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啶二甲酸结构异构体的太赫兹光谱分析
1
作者 骆国防 齐济 +4 位作者 刘雅丽 何明霞 黄华 曲秋红 张逸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8-913,共6页
在食品和药品生产过程中,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区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它们分子式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的情况下。吡啶二甲酸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不同的异构体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其进行有效区... 在食品和药品生产过程中,同分异构体的识别和区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它们分子式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的情况下。吡啶二甲酸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不同的异构体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尤为关键。太赫兹光谱技术被视作检测同分异构体的新手段,利用高分辨率太赫兹时域光谱仪对2,3-吡啶二甲酸、2,4-吡啶二甲酸、2,5-吡啶二甲酸、3,4-吡啶二甲酸以及3,5-吡啶二甲酸进行测量,揭示了它们在不同质量分数下的独特太赫兹吸收特征。这些异构体的吸收特性在太赫兹波段有不同差异。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比了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结果,揭示了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振动模式,包括羧基和吡啶环的扭转振动、键角弯曲以及它们的耦合作用。研究展现了太赫兹光谱在物质鉴别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指出其与红外光谱的显著区别。研究结果不仅为理解吡啶二甲酸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提供了参考,也展示了太赫兹光谱在化学物质分析和识别方面的应用潜力,对医药中间体的合成和鉴别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吡啶二甲酸 密度泛函理论 同分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尺寸银团簇:类分子结构模拟与吸收光谱计算
2
作者 陈伟林 黄谊平 +2 位作者 陈晓桐 乔旭升 樊先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0-1390,共11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种带中性和正电荷的超小尺寸银团簇([Ag_(m)]^(n+),m=2~8,n=0~2)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小尺寸银团簇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吸收光谱受到团簇尺寸、对称性、开闭壳...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多种带中性和正电荷的超小尺寸银团簇([Ag_(m)]^(n+),m=2~8,n=0~2)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超小尺寸银团簇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吸收光谱受到团簇尺寸、对称性、开闭壳层以及电荷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平均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中性超小尺寸银团簇尺寸的增大使其稳定性逐渐增强。但带正电荷的超小尺寸银团簇由于奇偶振荡现象的影响,使其在阴离子多面体网络中优势构型不一定为最低能量构型。该研究为辨认荧光玻璃中特定构型的银团簇的特征发光,构建了超小尺寸银团簇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数据集,也能为拓展超小尺寸银团簇在其他各类无机以及有机配体中的结构与光谱研究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5)NO_(4)H_(n)I_(m)(n=11,12,13,m=4,3,2,n+m=15)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
作者 郭雅晶 李秀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2-3148,共7页
二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3)I_(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2)I_(3))以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1)I_(4))作为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对人脑的发育、神经递质的合成、新陈代谢... 二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3)I_(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2)I_(3))以及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分子式为C_(15)NO_(4)H_(11)I_(4))作为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对人脑的发育、神经递质的合成、新陈代谢的调节和甲状腺功能正常运作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计算方式对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三种化合物进行系统研究,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通过Gaussian软件包和GaussView软件结合进行理论计算,在选用B3LYP/Lanl2mb基组水平上,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优化了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三种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然后基于这些团簇的基态稳定结构下,其激发态吸收谱和发射谱的研究使用相同的基组水平并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下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所得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团簇的几何结构对称性均为C1;在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基态稳定结构基础上,得出它们的输运性质,即二碘甲状腺分子(C_(15)NO_(4)H_(13)I_(2))既不具有p型输运性质亦不具有n型输运性质,而三碘甲状腺素(C_(15)NO_(4)H_(12)I_(3))和四碘甲状腺素(C_(15)NO_(4)H_(11)I_(4))团簇均为p型输运材料;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在优化好的基态结构基础上,又计算了它的溶剂效应,进一步得出该分子在水溶剂中的吸收谱特性,同时通过研究还获得了C_(15)NO_(4)H_(n)Im(n=11,12,13,m=4,3,2,n+m=15)团簇的手性光谱ECD特征图谱。