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TiO_(2)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骏杰 李伟 +3 位作者 蓝晓琪 刘峥 周烽海 陈远志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剥离法、模板支撑法等。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的掺杂及复合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控TiO_(2)(001)晶面的暴露、设计氧空穴,增加电化学活性的方法。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复合材料在SIBs负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二维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TiO_(2)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tio_(2) tio_(2)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储钠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发强 夏培蓓 +2 位作者 张新华 黄蕾 吴咏梅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5-2109,214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2)结构,水热温度的变化和石墨烯的负载均没有改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RGO-TiO_(2)复合材料为球状颗粒,颗粒尺寸分布在200~650 nm之间,TiO_(2)负载于RGO的表面,当水热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的颗粒最为密实,尺寸均匀性最佳。RGO与TiO_(2)之间存在键合作用,RGO-TiO_(2)复合材料在合成过程中GO被还原成了RGO。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对象,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对RhB溶液的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水热反应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在180 min时的降解效率达到了最大值93.51%。综合可知,最佳水热反应温度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O 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u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污染废水的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书红 陈步东 +4 位作者 曹飞飞 吴启军 钱纯波 徐飞星 李中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7-889,共13页
采用均相沉淀-水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1∶1、1.5∶1、2∶1、2.5∶1、3∶1、3.5∶1、4∶1)TiO_(2)/CuS复合材料。对摩尔比为(3∶1)TiO_(2)/CuS的代表性复合材料进行FTIR表征得出,其含有Cu-S特征键和Ti-O-Ti键;并进行XRD表征得出,其含有C... 采用均相沉淀-水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1∶1、1.5∶1、2∶1、2.5∶1、3∶1、3.5∶1、4∶1)TiO_(2)/CuS复合材料。对摩尔比为(3∶1)TiO_(2)/CuS的代表性复合材料进行FTIR表征得出,其含有Cu-S特征键和Ti-O-Ti键;并进行XRD表征得出,其含有CuS(102)及TiO_(2)的(101)、(204)特征晶面,表明两者成功复合;由UV-vis DRS表征得出,复合后吸光带边红移,光响应范围增强;由PEC、PL表征得出,TiO_(2)/CuS复合后形成异质结延缓光生电子(e^(-))-空穴(h^(+))复合。以350 W氙灯模拟太阳光降解苯酚、四环素(TC),对样品进行光催化活性检测得出,当TiO_(2)/CuS摩尔比为3∶1时光催化降解活性较优,对苯酚、TC降解率分别为99.38%、97.99%,速率常数分别为0.05248、0.03643 min-1,比纯TiO_(2)分别提高了3.5033、2.2078倍。对(3∶1)TiO_(2)/CuS样品进行自由基捕获实验得出,超氧根离子自由基(·O^(2-))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表明·O^(2-)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参与反应。TiO_(2)与CuS复合后形成异质结有利于 e^(-)-h^(+)分离,促进活性自由基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CuS复合材料 光催化 污染废水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HPO_(4)·12H_(2)O少辅料新型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与性能分析
4
作者 汪永杰 曹士博 +3 位作者 罗孝学 韩晓春 王强强 王天任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52-6158,共7页
Na_(2)HPO_(4)·12H_(2)O具有35~36℃相变温度,与人类体温相近,且具有较高的潜热为230~280 J/g,运用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大潜力。为了制备成核剂和增稠剂等辅料含量较低的Na_(2)HPO_(4)·12H_(2)O复合相变材料,通... Na_(2)HPO_(4)·12H_(2)O具有35~36℃相变温度,与人类体温相近,且具有较高的潜热为230~280 J/g,运用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具有较大潜力。为了制备成核剂和增稠剂等辅料含量较低的Na_(2)HPO_(4)·12H_(2)O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对成核剂筛选找到一种新型成核剂磷酸二氢钾(PDP),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较低含量为的纳米TiO_(2)能有进一步改善过冷;通过分析研究增稠剂种类与添加量对基材性能影响,并进行筛选;制备出了一种以Na_(2)HPO_(4)·12H_(2)O为基材,质量分数配比为Na_(2)HPO_(4)·12H_(2)O+1.25%PDP+1.5%纳米TiO_(2)+1%PSSA(聚丙烯酸钠)的新型热稳定良好的复合相变材料。结果表明,改性后复合Na_(2)HPO_(4)·12H_(2)O体系,相变温度为35℃,过冷度为1.5℃,潜热值为203.19 J/g;100次循环后过冷度与相变温度无明细变化,潜热值下降为192.85 g/J,约为初始的97.5%,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_(2)HPO_(4)·12H_(2)O 纳米tio_(2) 复合相变材料 过冷度 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C/Nano-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曾安然 吉顺峰 曾安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7,102,共6页
