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平井双腔螺旋式AICD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承婷
陈甜
闫作秀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水平井存在的水脊现象和趾跟效应,设计了一种双腔螺旋式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利用多因素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流体粘度、流量、含水率进行研究,分析水相、油相以及不同含水率油水两相流通过装置的流动压降、分离效...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水平井存在的水脊现象和趾跟效应,设计了一种双腔螺旋式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利用多因素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流体粘度、流量、含水率进行研究,分析水相、油相以及不同含水率油水两相流通过装置的流动压降、分离效率以及控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压降随着粘度的增大而减小,纯水流过该装置的过阀压降最大,可以达到粘度为200 mPa·s纯油压降的4倍;该装置使井筒中水相、低粘度流体与高含水流体的阻液率提高了3.5%;流量25 m^(3)/d且含水率30%时,该装置能够稳定高粘流体的产量,抑制水相的流出,达到最佳的稳油控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双腔螺旋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
流体粘度
含水率
水脊现象
趾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海底水气藏水侵规律与水侵风险识别方法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海栋
刘义坤
+4 位作者
王凤娇
王旭
孟文波
张金鑫
逄玉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9,共9页
为了探索深海底水气藏控水开发策略,基于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地质特征、水体特征及开发特征,针对水平井开展沿程产气剖面测试实验与大型3D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实验,定量分析底水脊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深海底水气藏开发...
为了探索深海底水气藏控水开发策略,基于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地质特征、水体特征及开发特征,针对水平井开展沿程产气剖面测试实验与大型3D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实验,定量分析底水脊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深海底水气藏开发的水侵风险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底水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体的脊进受到储层非均质性、生产制度、水平井筒趾跟效应的影响,并且上述3个因素对水侵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②井区横纵比决定了气井产能是否会受到水侵风险的影响,而储层的非均质性会影响水侵风险识别界限,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越小;③渗透率级差为1、10、20、30时,横纵比安全界限值依次为41.18、21.61、12.60、5.31;④基于建立的渗透率级差与井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的关系曲线,A4H井储层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0、横纵比为77.20,远远大于横纵比安全界限值(5.31),该井受到水侵影响的风险高,必须进行控水开发。针对深海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出以下策略:①通过改善水平井筒趾跟效应以及削弱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来抑制底水的不均衡脊进,相应措施为适用于水平井的环通多级人造井底技术与变密度筛管技术;②对开采制度进行调控,以防止不均匀水侵的形成,相应措施为周期采气技术;③在井底附近建立阻水屏障,进而抑制前缘水头的脊进,相应措施为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技术;④兼容并蓄,形成各阶段相互弥补的全生命周期气藏复合控水开发技术。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储层渗透率级差介于1~30、采气速度为3%条件下的深海底水气藏水侵风险判断,而且还可以为海上、陆上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底水气藏
水平井
水侵规律
水侵风险识别
井区横纵比
非均质性
趾跟效应
生产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下流入控制器在底水油藏水平井中的控水调剖作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曾诚
段永刚
刘宇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0,9-10,共4页
目前我国大部分底水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储层厚度及水体大,天然能量充足,如何进行控水调剖是开发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是一种新的水平井控水完井方法。文章首先对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控水原理做了简介,在分析...
目前我国大部分底水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储层厚度及水体大,天然能量充足,如何进行控水调剖是开发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是一种新的水平井控水完井方法。文章首先对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控水原理做了简介,在分析底水油藏产生水锥机理的基础上,将井下流入控制器在底水油藏中的控水调剖作用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及理论计算,并得出结论:均质油藏中,当"跟趾效应"强度系数M≤10%时,水平段流入相对均匀,不需要使用井下流入控制器;当M>10%时,可在水平井"跟部"高流入量处安装井下流入控制器,使"跟部"流入曲线变得平缓、水平段的流入剖面相对均衡,达到控水的效果;非均质油藏中,在高渗带的井段安井下流入控制器,可起到均衡流入剖面,延缓底水锥进的作用。最后利用现场数据,通过软件模拟计算流入剖面,对井下流入控制器在非均质油藏中的控水调剖作用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井下流入控制器
跟趾效应
非均质性
控水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跑步着地模式与鞋底落差对跑者髌股关节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成香
毛永
+1 位作者
魏书涛
安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目的:研究跑步过程中裸足、鞋底前后落差和跑步着地模式,对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影响,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跑鞋和跑步着地方式,科学锻炼,预防“跑步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3名男性跑步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con红外三...