理论研究可以为实验研究提供可对比的理论数值,为今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参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手性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酸衍生物的太赫兹光谱及弱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转平 赵帅宇 +1 位作者 刘榆杭 曾方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测试了对羟基肉桂酸(PCA)、反式-2-羟基肉桂酸(OCA)和4-氟肉桂酸(4-FCA)三种肉桂酸的衍生物(CADs)在0.5~3.5 THz范围内的吸收峰。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借助振动模式自动关联判定方法(VMARD)对三种样品...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测试了对羟基肉桂酸(PCA)、反式-2-羟基肉桂酸(OCA)和4-氟肉桂酸(4-FCA)三种肉桂酸的衍生物(CADs)在0.5~3.5 THz范围内的吸收峰。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借助振动模式自动关联判定方法(VMARD)对三种样品THz吸收峰的来源进行了指认。最后采用分子力场能量分解法(EDAFF)分析了分子体系的弱相互作用力形式,通过VMD绘制原子着色图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研究了其原子在分子体系中对弱相互作用力的贡献类型和强弱。研究结果表明,基于THz-TDS、DFT与VMARD、EDA-FF方法结合不但能有效地辨别同分异构体及结构近似的有机分子,而且也能为其生化功能揭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肉桂酸衍生物 振动模式 能量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状腺素团簇结构与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郭雅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3,共5页
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12mb基组水平上,得到了三碘甲状腺素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使用相同的基组和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其溶剂效应下的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Lan12mb基组水平上,得到了三碘甲状腺素团簇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使用相同的基组和采用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CM),对其溶剂效应下的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所得三碘甲状腺素团簇的对称性为C1;在基态稳定结构基础上,研究了该分子的红外和拉曼分子振动谱特性,同时研究了其输运性质,即三碘甲状腺素团簇为p型输运材料;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在优化好的基态结构基础上,又计算了它的溶剂效应,进一步得出该分子在水溶剂中的吸收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三碘甲状腺素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铍及其衍生物电子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廖奕 苏忠民 +4 位作者 陈亚光 阚玉和 段红霞 仇永清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7-480,共4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 B3 LYP方法和 ab initio HF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 (CIS)法分别优化了有机金属配合物 8-羟基喹啉铍 (Be Q2 )及其 3种衍生物分子的基态及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 .系统分析了分子结构、前线分子轨道特征和能级分布规律以探索电子跃迁机理 .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TD-DFT)计算分子的电子光谱 ,揭示了 Be Q2 及其衍生物的发光源于配体中 π→ π*电子跃迁 ,指出通过配体修饰可以有效地影响配合物前线分子轨道分布 ,调整发光波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铍 衍生物 电子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铍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菁基态和激发态的计算 被引量:15
7
作者 宋争林 张复实 +1 位作者 陈锡侨 赵福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得到了H2Pc(酞菁)的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方法计算了激发态.通过与H2P(卟吩)、H2Pz(四氮卟吩)和H2TBP(四苯并卟啉)的比较,研究了苯并取代以及氮杂取代对H2Pc的分子轨道和激发态的影响,上述取... 采用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得到了H2Pc(酞菁)的优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DDFT方法计算了激发态.通过与H2P(卟吩)、H2Pz(四氮卟吩)和H2TBP(四苯并卟啉)的比较,研究了苯并取代以及氮杂取代对H2Pc的分子轨道和激发态的影响,上述取代效应使得H2Pc的HOMO-1(132b1u)和HOMO-3(130b1u)轨道发生了翻转,氮杂取代的影响尤其明显.这两种取代都使得Q带振子强度增大,在这四种化合物中,H2Pc的振子强度最大.TDDFT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密度泛函方法 DFT 含量密度泛函方法 TDDFT 基态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染料D-SS和D-ST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敏剂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詹卫伸 潘石 +2 位作者 王乔 李宏 张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了揭示D-SS和D-ST分子敏化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物理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模拟计算染料D-SS和D-ST分子的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能级结构.D-S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 为了揭示D-SS和D-ST分子敏化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物理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和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模拟计算染料D-SS和D-ST分子的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能级结构.D-S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比于D-ST的有明显的红移,而且D-SS分子的摩尔吸光系数也高于D-ST分子的.D-SS分子本应该比D-ST分子拥有更高的俘获太阳辐射光子的能力,但由于D-SS分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位置比氧化还原电解质(I-/I-3)的氧化还原能级高,处于光激发态的D-SS分子向TiO2电极注入电子而被氧化后,不能顺利地从电解质中得到电子而还原,使得D-SS分子俘获光子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从而严重地降低了由其敏化的DSSCs的光电性能和光电能量转换效率.