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4K杨组培苗染菌分离鉴定及脱菌技术
1
作者 焦阳 王深 +6 位作者 曾智新 乔静 余浩森 张琦琦 邱明萱 潘怡宁 舒文波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5,共10页
【目的】对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索一种高效、简便的组培苗脱菌技术,为木本植物扩繁、长期继代保存、植物抗逆性、生长活力和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维持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为材料,利用16... 【目的】对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探索一种高效、简便的组培苗脱菌技术,为木本植物扩繁、长期继代保存、植物抗逆性、生长活力和高效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维持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为材料,利用16SrDNA测序结合NCBI-BLAST搜索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通过比较0.1%氯化汞、无菌水培、黑暗、变温黑暗等处理,并结合取茎尖培养法对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进行脱菌处理。进一步对比脱菌前后愈伤诱导成芽试验,评估脱菌效果。【结果】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有3种细菌(84K-01、84K-02、84K-03),其中84K-01与短小杆菌属一种(CP066341.1)相似度达99.79%,84K-02与威廉姆斯菌属一种(JQ660098.1)相似度达99.93%,84K-03与藤黄杆菌属一种(CP077072.1)相似度达99.86%;0.1%氯化汞、单独黑暗21天和变温黑暗21天处理结合取茎尖培养法对84K杨组培苗3种细菌均具有显著脱菌效果(P<0.05),而变温黑暗21天处理结合取茎尖培养法综合效果最优,无菌率达51.85%。对脱菌84K杨进行愈伤诱导和成芽能力分析,发现脱菌苗叶片诱导的愈伤生长更快,且能成芽。【结论】感染菌的84K杨组培苗分离鉴定出3种细菌,变温黑暗21天处理结合取茎尖培养法去除效果最佳。这套方法以其简便、快捷、稳定性高、无毒害性等优点,可在感染菌的木本植物组培苗脱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4K杨 分离鉴定 脱菌 变温黑暗处理 茎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玉1号”草莓茎尖组织培养体系及其脱毒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红 肖文斐 +4 位作者 钱丽华 柳爱春 来文国 汪建荣 李晓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5-191,共7页
“粉玉1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方式选育的早熟抗病粉果草莓新品种。从大棚栽培的“粉玉1号”草莓植株上取匍匐茎芽为试料,通过外植体消毒、茎尖剥取、不定芽诱导和生根培养建立了“粉玉1号”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体系,对茎尖培养苗和大棚... “粉玉1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方式选育的早熟抗病粉果草莓新品种。从大棚栽培的“粉玉1号”草莓植株上取匍匐茎芽为试料,通过外植体消毒、茎尖剥取、不定芽诱导和生根培养建立了“粉玉1号”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体系,对茎尖培养苗和大棚栽培植株进行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镶脉病毒(SVBV)PCR检测。结果表明,“粉玉1号”草莓外植体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30 s,再用0.1%升汞溶液处理10 min;匍匐茎芽一般需剥去1片嫩叶和7片幼叶才能剥出茎尖;茎尖初代培养基宜采用MS+0.5 mg/L 6-BA,继代培养基宜采用MS+0.1 mg/L 6-BA,生根培养基宜采用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 MS。大棚栽培植株样品存在SVBV感染,通过茎尖组培脱除了该病毒,SCV、SMoV和SMYEV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建立的茎尖脱毒技术体系可为“粉玉1号”草莓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玉1号 草莓 茎尖培养 草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尾山药茎尖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园 徐升胜 +3 位作者 苏樱楠 王仕玉 郭凤根 龙雯虹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8-33,共6页
为建立牛尾山药脱毒培养和快繁体系,采用培养技术,筛选茎尖培培养、茎段扩繁和生根培养适宜的培养基,并研究适宜的炼苗条件。结果表明:在MS+0.5 mg·L^(-1)6-BA+1.5 mg·L^(-1)NAA培养基中,茎尖的膨大率和成活率较高;对茎尖的... 为建立牛尾山药脱毒培养和快繁体系,采用培养技术,筛选茎尖培培养、茎段扩繁和生根培养适宜的培养基,并研究适宜的炼苗条件。结果表明:在MS+0.5 mg·L^(-1)6-BA+1.5 mg·L^(-1)NAA培养基中,茎尖的膨大率和成活率较高;对茎尖的褐变现象抑制效果最佳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浓度为0.01%,其褐变率仅为11.67%;培养基MS+1 mg·L^(-1)6-BA+0.3 mg·L^(-1)NAA诱导节茎段萌芽的效果较好;在生根培养中,MS+0.5 mg·L^(-1)6BA+1 mg·L^(-1)NAA培养基最合适;混合基质(珍珠岩∶秸秆腐殖物=1∶1)、温度20℃、遮光率75%、相对湿度80%是山药组培苗最适宜的炼苗条件。