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MTO方法对金红石结构RuO_(2)的计算研究
1
作者 向悦 梁敏 +1 位作者 王艺苏 谢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8,共9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NMTO(Nth-order muffin-tin orbital)方法,对金红石结构RuO_(2)进行了自洽计算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在考虑电子关联效应时,RuO_(2)呈现出具有交替磁性特性的反铁磁有序;而若不考虑电子关联效应,RuO_(2)则无磁性.将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NMTO(Nth-order muffin-tin orbital)方法,对金红石结构RuO_(2)进行了自洽计算研究.计算结果显示,在考虑电子关联效应时,RuO_(2)呈现出具有交替磁性特性的反铁磁有序;而若不考虑电子关联效应,RuO_(2)则无磁性.将NMTO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基于赝势平面波方法的VASP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NMTO方法能够合理地描述非密堆积金红石结构RuO_(2)的物理性质.此外,通过NMTO方法特有的折叠技术还成功获取了基于Ru的d电子轨道的紧束缚模型参数.这些参数与通过VASP(Vienna ab-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方法结合最大局域化Wannier函数得到的参数高度一致,差异很小.研究表明,NMTO方法能够很好地描述RuO_(2)的性质,其特有的折叠技术能够给出合理的紧束缚参数,从而有助于深入理解RuO_(2)的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金红石结构RuO_(2) NMT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电荷传递产生双活性位点的RuO_(2)-NiO/NF高效电催化析氢电极
2
作者 陈慧 刘雪华 +2 位作者 林燕 陈松 王卫国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212,共10页
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稀贵金属电催化析氢材料,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热分解法制备RuO_(2)-NiO/NF异质结构析氢电催化剂,该电极在碱性析氢反应(HE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表征、测试以及理论(DFT)计算分析,证明RuO_(2)和... 为制备高性能、低成本的稀贵金属电催化析氢材料,采用化学沉淀法结合热分解法制备RuO_(2)-NiO/NF异质结构析氢电催化剂,该电极在碱性析氢反应(HER)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表征、测试以及理论(DFT)计算分析,证明RuO_(2)和NiO结合产生的异质结构界面是该催化剂性能提升的核心,该界面上发生电荷转移导致双活性位点的产生,使不同种类的吸附质在不同活性位点选择性吸附,协同促进了析氢反应的各基元反应步骤,使得该催化剂在碱性析氢反应中表现优异: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析氢过电位仅为52 mV,Tafel斜率为47.5 mV·dec^(-1),100 mV下的TOF达到0.342 s^(-1),且在20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经100 h稳定性测试后仍维持稳定电势。综上所述,本工作从界面工程角度成功构筑RuO_(2)-NiO/NF异质结构催化剂,并对其HER机理进行了探讨,为Ni基化合物异质结构催化剂的构建及在电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析氢反应 异质结构 催化剂 密度泛函理论 界面工程 热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π-pπ共轭对分子电子输运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余梦宵 梁蕾 孙铭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 [目的]探究Ⅳ主族的C、Si、Ge等原子与不同离域基团形成的dπ-pπ共轭对相应分子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DFT-NEGF)方法探究了含Ⅳ主族元素(C、Si、Ge)的三类分子:四乙基烷烃分子(C_(9)H_(20)S_(2)、SiC_(8)H_(20)S_(2)、GeC_(8)H_(20)S_(2)),四乙炔基烷烃分子(C_(9)H_(4)S_(2)、SiC_(8)H_(4)S_(2)、GeC_(8)H_(4)S_(2)),四苯基烷烃分子(C_(25)H_(20)S_(2)、SiC_(24)H_(20)S_(2)、GeC_(24)H_(20)S_(2))的电子输运性质.[结果]在四乙基烷烃分子中,中心原子Ge由于具有更为扩展的d轨道与碳氢(C—H)σ键存在dπ-pπ轨道相互作用,四乙炔基烷烃分子中乙炔基与Si的d轨道也存在dπ-pπ共轭,而在四苯基烷烃分子中苯环基团间存在额外的π-π弱相互作用,其均有利于电子离域,增大单分子电导.[结论]该研究一定程度上建立了dπ-pπ共轭作用与分子电子输运性质之间的联系,可为含Ⅳ主族中心原子分子在单分子电子学器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 Ⅳ主族元素 单分子电导 轨道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p-型ZnO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39
4
作者 陈琨 范广涵 +1 位作者 章勇 丁少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纤锌矿ZnO和N掺杂p-型ZnO晶体的电子结构,分析了N掺杂p-型ZnO晶体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差分电荷分布以及H原子和N2分子对p-型掺杂ZnO的影响.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第一性原理 超软赝势方法 N掺杂纤锌矿Z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分子筛对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催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闫红彦 赵晓波 +3 位作者 高峰 佟华 梅泽民 王佐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7-1444,共8页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方法,研究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催化.