揭示了D-SS敏化的DSSCs的光电性能,特别是光电能量转换效率比D-ST敏化的DSSCs的低的原因.染料敏化剂分子的HOMO能级的位置对于DSSCs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用于DSSCs的有机敏化剂分子的HOMO能级的位置必须低于氧化还原电解质的氧化还原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分子模拟 电子结构 吸收光谱 能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具有不同电子给体的吩噻嗪类有机光敏染料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吉 李海斌 +4 位作者 吴勇 耿允 段雨爱 廖奕 苏忠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3-134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2个吩噻嗪类染料及其吸附到TiO2上后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光物理性质与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电子给体的改变虽未明显改变染料的光谱性质(垂直跃迁能和振子强度),但可以改变分子的前线轨道能...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了2个吩噻嗪类染料及其吸附到TiO2上后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光物理性质与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电子给体的改变虽未明显改变染料的光谱性质(垂直跃迁能和振子强度),但可以改变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进而影响染料分子的激子结合能Eb及激发态电子注入到半导体TiO2中的驱动力ΔGint的大小,并最终影响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噻嗪类染料 电子给体 垂直跃迁能 激子结合能 自由能变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碳酸铀酰化合物的电子结构(英文) 被引量:9
10
作者 辜家芳 陆春海 +4 位作者 陈文凯 陈勇 许可 黄昕 章永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2-798,共7页
应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水溶液中非水合化和水合化碳酸铀酰化合物Cn/m(其中n和m分别为结构中碳酸配体和水配体的个数)的结构.溶剂效应采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并采用零级规整近似(ZORA)方法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和旋-轨耦合... 应用相对论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水溶液中非水合化和水合化碳酸铀酰化合物Cn/m(其中n和m分别为结构中碳酸配体和水配体的个数)的结构.溶剂效应采用类导体屏蔽模型(COSMO),并采用零级规整近似(ZORA)方法考虑标量相对论效应和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电子跃迁采用包含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并在相关交换势中采用轨道势能统计平均(SAOP)做近似计算.结果表明碳酸配体对配合物结构和电子跃迁有很大的影响.C3/0配合物的稳定性可归于5f轨道参与了高占据轨道的成键作用.增加碳酸盐配体导致最大波长的蓝移,并在近可见光区域出现高强度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酰 UV-VIS 溶剂效应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旋-轨耦合相对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硼二吡咯类pH荧光探针PET光谱特性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凤娇 周丹红 +2 位作者 左士颖 曹建芳 彭孝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5-1650,共6页
氟硼二吡咯(BODIPY)类pH荧光探针分子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荧光探针分子,识别基团氮原子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可呈现不同的光学灵敏度.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对六种含不同取代基的探针分子进行了... 氟硼二吡咯(BODIPY)类pH荧光探针分子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荧光探针分子,识别基团氮原子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可呈现不同的光学灵敏度.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及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对六种含不同取代基的探针分子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及激发态计算,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PET效应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基态时这些探针分子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有分子轨道(LUMO)都在荧光母体BODIPY的π,π*轨道,而识别基团上氮原子孤对电子所在的轨道为HOMO-1轨道.但是在激发态,当氮原子上有两个取代基时,HOMO-1→LUMO跃迁的激发能都小于荧光团的HOMO→LUMO跃迁,这将有可能产生PET效应并导致荧光熄灭,而当氮原子上有一个取代基时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激发态结构优化可以发现,无论识别基团氮原子上有一个还是两个取代基,N原子的轨道对称性都发生变化,由sp3→sp2,孤对电子占据在p轨道上,其轨道能级升高至荧光团的HOMO和LUMO轨道之间,将导致不同程度的PET效应,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氟硼二吡咯染料 pH荧光分子探针 光诱导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时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和设计推拉结构的荧光分子(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小君 林涛 +5 位作者 高少伟 马睿 张晋悦 蔡新晨 杨磊 滕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7-1346,共10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及连续极化模型研究了六种荧光材料分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性质.这六种分子是: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DCDHCC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及连续极化模型研究了六种荧光材料分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性质.