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m,Ho:GdScO_(3)晶体光谱参数计算
1
作者 张俊蕊 张庆礼 +3 位作者 孙贵华 李加红 王小飞 窦仁勤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424,共11页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Tm,Ho:GdScO_(3)高质量单晶,在室温下测量了晶体(100)、(010)与(001)面的透过光谱,计算了晶体的吸收系数与吸收截面,以掺杂离子浓度N与吸收振子强度f的乘积为拟合量,拟合了Tm^(3+)、Ho^(3+)共掺杂时的跃迁强度参量Ω_(... 采用提拉法生长了Tm,Ho:GdScO_(3)高质量单晶,在室温下测量了晶体(100)、(010)与(001)面的透过光谱,计算了晶体的吸收系数与吸收截面,以掺杂离子浓度N与吸收振子强度f的乘积为拟合量,拟合了Tm^(3+)、Ho^(3+)共掺杂时的跃迁强度参量Ω_(t),并计算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辐射寿命及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研究结果表明Tm,Ho:GdScO_(3)晶体的发光性能良好。本光谱参数计算结果对其激光输出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m Ho:GdScO_(3)晶体 光谱性能 JUDD-OFELT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VO_(4)∶Yb^(3+),Ln^(3+)(Ln=Er^(3+),Tm^(3+))发光粉的上转换发光性质研究
2
作者 张洋珲 徐振庭 +1 位作者 韩昆伯 李艳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90,198,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GdVO_(4)∶Yb^(3+),Er^(3+)/Tm^(3+)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掺杂浓度和激发功率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GdVO_(4)∶Yb^(3+),Er^(3+)/Tm^(3+)发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探究了掺杂浓度和激发功率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发光粉为四方结构的GdVO_(4)。稀土离子掺杂没有影响晶体结构,高浓度Yb^(3+)离子掺杂会引起晶面间距减小。样品形貌呈现稍有团聚的均匀球状颗粒。样品在980nm红外光激发下分别发出来自Er^(3+)离子和Tm^(3+)离子的绿色和蓝色上转换发光。GdVO_(4)∶10%Yb^(3+),1%Er^(3+)和GdVO_(4)∶10%Yb^(3+),0.75Tm^(3+)发光粉具有较强的发光强度。高浓度稀土离子掺杂由于交叉弛豫过程导致发光效率下降。样品的色坐标显示,改变掺杂稀土离子浓度和激发功率可调控发光粉发光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法 GdVO_(4)∶Yb^(3+) Er^(3+)/tm^(3+) 上转换发光 发光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Lu_(2)O_(3):Yb,Tm/MC540上转换纳米材料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研究
3
作者 王国薇 韩丽君 +2 位作者 潘思文 张洪光 张英博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随后原位负载光敏剂部花青(MC540),制备了Lu_(2)O_(3):Yb,Tm/MC540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晶相、表面基团和形貌进行...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随后原位负载光敏剂部花青(MC540),制备了Lu_(2)O_(3):Yb,Tm/MC540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XRD、FTIR和SEM等对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的晶相、表面基团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Lu_(2)O_(3):Yb,Tm/MC540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光动力抗肿瘤性能。结果表明,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的荧光光谱与MC540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匹配良好;在980 nm激光照射下,Lu_(2)O_(3):Yb,Tm上转换纳米材料发出的蓝色荧光可以有效激发MC540产生活性氧;3种不同形貌的Lu_(2)O_(3):Yb,Tm/MC540上转换纳米材料均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造成杀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_(2)O_(3):Yb tm/MC540 形貌 光动力 上转换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通过上调Apoa 1基因的表达抑制TM3细胞睾酮合成
4
作者 赵彤 杨文哲 +4 位作者 潘飞龙 赵树臣 刘克祥 吕占军 赵立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16-3525,共10页