综上,本研究为牛尾山药脱毒培养和快繁奠定基础,对山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茎尖培养 茎段培养 褐变抑制 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毛草莓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燕 陈丙义 +2 位作者 章镇 高志红 乔玉山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256,共5页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以原产我国的黄毛草莓匍匐茎茎尖为材料进行初始离体培养获得无菌苗,并以此为试材筛选出适宜黄毛草莓增殖快繁和离体生根的培养基。实验表明,利用草莓匍匐茎茎尖在MS+0.5 mg/L 6-BA培养基上获得无菌苗,适合黄毛草莓快繁的培养基为MS+0.4 mg/L 6-BA+0.1 mg/L NAA,增殖倍数为5.877;适宜其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2 mg/L IBA,生根率可达100%。初步建立了黄毛草莓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技术,为今后黄毛草莓再生及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草莓 茎尖培养 快繁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2
5
作者 唐亮 陈沁 +4 位作者 邓志瑞 汤湘雍 董兆龙 杨若林 刘文轩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7-502,共6页
以4个辣椒品种茎尖为外植体,在MS+4mg/LBA+1mg/LIAA+4mg/LAgNO3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在MS+2mg/LBA+0.1mg/LIAA,MS+0.5mg/LBA+0.1mg/LIAA诱导不定芽茎伸长.结果,平均不定芽诱导率达85%,平均不定芽茎伸长率可达110%,再生植株频率达75%... 以4个辣椒品种茎尖为外植体,在MS+4mg/LBA+1mg/LIAA+4mg/LAgNO3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分化,在MS+2mg/LBA+0.1mg/LIAA,MS+0.5mg/LBA+0.1mg/LIAA诱导不定芽茎伸长.结果,平均不定芽诱导率达85%,平均不定芽茎伸长率可达110%,再生植株频率达75%左右.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子叶及下胚轴培养相比,茎尖培养具有成苗率高、基因型不敏感、再生周期短等优势,是解决辣椒组织培养不定芽茎伸长困难,提高再生植株诱导频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茎尖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百合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率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艺萍 屈云慧 +2 位作者 王祥宁 吴学尉 熊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7-38,共2页
以带有CMV病毒的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iberia鳞茎为外植体,常规消毒后在MS+BA 1.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培养成苗,热处理后剥取较大的茎尖(0.4~0.6mm)进行培养,待茎尖长成植株后再次剥取较大茎尖进行二次脱毒,经检测脱毒... 以带有CMV病毒的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iberia鳞茎为外植体,常规消毒后在MS+BA 1.0mg/L+NAA 0.5mg/L培养基中培养成苗,热处理后剥取较大的茎尖(0.4~0.6mm)进行培养,待茎尖长成植株后再次剥取较大茎尖进行二次脱毒,经检测脱毒率可达80%。研究结果表明,茎尖二次脱毒培养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脱毒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茎尖 组织培养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心兰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广荣 刘士勋 +3 位作者 刘敏 王青云 何玉华 张宁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19,23,共5页
文心兰茎尖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文心兰茎尖在 MS+6 - BA 3mg/ L +Ad2 .5~ 3.5 mg/ L +NAA 0 .2 mg/ L培养基上培养 4 5 d后 ,茎尖分化出芽的同时也形成较多的原球茎 ;原球茎在 MS+6 - BA 2 .0 mg/ L +Ad 0 .5 mg/ L +NAA 0 .1mg/ L培养... 文心兰茎尖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文心兰茎尖在 MS+6 - BA 3mg/ L +Ad2 .5~ 3.5 mg/ L +NAA 0 .2 mg/ L培养基上培养 4 5 d后 ,茎尖分化出芽的同时也形成较多的原球茎 ;原球茎在 MS+6 - BA 2 .0 mg/ L +Ad 0 .5 mg/ L +NAA 0 .1mg/ L培养基上增殖速度最快 ,生物量增殖系数可达 8.8713;来自不同增殖培养基上增殖的原球茎在相同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时 ,接种后 15 d观察 ,不同来源的原球茎分化率不同 ,30 d后的分化率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分化的文心兰幼苗在 1/ 2 MS+NAA 0 .2 mg/ L生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兰 原球茎 NAA 茎尖组织培养 分化率 6-BA 培养基 MS 接种后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4
8
