只需通过置乱训练数据的标签,便可将模型的推测准确率至多降低81.72%.为了抵御上述攻击,进一步提出双重防御机制,分别通过全知识蒸馏和特征图甄别排除错误的特征图.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表明,防御机制可将受攻击模型的推测准确率提升1-5倍,且仅增加2%系统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数据异构 知识蒸馏 特征图中毒攻击 双重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生成对抗网络的服务质量感知云API推荐系统投毒攻击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真 刘伟 +3 位作者 吕瑞民 马佳洁 冯佳音 尤殿龙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6,共13页
针对现有投毒攻击方法生成的虚假用户攻击数据存在攻击效果差且易被检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生成对抗网络的投毒攻击方法。首先,在生成对抗网络中采用K-means算法将数据分类,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学习每个类中的全局特征,解决生成对... 针对现有投毒攻击方法生成的虚假用户攻击数据存在攻击效果差且易被检测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代理生成对抗网络的投毒攻击方法。首先,在生成对抗网络中采用K-means算法将数据分类,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学习每个类中的全局特征,解决生成对抗网络在数据稀疏时难以有效捕捉真实用户复杂行为模式这一问题,提升虚假用户的隐蔽性。其次,引入代理模型评估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虚假用户的攻击效果,将评估结果作为代理损失优化生成对抗网络,进而实现在兼顾虚假用户隐蔽性的同时增强攻击效果。云API服务质量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兼顾攻击的有效性和隐蔽性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云API 投毒攻击 生成对抗网络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锐 王菲 +2 位作者 冯惠东 张旭东 高隽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5,共13页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金融支付等领域,呈现攻击(Presentation Attacks,PAs)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呈现攻击检测技术(Presentation Attacks Detection,PAD)旨在判断输入人脸的真伪,对维护识别系统的安全性...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金融支付等领域,呈现攻击(Presentation Attacks,PAs)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构成了威胁。呈现攻击检测技术(Presentation Attacks Detection,PAD)旨在判断输入人脸的真伪,对维护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大规模数据集的不断涌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呈现攻击检测方法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文章对近期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呈现攻击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首先,概述了呈现攻击检测的定义、实施方式和常见的攻击类型;其次,分别从单模态和多模态入手,对近五年来深度学习类方法的发展趋势、技术原理和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然后,介绍了PAD研究中使用的典型数据集及其特点,并给出算法的评估标准、协议和性能结果;最后,总结了PAD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呈现攻击检测 单模态 多模态 人脸呈现数据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物联网设备的旁路攻击及防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何乐生 冯毅 +2 位作者 岳远康 杨崇宇 胡崇辉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5,共10页
物联网设备通常使用计算能力受限的微控制器来实现,因而只能采用轻量级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其数据安全,且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能被部署在开放环境中,极易遭受旁路攻击。针对这一问题,在基于自主设计的旁路攻击验证平台上开展实验,并提... 物联网设备通常使用计算能力受限的微控制器来实现,因而只能采用轻量级对称加密算法来保证其数据安全,且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能被部署在开放环境中,极易遭受旁路攻击。针对这一问题,在基于自主设计的旁路攻击验证平台上开展实验,并提出了安全密钥管理方案及改进的S盒设计,作为旁路攻击防御方法。验证平台由两级差分放大器和抗干扰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构成,能够捕捉微弱的功耗变化,并设计了针对轻量级加密算法的两轮相关能量攻击。通过获取正确密钥相关系数置信度的评估方法,在对PRESENT算法的3 000条功耗曲线进行10 000次攻击后,成功率超过96%,正确密钥的相关性均值均超过0.6,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拥有狭窄的置信区间,而采用改进后的算法进行相同实验时,攻击成功率仅为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安全 轻量级密码 旁路攻击 相关能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遗传算法对抗攻击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海菊 马锦程 李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I0007,共10页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能够取得良好的分类识别效果,但在训练图像中添加微小扰动进行对抗攻击,其识别准确率会大大下降.