结果表明: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的客体与裸环境下的构象不同,过渡态a_TS2@MOR的1C—5N键长缩短,中间体SINT1@MOR的12H与9O,11H与9O以及12...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方法,研究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对赖氨酸分子手性转变反应的限域催化.结果表明:限域在MOR分子筛12元环孔道的客体与裸环境下的构象不同,过渡态a_TS2@MOR的1C—5N键长缩短,中间体SINT1@MOR的12H与9O,11H与9O以及12H与10O间的距离缩短;手性转变反应有a,b,c 3个通道;通道a为手性转变反应的主反应通道,决速步骤的Gibbs自由能垒为229.7kJ/mol,比裸反应决速步骤的Gibbs自由能垒252.6kJ/mol明显降低,即MOR分子筛对赖氨酸分子的手性转变反应有一定的限域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分子筛 赖氨酸 手性转变 过渡态 ONIOM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微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TiO_2纳米管可见光催化矿化甲苯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伟荣 奚海萍 廖求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32-2238,共7页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氢钛酸管,通过吸附-煅烧法制备Cu掺杂TiO_2纳米管(Cu-TNT)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电化学测... 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氢钛酸管,通过吸附-煅烧法制备Cu掺杂TiO_2纳米管(Cu-TNT)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和电化学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进行平面波赝势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样品中Cu/Ti原子比接近理论值,Cu掺杂进入TiO_2晶格内部,诱发催化剂可见光活性.掺Cu后,Cu 3d轨道和O 2p轨道杂化形成价带顶,价带负向偏移,样品禁带宽度减小为2.50-2.91 eV,具有可见光响应.以甲苯为模型污染物研究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催化去除和矿化效果.未掺杂的TNT可见光催化活性较差;Cu掺杂量超过0.1%(Cu/Ti原子比)时,样品催化活性也减弱;Cu掺杂量为0.1%的催化剂具有最佳可见光催化氧化能力,7 h内甲苯的去除率达77%,甲苯的矿化率达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吸附-煅烧法 电化学 密度泛函理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与分子模拟计算介孔孔径分布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邵晓红 张现仁 汪文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模拟(GCMC)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统计积分方程(SIE)计算了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为比较这两种方法,以77K氮气在介孔活性碳微球中的吸附数据为依据,求出其孔径分布.在GCMC模拟和DFT计算中,流体分子模型化为... 用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模拟(GCMC)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统计积分方程(SIE)计算了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为比较这两种方法,以77K氮气在介孔活性碳微球中的吸附数据为依据,求出其孔径分布.在GCMC模拟和DFT计算中,流体分子模型化为单点的Lerrnard-Jones球;流体分子与吸附剂材料之间的作用采用平均场理论中的10-4-3模型.在DFT方法中,自由能采用Tarazona提出的加权近似密度泛函方法(weighteddensityapproximation,WDA)求解.结果表明,对于孔径大于1.125nm的介孔材料,GCMC和DFT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对于小于1.125nm的介孔材料,不能用DFT方法计算孔径分布(DFT方法本身的近似产生了误差),只能用分子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 介孔材料 孔径分布 吸附 巨正则系综Monte-Carlo方法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下限域在MOR分子筛内的α-丙氨酸在羟自由基作用下的旋光异构及损伤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丽荣 高峰 +3 位作者 佟华 杨晓翠 丛建民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9,共12页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发现:标题反应有a和b两个反应通道,a通道是羟自由基水分子簇等与α-H和氨基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底物,b通道是羟自由基水分子... 用量子力学与分子力学组合的ONIOM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SCRF)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发现:标题反应有a和b两个反应通道,a通道是羟自由基水分子簇等与α-H和氨基氮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底物,b通道是羟自由基水分子簇与α-H和羰基氧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底物。势能面计算表明:羟自由基水分子簇组合作质子转移媒介,水分子拔α-H使α-Ala旋光异构,水汽相环境下,a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能垒是136.1 kJ/mol;水液相环境下,优势反应通道是b,过渡态产生的内禀能垒是78.1 kJ/mol。水分子辅助羟自由基抽α-H致α-Ala损伤的优势通道是a,决速步能垒是25.3 kJ/mol,水溶剂效应使该能垒降到22.1 kJ/mol。