旨在从脂质代谢的角度探讨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 1)是否介导了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所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睾酮合成的降低。将TM3细胞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的BPA暴露剂量(0、5、10、20、40、60、80μmol·L^(-... 旨在从脂质代谢的角度探讨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 1)是否介导了双酚A(bisphenol A,BPA)暴露所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株(TM3)睾酮合成的降低。将TM3细胞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的BPA暴露剂量(0、5、10、20、40、60、80μmol·L^(-1))组,0μmol·L^(-1)BPA为对照组(CON)。给予相应剂量处理24 h后,运用CCK-8法检测TM3细胞活力,确定BPA最适染毒剂量;通过ELISA检测TM3细胞培养上清液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利用RT-qPCR检测TM3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poa1、Apoa 2(apolipoprotein A2)、Apoc 3(apolipoprotein C3)的mRNA表达水平;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POA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累积情况。结果表明,20μmol·L^(-1)BPA处理24 h对TM3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40μmol·L^(-1)BPA处理24 h后,TM3细胞活力受到极显著抑制(P<0.01);此外,20μmol·L^(-1)BPA处理TM3细胞24 h后,培养上清液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poa 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01),但Apoa 2和Apoc 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20μmol·L^(-1)BPA处理24 h,TM3细胞的脂滴累积量极显著降低(P<0.0001)。综上,BPA可通过上调Apoa 1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强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引起TM3细胞内的脂滴含量减少,导致TM3细胞的睾酮合成分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BPA) 载脂蛋白A1(Apoa 1)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 睾酮(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2.3μm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激光器设计
5
作者 任迎帅 贾志旭 +3 位作者 王俊杰 张传泽 秦伟平 秦冠仕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1-950,共10页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 利用铥离子掺杂氟碲酸盐玻璃光纤作为增益介质,采用1400/1570 nm双波长激光作为泵浦源,建立了2.3μm光纤激光器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求解,系统研究了增益光纤长度、损耗、泵浦光功率等对2.3μm激光性能参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掺铥氟碲酸盐玻璃光纤长度为2.3 m、1400 nm泵浦光功率为30 W、1570 nm泵浦光功率为2.4 W时,获得的2.3μm激光功率可达14.7 W,相应的转换效率为45.37%。该研究可为研制高功率2.3μm掺铥光纤激光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μm光纤激光器 数值模拟 tm^(3+)掺杂 氟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纳米晶NaYF4:Er^3+,Tm^3+,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岳 翟海青 +1 位作者 杨魁胜 张月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 以EDTA为络合剂,用水热法合成了Er3+,Tm3+和Yb3+共掺杂的NaYF4纳米晶。XRD和TEM的结果表明:粒径约为30 nm,属于六方晶系。在980 nm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研究了不同Er3+离子掺杂浓度对Tm3+和Er3+离子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光强与泵浦功率的双对数曲线表明,474,525,539,650 nm的发射均属于双光子过程,408 nm的发射属于三光子过程。讨论了样品的协作敏化和声子辅助共振能量传递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上转换 纳米晶 NaYF4:Er^3+ 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NaYF_4∶Tm^(3+),Yb^(3+)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4
7
作者 孙家跃 杨志萍 杜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Tm3+和Yb3+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其中Tm3+和Yb3+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1%。在室温下测试了NaYF4∶Tm3+,Yb3+材料在300~1 100 nm的吸收光谱。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NaYF4∶Tm3+,Yb3+材料为六方相晶体,其颗粒大小约为50~60 nm,产物结晶良好,含有少量杂相。在79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测试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光谱。观察到了蓝、绿色上转换发光。讨论了上转换发光的可能机理,蓝光主要来源于Tm3+的激发态1G4到基态3H6的跃迁,绿光来源于Tm3+的1D2→3H5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间接敏化 共沉淀法 NaYF4∶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光致发光温度特性和能级劈裂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丽 李成仁 +2 位作者 明成国 王宝成 徐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89-1193,共5页
