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mate warming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rising summer maximum temperatures: insights from tree-ring evidence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1
作者 Meng Ren Yu Liu +3 位作者 Qiufang Cai Qiang Li Huiming Song Changfeng Su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7-59,共13页
As one of the regions most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warming,the Tianshan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ecological crises,including retreating glaciers and water deficits.Climate warming in these mountains is c... As one of the regions most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warming,the Tianshan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ecological crises,including retreating glaciers and water deficits.Climate warming in these mountains is considered mainly to be caused by increases in minimum temperatures and winter temperatures,while the influence of maximum temperatures is unclear.In this study,a 300-year tree-ring chronology developed from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summer(June-August)maximum temperature(T_(max6-8))variations from 1718 to 2017.The reconstruction explained 53.1% of the variance in the observed T_(max6-8).Over the past 300 years,the T_(max6-8)reconstruction showed clear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biliti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0.18°C/decade)after the 1950s,which was close to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the minimum and mean temperatures.The in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also present over the whol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its impact on climate warming has increased.The T_(max6-8) variation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ere influenced by frequent volcanic eruptions 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y and the 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This study reveals that cli-mate warming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in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s and clarifies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hich should aid climate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Temperature change Climate war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mate warming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rising summer maximum temperatures:insights from tree-ring evidence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China
2
作者 Meng Ren Yu Liu +3 位作者 Qiufang Cai Qiang Li Huiming Song Changfeng Su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2-154,共13页
As one of the regions most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warming,the Tianshan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ecological crises,including retreating glaciers and water deficits.Climate warming in these mountains is con... As one of the regions most affected by global climate warming,the Tianshan mountain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ecological crises,including retreating glaciers and water deficits.Climate warming in these mountains is considered mainly to be caused by increases in minimum temperatures and winter temperatures,while the influence of maximum temperatures is unclear.In this study,a 300-year tree-ring chronology developed from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summer(June-August)maximum temperature(Tmax6-8) variations from 1718 to2017.The reconstruction explained 53.1% of the variance in the observed Tmax6-8.Over the past 300 years,the Tmax6-8reconstruction showed clear interannual and decadal variabiliti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warming trend(0.18 ℃/decade) after the 1950s,which was close to the increasing rates of the minimum and mean temperatures.The in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 was also