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写本原生态运用看敦煌文献与石窟壁画的互证——以P.2680、P.2775、P.3727为例
1
作者 郑阿财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有鉴于敦煌文献散藏、原卷获睹不易,历来侧重单一文本与分类整理研究,不免切断写本的原生态与文本间的实际关联;本文借助“原生态”的概念与理论,将之运用于敦煌写本研究,并扩及石窟壁画。敦煌写本呈现“不为流传而流传,内容繁多,体类庞... 有鉴于敦煌文献散藏、原卷获睹不易,历来侧重单一文本与分类整理研究,不免切断写本的原生态与文本间的实际关联;本文借助“原生态”的概念与理论,将之运用于敦煌写本研究,并扩及石窟壁画。敦煌写本呈现“不为流传而流传,内容繁多,体类庞杂,反映实际生活面貌”的特色,特以P.2680等三件为例,梳理《付法藏传》摘抄,及壁画榜题文字稿、十大弟子、菩萨本生缘、历代圣者、高僧赞、高僧因缘记合抄等纷繁的“原生态”,论述其文本与高僧壁画、图像间的密切关系。其中抄录的佛图澄、刘萨诃、净影寺惠远、僧伽和尚等因缘记,可见中土高僧已有被列入历代祖师、圣者之列,且有画像的绘制。显示此类写本有壁画绘制文本依据的功能,也有榜题拟撰的参考。又莫高窟第72窟画有“圣者泗州和尚”“刘萨诃像”,且有明确榜题,这与标示有画像特征的P.2971“壁画榜题底稿”中“第二十二刘萨诃”等,均可与P.3727各类合抄的情形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本原生态 敦煌文献 石窟壁画 榜题 配置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敦煌讲唱文学中的“省略体”——以敦煌讲经文《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为中心
2
作者 何剑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9,231,232,共18页
省略体是与口头文学直接相关的书面文体,在以《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为代表的敦煌讲唱文学中常常见到。讲经文的省略有取关键语以标示譬喻、诗歌、因缘故事,或以双行小注提示佛教名相等数种,以及预留空白以示经文起止... 省略体是与口头文学直接相关的书面文体,在以《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维摩诘经讲经文》为代表的敦煌讲唱文学中常常见到。讲经文的省略有取关键语以标示譬喻、诗歌、因缘故事,或以双行小注提示佛教名相等数种,以及预留空白以示经文起止的方法。被我们称为讲唱文学的讲经文文本,大都是从相关注疏中摘要抄出的、未定型的文本,它只能反映某个完整讲唱活动中的诸如结撰或抄写这一局部环节,这些省略体的书面抄本,只有加上讲主在讲经场合的口头文学性的演义,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讲唱文学的制作程序。或者说,纸质文本上节抄的关键语所提示的口头敷演内容被纳入,方可反映一个完整的说唱过程或说唱文本。讲经文在制作过程中所摄取的材料来源多途,但佛典注疏为其重要之源。在唐代的权威注疏中已提示了讲经时征引材料的注意事项和省略方法,这或可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唐代讲唱文学的展开步骤,重构或复原讲唱经文前的裁截材料以及抄写、讲经时的口头敷演等活动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讲经文 省略体 佛典注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研究综述及命题思考
3
作者 多布旦 仁欠卓玛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的出土,实证推翻了“顿渐之诤”后禅宗在藏地消亡的传统定论,揭示摩诃衍法脉在吐蕃边地持续传承。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围绕“僧诤”形成了两类阐释,即日本学者通过文本对勘,解析敦煌禅宗文献的翻译特性;国... 敦煌藏文摩诃衍禅宗文献的出土,实证推翻了“顿渐之诤”后禅宗在藏地消亡的传统定论,揭示摩诃衍法脉在吐蕃边地持续传承。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围绕“僧诤”形成了两类阐释,即日本学者通过文本对勘,解析敦煌禅宗文献的翻译特性;国内研究则聚焦辩论影响,形成“禅宗式微论”与“思想渗透论”的分野。沈卫荣另提出“权力斗争说”,否定僧诤的真实性。文章根据文献综述,认为未来需突破学科壁垒,重点探究敦煌文献的翻译差异、政治博弈对历史叙事的建构、摩诃衍的跨文化角色及边缘地区禅宗存续机制,以重构汉藏佛教交融史的核心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文献 摩诃衍 吐蕃禅宗 顿渐之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汉文写本《大宝积经·妙慧童女会》所见汉藏结合考
4