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在300~573 K下光致发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室温时上转换绿光和红光等波段的光谱劈裂.分析了Er3+,Yb3+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 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在978 nm半导体激光器抽运下,测量了样品在300~573 K下光致发光谱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室温时上转换绿光和红光等波段的光谱劈裂.分析了Er3+,Yb3+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的481 nm蓝光、517和534 nm绿光、以及657 nm红光等光致发光强度单调下降,在490 K时几乎消失.但90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谱则随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强,而且其中心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在室温时,光谱劈裂明显,高温时劈裂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tm3+共掺硼硅酸盐玻璃 上转换光致发光 温度特性 光谱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Y(P,V)O_4∶Tm^(3+)荧光粉及其光致发光 被引量:11
9
作者 赖华生 陈宝玖 +3 位作者 许武 王晓君 谢宜华 狄卫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采用氨水、双氧水和磷酸氢二铵溶液作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Y(P,V)O4∶Tm3+荧光粉,利用XRD、SEM、紫外以及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Y(P,V)O4∶Tm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好,在147nm真空紫外光和25... 采用氨水、双氧水和磷酸氢二铵溶液作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出Y(P,V)O4∶Tm3+荧光粉,利用XRD、SEM、紫外以及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Y(P,V)O4∶Tm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好,在147nm真空紫外光和254nm紫外光激发下,荧光粉发射主峰位于476nm,色坐标范围为: 0. 167≤x≤0. 200; 0. 146≤y≤0. 183。从这些结果来看,Y(P,V)O4∶Tm3+体系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改善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Y(P V)O4:tm^3+ 荧光粉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Yb^(3+)共掺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及光学温度传感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中立 吴红梅 +3 位作者 唐立丹 李煜 郭宇 姚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1,共7页
采用高温熔融淬火法成功的合成了Tm^(3+)/Yb^(3+)共掺杂的含有不同浓度Tm^(3+)的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Yb^(3+)和Tm^(3+)成功掺入到玻璃基质中.在980nm激发下,样品在801nm(3H4→3H6)发射最强,在476nm(1G4→3... 采用高温熔融淬火法成功的合成了Tm^(3+)/Yb^(3+)共掺杂的含有不同浓度Tm^(3+)的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测量了样品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Yb^(3+)和Tm^(3+)成功掺入到玻璃基质中.在980nm激发下,样品在801nm(3H4→3H6)发射最强,在476nm(1G4→3H6)和651nm(1G4→3F4)发射较弱;分析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Tm^(3+)浓度依赖关系,确定了上转换发光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1%Tm2O3;探讨Tm^(3+)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和Tm^(3+)的浓度猝灭机理,结果表明在980nm激发下Tm^(3+)获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Yb^(3+)→Tm^(3+)的量传递,Tm^(3+)的浓度猝灭机理为Tm^(3+)-Tm^(3+)之间的交叉弛豫导致的无辐射能量传递,根据能量匹配的原则,给出可能的交叉弛豫通道.