在提出的方法中,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扰动后,修改图像极少的像素生成对抗样本,实现对VGG16等3个... 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能够取得良好的分类识别效果,但在训练图像中添加微小扰动进行对抗攻击,其识别准确率会大大下降.在提出的方法中,通过遗传算法得到最优扰动后,修改图像极少的像素生成对抗样本,实现对VGG16等3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类器的成功攻击.实验结果表明在对3个分类模型进行单像素攻击时,67.92%的CIFAR-10数据集中的自然图像可以被扰动到至少一个目标类,平均置信度为79.57%,攻击效果会随着修改像素的增加进一步提升.此外,相比于LSA和FGSM方法,攻击效果有着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对抗攻击 图像分类 信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丽霞 史镜琛 +2 位作者 杨宏宇 胡泽 成翔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0-791,共12页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 针对图神经网络(GNN)模型在其预测中常处于欠自信状态,导致该状态下实施成员推理攻击难度大且攻击漏报率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GNN模型校准的成员推理攻击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因果推断的GNN模型校准方法,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因果图提取、因果图与非因果图解耦、后门路径调整策略和因果关联图生成过程,构建用于训练GNN模型的因果关联图。其次,使用与目标因果关联图在相同数据分布下的影子因果关联图构建影子GNN模型,模拟目标GNN模型的预测行为。最后,使用影子GNN模型的后验概率构建攻击数据集以训练攻击模型,根据目标GNN模型对目标节点的后验概率输出推断其是否属于目标GNN模型的训练数据。在4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2种攻击模式下面对不同架构的GNN模型进行攻击时,攻击准确率最高为92.6%,性能指标优于基线攻击方法,可有效地实施成员推理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神经网络 成员推理攻击 模型校准 因果推断 隐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的ICMPv6 DDoS攻击检测方法
8
作者 王春兰 郭峰 +2 位作者 刘晋州 王明华 韩宝安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8,84,共9页
针对ICMPv6网络中DDoS攻击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网络的检测算法。通过将带有注意力机制、DropConnect和Dropout混合使用加入到CNN-BiLSTM算法中,防止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过拟合问题,同时更准确提取数据的特性数据。通过实验表明... 针对ICMPv6网络中DDoS攻击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BiLSTM网络的检测算法。通过将带有注意力机制、DropConnect和Dropout混合使用加入到CNN-BiLSTM算法中,防止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过拟合问题,同时更准确提取数据的特性数据。通过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在多次实验中的检测准确率、误报率与漏报率平均值分别为92.84%、4.49%和10.54%,检测算法泛化性较强,性能优于其他算法,能够有效处理ICMPv6 DDoS攻击检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检测 ICMPV6 CNN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SAM下游模型脆弱模块的对抗迁移攻击
9
作者 丁熠 林能健 +2 位作者 蒋昀陶 钟宇浩 曹明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55-2467,共13页
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作为一种通用的视觉基础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图像分割任务,但其在对抗性攻击面前表现出脆弱性.提出一种针对SAM下游模型脆弱模块的对抗迁移攻击方法FSGR(fragile section gradient robustness).该方法... 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作为一种通用的视觉基础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图像分割任务,但其在对抗性攻击面前表现出脆弱性.提出一种针对SAM下游模型脆弱模块的对抗迁移攻击方法FSGR(fragile section gradient robustness).该方法在无需知晓下游微调细节的前提下,可有效生成对抗样本,实现对SAM下游模型的攻击.该方法运用“脆弱层精准定位+局部强化迁移”策略,通过特征相似度筛选出跨任务共享且最易被激活的模块,针对性地强化攻击效果;同时,引入梯度稳健损失以消除目标模型与下游任务模型间的梯度差异. FSGR方法融合了脆弱层攻击与梯度稳健损失机制,在多个数据集上均实现了相对性能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FSGR在多种微调模型(如医学分割、阴影分割和伪装分割)的迁移攻击中显著降低了模型性能,证明了其正确性和实用性.与基线方法相比,FSGR不仅在攻击成功率上表现出色,还通过结合脆弱层攻击和梯度稳健损失,实现了相对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对抗攻击 迁移攻击 特征相似度 模型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RSA的小d_(p),d_(q)实际攻击研究