结果表明:水环境下羟自由基的存在可使MOR分子筛内的α-Ala旋光异构与损伤同时发生,在竞争中损伤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MOR分子筛的限域改变了α-Ala的异构机理并起到了较好助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丙氨酸 旋光异构 损伤 MOR分子筛 ONIOM方法 密度泛函 过渡态 微扰理论 自洽反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中的σπ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忠志 丛尧 王长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81-1783,共3页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electronegativity equalization principle, a σπ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bond for the first time, i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double bond is partitione... Based 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electronegativity equalization principle, a σπ model, which considers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bond for the first time, is developed. In this model the double bond is partitioned into one σ bond region and four π bond regions. The atom bond electronegativity equalization method plus σπ model(ABEEM σπ ) is then propose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harge distribution and charge polarization in large molecul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charge distribution in large molecules obtained by ABEEM σπ model agree with those obtained by ab initio method very well. In addition,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region selectivity of Diels Alder reaction successfully. All these indicate that ABEEM σπ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电负性均衡 电荷分布 双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函数的混沌优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杨迪雄 李刚 程耿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已有的混沌优化方法几乎都是利用Logistic映射作为混沌序列发生器,而Logist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两头多、中间少的切比雪夫型分布,不利于搜索的效率和能力。为此,首先根据Logistic映射混沌轨道点密度函数的特点,建立... 已有的混沌优化方法几乎都是利用Logistic映射作为混沌序列发生器,而Logistic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两头多、中间少的切比雪夫型分布,不利于搜索的效率和能力。为此,首先根据Logistic映射混沌轨道点密度函数的特点,建立改进的混沌-BFGS混合优化算法。之后,考虑到Kent映射混沌轨道点密度为均匀分布,建立了基于Kent映射的混沌-BFGS混合优化算法。然后对五种混合优化方法——不加改进的和改进的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BFGS法,基于Kent映射的混沌-BFGS法,MonteCarlo试验-BFGS法,网格-BFGS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3个低维和2个高维非线性复杂测试函数进行优化计算,对它们的全局优化计算效率和寻优能力做了比较,并探讨了混合优化方法全局优化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混沌优化方法是与MonteCarlo方法类似的一种随机性试验优化方法。而且,这类优化方法的计算性能至少与以下因素有关:混沌/随机序列的统计性质,优化问题全局最优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局最优化 混沌优化方法 非线性函数 混沌/随机序列 概率密度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降黏剂降黏降凝作用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大喜 郭磊 +2 位作者 王亮 刘益华 王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全优化计算了沥青质模型化合物I及其双层结构ID的几何结构,设计了一种带强亲水磺酸基团的降黏剂,计算研究了其降黏降凝作用机理。双层沥青质结构分子间的层间距在0.4097~0.4258 nm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0...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全优化计算了沥青质模型化合物I及其双层结构ID的几何结构,设计了一种带强亲水磺酸基团的降黏剂,计算研究了其降黏降凝作用机理。双层沥青质结构分子间的层间距在0.4097~0.4258 nm范围,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0.3570~0.3590 nm)相近;分子间作用能为-67.6 kJ/mol。计算发现设计的降黏剂可与沥青质形成强分子间氢键,破坏了沥青质分子间的氢键,分离了沥青质的层状结构,预示设计的降黏剂可起到降黏作用。计算还发现降黏剂的烷基部分可与沥青质的烷基共晶,阻止沥青质似晶结构的有序生长,预示该降黏剂还可起到降凝作用。用自制的降黏剂测试降黏降凝性能发现,降黏剂浓度为1000 mg/L时,80℃下稠油的降黏率达84.62%;同样浓度下稠油凝点从32℃降至4℃。实验结果很好地考证了理论分析的降黏降凝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密度泛函方法 降黏 降凝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在P-ZSM-5沸石中存在的形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静 孙迎新 +1 位作者 赵立峰 孙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23-1830,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ONIOM(our own N-layer integrated molecular orbital molecular mechanics)方法研究磷改性的ZSM-5沸石中含磷基团的可能存在形态.