为开发抗菌可降解材料,将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作为抗菌剂,以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素(NC)/nano-TiO_(2)复合膜。利用FTIR、XRD、SEM、TG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质、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研究... 为开发抗菌可降解材料,将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作为抗菌剂,以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S)/纳米纤维素(NC)/nano-TiO_(2)复合膜。利用FTIR、XRD、SEM、TG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质、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研究了nano-TiO_(2)对复合膜吸水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在CS中均匀分散,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结构致密的CS/NC基膜,4%的nano-TiO_(2)能均匀地分散嵌于基膜中,显著改善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当热失重率为20%时,与CS膜相比,热失重温度提高了77℃。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nanoTiO_(2)含量为4%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纯CS膜相比,吸水率降低了40%,拉伸强度提高了35%,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9%。同时复合膜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4%和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壳聚糖 纳米二氧化钛 复合膜 抗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兵 吴福礼 +1 位作者 黄有鹏 杨本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8,共8页
利用二维(2D)层状Ti_(3)C_(2)衍生出三维(3D)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不同温度下合成的Ti_(3)C_(2)/Ti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500℃下合成的Ti_(3)C_(2)/Ti... 利用二维(2D)层状Ti_(3)C_(2)衍生出三维(3D)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不同温度下合成的Ti_(3)C_(2)/Ti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500℃下合成的Ti_(3)C_(2)/TiO_(2)对酸性品红(AF)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光催化反应90 min,AF降解率达到97.57%。Ti_(3)C_(2)凭借其高导电性以及与TiO_(2)界面形成的肖特基势垒有效地提高了电荷分离率,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此外,光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循环5次后,AF降解率仍能达到86.39%。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_(2)^(–))是降解AF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俊叶 刘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4-1558,共5页
由于g-C_(3)N_(4)存在着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故以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提出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选取适当的实验试剂... 由于g-C_(3)N_(4)存在着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故以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提出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选取适当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并对试剂进行一定的处理,制备g-C_3N_4纳米片、TiO_(2)纳米片与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设置水分解实验步骤。在不同三聚氰胺/TiO_(2)质量比、高温煅烧温度与高温煅烧时间条件下,制备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并进行水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当制备条件为三聚氰胺/TiO_(2)质量比为4∶1,高温煅烧温度为550℃,高温煅烧时间为5 h时,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水分解氢气量最大,即光催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提升路径 g-C_(3)N_(4)/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掺杂改性对UiO-66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允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03,共7页
为获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活性光催化剂,利用二氧化钛(TiO_(2))对UiO-66掺杂改性,通过水热法合成TiO_(2)@UiO-6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 为获得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活性光催化剂,利用二氧化钛(TiO_(2))对UiO-66掺杂改性,通过水热法合成TiO_(2)@UiO-6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N_(2)吸附-脱附(N2 adsorption-desorption)等手段,考察TiO_(2)掺杂对UiO-66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均为正八面体结构;改性前UiO-66比表面积高达1270 m2/g,少量TiO_(2)掺杂时,TiO_(2)@UiO-66的比表面积与UiO-66相差无几;TiO_(2)掺杂量增加至15 mmol时,TiO_(2)@UiO-66的比表面积骤减到413 m2/g,TiO_(2)掺杂过多会降低UiO-66的比表面积.以可见光下样品对头孢曲松钠的去除为探针反应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显示,TiO_(2)掺杂量为10 mmol时,可见光照射120 min,TiO_(2)@UiO-66对头孢曲松钠的去除率达到64.86%,是UiO-66的1.28倍.