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01-2020年青藏高原植被界限变化分析 |
石磊
苟志文
张东东
|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对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密花香薷适生区的预测 |
刘泽渊
魏有海
侯璐
郭良芝
程亮
李跃
杨振扬
付贞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深切河谷区活断层鉴定方法初探:以巴塘断裂为例 |
于皓
钟宁
张献兵
杨镇
余潇
吴瑞安
王炀
杨志华
郭长宝
李海兵
|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青藏高原特有植物马尿泡地理空间格局及其潜在分布区预测 |
周少杰
陈凯扬
王博
高永恒
周国英
|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区植被时空格局的不确定性:叶面积指数产品对比研究 |
罗洢雯
马宁
张永强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藏北高原牦牛鲜奶营养品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张新永
李少伟
刘增辉
陈林耀
武建双
|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考虑水力连通的羌塘内流区洼地单元提取与分类 |
刘金涛
倪飞宇
马顺刚
康有
吴鹏飞
冯美艳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甘肃省甘南州牛羊焦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
齐占才
杨学强
杨非
仇桂红
马进彪
|
《现代畜牧科技》
|
2024 |
2
|
|
|
9
|
西藏中部尼雄地区“敌布错组”安山岩夹层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刘海永
唐菊兴
王雨
唐佐其
张旭东
叶强
曾庆高
孔明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走构油茶错、纳丁错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刘建峰
迟效国
赵秀羽
赵芝
董春艳
黎广荣
赵院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
11
|
近40a西藏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变化遥感分析 |
除多
普穷
拉巴卓玛
朱立平
张雪芹
普布次仁
德吉央宗
孙瑞
|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8
|
|
|
12
|
青藏高原块体运动模型与地震活动主体地区讨论:鲁甸和景谷地震的启示 |
徐锡伟
程佳
许冲
李西
于贵华
陈桂华
谭锡斌
吴熙彦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0
|
|
|
13
|
甘肃省党河地区的新生代地层和青藏高原隆升 |
王伴月
邱占祥
王晓鸣
颉光普
谢骏义
W.Downs
邱铸鼎
邓涛
|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
14
|
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的遥感制图 |
李均力
盛永伟
骆剑承
沈占峰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4
|
|
|
15
|
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湖泊在地表水循环中的作用 |
朱立平
彭萍
张国庆
乔宝晋
刘翀
杨瑞敏
王君波
|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7
|
|
|
16
|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
王同美
吴国雄
万日金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5
|
|
|
17
|
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持续性暴雨特征分析 |
何光碧
曾波
郁淑华
张虹娇
陈永仁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5
|
|
|
18
|
青藏高原东南缘察隅地区晚新生代岩体差异抬升-剥露和高原扩展的裂变径迹证据 |
雷永良
钟大赉
贾承造
季建清
张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
19
|
基于ASTER GDEM数据的青藏高原东部山区地形起伏度分析 |
张学儒
官冬杰
牟凤云
陈春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7
|
|
|
20
|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灌木幼林根系护坡的时间效应 |
张兴玲
胡夏嵩
李国荣
朱海丽
毛小青
袁晓伟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