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新的信号受体家族——Toll/IL1R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建 罗向东 +1 位作者 杨宗城 张宗梁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10,共6页
Toll受体最初是在研究果蝇胚胎腹背侧体轴的形成中发现的 ,由于它与IL 1受体在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通路上的诸多相似 ,人们将它们归入一个大的信号受体家族———Toll/IL 1R家族。许多研究均证实 ,除与胚胎发育有关外 ,这一信号受体家... Toll受体最初是在研究果蝇胚胎腹背侧体轴的形成中发现的 ,由于它与IL 1受体在结构、功能、信号转导通路上的诸多相似 ,人们将它们归入一个大的信号受体家族———Toll/IL 1R家族。许多研究均证实 ,除与胚胎发育有关外 ,这一信号受体家族的成员在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天然免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识别 toll/ir-1r受体家族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丙胺引起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基于Toll样受体-Peli1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须怀沙 王易欣 +3 位作者 陈旭锋 蒋雷 王军 张久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E3泛素连接酶Pellino 1(Peli1)介导的炎性通路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引起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观察Meth作用后Toll样家族中多种TLR的表达...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E3泛素连接酶Pellino 1(Peli1)介导的炎性通路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引起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Western blot观察Meth作用后Toll样家族中多种TLR的表达及其下游接头蛋白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水平的改变,同时观察上述接头蛋白下游Peli1蛋白的表达,利用ELISA、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及Western blot观察Peli1调节的下游炎性因子及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Meth作用于BV2细胞后,TLR3、TLR4、TLR7、TLR8、TLR11在特定时间内表达明显上调,同时下游MyD88及TRI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其中TRIF具有浓度依赖效应。Meth作用后亦可引起泛素化蛋白Peli1的表达,而利用RNA干扰的方法将Peli1下调后,炎性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表达下降,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的激活明显缓解。结论:TLR介导的炎性信号在Meth引起BV2细胞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基于TLRs-Peli1靶信号轴的干预可能为Meth神经毒性的干预提供靶点,具有潜在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toll受体家族 Peli1 神经炎性反应 BV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与Toll样受体4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可 项文平 +2 位作者 王林 刘国荣 潘晓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80-782,共3页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1]。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腔隙性病灶、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近期皮质下小梗死灶和脑萎缩等异常信号[2]。在我国脑小...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1]。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腔隙性病灶、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近期皮质下小梗死灶和脑萎缩等异常信号[2]。在我国脑小血管病占缺血性脑卒中的46%[3]。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脑小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脑小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暂时集中于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慢性缺血低灌注和炎性反应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toll受体4 血脑屏障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1Β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IRAK2基因有两种选择性剪接表达产物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兴平 罗仍卓么 +4 位作者 许尚忠 高雪 李俊雅 任红艳 陈金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6,共5页
Toll样受体(TLRs)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RAK2为TLRs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分子,对信号转导及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牛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牛病原体所致疾病抗性中的作用,本... Toll样受体(TLRs)可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IRAK2为TLRs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分子,对信号转导及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牛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牛病原体所致疾病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了牛IRAK2基因,并分析了基因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牛IRAK2存在2个选择性剪接产物IRAK2a和IRAK2b,其cDNA长度分别为2148bp和2001bp(GenBank登录号为EU528620和EU528621),分别编码622个和384个氨基酸.与IRAK2a相比,IRAK2b缺少第3外显子147bp片段,使得起始密码子后移,IRAK2a蛋白含有DD结构域和S-TKc结构域,而IRAK2b则缺少DD结构域,只有部分S-TKc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相关激酶-2 信号转导 toll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半胱氨酸蛋白61对大鼠自体脂肪移植存活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陈兆欢 段然 +1 位作者 黄晓璐 李青峰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11,共9页
目的探索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即CCN家族成员1(CCN1)对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脂肪组织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脂肪移植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CCN1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只。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存活情况;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 目的探索富半胱氨酸蛋白61即CCN家族成员1(CCN1)对自体脂肪移植术后脂肪组织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脂肪移植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CCN1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只。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存活情况;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形态、活性脂肪细胞比例及新生血管数量;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差异表达信使核糖核酸(mRNA)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移植脂肪组织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N1组脂肪组织质量保留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N1组脂肪细胞完整性更高,囊泡化与空泡化程度、炎症细胞聚集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 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CN1组中活性脂肪细胞比例更高且形态均一,对照组存在较少的活性脂肪细胞且大小不一,伴有囊泡化现象。与对照组比较,CCN1组新生血管数量更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组的转录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N1组中与M1型巨噬细胞相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基因表达呈下调趋势,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结果显示CCN1组白细胞介素(IL)-8、IL-1和Toll样受体(TLR)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在自体脂肪移植过程中添加外源性CCN1能有效促进脂肪组织新生血管化,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2表达介导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家族成员1(CCN1) 自体脂肪移植 新生血管化 高通量测序 脂肪来源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toll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6通过抑制T细胞自发活化参与免疫自稳的维持
6
作者 徐红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61-461,共1页
关键词 T细胞免疫应答 天然免疫应答 自发活化 受体家族 蛋白表达水平 特异性T细胞 IL-1r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