计算的反应焓和自由能数据表明P-ZSM-5沸石中以磷进入骨架和在骨架外的形成磷酸根离子... 用密度泛函理论和ONIOM(our own N-layer integrated molecular orbital molecular mechanics)方法研究磷改性的ZSM-5沸石中含磷基团的可能存在形态.计算的反应焓和自由能数据表明P-ZSM-5沸石中以磷进入骨架和在骨架外的形成磷酸根离子对是合理的稳定结构.而且,计算结果表明离子对模型F和G更适合在室温下存在,磷进入骨架的酸性结构C?在高温下更稳定,而磷进入骨架的结构C对温度变化不敏感.计算得到的27Al,31P,29Si化学位移、酸性的变化趋势和结构参数与相关实验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沸石 磷改性 ONIOM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_2+2HI=2HBr+I_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4
13
作者 翟志才 柏云杉 +1 位作者 王遵尧 王连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取3—21G**基组研究了气相反应Br2+2 HI=2HBr+I2的机理,求得一系列四中心和三中心的过渡态.双分子基元反应Br2+HI→HBr+IBr和IBr+HI→I2+HBr的活化能(81.02和121.08 kJ·mol-1)小于Br2、HI和IBr的解离...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取3—21G**基组研究了气相反应Br2+2 HI=2HBr+I2的机理,求得一系列四中心和三中心的过渡态.双分子基元反应Br2+HI→HBr+IBr和IBr+HI→I2+HBr的活化能(81.02和121.08 kJ·mol-1)小于Br2、HI和IBr的解离能(249.21、320.16和232.42 kJ·mol-1),故从理论上证明了标题反应将优先以分子与分子作用形式分两步完成.同时发现I原子与Br2分子反应生成较稳定的IBr2是一个无能垒过程,IBr2分解为IBr和Br原子的能垒为70.88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氢 溴化氢 反应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置换反应 过渡态 活化能 双分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羟基茴香醚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英 赵国忠 +2 位作者 周倩 王佳 张新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1-646,共6页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其与聚乙烯不同配比的混合物进行了检测,获得了其在0.2-2.6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实验结果表明:此波段内该样品有3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0.64、1...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技术对食品添加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及其与聚乙烯不同配比的混合物进行了检测,获得了其在0.2-2.6THz波段的吸收谱和折射率谱。实验结果表明:此波段内该样品有3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0.64、1.14、1.81THz,该指纹谱可用于THz波段该物质的检测与识别。对BHA混合物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太赫兹吸收系数与BHA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大于0.98。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单分子丁基羟基茴香醚进行了数值计算,表明太赫兹吸收峰与分子构型和分子内部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吸收谱 折射率谱 最小二乘法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_2M_(18)O_(62))^(6-)(M=Mo,W)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慎修 杨胜勇 +1 位作者 陈天朗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2-655,共4页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 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离散变分方法(DFT-DVM)计算典型的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P2M18O62)6-(M=Mo,W)的电子结构,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Dawson结构中极位和赤道位的原子有不同的化学行为,还原电子将主要进入赤道位的金属原子.(P2Mo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Mo、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t和赤道位中心氧Oei;(P2W18O62)6-的反应活性中心主要是配位金属原子W、极位桥氧Opb、赤道位端氧Oer.(P2Mo8O62)6-的氧化性强于(P2W18O62)6-,而酸性则与此相反.这与Keggin结构(PM12O40)3-杂多阴离子的情况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SON结构 杂多阴离子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离散变分方法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尺寸和手性对α-丙氨酸分子手性转变限域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佐成 梅泽民 +1 位作者 闫红彦 邹晓威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1-801,共11页