因此,适量掺杂TiO_(2)可以提高UiO-66对头孢曲松钠的去除率.研究可为改性UiO-66光催化剂设计和头孢抗生素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UiO-66 二氧化钛 掺杂改性 催化活性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TiO_(2)-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其在加氢脱氮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萌 刘雨蓉 +2 位作者 王兴宝 冯杰 李文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为提高现有负载型NiMoS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碳纳米管为结构导向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2种一维TiO_(2)-Al_(2)O_(3)载体,并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负载型NiMoS催化剂,探究了不同结构的载体对NiMoS/TiO_(2)-Al_(2)O_(3)... 为提高现有负载型NiMoS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以碳纳米管为结构导向剂,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2种一维TiO_(2)-Al_(2)O_(3)载体,并采用共浸渍法制备了相应的负载型NiMoS催化剂,探究了不同结构的载体对NiMoS/TiO_(2)-Al_(2)O_(3)催化剂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择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一维TiO_(2)-Al_(2)O_(3)为载体时,NiMoS/TiO_(2)-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氮活性较高,在350℃、氢压为3 MPa、转速为4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4 h,喹啉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脱氮率达到4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材料 tio_(2)-Al_(2)O_(3)复合氧化物 NiMoS催化剂 喹啉 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晶 赫丽杰 +4 位作者 徐晓辰 卢杨 商百慧 黄福妍 洪齐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采用焙烧、酸洗等工艺预处理硅藻土,以改性硅藻土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TG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均匀负载着... 采用焙烧、酸洗等工艺预处理硅藻土,以改性硅藻土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TG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均匀负载着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晶粒尺寸为35.76 nm。负载比2∶1、pH为>2~3、焙烧温度500℃制备的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热稳定性良好。当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投入量为1 g L,对60 mL(10 mg L)的甲基橙溶液60 min内的降解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环境净化的TiO_(2)/A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振国 朱颖颖 +2 位作者 陈耿 卢宇 王家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37-3846,共10页
二氧化钛(TiO_(2))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性能的活性基团,活性炭(AC)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将TiO_(2)负载在AC上制备的TiO_(2)/AC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净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T... 二氧化钛(TiO_(2))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性能的活性基团,活性炭(AC)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将TiO_(2)负载在AC上制备的TiO_(2)/AC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境净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TiO_(2)/A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目前TiO_(2)/AC复合材料的三种主要制备工艺: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和微波合成法。其中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材料稳定性好、溶剂热法制备条件温和、微波合成法制备周期短。针对TiO_(2)/AC复合材料可见光吸收率低和量子利用率低等问题,介绍了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贵金属沉积等现有的TiO_(2)/AC复合材料改性方法。之后,概述了所制备的TiO_(2)/AC复合材料在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染料废水、药物类、酚类、挥发性有机物)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TiO_(2)/AC复合材料在改性研究与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法,为TiO_(2)/AC复合材料深入研究和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AC复合材料 制备 催化剂 离子掺杂 半导体复合 贵金属沉积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TiO_(2)/ZSM-5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振涛 谢强 +3 位作者 王宁 尚润梅 邢锦娟 张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水热合成法、均匀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iO_(2)/ZSM-5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EDS、FT-IR、UV-Vis和PL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分析。室温下,以10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罗丹明... 