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O-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发强 夏培蓓 +2 位作者 张新华 黄蕾 吴咏梅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5-2109,214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2)结构,水热温度的变化和石墨烯的负载均没有改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RGO-TiO_(2)复合材料为球状颗粒,颗粒尺寸分布在200~650 nm之间,TiO_(2)负载于RGO的表面,当水热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的颗粒最为密实,尺寸均匀性最佳。RGO与TiO_(2)之间存在键合作用,RGO-TiO_(2)复合材料在合成过程中GO被还原成了RGO。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对象,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对RhB溶液的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水热反应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在180 min时的降解效率达到了最大值93.51%。综合可知,最佳水热反应温度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O 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Bi_(2)MoO_(6)/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峰 李斯琪 +2 位作者 袁家乐 钟韻童 郭文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6-1244,共9页
采用新颖的热缩聚法制备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通过表面修饰钼酸铋、硅藻土进行改性得到硅藻土/Bi_(2)Mo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借助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采用新颖的热缩聚法制备得到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通过表面修饰钼酸铋、硅藻土进行改性得到硅藻土/Bi_(2)Mo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借助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UVV1SDR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PL(光致发光光谱仪),比表面积及孔径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多种仪器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降解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TC)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Bi_(2)MoO_(6)/g-C_(3)N_(4)复合材料表现了良好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和优异的稳定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反应120 min对TC的降解率最高达到了95.3%,比二元复合材料Bi_(2)MoO_(6)/g-C_(3)N_(4)的89.1%及纯g-C_(3)N_(4)的66.3%均有较大提升。本研究为吸附光催化协同处理水中抗生素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MoO_(6)/g-C_(3)N_(4) g-C_(3)N_(4)复合材料 硅藻土 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白春华 徐志永 +3 位作者 赵利胜 张金山 李光辉 樊雪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1-705,共5页
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原料,钛酸四丁酯为TiO_2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对复合材料晶型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光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TiO_2负载量为3... 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原料,钛酸四丁酯为TiO_2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RD、SEM对复合材料晶型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复合材料对甲基橙光催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TiO_2负载量为37.67%制备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最好,TiO_2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10 mg/L,催化剂用量为2 g/L,pH=2时,甲基橙溶液降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利胜 徐志永 +3 位作者 白春华 张金山 李光辉 樊雪敏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18,共6页
以提纯硅藻土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对象检测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_2O/HNO_3比增加,复合材料的... 以提纯硅藻土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以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对象检测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_2O/HNO_3比增加,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先升高后降低。H_2O/HNO_3=4时光催化性能最好,纳米TiO_2均匀负载硅藻土表面,锐钛矿型比例为85.9%,TiO_2晶粒尺寸为14.2 nm,光照3h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率可以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tio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晶 赫丽杰 +4 位作者 徐晓辰 卢杨 商百慧 黄福妍 洪齐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采用焙烧、酸洗等工艺预处理硅藻土,以改性硅藻土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TG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均匀负载着... 采用焙烧、酸洗等工艺预处理硅藻土,以改性硅藻土和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采用XRD、SEM、FT-IR、TG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考察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硅藻土表面均匀负载着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晶粒尺寸为35.76 nm。负载比2∶1、pH为>2~3、焙烧温度500℃制备的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最好,热稳定性良好。当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投入量为1 g L,对60 mL(10 mg L)的甲基橙溶液60 min内的降解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齐俊红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丽慧 潘虹 董潇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4222,共9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纯TiO_(2)和rGO/TiO_(2)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液(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中TiO_(2)主要为锐钛矿相,溶剂热合成引入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TiO_(2)的物相没有产生影响,rGO的引入使得rGO/TiO_(2)吸收带发生一定红移,TiO_(2)禁带宽度由3.23降低至3.09 eV;合成的(15%质量分数)rGO/TiO_(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70 min对20 mg/L的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97.6%;在500 W氙灯光源下照射70 min对20 mg/L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3.2%,(15%质量分数)rGO/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及循环稳定性,5次循环光催化降解后,rGO/TiO_(2)有86.1%的降解效率。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这可为光催化处理废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tio_(2)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模拟染料废水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静静 丁士文 +2 位作者 尹东林 董超 裴亚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9129-9131,共3页