作者 张美侨 白宇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2539与P.3348《妙慧童女会》是抄写自同一祖本的前后两段写本。该祖本不同于后世通行的汉文大藏经本,而存在诸多近于藏文大藏经中的《妙慧童女会》的因素,反映出汉藏结合特征。这一汉藏结合现象表明:一、敦煌汉文佛教写经群中保留着一... 2539与P.3348《妙慧童女会》是抄写自同一祖本的前后两段写本。该祖本不同于后世通行的汉文大藏经本,而存在诸多近于藏文大藏经中的《妙慧童女会》的因素,反映出汉藏结合特征。这一汉藏结合现象表明:一、敦煌汉文佛教写经群中保留着一些与通行汉文大藏经不同系谱的文本;二、敦煌汉文佛教写经群中存在一些与藏文大藏经相近的文本;三、无论是与汉文还是与藏文校勘,敦煌汉文佛教写经的校勘价值巨大。Дх.2539与P.3348《妙慧童女会》充分体现了敦煌地区佛教典籍多语言、跨文化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Дх.2539 P.3348 《大宝积经》 汉藏对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藏文发愿文P.T.16-2+IOL Tib J 751文本分析
5
作者 索南才旦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4,共9页
敦煌藏文写本P.T.16-2和IOL Tib J 751是吐蕃在河州境内修建德噶玉采会盟寺后各地大行军衙及高级官吏为庆祝大和盟、会盟寺开光仪式而所献呈的《发愿文汇编》。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河州大行军衙境内的德噶或大夏是吐蕃先后同唐、回鹘以及... 敦煌藏文写本P.T.16-2和IOL Tib J 751是吐蕃在河州境内修建德噶玉采会盟寺后各地大行军衙及高级官吏为庆祝大和盟、会盟寺开光仪式而所献呈的《发愿文汇编》。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河州大行军衙境内的德噶或大夏是吐蕃先后同唐、回鹘以及南诏等三国举行会盟后,告知所议盟文内容的重要地点,因而其他被世人称之为德噶玉采会盟川。在德噶玉采会盟川修建会盟寺,标志着吐蕃长期对外征战的终结和大规模推行兴佛运动的开始。P.T.16-2+IOL Tib J 751资料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唐蕃会盟期间的藏汉文盟文,第二种是以《圣三聚大乘经》为主的佛教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 发愿文 P.T.16-2+IOL Tib J 751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稯布——中国麻布西传考
6
作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7,共9页
丝绸之路的得名,来自经由欧亚陆路交通实现的中国丝织品的输出贸易与纺织技术的西传这一历史过程,这固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历史上纺织业的东西方交流并不局限于丝织类的绢帛锦绫。中国是大麻、苎麻两种作物的原产地,麻织品历来为中原产... 丝绸之路的得名,来自经由欧亚陆路交通实现的中国丝织品的输出贸易与纺织技术的西传这一历史过程,这固然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历史上纺织业的东西方交流并不局限于丝织类的绢帛锦绫。中国是大麻、苎麻两种作物的原产地,麻织品历来为中原产业大宗,意义不在丝绸之下。其在中外物产交流史上扮演的角色,实堪注意。国际学界近半个世纪围绕着匈牙利语中表示麻布的vászon而展开的语源争论,产生了数种解说,然而根据西汉时期的张家山汉简和西北简牍,参照《史记》《汉书》记载,可以发现vászon的语源实为汉语的“八稯”,指一种紧致疏密度中等的麻布。4至9世纪的吐鲁番、敦煌汉文文书中出现的“八纵布”等成组的纺织品术语,证实了有关词与物的西向传播,为这个汉语的麻布词汇在9世纪顷以vászon的形式进入马扎儿人的语汇勾勒出流传轨迹和时代序列,也将中国麻布的对外传播作为一个具有考古学与历史学意义的问题提上研究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稯 匈牙利语vászon 丝绸之路 汉简 吐鲁番敦煌文书 纺织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藏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考释——兼论吐蕃在敦煌分配“籍田”(rkya zhing)的时间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铭 贡保扎西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4-102,共9页
P.t.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是一件重要的文书,反映了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一起土地归属纠纷。通过对该文书的汉译和写成时间、涉及人物及其重要事件的考释,可以认为文书内容反映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处理民间纠纷的一般程序和... P.t.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是一件重要的文书,反映了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一起土地归属纠纷。通过对该文书的汉译和写成时间、涉及人物及其重要事件的考释,可以认为文书内容反映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处理民间纠纷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办法,同时认为吐蕃曾在808年为敦煌部分农户分配"籍田"(rkya zhing)并征其赋役,以保证寺院或僧官系统的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吐蕃时期 土地纠纷 编户和籍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献与西夏文献在杂字蒙书发展史上的价值