present over the whole Tianshan mountains and its impact on climate warming has increased.The Tmax6-8variation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ere influenced by frequent volcanic eruptions 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y and the summer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This study reveals that climate warming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increase in maximum temperatures and clarifies possible driving mechanism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which should aid climate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Temperature change Climate warm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中-西段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
3
作者 农正国 熊忠平 +2 位作者 徐正会 王戌勃 刘霞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中-西段蚂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以揭示新疆天山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法研究新疆天山中-西段4个垂直带的蚂蚁群落,并利用Estimate S9.1.0进行抽样充分...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中-西段蚂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与海拔和植被的关系,以揭示新疆天山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法研究新疆天山中-西段4个垂直带的蚂蚁群落,并利用Estimate S9.1.0进行抽样充分性检测,计算不同垂直带蚂蚁物种多样性的各指标,并应用SPSS 24.0分析蚂蚁物种多样性各指数与海拔和植被特征的相关性,如与海拔相关性显著,则同时使用线性和二项式模型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系数(R^(2))评价拟合度,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在天山中-西段共采集到蚂蚁136247头,隶属于2亚科12属29种,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黑毛蚁Lasius niger和丝光蚁Formica fusca。抽样充分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调查样地中大多数蚂蚁物种被采集到,抽样充分;4个垂直带的物种丰富度为独山子垂直带(18种)>那拉提垂直带(14种)>库车垂直带(13种)>乌拉斯台垂直带(10种)。多样性分析显示:天山中-西段蚂蚁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4个垂直带的蚂蚁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变化显著负相关(P<0.05),均匀度指数与海拔的相关显著性不尽相同,二项式和线性模型变化趋势也普遍缺乏规律,优势度指数与海拔变化相关性不显著,但各垂直带二项式模型分析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群落相似性分析发现:蚂蚁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1667~0.6000(平均为0.2890),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蚂蚁群落间分化明显。相关分析发现:蚂蚁物种数与乔木郁闭度显著正相关(P<0.05),多样性其他指标与植被特征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海拔显著影响该地区的蚂蚁物种多样.性,同时坡向、湿度、植被等也起到重要作用。新疆天山地区在植被类型以草丛和灌丛为主,气候炎热干燥,海拔较高且温差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生态系统较脆弱,应加大对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生物多样性 群落 新疆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
4
作者 王健祺 李发东 +6 位作者 李俊峰 王宁 乔云峰 李兆 刘洪光 杨广 何新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9-461,共13页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调节大气CO_(2)浓度和维持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质量指标。本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究典型地貌土... 土壤碳库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调节大气CO_(2)浓度和维持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碳库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土壤质量指标。本研究以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探究典型地貌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表现为山区(17.34 g·kg^(−1))>山前(11.57 g·kg^(−1))>平原绿洲(10.22 g·kg^(−1))>荒漠(6.69 g·kg^(−1));垂直分布上随土壤深度增加持续降低,从16.08 g·kg^(−1)(0~5 cm)降低至7.91 g·kg^(−1)(40~60 cm)。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海拔、总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pH和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表明,海拔、总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容重和含水量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海拔和pH均通过影响总氮和碱解氮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含水量通过影响容重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本研究综合分析了研究区不同地形气候、地貌和土壤理化性质对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碳平衡的相关生态和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玛纳斯河流域 土壤有机碳 土壤理化特征 环境因素 地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5
作者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灰水足迹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中部近53a主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6