目的:研究跑步过程中裸足、鞋底前后落差和跑步着地模式,对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影响,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跑鞋和跑步着地方式,科学锻炼,预防“跑步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3名男性跑步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con红外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获取受试者裸足和穿着不同鞋底前后落差(4 mm、8 mm和12 mm)的跑鞋,采用不同着地模式(后足着地模式和前脚掌着地模式),以3.33 m/s的速度进行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和髌股关节参数等数据,包括触地时踝关节角度、峰值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有效接触面积、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峰值髌股关节压力负荷、前脚掌着地时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髌股关节负荷的第一峰值。结果:后足着地模式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显著大于前脚掌着地模式(P<0.001);裸足状态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第一峰值显著小于穿鞋时(P<0.001)。结论:跑步时,选择裸足或鞋底前后落差小的跑鞋,采用前脚掌着地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髌股关节峰值反作用力和压力,可能有助于降低髌股关节的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鞋
鞋底前后落差
着地模式
髌股关节疼痛
有效接触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平井双腔螺旋式AICD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承婷
陈甜
闫作秀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50,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8D-5007-0206)。
文摘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水平井存在的水脊现象和趾跟效应,设计了一种双腔螺旋式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利用多因素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流体粘度、流量、含水率进行研究,分析水相、油相以及不同含水率油水两相流通过装置的流动压降、分离效率以及控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压降随着粘度的增大而减小,纯水流过该装置的过阀压降最大,可以达到粘度为200 mPa·s纯油压降的4倍;该装置使井筒中水相、低粘度流体与高含水流体的阻液率提高了3.5%;流量25 m^(3)/d且含水率30%时,该装置能够稳定高粘流体的产量,抑制水相的流出,达到最佳的稳油控水效果。
关键词
水平井
双腔螺旋
自动流入控制装置
流体粘度
含水率
水脊现象
趾跟效应
Keywords
horizontal well
double-cavity spiral
automatic inflow control device
fluid viscosity
water content
well ridge phenomenon
toe heel effect
分类号
TE9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海底水气藏水侵规律与水侵风险识别方法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海栋
刘义坤
王凤娇
王旭
孟文波
张金鑫
逄玉鑫
机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非常规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9,共9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深水开发井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编号:CNOOC-KJ135ZDXM05LTD01SHENHAI2016)。
文摘
为了探索深海底水气藏控水开发策略,基于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地质特征、水体特征及开发特征,针对水平井开展沿程产气剖面测试实验与大型3D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实验,定量分析底水脊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深海底水气藏开发的水侵风险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底水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体的脊进受到储层非均质性、生产制度、水平井筒趾跟效应的影响,并且上述3个因素对水侵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②井区横纵比决定了气井产能是否会受到水侵风险的影响,而储层的非均质性会影响水侵风险识别界限,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越小;③渗透率级差为1、10、20、30时,横纵比安全界限值依次为41.18、21.61、12.60、5.31;④基于建立的渗透率级差与井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的关系曲线,A4H井储层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0、横纵比为77.20,远远大于横纵比安全界限值(5.31),该井受到水侵影响的风险高,必须进行控水开发。针对深海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出以下策略:①通过改善水平井筒趾跟效应以及削弱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来抑制底水的不均衡脊进,相应措施为适用于水平井的环通多级人造井底技术与变密度筛管技术;②对开采制度进行调控,以防止不均匀水侵的形成,相应措施为周期采气技术;③在井底附近建立阻水屏障,进而抑制前缘水头的脊进,相应措施为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技术;④兼容并蓄,形成各阶段相互弥补的全生命周期气藏复合控水开发技术。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储层渗透率级差介于1~30、采气速度为3%条件下的深海底水气藏水侵风险判断,而且还可以为海上、陆上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深海