8
作者 郑阿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 文章透过敦煌文献及西夏文献中“杂字”类蒙书的通盘考察,藉以弥补宋前杂字蒙书文献不足的缺憾。以宏观的视角将之置于中国杂字蒙书发展史进行评估与考察,并从杂字名义的厘清与溯源泝流,及内容、形式、体类的分析,持与宋元明清杂字书相比较,阐述其具“歌括式蒙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综合识字与庶民用字双轨并行”“分部立目小类书式杂字的萌生”“收录词语的多寡因时地而增删”等特色,总结其在中国杂字发展史的研究意义与价值,藉以凸显敦煌学发展在力求走出敦煌,结合传世文献的同时,延伸至吐鲁番文献、黑水城文献当可发挥互补互证,相辅相成之功;加大敦煌学的纵深与广度,拓展敦煌研究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西夏文献 杂字 蒙书 日用类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藏文写卷《开示轮回》解读
9
作者 索南 索朗白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敦煌藏文文献P.T.24.4、P.T.24V.1、P.T.32BV.2、P.T.459、P.T.580V、P.T.757V、P.T.977.4、IOL Tib J 335.I等八个抄卷实为同一部文献。这些编号在相关目录著作和影印本中的命名多有出入,个别亦未命名。本文根据文献题名统一将其定名... 敦煌藏文文献P.T.24.4、P.T.24V.1、P.T.32BV.2、P.T.459、P.T.580V、P.T.757V、P.T.977.4、IOL Tib J 335.I等八个抄卷实为同一部文献。这些编号在相关目录著作和影印本中的命名多有出入,个别亦未命名。本文根据文献题名统一将其定名为《开示轮回》,并以P.T.24.4+P.T.24V.1为底本进行录文、翻译、解读,并指出此文为受藏译《法句经》、《入菩萨行论》等佛经文献及汉文佛经变文影响而创作的一部唐代吐蕃时期的佛经变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文献 《开示轮回》 变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写卷10556《苯教祝祷仪轨书》释录与研究
10
作者 张福慧 陈于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1,共5页
甘肃省博物馆庋藏10556号敦煌藏文写卷系吐蕃时期文书,保留了诸多藏文厘定之前的语法痕迹,内容主要是为吐蕃政权与百姓祈福祝祷,其仪轨与神祇均属原始苯教,应定名为《苯教祝祷仪轨书》。具有苯教信仰背景或支持苯教的吐蕃重臣与官宦,随... 甘肃省博物馆庋藏10556号敦煌藏文写卷系吐蕃时期文书,保留了诸多藏文厘定之前的语法痕迹,内容主要是为吐蕃政权与百姓祈福祝祷,其仪轨与神祇均属原始苯教,应定名为《苯教祝祷仪轨书》。具有苯教信仰背景或支持苯教的吐蕃重臣与官宦,随着吐蕃的征战曾普遍任职于敦煌乃至河西陇右地区,是藏经洞出现苯教文献的深层次原因。对此件写卷首次完整释录与刊布,为深入研究吐蕃苯教历史以及对敦煌等地区的历史影响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文献 苯教仪轨书 吐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少数民族文献举要 被引量:6
11
作者 党燕妮 郭向东 陈军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8,共8页
敦煌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遗留了大量丰富的民族文献,举其要者主要包括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粟特文等多种古代少数民族文献,为我们认识历史上敦煌、河西地区乃至中亚各民族的社会活动、经济状况、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都提... 敦煌自古以来多民族聚居,遗留了大量丰富的民族文献,举其要者主要包括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粟特文等多种古代少数民族文献,为我们认识历史上敦煌、河西地区乃至中亚各民族的社会活动、经济状况、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是西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民族文献 吐蕃文 回鹘文 西夏文 粟特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经题记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青山 姚磊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140,2+145,共3页