10
作者 李强 郑群雄 戚文峰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26,共23页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 CRT-RSA是由Quisquater和Couvreur于1982年提出的RSA变种,广泛应用于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协议、身份认证等领域.小d_(p),d_(q)攻击是分析CRT-RSA应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目前最好的理论攻击结果是2019年由Takayasu、Lu和Peng给出的d_(p),d_(q)<N^(0.122),其中N为模数.然而,由于格基约化算法在高维格中约化效率和输出格基质量的下降,实际攻击很难达到该理论界.目前已知最好的实际攻击结果为d_(p),d_(q)≤N^(0.062)(N为1000 bits)和d_(p),d_(q)≤N^(0.0645)(N为2000 bits),与理论界尚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在Takayasu等人攻击的基础上,探索CRT-RSA小dp,dq攻击的实际可攻击上界以及如何在实际攻击中进一步提升该攻击上界.第一,对2019年Takayasu等人的格(简记为TLP2019格)进行优化,在确保TLP2019格仍为方阵的条件下去掉了两个unhelpful多项式,使得TLP2019格降低了两维.第二,针对当前缺乏CRT-RSA小d_(p),d_(q)实际可攻击上界的有效估计方法这一现状,结合实验中发现的TLP2019格约化输出的前三向量长度远远小于随机格中最短向量长度这一事实,给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拟合的可攻击上界的估计方法,其估计结果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第三,根据实验中与RSA小解密指数实际攻击类似的“多值现象”,提出了基于二分搜索的小d_(p),d_(q)实际攻击方法,提升了实际可攻击的上界.具体而言,对于模数1000 bits和2000 bits的CRT-RSA,在两周内分别实现了d_(p),d_(q)≤N^(0.067)和d_(p),d_(q)≤N^(0.0665)的实际攻击;对于某些特殊情形,甚至能够能将实际可攻击上界提升至N^(0.07)以上.相信本文的实际攻击探索能为后续CRT-RSA的小d_(p),d_(q)攻击研究带来启发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RSA 小d_(p) d_(q)攻击 实际攻击 高比特猜测 多值现象 二分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跨域攻击建模与分析
11
作者 张蕾 万金晶 陈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98-103,共6页
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逐渐依赖于智能测控设备、实时通信网络和集成软件系统,在提高系统效率和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跨域攻击的威胁。文中将系统性地探讨物理信息系统中的跨域攻击形式及其潜在风险,通过收集和分析... 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逐渐依赖于智能测控设备、实时通信网络和集成软件系统,在提高系统效率和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跨域攻击的威胁。文中将系统性地探讨物理信息系统中的跨域攻击形式及其潜在风险,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上发生的跨域攻击事件,建立一个全面的漏洞知识库,针对CPS中各个资产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基于攻击模型的跨域攻击机理,揭示潜在的攻击路径和薄弱环节。在技术实现方面,将采用有向攻击图模型,通过深度遍历算法分析可能的攻击路径,并设计一种创新的跨域攻击预测算法,文中研究旨在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分析提供一种实用策略,为该领域进一步探讨提供理论支持,增强电力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系统 跨域攻击 信息物理系统 风险分析 漏洞知识库 攻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访问控制的智能合约重入攻击防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虹 谢金彤 +2 位作者 金海波 武聪 马博宇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3-342,共10页
为解决智能合约在处理外部合约调用时存在漏洞而导致的重入攻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访问控制(multiple access controls,MAC)的智能合约重入攻击防御方法.通过采用多访问控制仅允许合约所有者进行调用,并防止函数在执行期间对同一事务... 为解决智能合约在处理外部合约调用时存在漏洞而导致的重入攻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访问控制(multiple access controls,MAC)的智能合约重入攻击防御方法.通过采用多访问控制仅允许合约所有者进行调用,并防止函数在执行期间对同一事务重复进入;同时修改状态变量存储安全合约地址并更新合约状态.最后使用形式化验证运行经过防御后的智能合约.以银行存取款交易模型为例验证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防御方法的智能合约能够有效解决外部合约调用时存在的重入攻击问题.相较于其他主流防御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有效性、逻辑正确性和易理解性;相较于未进行防御的合约,防御后的智能合约在等效内存使用量上减少了64.51%,同时缩短了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合约 多访问控制 重入攻击 形式化验证 银行存取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限制策略的SDN中IP欺骗攻击缓解技术
13
作者 王坤 付钰 +2 位作者 段雪源 刘涛涛 周静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25,共9页