作者 浦艳吉 李国怀 +2 位作者 姚延兴 张陆阳 梁晓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05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 以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cv.‘Tardicots’)和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试管苗为材料,建立了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洲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0.5mg/L+IBA0.05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16%,0.35~0.45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5.5%;樱桃李最适宜的培养基为LP+6-BA0.5mg/L+IBA0.05mg/L,0.1~0.2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4.53%,0.35~0.45mm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组培快繁及叶片诱导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孙瑞芬 李天然 +3 位作者 李堃 石慧芹 张颖力 贾利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4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草莓茎尖诱导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又以4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对诱导草莓不定芽再生... 以4个草莓品种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试验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草莓茎尖诱导植株再生、增殖、生根的培养基,确立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方法;又以4个草莓品种的组培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激素配比、基因型对诱导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通过进一步试验,以MS+B5有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 BA2 253mg/L、IAA1 752mg/L,探讨草莓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外植体对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较高频率的芽再生系统,也为基因的转化找到一个较好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叶片 植株再生 匍匐茎尖 植株诱导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莲茎尖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被引量:12
10
作者 何碧珠 曾明星 +2 位作者 赵时端 王家福 赖钟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1,共3页
选用不同品种的“建莲”地下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对“建莲”地下茎茎尖培养 ,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筛选出了适合于“建莲”地下茎茎尖离体培养的分化培养基 ,即 MS+2 mg·L- 1 ZT+0 .5 mg· L- 1 GA3;... 选用不同品种的“建莲”地下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再生研究 .结果表明 :对“建莲”地下茎茎尖培养 ,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筛选出了适合于“建莲”地下茎茎尖离体培养的分化培养基 ,即 MS+2 mg·L- 1 ZT+0 .5 mg· L- 1 GA3;增殖培养基为 MS+3 mg· L- 1 BA+0 .5 mg· L- 1 NAA;生根培养基为 MS+0 .5 mg· L- 1 BA+0 .1 mg· L- 1 IBA+1 .0 mg· L- 1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莲 茎尖培养 离体培养 培养基 地下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香蕉茎尖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26
11
作者 黄霞 黄学林 高东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8-80,共3页
在香蕉茎尖培养的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AC)或与维生素C(Vc)配合使用均能改善外格体褐变情况。其中以AC2.0g/L+Vc0.1g/L组合最佳。
关键词 香蕉 茎尖培养 活性炭 维生素C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茎尖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焦淑华 林丽华 +1 位作者 李宝江 张淑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3-577,共5页
以欧李3号、4号品种为试材,初步建立了茎尖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欧李对激素反应比较敏感。分化基本培养基采用MS优于B5和W h ite。在MS+0.25mg.L-1BA+0.1mg.L-1IAA的分化培养基上,萌发速度快,成苗率高。增殖培养时,增殖系数随B... 以欧李3号、4号品种为试材,初步建立了茎尖组织培养的快繁体系。结果表明:欧李对激素反应比较敏感。分化基本培养基采用MS优于B5和W h ite。在MS+0.25mg.L-1BA+0.1mg.L-1IAA的分化培养基上,萌发速度快,成苗率高。增殖培养时,增殖系数随BA浓度增大而提高;欧李3号在MS+0.5mg.L-1BA+0.075mg.L-1NAA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5.43;欧李4号在MS+0.4mg.L-1BA+0.05mg.L-1NAA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为4.56,增殖效果较好。壮苗培养时,欧李3号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MS+0.075mg.L-1NAA,欧李4号适宜的培养基为改良MS+0.05mg.L-1NAA。