敦煌写经题记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时代从4世纪一直延续至11世纪。书写者来自不同区域,且身份、背景、经济和社会地位各异。这些题记是研究佛教史、民众佛教信仰和社会生活史的重要材料。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写经 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藏文本P.T.1047V《羊胛骨卜抄》的再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福慧 陈于柱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8,共5页
敦煌藏文占卜文书中篇幅最长的写卷P.T.1047V值得进一步研究。此件文书成书于公元8世纪后半期至9世纪前期之间,其定名当以《羊胛骨卜抄》为是。文书所载"水冲跋布川"与"当权妇人",分别指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发生的&qu... 敦煌藏文占卜文书中篇幅最长的写卷P.T.1047V值得进一步研究。此件文书成书于公元8世纪后半期至9世纪前期之间,其定名当以《羊胛骨卜抄》为是。文书所载"水冲跋布川"与"当权妇人",分别指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发生的"水卷旁塘宫"以及吐蕃王朝女政治家墀玛类。P.T.1047V是研究吐蕃民族文化与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提供了探绎吐蕃苯教历史变迁的样本,反映了流寓敦煌的苯教教团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强调其生存合法性的历史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本《羊胛骨卜抄》 吐蕃 苯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献书写符号的普查与分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晶波 邹旭 张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80,共10页
本文在全面普查敦煌文献的基础上,将敦煌文献中的书写符号按照性质、作用分为标示性符号、应用性符号、校改性符号和表意性符号四个大类,概括总结了各类符号的源流特点和使用情况,并探讨了敦煌文献书写符号在符号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意义。
关键词 敦煌文献 书写符号 写本 分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藏文算书九九表再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英华 杨宝玉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F0002,F0003,共12页
敦煌文献中已鉴别出4种藏文九九表,其中,P.t.1256是由藏文字母拼写的汉文“小九九”表,ITJ764、P.t.1070和B59:10是藏文九九表,包括了不同编排形式的“小九九”表和“大九九”表。ITJ764尾题人名“■”,为藏文九九表溯源和断代提供了重... 敦煌文献中已鉴别出4种藏文九九表,其中,P.t.1256是由藏文字母拼写的汉文“小九九”表,ITJ764、P.t.1070和B59:10是藏文九九表,包括了不同编排形式的“小九九”表和“大九九”表。ITJ764尾题人名“■”,为藏文九九表溯源和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对这4篇写本做转录,对残缺的内容做推拟还原,并给出译文和评析,初步结论是:敦煌藏文九九表有大、小两类4种,与汉文“小九九”表作用一致,编排方式有别,藏文九九表抄写者和使用者并不限于藏族。这些藏文算学文献实物,为研究藏族科技史和汉藏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藏文写本 算书 乘法口诀 “小九九”表 “大九九”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本《茶酒论》新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静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7,共4页
敦煌写本《茶酒论》应为七个写本,而非学界一直认为的六个;四个写本抄有作者姓名,但作者姓名的写法不一致;结合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茶酒论》的创作时间或可推定为800-805年之间。从传写特征看,《茶酒论》写本是民间一些有文化的底层人... 敦煌写本《茶酒论》应为七个写本,而非学界一直认为的六个;四个写本抄有作者姓名,但作者姓名的写法不一致;结合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茶酒论》的创作时间或可推定为800-805年之间。