针对传统的IP欺骗攻击缓解方法存在运算开销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限制策略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IP欺骗攻击缓解方法。首先,利用Packet-In消息中三元组信息回溯攻击路径,定位IP欺骗攻击源... 针对传统的IP欺骗攻击缓解方法存在运算开销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限制策略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IP欺骗攻击缓解方法。首先,利用Packet-In消息中三元组信息回溯攻击路径,定位IP欺骗攻击源头主机;然后,由控制器制定动态限制策略对连接攻击源头主机的交换机端口的新流转发功能进行限制,待限制期满再恢复其转发新流的功能,限制期的大小随着被检测为攻击源的次数而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动态的限制策略可阻隔攻击流进入SDN网络,从而有效避免SDN交换机、控制器以及链路过载;由于在限制期间无需再对这些限制的交换机端口进行实时监测,该方法在应对长时攻击时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缓解效率和更少的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IP欺骗 攻击溯源 动态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拖曳声纳的线导鱼雷攻击问题研究
14
作者 王顺杰 野学范 苗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距离远,使用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信息可先敌攻击。针对基于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信息的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时尾流进入点问题,建立了基于艇艏声纳探测和基于拖曳声纳探测的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模型,采用... 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距离远,使用被动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信息可先敌攻击。针对基于拖曳线列阵声纳探测信息的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时尾流进入点问题,建立了基于艇艏声纳探测和基于拖曳声纳探测的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导引模型,采用不同声纳探测时的线导加尾流自导鱼雷攻击弹道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基于拖曳声纳探测时尾流进入点偏离设定进入点。研究分析表明,采用拖曳声纳探测方位进行导引时不同态势下存在不同的系统导引误差,导致鱼雷进入尾流距离偏大或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声纳 线导 尾流 鱼雷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存储数据加密重删攻击与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健 付印金 +4 位作者 方艳梅 刘垚 付伟 操晓春 肖侬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83-2297,共15页
重复数据删除作为一种面向大数据的高效缩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云存储系统和服务中,为了兼容数据重删和加密,通常采用收敛加密.然而,这种云服务商的外包存储方式以及确定性的加密方式会导致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目前,数据加密重... 重复数据删除作为一种面向大数据的高效缩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云存储系统和服务中,为了兼容数据重删和加密,通常采用收敛加密.然而,这种云服务商的外包存储方式以及确定性的加密方式会导致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目前,数据加密重删技术已成为云存储领域的研究热点.首先介绍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概念、基础加密重删算法和云存储中数据加密重删的安全挑战.其次从攻击和防御的角度阐述当前云存储数据加密重删安全研究现状,攻击包括:蛮力攻击、频率攻击、侧信道攻击3种类型.围绕每种攻击类型,梳理对应的代表性防御方案,并总结各个方案的优势和缺陷.最后,针对当前数据加密重删防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存储 数据重删 数据加密 攻击手段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未知攻击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16
作者 陈良臣 傅德印 +3 位作者 刘宝旭 卢志刚 姜政伟 高曙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07-813,共7页
在网络安全威胁持续演变的复杂背景下,未知的网络攻击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威胁与日俱增,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未知攻击检测技术成为研究重点.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分类和网络未知攻击检测常用技术进行论述;其次从异常检测、开集识别和零样本学... 在网络安全威胁持续演变的复杂背景下,未知的网络攻击对数字基础设施的威胁与日俱增,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未知攻击检测技术成为研究重点.首先对入侵检测系统分类和网络未知攻击检测常用技术进行论述;其次从异常检测、开集识别和零样本学习3个维度对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未知攻击检测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进一步对常用数据集和关键评估指标进行总结;最后对未知攻击检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展望.可为进一步探索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新方法与新技术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知攻击检测 机器学习 异常检测 开集识别 零样本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网FDI攻击的非侵入式检测方法