作者 简咏梅 李建刚 《陕西水利》 2025年第3期18-21,共4页
选用天山北坡中部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年~2023年主汛期(6月~8月)逐日降水资料,将日雨量分为6个等级,运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各站雨日数及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中部近53a主汛期雨日数最多的是天池,年平均... 选用天山北坡中部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年~2023年主汛期(6月~8月)逐日降水资料,将日雨量分为6个等级,运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方法,分析各站雨日数及降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天山北坡中部近53a主汛期雨日数最多的是天池,年平均34.4d,蔡家湖最少,仅17.9d。雨日数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北少南多、北部低海拔地区少于南部高海拔地区的特点,时间分布上呈单峰型,7月最多;(2)除吉木萨尔外,各站雨日数均呈减少趋势。从各量级雨日数所占比率来看,从小雨到大暴雨,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加,占比呈减少趋势;(3)除昌吉、阜康、天池减少外,其余各站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除天池和木垒外,小雨对主汛期雨量影响最大,在6个降水量级中所占的比率均超过30%。西部各站占比最小的是大暴雨,中东部则是微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中部 主汛期 降水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地方社会的昭忠与节烈风气研究——以天山北路东部为例
7
作者 凌雷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46-249,共4页
以清代新疆地方社会为中心,关注移民较早、屯垦兴盛的天山北路东部地区的社会风气的演变,可以为认识清代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清王朝统一新疆后设置伊犁将军管理体制,迁徙大量移民进入疆驻屯兴边,新疆地方社会风气因移民而... 以清代新疆地方社会为中心,关注移民较早、屯垦兴盛的天山北路东部地区的社会风气的演变,可以为认识清代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提供新的视角。清王朝统一新疆后设置伊犁将军管理体制,迁徙大量移民进入疆驻屯兴边,新疆地方社会风气因移民而有所改变,表现出昭忠与节烈之风盛行的面貌和特点,在“昭忠”与“节烈”风气的影响下,社会氛围持续变化,社会环境也而随之改变,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新疆 社会风气 昭忠与节烈风气 天山北路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8
作者 李诗雨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
基于百度指数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相关数据,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分析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在2018—2022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年际关注度... 基于百度指数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相关数据,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分析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在2018—2022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年际关注度在疫情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季节性差异较大,夏季高、冬季低,且节假日呈周期性变化;省际关注度分布差异显著,东部高、西部居中、中部低,全国关注度地域分布由集中向分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天池 水利风景区 百度指数 网络关注度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天山北坡多胎绵羊断奶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9
作者 杨海峰 傅文栋 +2 位作者 张想峰 成文栋 杨金国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研究采用座谈、实地查看、询问、数据查阅等方式,深入调研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和庭院养殖户多胎绵羊羔羊断奶成活情况,并查找问题原因,借鉴成熟经验,提出农户庭院养殖多胎绵羊提升羔羊断奶成活率的措施和建议,即加强孕期母羊和断奶前... 本研究采用座谈、实地查看、询问、数据查阅等方式,深入调研适度规模养殖场(户)和庭院养殖户多胎绵羊羔羊断奶成活情况,并查找问题原因,借鉴成熟经验,提出农户庭院养殖多胎绵羊提升羔羊断奶成活率的措施和建议,即加强孕期母羊和断奶前羔羊饲养管理的基础上,严格进行孕期母羊疫苗免疫和常见病诊治,推广羔羊早期免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庭院养殖 多胎绵羊 羔羊断奶成活率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sensitivity of radial growth response by Picea schrenkiana to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被引量:10
10
作者 Zhongtong Peng Yuandong Zhang +6 位作者 Liangjun Zhu Mingming Guo Qingao Lu Kun Xu Hui Shao Qifeng Mo Shirong L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669-1681,共13页
Climate change significantly impacts forest eco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However,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limate-sensitive changes in individual tree growth under increased climate warming and precipita... Climate change significantly impacts forest eco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However,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limate-sensitive changes in individual tree growth under increased climate warming and precipit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is unclear.The dendrochron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climate response sensitivity of radial growth of Picea schrenkiana from 158 trees at