这六种分子是: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3-[9-(2-乙基-己基)-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HCC),DCDHCC2,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二苯基氨基-苯乙烯基)环己烷(DCDPC),DCDPC2,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9-咔唑基]-乙烯基)环己烷(DCDCC)和3-(二氰亚甲基)-5,5-二甲基-1-(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环己烷(DCDDC).它们可作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比较了PBE0、M06、BMK、M062X和CAM-B3LYP五种泛函,其中BMK方法很好地再现了各个分子在丙酮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同时计算了分子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势并用于评价分子的电荷注入性质.研究表明,当使用双π桥和双受体时,分子的发射光谱会红移到理想的发光区域.据此设计了两个新的分子DCDCC2和DCDDC2,它们分别是DCDCC和DCDDC的双支对应分子.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分子也具有作为荧光发射体的良好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连续极化模型 荧光分子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烯量子点的等离激元激发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海峰 向功周 +1 位作者 岳莉 张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硅烯量子点的等离激元激发.沿量子点所在的平面方向,体系中有两个主要的等离激元共振带.一个等离激元共振带位于2.0 e V附近,另一个等离激元共振带位于7.0 e V附近.由于离域化的π电子参与了两个等离激元共... 基于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硅烯量子点的等离激元激发.沿量子点所在的平面方向,体系中有两个主要的等离激元共振带.一个等离激元共振带位于2.0 e V附近,另一个等离激元共振带位于7.0 e V附近.由于离域化的π电子参与了两个等离激元共振带的激发,沿激发方向随着矩形硅烯量子点边长的增加,体系的两个等离激元共振带都发生红移.硅烯量子点的等离激元激发还依赖于边界的构型.此外,由于六角形硅烯量子点的对称性较高,沿量子点所在平面的不同方向激发时,体系的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激元 硅烯 量子点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树伟 沙鹏艳 +3 位作者 于良民 范玉华 毕彩丰 杨立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4-1238,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分子轨道能级和组成、电荷分布和转移等;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6-31G(d,p)方法对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获得其吸收光谱.结果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对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分子轨道能级和组成、电荷分布和转移等;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6-31G(d,p)方法对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获得其吸收光谱.结果表明,Mn(Ⅲ)与8-羟基喹啉中的N原子和O原子形成不对称六配位的稳定配合物,金属锰对前线轨道的贡献很大,在HOMO轨道中占28.53%,在LUMO轨道中占68.30%;中心金属锰(Ⅲ)强烈地参与发光,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跃迁,主要是中心金属锰及8-羟基喹啉配体间的电荷转移,在可见光区存在2个强度较大的吸收峰,分别位于756.8nm和532.7nm处.通过对双分子体系的研究发现,相邻2个分子之间能够进行微量电荷的转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前线轨道组成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 吸收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X2]-(M=Ru,Os;X=S2C6H4,mnt)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明霞 周欣 +2 位作者 张红星 付宏刚 孙家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4-2287,共4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Os;X=S2C6H4,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优化了氮化钌和氮化锇配合物[M(N)X2]-[M=Ru,Os;X=S2C6H4,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的基态几何结构,得到的几何参数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采用TD-DFT方法,得到了配合物在CH3CN溶液中的激发态电子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利用SCRF方法中的CPCM模型来模拟溶剂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4在CH3CN溶液中的吸收跃迁性质相似,低能吸收均被指认为LMCT和LLCT的混合跃迁,高能吸收均被指认为ILCT/LLCT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钌配合物 氮化锇配合物 吸收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文艳 吕志敏 +4 位作者 雷武 夏明珠 王风云 张其平 张跃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7-872,共6页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6-31G(d)基组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及6-31G(d)基组计算基于上述结构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计算结果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从环外原子转移至3个六元环上,预测的光谱性质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光谱 量子化学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镉配聚体及其衍生物荧光光谱发光机理的计算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莺 刘文龙 +1 位作者 钟爱国 刘述斌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双核镉配聚物1[Cd2Cl4(Hbm)2](Hbm=1H-benzimidazol-2-ylmethanol)及其5种衍生物([M2Cl4(Hbm)(Hbm-R)],M=Zn2+,Hg2+;R=—CH3;—NH2;—CN)的荧光光谱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其基态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对双核镉配聚物1[Cd2Cl4(Hbm)2](Hbm=1H-benzimidazol-2-ylmethanol)及其5种衍生物([M2Cl4(Hbm)(Hbm-R)],M=Zn2+,Hg2+;R=—CH3;—NH2;—CN)的荧光光谱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其基态结构进行全优化,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B3LYP/6-311+G(d)水平上计算其吸收光谱;同时采用CIS/6-31G(d)方法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S1的几何结构,并用TD-DFT计算其发射光谱.