17
作者 刘鑫蕊 张修宇 +2 位作者 吴泽群 王睿 孙秋野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5-1274,共10页
针对热网易受网络攻击影响且惯性大的问题,为提高热网攻击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能够放大攻击带来的状态量偏差的非侵入式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居住人热行为归纳为黑盒模型,将房屋和散热器归纳为白盒模型,通过... 针对热网易受网络攻击影响且惯性大的问题,为提高热网攻击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能够放大攻击带来的状态量偏差的非侵入式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居住人热行为归纳为黑盒模型,将房屋和散热器归纳为白盒模型,通过白盒与黑盒组成的灰盒模型来计算室内热平衡状态,其次以室内温度为输入/散失热量计算的中间量,放大攻击带来的系统状态量偏差,最后通过多重匹配状态预测方法进行攻击检测.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巴厘岛热网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放大攻击带来的状态量偏差,检测速度和检测率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网络攻击 非侵入式检测 灰盒模型 热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CML的改进型三阶段抗功耗攻击型D触发器
18
作者 姚茂群 李聪辉 +1 位作者 李海威 陈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30,共7页
功耗攻击是一种通过统计电路的功耗信息得到敏感数据信息的攻击手段。作为电路的重要组成单元,触发器的抗功耗攻击水平与电路的安全性能息息相关,为此提出一种抗功耗攻击型触发器。通过引入“预充电-求值-放电”三阶段逻辑,提出了改进... 功耗攻击是一种通过统计电路的功耗信息得到敏感数据信息的攻击手段。作为电路的重要组成单元,触发器的抗功耗攻击水平与电路的安全性能息息相关,为此提出一种抗功耗攻击型触发器。通过引入“预充电-求值-放电”三阶段逻辑,提出了改进型的三阶段动态电流模式逻辑D触发器(improved three-phase dynamic current mode logic-based D flip-flop,TDyCML_FF),避免了因负载电容不均衡引起的电路功耗不恒定等安全问题。同时对三阶段逻辑结构进行了改进,由电路内部节点信号生成放电信号,从而避免通过减缓时钟频率或消除放电信号对其进行攻击,提高了电路的抗功耗攻击性能。通过Hspice仿真实验,并引入归一化能量偏差(NED)和归一化标准偏差(NSD)2个量化参数,将TDyCML_FF感应放大逻辑触发器(SABL_FF)、三阶段双轨预充电逻辑触发器(TDPL_FF)等抗功耗攻击型触发器进行了对比,证明TDyCML_FF具有较高的抗功耗攻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逻辑 侧信道攻击 功耗攻击 触发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防移动干扰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
19
作者 孙子文 翟润华 杨晨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81-1088,共8页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k节点抗干扰攻击问题,研究一种抵御移动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攻击节点效用函数中加入以能量消耗函数、信道损耗函数和奖励收益函数为成本的代价函数,以约束节点的攻击效率。将移动Sink节点与移动攻... 针对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k节点抗干扰攻击问题,研究一种抵御移动攻击节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攻击节点效用函数中加入以能量消耗函数、信道损耗函数和奖励收益函数为成本的代价函数,以约束节点的攻击效率。将移动Sink节点与移动攻击节点之间的对抗交互行为建模为功率控制Stackelberg模型,通过求解博弈均衡解,给出节点移动位置下的最佳功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成本代价函数的其他博弈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能更有效地抑制移动攻击节点的干扰能力,同时提高移动k节点抵御干扰攻击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 STACKELBERG博弈 成本代价函数 干扰攻击 移动攻击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边协同跨域攻击建模
20
作者 陈平 刘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4-157,共4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工业智能控制器逐步向云边协同开放架构演进,云边协同场景下设备扁平互联、安全边界模糊,因此产生的跨域攻击能够突破云边端各层级异构平台及其边界,并通过不稳定的物理连通性... 随着工业互联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工业智能控制器逐步向云边协同开放架构演进,云边协同场景下设备扁平互联、安全边界模糊,因此产生的跨域攻击能够突破云边端各层级异构平台及其边界,并通过不稳定的物理连通性跨异构环境实施攻击。针对上述跨域攻击的复杂交互特性与可行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日志数据的加权有向图的建模方法,并提出了通过边权重的路径攻击模式和行为特征来量化攻击概率的方法。利用加权有向图构建攻击模型,揭示了跨域攻击的核心机制。此外,基于建模设计了最优攻击路径算法,可成功高效识别攻击概率最大的路径,为后续的重点防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协同 跨域攻击 网络物理安全 概率图模型 路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