此外,在980nm激发以3F2,3和3H4作为热耦合能级研究分析了Tm^(3+)在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中的温度传感性能,结果表明灵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Tm^(3+)掺杂的氟氧化物碲酸盐玻璃可以作为光纤传感材料,且在高温灵敏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浓度猝灭 稀土掺杂 温度传感 光学材料 光谱 tm3+ YB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Yb^(3+)共掺杂玻璃和玻璃陶瓷中蓝色上转换发光中的能量传递过程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铭 余华 +2 位作者 张明浩 侯春霄 赵丽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Tm3+/Yb3+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和玻璃陶瓷材料,在980nm的激光激发下,样品发射出明亮的蓝色上转换荧光。通过对玻璃和玻璃陶瓷样品的对比,发现Tm3+离子和Yb3+离子之间存在着Tm3+(3H4)→Yb3+(2F5/2)的反向能量传输通...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Tm3+/Yb3+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和玻璃陶瓷材料,在980nm的激光激发下,样品发射出明亮的蓝色上转换荧光。通过对玻璃和玻璃陶瓷样品的对比,发现Tm3+离子和Yb3+离子之间存在着Tm3+(3H4)→Yb3+(2F5/2)的反向能量传输通道,并且与晶场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分析了在玻璃和玻璃陶瓷中蓝色上转换发光过程,随着敏化剂Yb3+浓度的增加,在玻璃中正向和反向能量传递的竞争作用使得Tm3+离子在Yb3+离子的最佳浓度时上转换发光最强;而在玻璃陶瓷中,Tm3+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始终随着Yb3+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上转换发光 tm3+/Yb3+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Tm^(3+)共掺杂钒磷酸钇的共沉淀法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赖华生 陈宝玖 +4 位作者 许武 王晓君 谢宜华 关中素 狄卫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以Y2O3、Dy2O3、Tm2O3、V2O5、(NH4)2HP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化学法合成了体色纯白的Dy3+、Tm3+共掺杂YP1-xVxO4荧光粉。对合成荧光粉的V5+/P5+、Dy3+/Tm3+摩尔比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SEM、变温紫外激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及紫外激发下... 以Y2O3、Dy2O3、Tm2O3、V2O5、(NH4)2HPO4为原料,采用共沉淀化学法合成了体色纯白的Dy3+、Tm3+共掺杂YP1-xVxO4荧光粉。对合成荧光粉的V5+/P5+、Dy3+/Tm3+摩尔比等条件进行了研究。利用SEM、变温紫外激光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及紫外激发下的发射光谱,对所合成的粉体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YP1-xVxO4∶Dy3+,Tm3+荧光粉在325nm紫外激光激发下,低温时存在基质VO3-4的蓝色宽带发射,随着温度升高,VO3-4吸收的激发能量更有效地传递给Dy3+、Tm3+,使其发光逐渐增强;在254nm的紫外光激发下,YP1-xVxO4∶Dy3+,Tm3+荧光粉发白光,是一种潜在的二基色高压汞灯用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P1-xVxO4:Dy^3+ tm^3+ 高压汞灯 荧光粉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Yb^(3+)共掺微晶玻璃蓝色上转换荧光的温度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龙江 高晓阳 +1 位作者 徐伟 张治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4-948,共5页
制备了Tm3+,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在980 nm二极管激光器泵浦下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发现将前驱玻璃进行热处理后,源于Tm3+的1G4能级到基态3H6跃迁所产生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在463 nm和476nm出现明显劈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劈裂蓝色... 制备了Tm3+,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在980 nm二极管激光器泵浦下研究了其上转换发光。发现将前驱玻璃进行热处理后,源于Tm3+的1G4能级到基态3H6跃迁所产生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在463 nm和476nm出现明显劈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劈裂蓝色上转换荧光在303~623 K范围内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Tm3+,Yb3+共掺氟氧化物微晶玻璃蓝色上转换荧光可应用于光学测温,其测温最大灵敏度为4.2×10-4K-1,相应温度为35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3+ 微晶玻璃 蓝色上转换荧光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BLAN玻璃中Nd^(3+),Tm^(3+),Yb^(3+)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志萍 杜海燕 +1 位作者 孙家跃 王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9-149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d,Tm和Yb掺杂的ZBLAN玻璃上转换材料。Tm3+,Yb3+的摩尔浓度分别固定为0.01%,0.3%,Nd3+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为0.1%~2%。在室温下,测试了样品在300~1 000nm间的吸收光谱。