结果表明,电子在基态S0与激发态S1间的跃迁,主要是在卤素配体到金属离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模拟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峰的计算最大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改变中心金属离子和咪唑环上的取代基可以调控发光材料的光谱波段.此外,运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DFRT)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活性,发现金属离子的亲电福井指数与分子的发射光波长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达0.993.这些结果将对苯并咪唑类电(光)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以及其他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模拟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配聚物 发射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密度泛函活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齿配体[Ru(iph)(L)_2]^(2+)(L=cpy,mpy,npy)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坡 金丽 张红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9-109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的B3LYP和UB3LYP方法分别优化了一系列[Ru(iph)(L)2]2+(L=cpy(1),mpy(2),npy(3);其中iph为2,9-双(1′-甲基-2′-咪唑)-1,10-邻二氮杂菲,cpy为4-氰基嘧啶,mpy为4-甲基嘧啶,npy为4-氮二甲基嘧啶)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利... 采用密度泛函的B3LYP和UB3LYP方法分别优化了一系列[Ru(iph)(L)2]2+(L=cpy(1),mpy(2),npy(3);其中iph为2,9-双(1′-甲基-2′-咪唑)-1,10-邻二氮杂菲,cpy为4-氰基嘧啶,mpy为4-甲基嘧啶,npy为4-氮二甲基嘧啶)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结合极化连续介质(PCM)模型计算了它们在丙酮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几何结构参数和相应的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1和2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金属的d轨道和iph配体的π轨道构成,但是3主要占据在npy配体上,而它们的最低空轨道主要由iph配体的π反键轨道占据.因此,1和2的最低能吸收和发射属于金属到配体(MLCT)和配体内部(ILCT)的电荷转移跃迁,而3属于两个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LLCT)跃迁.三个配合物的最低能吸收分别在509nm(1),527nm(2)和563nm(3),其磷光发射分别在683nm(1),852nm(2)和757nm(3).这显示出通过调节L配体的π电子给予能力可以改变最低能吸收和发射的跃迁性质和发光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齿配体Ru配合物 激发态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光谱特征 电荷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物硫丹的太赫兹光谱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侯迪波 岳飞亨 +2 位作者 康旭升 黄平捷 张光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0-1174,共5页
以最新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硫丹为研究对象,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获得了α硫丹在0.2~2THz频率范围内的吸收系数谱和折射率谱,结果显示在此频率范围内存在有一系列特征吸收峰,并且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比发现在1.7... 以最新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硫丹为研究对象,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获得了α硫丹在0.2~2THz频率范围内的吸收系数谱和折射率谱,结果显示在此频率范围内存在有一系列特征吸收峰,并且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比发现在1.70和1.88THz处的实验吸收峰与1.68和1.91THz处的理论吸收峰有很好的吻合;经分析认为,这吻合峰是由于分子内集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的其他峰值可能归因子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力和混合振动。研究结果证明了THz-TDS技术进行持久性有机物检测的可行性,为THz-TDS系统在持久性有机物识别和残留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THZ-TDS 密度泛函分析 α硫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监控过氧化氮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光物理性质及PET机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丹红 李苗苗 崔俐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53-1460,共8页
含有机硒的七甲川菁染料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近红外(IR)荧光探针,能在生理条件下高灵敏、高选择性地监控过氧化氮.本文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和PET机理.结果表明,在激发态,荧光母体发生最高占... 含有机硒的七甲川菁染料是基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近红外(IR)荧光探针,能在生理条件下高灵敏、高选择性地监控过氧化氮.本文应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方法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和PET机理.结果表明,在激发态,荧光母体发生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到最低非占有分子轨道(LUMO)的电子跃迁,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提高到荧光母体的单电子占据的HOMO轨道能级之上,并向其转移一个电子,使激发态电子回落过程受阻而导致荧光部分淬灭.硒被氧化后,识别基团上的HOMO轨道能级降低,PET过程被阻断,荧光发射恢复.研究进一步证明,PET效应来自于识别基团上苯胺N原子的p电子,它的电子转移能力受到其对位苯硒基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产生了荧光信号的"开-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甲川菁染料 有机硒 荧光探针 光诱导电子转移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