生根培养时,欧李3号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4mg.L-1NAA;生根率达72.3%,欧李4号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0.2mg.L-1NAA;生根率达74.6%。移栽采用草炭、田园土、珍珠岩(5∶2∶1),成活率达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茎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茎尖脱毒快繁及种球培育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江洪如 余发新 +5 位作者 朱祺 高柱 刘腾云 王碧琴 周华 王小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3-956,共4页
当龙牙百合鳞茎在58℃下处理10-20min,再在40℃下处理72h;茎尖大小为0.2~0.4mm时的诱导成活率达60%~66.7%。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BA+0.1mg/LNAA时,其增殖系数是3.36。培养基中4.5%~5.5%的食用糖和60d的培养... 当龙牙百合鳞茎在58℃下处理10-20min,再在40℃下处理72h;茎尖大小为0.2~0.4mm时的诱导成活率达60%~66.7%。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BA+0.1mg/LNAA时,其增殖系数是3.36。培养基中4.5%~5.5%的食用糖和60d的培养时间利于鳞茎数量和质量的增加。移栽后的小鳞茎培育8个月可达鲜重22g/个以上的脱毒种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茎尖脱毒 快速繁殖 种球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Prunus armeniaca L.)的茎尖培养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孟玲 李嘉瑞 马锋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9个杏品种的茎尖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用MS+0.2mg/lKT+0.25mg/l2,4-D+0.2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BA+0.1mg/lIAA+2.5%山梨醇;加长生长培... 9个杏品种的茎尖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用MS+0.2mg/lKT+0.25mg/l2,4-D+0.25mg/lNAA+3%蔗糖;增殖培养基为MS+1.5mg/lBA+0.1mg/lIAA+2.5%山梨醇;加长生长培养基为MS(12N)+2.2mg/lZT+3%蔗糖;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2%蔗糖。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茎尖增重速率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Tyrinthos、青皮杏、水晶杏、红荷包、玛瑙杏、串枝红、小白杏、沙金红、北瓜绵。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芽增殖倍数呈上升趋势,然后又出现下降,不同的品种开始下降的继代范围不同。加长生长迟缓与分枝过快是杏微繁技术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原因可能与培养基中的氮素含量有关。试管苗的生根能力品种间差别也很大,研究的九个品种中,水晶杏生根最难,红荷包与Tytinthos居中,龙王帽生根效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尖 离体培养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及光照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冰艳 刘文轩 +3 位作者 刘新涛 海燕 罗鹏 和现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根据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在不同激素水平的生长反应,将4个河南主栽甘薯品种分为3类:激素不敏感易成苗型、激素敏感易成苗型和激素不敏感难成苗型。光照时数不是甘薯茎尖培养成苗的限制因素,以不低于14h/d为好。
关键词 甘薯 茎尖分生组织 脱毒培养 激素 光照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榉树茎尖的培养 被引量:21
16
作者 金晓玲 何平 张日清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选用成年榉树Schneideriana的当年生嫩枝作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于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BA、NAA、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茎尖萌芽.结果表明:诱导芽萌发的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BA(1.0mg·L-1),继代培养后,在每个芽的基部...  选用成年榉树Schneideriana的当年生嫩枝作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于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BA、NAA、2,4-D的MS培养基上,诱导茎尖萌芽.结果表明:诱导芽萌发的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BA(1.0mg·L-1),继代培养后,在每个芽的基部又可长出3~7个小芽;小芽在MS+BA(0.5mg·L-1)+CH(500mg·L-1)培养基上培养30~40d,即可长成小植株;在1/2MS+IBA(0.5mg·L-1)的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4周后可形成正常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生物技术 榉树 茎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高树仁 李彦舫 杜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3-285,共3页