在79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测试了样品的上转换...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d,Tm和Yb掺杂的ZBLAN玻璃上转换材料。Tm3+,Yb3+的摩尔浓度分别固定为0.01%,0.3%,Nd3+摩尔浓度变化范围为0.1%~2%。在室温下,测试了样品在300~1 000nm间的吸收光谱。在798 nm近红外光激发下,测试了样品的上转换光谱。实验发现,样品在798 nm红外光激发下发出了较强的多波段(红,蓝和绿)的可见光。由上转换可见光各波段的发射谱线,给出了能级跃迁机制。蓝光主要来源于Tm3+的激发态1G4到基态3H6的跃迁,绿光来源于Nd3+的2H7/2到基态4I9/2的跃迁,红光来源于Nd3+的2H11/2到基态4I9/2的跃迁。研究发现,在Nd3+,Tm3+,Yb3+∶ZBLAN玻璃样品中存在激发态吸收,能量转移和交叉弛豫等上转换过程。其发光机理是Nd3+,Tm3+和Yb3+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根据Nd3+摩尔浓度不同其上转换发光强度不同,分析了掺入稀土的浓度对上转换发光效率的影响。当Nd3+浓度为1.5%(摩尔分数)时上转换发光最强,大于1.5%后发光开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Nd3+ tm3+ YB3+ ZBLAN玻璃 稀土离子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3La_2(BO_3)_3∶Tm^(3+)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国春 傅佩珍 +2 位作者 王国富 郭范 官向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2-116,84,共6页
论文用固相反应法 ,合成了一系列掺Tm3+ 的Na3La2 (BO3) 3[Na3(La1-xTmx) 2 (BO3) 3]发光体 ,X 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Amm2 .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观察到在 35 2nm、45 7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并... 论文用固相反应法 ,合成了一系列掺Tm3+ 的Na3La2 (BO3) 3[Na3(La1-xTmx) 2 (BO3) 3]发光体 ,X 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它们属于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Amm2 .测量了红外光谱、荧光光谱 ,观察到在 35 2nm、45 7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并研究了发光强度与Tm3+ 离子浓度 (x)的关系 ,从而确定了Tm3+ 离子在Na3La2 (BO3) 3基质中发光的适宜浓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3La2(BO3)3:tm^3+ 合成 发光特性 浓度淬灭 硼酸盐体系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的近红外发光及能量传递机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星辰 周亚训 +3 位作者 王森 魏淑林 戴世勋 王训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8-1035,共8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组分为TeO2-ZnO-Na2O的Tm3+离子单掺和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分析了玻璃样品的强度参量Ωt(t=2,4,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和荧光辐射寿命τrad等光谱参量,测量得到了不同Yb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组分为TeO2-ZnO-Na2O的Tm3+离子单掺和Tm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分析了玻璃样品的强度参量Ωt(t=2,4,6),自发辐射跃迁几率A,荧光分支比β和荧光辐射寿命τrad等光谱参量,测量得到了不同Yb3+离子掺杂浓度下玻璃样品的Tm3+离子上转换发光谱.结果显示,在980nm泵浦光激励下玻璃样品发射出强烈的近红外上转换荧光.对Tm3+离子上转换发光分析表明,强烈的Tm3+离子近红外上转换发光主要来自于Yb3+/Yb3+离子间的共振能量传递以及基于单声子和双声子辅助的Yb3+/Tm3+离子间的非共振能量传递过程,并进一步计算得到了声子贡献比和能量传递系数.最后,计算分析了Tm3+∶3 F4→3 H6能级间跃迁的1.8μm波段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和增益系数.研究表明,Yb3+/Tm3+共掺TeO2-ZnO-Na2O玻璃可以作为近红外波段固体激光器的潜在增益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盐玻璃 tm3+/Yb3+共掺 能量传递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3含量对Tm^3+掺杂TeO2-WO3-La2O3玻璃热学性能及光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科峰 汪国年 +2 位作者 胡丽丽 张军杰 胡俊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研究了(90-x)TeO2-xWO3-9La2O3-1Tm2O3(x=10、20、30(mol%))玻璃(以下简称TWL玻璃)的热学性能和光谱性质.研究发现WO3的增加可以提高TWL玻璃的热稳定性,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WO3含量为30mol%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457℃,DTA曲线上无析... 研究了(90-x)TeO2-xWO3-9La2O3-1Tm2O3(x=10、20、30(mol%))玻璃(以下简称TWL玻璃)的热学性能和光谱性质.