six sites during 1990-2020.The results show that climate warming and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trees.The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first increased,then decreased.However,the response to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and the 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scPDSI)increased significantly.In most area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the proportion of trees under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and scPDSI positive response was relatively high.Over time,small-diameter trees were strongly affected by drought stress.It is predicted that under continuous warming and increased precipitation,trees in most areas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especially those with small diameters,will be more affected by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Picea schrenkiana Climate response sensitivity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tianshan mounta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胜利隧道内置高位水池的消防供水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改霞 王恩师 闵泉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1-316,共6页
为解决10 km甚至20 km以上的高寒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设计中洞外设置供水系统被冻结、洞内管网严重超压等难题,通过对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消防设计的难点,以及常规的隧道外常高压供水系统及稳高压供水系统在该隧道中难以实... 为解决10 km甚至20 km以上的高寒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设计中洞外设置供水系统被冻结、洞内管网严重超压等难题,通过对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消防设计的难点,以及常规的隧道外常高压供水系统及稳高压供水系统在该隧道中难以实施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天山胜利隧道内设置高位消防水池及将隧道内消防管网进行分区供水的设计方案并详细论述。对于10 km甚至20 km以上的高寒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消防供水系统的设计:1)隧道消防给水宜采用高位消防水池供水的常高压供水系统;2)常规的隧道外常高压供水系统及稳高压供水系统在高寒高海拔超长公路隧道中无法实施,可考虑隧道内置高位消防水池的设计;3)隧道内置高位消防水池的数量、设置间距、设置高度等应根据隧道的长度、纵坡等综合考虑并进行水力计算后确定;4)隧道内置高位消防水池的常高压供水系统能解决这类隧道消防供水系统设计中管网严重超压的难题,具有供水安全可靠、施工难度较小、经济、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胜利隧道 洞内高位水池 消防供水系统 管网 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胜利隧道敞开式TBM钢管片支护作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李林峰 谭忠盛 +1 位作者 周振梁 彭文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4-990,共7页
针对TBM穿越断层破碎带地层洞壁围岩松动掉块严重的问题,依托乌尉天山胜利隧道,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支护方式与新型钢管片支护方式下围岩变形和围岩塑性区情况,研究钢管片支护的作用效果;同时,为说明不同支护的适用条件... 针对TBM穿越断层破碎带地层洞壁围岩松动掉块严重的问题,依托乌尉天山胜利隧道,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支护方式与新型钢管片支护方式下围岩变形和围岩塑性区情况,研究钢管片支护的作用效果;同时,为说明不同支护的适用条件,采用现场调研方法开展不同支护方式下施工效率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断层破碎带地层中,当围岩出露护盾后,变形量与塑性区范围增大,围岩破坏程度加剧,以锚杆和钢拱架为主的传统支护方式无法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发展。2)断层破碎带地层中,钢管片支护较传统支护的围岩累计沉降值降低53%,围岩变形收敛快,能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和发展。3)钢管片支护较传统支护的围岩塑性区范围小,其中边墙的最终塑性区缩小44%,且钢管片支护可实现早封闭、及时支护,塑性区均匀,更有利于围岩的稳定。4)一般地层中,传统支护方式的经济性和效率更佳;断层破碎带地层中,钢管片支护方式可提供安全作业空间,减小钢拱架+喷锚支护作业量,较传统支护经济性和施工效率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胜利隧道 敞开式TBM 断层破碎带 支护方式 围岩稳定性 钢管片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牧压对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生活型的影响
13
作者 张丽萍 田聪 +2 位作者 李晓敏 阿斯娅·曼力克 沙吾列·沙比汗 《草食家畜》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牧压条件下的变化,为建立合理放牧利用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庙尔沟乡索尔巴斯陶夏、冬牧场的实际放牧强度和草场植被状况进行调查,选择重度(HG)、中度(MG)、轻度(LG)且... 【目的】研究天山北坡中段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牧压条件下的变化,为建立合理放牧利用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庙尔沟乡索尔巴斯陶夏、冬牧场的实际放牧强度和草场植被状况进行调查,选择重度(HG)、中度(MG)、轻度(LG)且具代表性地段的放牧场,设置3个不同牧压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设置3个重复。【结果】在不同牧压条件下,植物群落优势种略有差异,群落物种数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随着牧压增大,禾本科、豆科等优良牧草的重要值下降,而杂类草及醉马草的重要值增大;不同牧压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植被的盖度和高度,对频度的影响较小,呈现出植被平均高度、总盖度和生物量随放牧强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不同放牧时期对山地草甸植被优势种和植物生活型有明显影响,在夏季放牧场中植株矮小、重要值很低的金露梅在冬季放牧场中却株型高大,重要值也极高。