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七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股骨粗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远 陈嘉怡 何锦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8期164-168,共5页
目的观察田七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股骨粗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二科就诊并确定以股骨粗隆骨折为诊断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50... 目的观察田七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股骨粗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骨二科就诊并确定以股骨粗隆骨折为诊断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予以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的预防性治疗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则予以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联合口服本院自制剂田七口服液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治疗前、后的凝血相关指标、下肢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下肢疼痛评分,统计患者在接受预防性治疗后的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形成率,并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其他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预防性治疗后,两组患者D-D、凝血四项各指标及血小板水平明显改变,其中D-D、PT、APTT、TT及血小板水平较预防性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Fbg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肢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下肢疼痛评分水平明显改变,其中下肢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预防性治疗前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下肢疼痛评分较预防性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预防性治疗后,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栓塞形成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其他的并发症总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FF患者中,以田七口服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较为明显地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提升下肢的血流速度,减少下肢肿胀及疼痛,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七口服液 低分子肝素 联合使用 预防性治疗 股骨粗隆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