研究发现WO3的增加可以提高TWL玻璃的热稳定性,降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WO3含量为30mol%时,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达457℃,DTA曲线上无析晶开始温度Tx,且热膨胀系数降为1.224×10-5/℃(30~300℃).玻璃的最大声子能量随WO3的增加而略微增大.用J-O理论计算了Tm3+离子在TWL玻璃中的光谱参数和部分能级的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辐射寿命.用M cCumber理论计算了Tm3+离子3F4→3H6跃迁的受激发射截面,在60TeO2-30WO3-9La2O3-1Tm2O3玻璃中,Tm3+离子的最大受激发射截面达到9.6×10-21cm2.研究结果表明,60TeO2-30WO3-10La2O3玻璃具有优良的热学性能和光谱性质,是一种实现~2.0μm激光输出的理想玻璃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钨酸盐玻璃 tm3+ 热稳定性 光谱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掺杂CdWO_4单晶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皓阳 万云涛 +3 位作者 胡建旭 夏海平 张约品 陈红兵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获得了尺寸为φ25 mm×90 mm、Tm2O3初始掺杂摩尔分数为0.5%的CdWO4单晶。晶体的颜色由上部血红色逐渐加深至下部的黑褐色。对不同部位的晶体薄片进行800℃的氧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吸收光谱和FTIR红外... 用坩埚下降法生长获得了尺寸为φ25 mm×90 mm、Tm2O3初始掺杂摩尔分数为0.5%的CdWO4单晶。晶体的颜色由上部血红色逐渐加深至下部的黑褐色。对不同部位的晶体薄片进行800℃的氧化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不同部位的吸收光谱和FTIR红外光谱。经氧气退火处理后,由于氧空位缺陷减少,晶体的颜色明显变淡。在吸收光谱中观测到421,684,805 nm的吸收带。其中421 nm的吸收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步减弱,经800℃处理后基本消失。在808 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观察到中心波长为1.5μm和1.8μm的荧光发射,分别对应于Tm3+的3H4→3F4,3F4→3H6的能级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WO4单晶 坩埚下降法 光谱性质 tm3+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Tm^(3+)共掺碲酸盐玻璃光谱特性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鹏君 戴世勋 +3 位作者 王艳玲 徐铁峰 聂秋华 王训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4-749,共6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两系列不同掺杂比的Er3+/Tm3+共掺的碲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在980nmLD激发下的发光光谱、上转换发光光谱及发光寿命。讨论了Er3+与Tm3+掺杂浓度对样品光谱性质的影响,Tm3+离子的掺入会减弱Er3+的1.53μ...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两系列不同掺杂比的Er3+/Tm3+共掺的碲酸盐玻璃,测试了样品的吸收光谱和在980nmLD激发下的发光光谱、上转换发光光谱及发光寿命。讨论了Er3+与Tm3+掺杂浓度对样品光谱性质的影响,Tm3+离子的掺入会减弱Er3+的1.53μm发光强度,但通过共振能量传递可以获得Tm3+的1.8μm发光,并随着Tm3+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同时表明Tm3+离子的增加会减弱Er3+离子在528nm和545nm附近的上转换绿光强度,而上转换红光出现了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研究了Er3+/Tm3+共掺杂碲酸盐玻璃的能量传递机制与传递效率,分析了Tm3+/Er3+离子掺杂浓度比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tm3+共掺杂 碲酸盐玻璃 光谱性质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荧光材料GdVO_4:Tm^(3+)的燃烧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苏朝辉 丁玲红 +2 位作者 张盈 王继鹏 张伟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80,89,共3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纳米晶GdVO4:Tm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度计等方法对GdVO4:Tm3+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度、发光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四方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70nm。GdVO4:T... 采用燃烧法合成了蓝色荧光纳米晶GdVO4:Tm3+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荧光光度计等方法对GdVO4:Tm3+的物相结构、形貌粒度、发光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单一的四方相结构,晶粒尺寸小于70nm。GdVO4:Tm3+能够被240~350nm的紫外光激发,在320nm波长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波长为472nm的明亮蓝光;退火温度为1000℃,Tm3+掺杂摩尔浓度在0.4%时得到的GdVO4:Tm3+纳米晶的发光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稀土 GdVO4:tm3+ 纳米晶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