【结论】在不同牧压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不同,HG、MG、LG物种数分别为26、22和33种,物种间数目相差明显。重度放牧降低了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并增大了杂类草和醉马草的优势。随着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的生活型和重要值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中段 不同牧压 山地草甸 植物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聚落格局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郑旭东 王宏卫 +2 位作者 罗魁 吴常蕊 闫晓梅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83-393,共11页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位序-规模法等分析1980-2020年间城乡聚落格局的变化,结合地理探测器从自然、区位及社会经济因素探究城乡聚落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0-2020年...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城乡聚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位序-规模法等分析1980-2020年间城乡聚落格局的变化,结合地理探测器从自然、区位及社会经济因素探究城乡聚落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0-2020年间,城乡聚落数量、规模持续扩张且趋于集聚,前20 a扩张以耕地、草地为主,后20 a以未利用地为主;城乡聚落密度变化显著,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各绿洲呈现“多核集中分布”特征,中密度区沿高密度区周围扩张,低密度区沿绿洲边缘分布并在非绿洲区有扩张;首位聚落规模发展较好,趋于位序-规模曲线,中型聚落略微发育,小型聚落数量持续减少;交通等区位因素是天山北坡城乡聚落格局的首位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次之,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小,各影响因素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聚落 景观格局 位序-规模法 地理探测器 天山北坡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天山地区极端径流的影响—以开都河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鹏 陈亚宁 +1 位作者 王怀军 杨余辉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目的】揭示天山地区极端径流演变规律,预估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天山地区极端径流特征。【方法】基于Sen slope、MK检验、Pettitt检验、概率分布函数、SWAT模型和GCM模式分析极端径流演变特征。【结果】1959—2018年,开都河流域年、夏... 【目的】揭示天山地区极端径流演变规律,预估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天山地区极端径流特征。【方法】基于Sen slope、MK检验、Pettitt检验、概率分布函数、SWAT模型和GCM模式分析极端径流演变特征。【结果】1959—2018年,开都河流域年、夏、秋和冬季径流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春季径流呈显著增加趋势,径流变化与降水的相关性大于与同期气温的相关性。极端径流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呈增加趋势,初洪时间呈显著推迟趋势。Log-Pearson3函数对极端径流的模拟表现最优,50 a重现期洪水次数、高流量最长持续时间、平均峰值流量重现水平分别为7.09次、79.04 d和180.04 m^(3)/s。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洪水次数增加,极端强度(平均年最大流量)增大,持续时间(高流量最长持续时间、高流量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强度(平均极端径流流量、平均峰值流量)减小,初洪时间呈提前趋势,且最高和最低极端径流强度(平均极端径流流量、平均峰值流量、平均年最大流量)重现水平分别发生在SSP245和SSP370情景。【结论】气候变化对天山极端径流具有重要影响,未来该地区将经历更频繁的极端径流事件和更为严重的单次特大洪水,研究结果对制定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和水资源管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径流 SWAT模型 天山 开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来提罕·托合荪 吐尔洪·努尔东 +1 位作者 热衣木·马木提 艾尼瓦尔·吐米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为进一步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物种多样性,有效保护地衣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整理了分布在该保护区的微型地衣共计69种,隶属于10目17科40属,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鸡皮衣目占优势,共... 为进一步查明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物种多样性,有效保护地衣资源提供依据,通过实地样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整理了分布在该保护区的微型地衣共计69种,隶属于10目17科40属,其中茶渍目、黄枝衣目和鸡皮衣目占优势,共有10科23属39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区系科、属和种总数的58.82%、57.50%和56.52%。优势科共有7个,优势科所含的属和种分别占该保护区微型地衣属和种总数的67.50%和68.12%。微型地衣区系地理成分被划分为9个地理成分和11个分布型。9个地理成分分别为世界广布成分、环北极成分、泛热带成分、温带成分、中亚成分、中亚—西亚成分、北欧—喜马拉雅—北美成分、东欧—北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型地衣多样性不高,南坡的种类数量多于北坡。微型地衣的区系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次是中国特有成分和环北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地衣 物种多样性 区系地理成分 天山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井地面预注浆帷幕安全厚度研究及其在隧道通风井中应用——以天山胜利隧道4号通风竖井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毛锦波 赵红刚 +3 位作者 韩强 姬中奎 张斌斌 李亚隆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3,共8页