从传写特征看,《茶酒论》写本是民间一些有文化的底层人士,出于个人喜爱,随手抄写,留为自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茶酒论》 文献 传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写经叙录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伙根 王博 杨婧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38,共5页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一批出自敦煌的藏文写经,包括5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和5卷《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批写经来源明确,其中9卷为卫聚贤旧藏,1卷为心道法师旧藏,后者是首次鉴别出明确属于心道旧藏的敦煌写经,殊为珍贵。现将馆藏敦煌藏文写经编目公布,以供学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敦煌 藏文写经 卫聚贤 心道法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吐蕃文书P.T.1095号写卷解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卓玛才让 《西藏研究》 CSSCI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P.T.1095号写卷是迄今尚未公开发表的一件敦煌吐蕃文书,是一份购牛契约书。该契约条款完备、债务关系明确,既有担保人也有吐蕃高官做中证人,涉及到三个民族、两个部落,并出现了学术界未曾关注的新部落。契约反映了8世纪左右吐蕃统治敦... P.T.1095号写卷是迄今尚未公开发表的一件敦煌吐蕃文书,是一份购牛契约书。该契约条款完备、债务关系明确,既有担保人也有吐蕃高官做中证人,涉及到三个民族、两个部落,并出现了学术界未曾关注的新部落。契约反映了8世纪左右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民间商品交易活动和民族关系,以及藏语文的通用语地位。文章对该文书首次作了较为全面的解读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吐蕃文书 解读 契约 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与吐蕃早期文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雅声 束锡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建立于中古时期的吐蕃王朝以其创建的古藏文文字,记述了当时藏族的历史、藏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现在,通过对英法所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的情况分析,综述国际藏学界对吐蕃早期文字...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建立于中古时期的吐蕃王朝以其创建的古藏文文字,记述了当时藏族的历史、藏族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往来。现在,通过对英法所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的情况分析,综述国际藏学界对吐蕃早期文字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评述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长处与不足,全面研究、整理、出版现存于英国、法国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必将对我国古藏文研究、敦煌学研究、吐蕃社会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 吐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敦煌吐蕃文书P.T.1286号写卷及其历史内容 被引量:5
20
作者 保罗 《西藏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7-17,共11页
P.T.1286号写卷颇具学术研究价值。文章对写卷中的重要字、关键词及其句法作了新的认真解读,通过字斟句酌,发现了一些被前人忽视的历史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进而重新将藏文原文译为汉文;并以P.T.1286号写卷藏文原文内容为主、其他相关... P.T.1286号写卷颇具学术研究价值。文章对写卷中的重要字、关键词及其句法作了新的认真解读,通过字斟句酌,发现了一些被前人忽视的历史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进而重新将藏文原文译为汉文;并以P.T.1286号写卷藏文原文内容为主、其他相关史料为辅,探讨西藏远古史上的有关疑难问题,重点解析聂赤赞普之前部落林立时代卫藏等地著名部族的分布概况、大致方位,以及当时雪域高原社会的基本形态、政权模式、部落结构、部族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吐蕃文书 P.T.1286号写卷 解读 十二邦 氏族部落 西藏远古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