用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g*:UFF)方法,考察扶椅型单壁碳纳米管SWCNT(5,5),(6,6),(7,7)、锯齿型SWCNT(9,0),(10,0),(11,0)和螺旋型SWCNT(8,2),(8,3),(8,4),(9,1),(9,2),(9,3)中的α-Ala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机制.结果表明:与单体相比... 用量子化学ONIOM(B3LYP/6-31++g*:UFF)方法,考察扶椅型单壁碳纳米管SWCNT(5,5),(6,6),(7,7)、锯齿型SWCNT(9,0),(10,0),(11,0)和螺旋型SWCNT(8,2),(8,3),(8,4),(9,1),(9,2),(9,3)中的α-Ala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机制.结果表明:与单体相比,当α-Ala分子限域在直径小的SWCNT中时,其C—C—C键角、C—C—N—C二面角和H—N—H键角增加较大,其他结构参数值略有增减;只存在H先在羧基内转移,手性碳上的H再以羰基11O为桥梁转移的反应通道;当α-Ala分子限域在SWCNT(5,5),(9,0),(8,2),(9,1)中时,羧基内H转移和H从手性碳转移到羰基的能垒较低;α-Ala分子限域在SWCNT中的H转移反应能垒随管径的减小而降低;不同手性的SWCNT对H转移反应能垒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ONIO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子英 杨德林 +3 位作者 刘云虎 曹海滨 邵建新 井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31-1736,共6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 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在局域密度近似(LDA)和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分别计算了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的电子结构,并在局域密度近似下计算了BaTiO3立方相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BaTiO3立方相和四方相都为间接带隙,方向分别为Γ-M和Γ-X,大小分别为2.02和2.20eV.对BaTiO3和PbTiO3铁电相短键上电子布居数的对比分析,给出了它们铁电性大小的差别.且在30eV的能量范围内研究了BaTiO3的介电函数、吸收系数、折射系数、湮灭系数、反射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等光学性质,并基于电子能带结构对光学性质进行了解释.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光学性质 赝势平面波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ⅩⅣ)——计算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杰 凌仕刚 +4 位作者 王雪龙 蒋礼威 胡勇胜 肖睿娟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为高精度与多尺度的计算模拟提供了可能,这些方法也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相场模拟、分子力场、有限元等不同时... 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为高精度与多尺度的计算模拟提供了可能,这些方法也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相场模拟、分子力场、有限元等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如计算电池电压、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能带结构、迁移路径、缺陷生成能、离子在材料体相及不同微观结构中的输运、材料中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密度泛函 分子动力学 经典模拟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丙氨酸分子在扶手椅型SWBNNT(9,9)内的手性转变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佐成 梅泽民 吕洋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our own n-layered integrated molecule orbit and molecule mechanics)(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BN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通道.为得到高水平的能量,在ONIOM(B3LYP/6-311... 采用组合的量子化学ONIOM(our own n-layered integrated molecule orbit and molecule mechanics)(B3LYP/6-31++G(d,p):UFF)方法,研究了限域在SWBNNT(9,9)内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和手性转变通道.为得到高水平的能量,在ONIOM(B3LYP/6-311++G(3df,3pd):UFF)水平,计算了各个包结物的单点能.分子结构分析表明:与单体α-丙氨酸相比,受限在SWBNNT(9,9)内时,骨架碳氮原子间的键长不同程度地缩短,骨架碳原子的键角及骨架碳氮原子的二面角略有增大.反应路径研究发现:α-丙氨酸分子在SWBNNT(9,9)内的手性转变有两条同单体情况大致相同的反应通道,不存在单体情况的含有羰基H和甲基H协同转移过程的反应通道.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势能面计算发现:与单体α-丙氨酸手性转变反应过程的主要能垒相比较,在纸外面的氢从手性碳直接到羰基氧的过渡态产生的能垒,从326.5kJ·mol-1降到319.7kJ·mol-1;氢首先在羧基内转移,而后手性碳的氢在纸面外转移到羰基,这两个过程的能垒从198.0kJ·mol-1和320.3kJ·mol-1降到135.5kJ·mol-1和302.7kJ·mol-1.结果表明:限域在SWBNNT(9,9)内的α-丙氨酸,其手性转变过程中不同的氢转移反应能垒被不同程度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纳米管 Α-丙氨酸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ONIO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团簇的多光子电离解离与结构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湛 金明星 +2 位作者 许雪松 刘航 丁大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1-674,共4页
用 3 5 5 nm激光多光子电离解离飞行时间质谱观测到在超声分子束中形成的最多为 1 2个分子的团簇离子及其碎片 .用密度泛函方法对 n=2~ 5的丙酮团簇结构进行计算 ,给出了优化构型及其基态能量 .结果表明 ,两个丙酮分子组成团簇时稳定... 用 3 5 5 nm激光多光子电离解离飞行时间质谱观测到在超声分子束中形成的最多为 1 2个分子的团簇离子及其碎片 .用密度泛函方法对 n=2~ 5的丙酮团簇结构进行计算 ,给出了优化构型及其基态能量 .结果表明 ,两个丙酮分子组成团簇时稳定结构为近似垂直构型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丙酮 团簇 多光子电离解离 密度泛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