分别采用浸渍法、水热合成法、均匀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iO_(2)/ZSM-5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EDS、FT-IR、UV-Vis和PL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物相、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分析。室温下,以100 mL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罗丹明B(RhB)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材料对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率,并对光催化过程中主要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浸渍法合成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最好,降解率可达99.8%。不同活性组分中,超氧自由基(·O_(2))对RhB降解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tio_(2)/ZSM-5复合材料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睿 汪恂 +1 位作者 朱雷 刘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章以三聚氰胺和尿素为原材料,采用缩聚热解法以550℃高温煅烧4 h合成g-C_(3)N_(4),将其与TiO_(2)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煅烧工艺制备g-C_(3)N_(4)/TiO_(2)复合材料。目标降解物选用四环素,以成分配比、p H等作为自变量,探讨对四环素降... 文章以三聚氰胺和尿素为原材料,采用缩聚热解法以550℃高温煅烧4 h合成g-C_(3)N_(4),将其与TiO_(2)前驱体通过水热法结合煅烧工艺制备g-C_(3)N_(4)/TiO_(2)复合材料。目标降解物选用四环素,以成分配比、p H等作为自变量,探讨对四环素降解率的影响,并采用XRD、SEM、BET测试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在实验中,投加70 mg经过120℃水热4 h和500℃煅烧2 h的g-C_(3)N_(4)/TiO_(2)粉末用于降解70 m L浓度为10 mg/L的四环素溶液。结果显示,在氙灯光照下,在90 min内g-C_(3)N_(4)与TiO_(2)质量比为12∶100的g-C_(3)N_(4)/TiO_(2)对四环素的降解率达88.43%,TiO_(2)对四环素的降解率为64.73%,降解率提升了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tio_(2)复合材料 光催化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子筛负载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轶轩 范海洋 +3 位作者 宋凯雲 史凯 赵旭 李晓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合成了磁性分子筛Fe_(3)O_(4)/SSZ-13,然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对其继续负载TiO^(2)制得复合光催化剂TiO_(2)-Fe_(3)O_(4)/SSZ-13。借助XRD,FTIR,SEM,TEM,VSM,UV-Vis,PL对其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光催化... 采用超声辅助水热法合成了磁性分子筛Fe_(3)O_(4)/SSZ-13,然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对其继续负载TiO^(2)制得复合光催化剂TiO_(2)-Fe_(3)O_(4)/SSZ-13。借助XRD,FTIR,SEM,TEM,VSM,UV-Vis,PL对其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的加入不会改变分子筛的原有结构,复合材料的光响应范围扩大,电荷分离效率提高。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光照40 min时活性艳红的去除率可达89.7%,光照60 min时活性艳红去除率可达最大(93.6%),较TiO_(2)提高了5.7%。此外,这种材料还具有较强的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17.80(A·m^(2))/kg,可通过外加磁场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Fe_(3)O_(4) 分子筛 磁性 复合材料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基复合材料光催化抑菌功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成成 关壬铨 +5 位作者 王姿 李铭新 李佳昕 齐云峰 王立晶 翟宏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36,共4页
TiO_(2)因抑菌效果好、热稳定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抑菌领域,对TiO_(2)进行修饰改性或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抑菌活性。针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综述了TiO_(2)基复合材料光催化抑菌功能机理及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复合材料 光催化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守靖 王洋洋 +1 位作者 迟凤霞 罗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3-719,共7页
为了获得催化活性高、抗磨耗性能强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通过冷-碱腐蚀处理手段和高温黏附技术,制备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UV-Vis等设备,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汽车尾气为降解对... 为了获得催化活性高、抗磨耗性能强的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通过冷-碱腐蚀处理手段和高温黏附技术,制备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UV-Vis等设备,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汽车尾气为降解对象,采用搓揉试验机和自制的环境测试系统,分别测试复合材料的抗磨耗性能与光催化效能.结果表明,纳米TiO_(2)能够较好地附着到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空心玻璃微珠-纳米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相对于纯纳米TiO_(2)具有更强的透光能力和光催化降解能力.