底水气藏
水平井
水侵规律
水侵风险识别
井区横纵比
非均质性
趾跟效应
生产压差
Keywords
Deepsea
Bottom-water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Water invasion law
Identification of water invasion risk
Aspect ratio of well block
Heterogeneity
toe heel effect
Producing pressure difference
分类号
TE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下流入控制器在底水油藏水平井中的控水调剖作用
被引量:
5
3
作者
曾诚
段永刚
刘宇凡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0,9-10,共4页
文摘
目前我国大部分底水油藏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储层厚度及水体大,天然能量充足,如何进行控水调剖是开发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是一种新的水平井控水完井方法。文章首先对井下流入控制器完井控水原理做了简介,在分析底水油藏产生水锥机理的基础上,将井下流入控制器在底水油藏中的控水调剖作用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及理论计算,并得出结论:均质油藏中,当"跟趾效应"强度系数M≤10%时,水平段流入相对均匀,不需要使用井下流入控制器;当M>10%时,可在水平井"跟部"高流入量处安装井下流入控制器,使"跟部"流入曲线变得平缓、水平段的流入剖面相对均衡,达到控水的效果;非均质油藏中,在高渗带的井段安井下流入控制器,可起到均衡流入剖面,延缓底水锥进的作用。最后利用现场数据,通过软件模拟计算流入剖面,对井下流入控制器在非均质油藏中的控水调剖作用进行了实例验证。
关键词
底水油藏
井下流入控制器
跟趾效应
非均质性
控水调剖
Keywords
bottom water reservoir
inflow control device
heel
&
toe
effect
heterogeneous
water control profile
分类号
TE3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跑步着地模式与鞋底落差对跑者髌股关节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陈成香
毛永
魏书涛
安霞
机构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广州体育学院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科技冬奥”:基于雪上运动项目人-板-环境特征的高性能雪板研发与示范应用(SQ2020YFB0303800)。
文摘
目的:研究跑步过程中裸足、鞋底前后落差和跑步着地模式,对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影响,为消费者合理选择跑鞋和跑步着地方式,科学锻炼,预防“跑步膝”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3名男性跑步爱好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Vicon红外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获取受试者裸足和穿着不同鞋底前后落差(4 mm、8 mm和12 mm)的跑鞋,采用不同着地模式(后足着地模式和前脚掌着地模式),以3.33 m/s的速度进行跑步时,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和髌股关节参数等数据,包括触地时踝关节角度、峰值膝关节屈曲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有效接触面积、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峰值髌股关节压力负荷、前脚掌着地时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髌股关节负荷的第一峰值。结果:后足着地模式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峰值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显著大于前脚掌着地模式(P<0.001);裸足状态触地时,踝关节跖屈角度、峰值膝关节伸肌力矩、髌股关节反作用力和压力的第一峰值显著小于穿鞋时(P<0.001)。结论:跑步时,选择裸足或鞋底前后落差小的跑鞋,采用前脚掌着地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髌股关节峰值反作用力和压力,可能有助于降低髌股关节的损伤风险。
关键词
跑鞋
鞋底前后落差
着地模式
髌股关节疼痛
有效接触面积
Keywords
running shoes
heel
-to-
toe
drop
foot strike pattern
patellofemoral joint injuries
effect
ive contact area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平井双腔螺旋式AICD实验研究
刘承婷
陈甜
闫作秀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海底水气藏水侵规律与水侵风险识别方法
王海栋
刘义坤
王凤娇
王旭
孟文波
张金鑫
逄玉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井下流入控制器在底水油藏水平井中的控水调剖作用
曾诚
段永刚
刘宇凡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跑步着地模式与鞋底落差对跑者髌股关节压力影响的研究
陈成香
毛永
魏书涛
安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