以黑龙江省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能力差异大,单一培养基效果不如复合培养基。2,4-D和6-BA的浓度及比例是... 以黑龙江省8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茎尖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能力差异大,单一培养基效果不如复合培养基。2,4-D和6-BA的浓度及比例是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因素。8种基因型中只有3种成功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和分化植株,另有3种基因型获得水性愈伤但不能继代,2种基因型未产生愈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尖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山葵(Eutrema wasabi)组培苗增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震 王广东 +1 位作者 刘琴 李式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66-69,共4页
以山葵茎尖诱导的无菌苗为材料 ,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山葵组培苗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BA、KT、ZT三种细胞分裂素中 ,BA和KT对山葵增殖效果效好 ,NAA、IAA、IBA三种生长素 ,以NAA和IBA对增殖效果较好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BA 0 5m... 以山葵茎尖诱导的无菌苗为材料 ,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山葵组培苗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BA、KT、ZT三种细胞分裂素中 ,BA和KT对山葵增殖效果效好 ,NAA、IAA、IBA三种生长素 ,以NAA和IBA对增殖效果较好 ,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BA 0 5mg/L(KT 0 5mg/L) +NAA 0 0 5mg/L ;CPPU对山葵增殖有促进作用 ,最适宜培养基为MS +CPPU 0 4mg/L +NAA0 0 5mg/L ;BA与KT配合使用可提高增殖效果 ,MS +BA 0 2mg/L +KT 0 5mg/L +NAA 0 0 5mg/L的激素组合繁殖系数可达 5 1;添加 0 0 2mg/L的GA3可以促进山葵试管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浓度 组培苗 山葵 激素 茎尖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茎尖培养脱毒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俊 肖英 +2 位作者 程秉铨 彭湘儒 刘文朴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3-26,共4页
以新疆辣椒主栽品种“四平头”(带毒率较高)为试材,切取无菌苗生长点,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其上分别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细胞激动素(KT)、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 以新疆辣椒主栽品种“四平头”(带毒率较高)为试材,切取无菌苗生长点,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其上分别添加6-苄基腺嘌呤(6-BA)、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细胞激动素(KT)、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苯乙酸(PAA)以及吲哚丁酸(IBA)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培养。经筛选80余种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基,其中以MS+BA8+IAA0.05~1.0较适宜茎尖的培养,MS+KT0.2+GA30.5~5或MS+ZT8+GA32~3较适宜芽的伸长。将伸长1cm以上的芽转入MS+IBA2或MS无激素的培养基上利于根的生长,生根后移入土壤即可长成正常植株。成苗脱毒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茎尖培养 脱毒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和枳橙的茎尖培养与增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菁瑛 宋瑞琳 +1 位作者 陈景耀 柯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53-59,共7页
采用枳(实生树)和枳橙(嫁接树)的茎央在MS+Kt2.0mg/L+NAA0.1mg/L+蛋白胨300 mg/L+GA_30.2mg/L培养基上具有良好的分化效果,可诱导大量丛生芽,分化出根、茎、叶俱全的完整植株.Kt能克服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对于茎尖繁殖的最适浓度为2.... 采用枳(实生树)和枳橙(嫁接树)的茎央在MS+Kt2.0mg/L+NAA0.1mg/L+蛋白胨300 mg/L+GA_30.2mg/L培养基上具有良好的分化效果,可诱导大量丛生芽,分化出根、茎、叶俱全的完整植株.Kt能克服顶端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对于茎尖繁殖的最适浓度为2.0mg/L.适量的蛋白陈可促进茎尖抽枝成苗.用100ppmIBA浸泡新梢基部4—6h,有利于试管内生根.200ppm ABT生根粉和100 ppmIBA处理无根试管苗,成功地在试管外诱导生根,简化了试管苗繁殖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橙 茎尖培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