该复合材料对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均有显著的降解效果,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高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具有较好的抗磨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纳米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球状BiOCl/C-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瑞娟 吴娟凤 景钇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8-61,共4页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球状C-TiO_(2)催化剂以及BiOCl/C-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与纯TiO_(2)相比,球状C-TiO_(2)和BiOCl/C-TiO_(2)的禁带宽度显著降低。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目标,当染料质量浓度为25 mg/L、pH为7时,0.1 g BiOCl/CTiO_(2)对其...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球状C-TiO_(2)催化剂以及BiOCl/C-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与纯TiO_(2)相比,球状C-TiO_(2)和BiOCl/C-TiO_(2)的禁带宽度显著降低。以亚甲基蓝为降解目标,当染料质量浓度为25 mg/L、pH为7时,0.1 g BiOCl/CTiO_(2)对其的降解率在1 h可达到81.44%,催化效率达64.15%,其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微球形C-tio_(2) 球状BiOCl/C-tio_(2)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玻纤含量对TiO_(2)/PTF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俊 何创创 罗小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70-572,582,共4页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短切玻璃纤维与TiO_(2)共同填充PTFE的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微波介电性能、热导率以及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密度、介电常数随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大而降低,热导...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短切玻璃纤维与TiO_(2)共同填充PTFE的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短切玻璃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微波介电性能、热导率以及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密度、介电常数随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大而降低,热导率、介电损耗则随玻纤含量增大而增大,吸水率、热膨胀系数随玻纤含量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当玻璃纤维含量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介电常数6.06,损耗0.0013,吸水率0.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短切玻璃纤维 tio_(2)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9
作者 郑炳河 李新喜 张国庆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6-1099,共4页
结合并改进典型的Stöber法,利用聚合物蚀刻硅氧化合物材料的内部并加入钛源制备前驱体,采用低温熔盐法还原得到球形Si@TiO_(2)复合材料,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手段对材料... 结合并改进典型的Stöber法,利用聚合物蚀刻硅氧化合物材料的内部并加入钛源制备前驱体,采用低温熔盐法还原得到球形Si@TiO_(2)复合材料,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手段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_(2)可以均匀分布在硅颗粒的外表面,与硅颗粒形成核壳结构。TiO_(2)在外层起到了保护及缓冲层的作用,能有效的隔绝电解液与硅材料的直接接触,降低电池内部热量的产生,显著改善硅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TiO_(2)与硅材料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这二者的协同效应可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在0.1 A/g电流密度下,Si@TiO_(2)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910.8 mAh/g。在0.5 A/g电流条件下循环300次,其放电比容量为1058.4 mAh/g;且在3 A/g大电流条件下循环500次,仍具有894.6 mAh/g的可逆比容量。这表明TiO_(2)的包覆对提高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Si@tio_(2)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热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闵涛 马国华 +1 位作者 刘桂君 郑玉婷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86-2092,2102,共8页
以Ni_(3)[Ge_(2)O_(5)](OH)_(4)为载体,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 以Ni_(3)[Ge_(2)O_(5)](OH)_(4)为载体,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构特性及微观形貌做了检测分析,并且探究了不同二氧化钛负载量对纳米TiO_(2)/Ni_(3)[Ge_(2)O_(5)](OH)_(4)复合材料光降解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实现了纳米TiO_(2)与Ni_(3)[Ge_(2)O_(5)](OH)_(4)的紧密复合与有效分散,TiO_(2)为锐钛矿型结构,平均粒径20 nm。该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改善材料的吸附性能,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当复合材料中TiO_(2)与Ni_(3)[Ge_(2)O_(5)](OH)_(4)的摩尔比为3.1∶1时,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效率最高,90 min亚甲基蓝的光降解率为9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Ni_(3)[Ge_(2)O_(5)](OH)_(4)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有机污染物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