针对天山胜利隧道4号通风竖井穿越富水地层施工难、风险高的问题,采用地面预注浆技术构筑注浆帷幕。首先,考虑竖井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扰动效应,将地面预注浆帷幕体安全厚度划分为无效厚度与有效厚度,并构建水平地层压力和孔隙水压共同作... 针对天山胜利隧道4号通风竖井穿越富水地层施工难、风险高的问题,采用地面预注浆技术构筑注浆帷幕。首先,考虑竖井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扰动效应,将地面预注浆帷幕体安全厚度划分为无效厚度与有效厚度,并构建水平地层压力和孔隙水压共同作用下的注浆帷幕体力学分析模型。然后,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分析有效注浆帷幕体的径向位移;同时,通过预测竖井开挖爆破后围岩粉碎区范围,确定注浆帷幕体的无效厚度。最后,运用厚壁圆筒理论,结合有效注浆帷幕体在弹塑性交界面处的位移协调条件,确定注浆帷幕体的有效厚度,并验算注浆帷幕体强度及稳定性。将上述理论应用到天山胜利隧道4号通风竖井,确定其注浆帷幕体安全厚度为6.5 m。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厚度满足工程要求,堵水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胜利隧道 通风竖井 地面预注浆 注浆帷幕 安全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森林不同功能型植物功能性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中 唐努尔·叶尔肯 +1 位作者 孙雪娇 李吉玫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97-102,111,共7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联系植物个体特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群落结构的桥梁。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天山森林不同功能型植物功能性状的一系列改变,本文分析了43个固定样地内的草本层以及木本层(包含灌木和乔木)的植物功能性状特征。结果表明:不... 植物功能性状是联系植物个体特性、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群落结构的桥梁。为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天山森林不同功能型植物功能性状的一系列改变,本文分析了43个固定样地内的草本层以及木本层(包含灌木和乔木)的植物功能性状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型物种叶片碳含量、植株高度、叶干物质含量、细根碳含量均表现为乔木最大、灌木次之、草本最小,叶片氮含量、叶片氮磷比、叶绿素含量、细根氮含量均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灌木和乔木叶片碳氮比、细根干物质含量2个性状差别较小,但均明显高于草本。叶片磷含量和比根长在各功能型物种间无明显差异。在海拔梯度上,由于土壤、气候及种间交互等因素的筛选过滤,不同功能型物种随着海拔变化呈现出的变化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且大多呈直线和多项式分布。本研究结果可为天山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海拔梯度 功能型植物 变化规律 森林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典型草地施肥阈值及不确定性分析
19
作者 韩其飞 尹龙 +3 位作者 李超凡 张润钢 王文彪 崔正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共1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且非常脆弱的组分之一,显现出一系列生态问题。探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于该区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且非常脆弱的组分之一,显现出一系列生态问题。探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于该区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施肥作为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方式,合理施肥也可以提高退化草地的NPP。基于此,本研究拟以天山北坡沿海拔梯度分布的4种草地类型:高山草甸(AM)、中山森林草甸(MMFM)、低山干草原(LMDG)和平原荒漠草原(PDG)为研究对象,基于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分析该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施加不同氮肥的响应,并揭示施肥阈值及最优施肥方式。结果表明:1)适度氮肥添加促进了各个类型草地生态系统NPP的增长,但草地NPP对施肥量的响应存在阈值,且不存在适用于4种草地类型的统一最优施肥方式。LMDG草地生态系统对施氮肥的响应最敏感。2)PDG草地NPP达到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分两次施加100 kg·hm^(-2)硝酸盐,NPP的最大值为68.72 g C·m^(-2)·a^(-1)。LMDG草地NPP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分两次施加尿素260 kg·hm^(-2),NPP的最大值为263.28 g C·m^(-2)·a^(-1)。MMFM草地生态系统达到NPP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一次施尿素80 kg·hm^(-2),NPP的最大值为171.22 g C·m^(-2)·a^(-1)。无水氨作为在AM草地中反应最好的氮肥,以最小的施肥量(60 kg·hm^(-2))达到了NPP的最大值(114.62 g C·m^(-2)·a^(-1))。3)通过蒙特卡洛不确定分析的结果显示,施肥时间对PDG和LMDG的影响更为明显,施肥量波动对LMDG和MMFM的影响较其他两种草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DNDC模型 施肥阈值 净初级生产力 蒙特卡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孔雀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勘查意义
20
作者 高俊宝 王璐 +2 位作者 甘继军 赵云 焦建刚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2期2216-2225,共10页
孔雀沟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剪切带南缘的次级剪切带之中,是该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根据脉体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石英-绿泥石-方解石阶段。黄铁矿和毒砂为... 孔雀沟金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剪切带南缘的次级剪切带之中,是该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根据脉体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石英-绿泥石-方解石阶段。黄铁矿和毒砂为主要载金矿物,自然金以包体金或裂隙金的形式产出,成色为775~919,指示为中低温成矿环境。孔雀沟金矿床与东天山其他造山型金矿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和矿化形式,认为是受康古尔韧性剪切作用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床。该金矿的发现也指示了东天山西段仍具有较好的金矿勘查潜力,下志留统乌勇布拉克组+次级断裂交汇是东天山西段寻找受变形带控制造山型金矿的关键地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 孔雀沟金矿床 矿床类型 找矿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