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帷 丁洋 王志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56-760,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治疗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收治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中药颗粒+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比较治疗前后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情况、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和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症状及证候的疗效评价、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2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显著升高,GERD-Q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中医症候治疗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0.00%(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未服药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可显著改善肝胃郁热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炎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及临床症状、复发性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脾法 肝胃郁热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