用酸性红3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在可见光强度为91 700μW/cm2,紫外线强度为499μW/cm2的太阳光照射下,研究了自制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同时探讨了体系pH、光照时间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为:... 用酸性红3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在可见光强度为91 700μW/cm2,紫外线强度为499μW/cm2的太阳光照射下,研究了自制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同时探讨了体系pH、光照时间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为:当体系溶液pH=3时,光照时间越长,染料初始浓度越低,光催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硅藻土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热解温度对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胜容 安明泽 +2 位作者 夏赛男 覃毅雪 徐国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以热解法制备不同温度的玉米秸秆生物炭(BC-i)(i=400℃、500℃、600℃、700℃、800℃和900℃),并通过超声辅助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TBC-i)。结果表明:TBC-i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生物炭良好的结构特性、BC... 以热解法制备不同温度的玉米秸秆生物炭(BC-i)(i=400℃、500℃、600℃、700℃、800℃和900℃),并通过超声辅助真空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TBC-i)。结果表明:TBC-i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生物炭良好的结构特性、BC与TiO_(2)之间增强的化学相互作用以及促进的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和转移效率。TBC-i的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TiO_(2),TBC-800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投加量为7g/L时,TBC-800催化剂经模拟日光照射270min后对50mg/L MO的去除率为93.02%。TBC-i复合材料的制备在一定程度上为模拟有机污染物在太阳光下的降解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生物炭复合材料 生物炭热解温度 甲基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Br/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天旗 唐庆杰 +3 位作者 吴文荣 张火利 曹建亮 孙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61-1665,共5页
以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沉积法,制备了异质结结构的Ag Br/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Rh B)污染物光催化降解。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 以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沉积法,制备了异质结结构的Ag Br/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Rh B)污染物光催化降解。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复合材料晶型结构、形貌、元素化合价态和吸光性能表征分析。考察了不同摩尔比Ag Br/TiO_2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TiO_2为锐钛矿晶型,Ag Br和TiO_2之间的异质结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Ag Br和TiO_2摩尔比为0.20时,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最好。经过8次循环使用后,对Rh B的降解率仍保持在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AGBR 纳米tio 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条件对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志永 白春华 +1 位作者 李光辉 樊雪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240,共5页
利用硅藻土结构特性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优越光催化活性,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TiO_2/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XRD、EDS、SEM、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晶型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考察煅烧条件... 利用硅藻土结构特性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优越光催化活性,以提纯硅藻土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纳米TiO_2/硅藻土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XRD、EDS、SEM、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晶型结构和形貌表征分析,考察煅烧条件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O_2/硅藻土复合材料最佳煅烧温度为650℃、煅烧时间3h,此时TiO_2晶型以混晶形式存在,晶粒尺寸为39.9nm;在300W高压汞灯光照3h对罗丹明B溶液降解率达到100%,经过5次重复利用后对罗丹明B降解率仍达到70.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纳米tio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亮 王平 +4 位作者 李之锋 谢伟诚 吴瑛 匡猛 李晓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74-979,共6页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 以硅藻土为基体,Zn2SiO4为吸附改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Zn2SiO4/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氮气吸附/脱附仪(BET)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和表面特性进行表征,测试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为m(硅藻土)∶V(甲醇溶液)=1∶1.6,Zn(NO3)2负载量为11.24%。该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比未负载的硅藻土提高了4倍,对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44.74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Zn2SiO4 复合材料 溶剂热法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Cu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污染废水的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书红 陈步东 +4 位作者 曹飞飞 吴启军 钱纯波 徐飞星 李中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7-889,共13页
采用均相沉淀-水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1∶1、1.5∶1、2∶1、2.5∶1、3∶1、3.5∶1、4∶1)TiO_(2)/CuS复合材料。对摩尔比为(3∶1)TiO_(2)/CuS的代表性复合材料进行FTIR表征得出,其含有Cu-S特征键和Ti-O-Ti键;并进行XRD表征得出,其含有C... 采用均相沉淀-水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的(1∶1、1.5∶1、2∶1、2.5∶1、3∶1、3.5∶1、4∶1)TiO_(2)/CuS复合材料。对摩尔比为(3∶1)TiO_(2)/CuS的代表性复合材料进行FTIR表征得出,其含有Cu-S特征键和Ti-O-Ti键;并进行XRD表征得出,其含有CuS(102)及TiO_(2)的(101)、(204)特征晶面,表明两者成功复合;由UV-vis DRS表征得出,复合后吸光带边红移,光响应范围增强;由PEC、PL表征得出,TiO_(2)/CuS复合后形成异质结延缓光生电子(e^(-))-空穴(h^(+))复合。以350 W氙灯模拟太阳光降解苯酚、四环素(TC),对样品进行光催化活性检测得出,当TiO_(2)/CuS摩尔比为3∶1时光催化降解活性较优,对苯酚、TC降解率分别为99.38%、97.99%,速率常数分别为0.05248、0.03643 min-1,比纯TiO_(2)分别提高了3.5033、2.2078倍。对(3∶1)TiO_(2)/CuS样品进行自由基捕获实验得出,超氧根离子自由基(·O^(2-))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表明·O^(2-)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参与反应。TiO_(2)与CuS复合后形成异质结有利于 e^(-)-h^(+)分离,促进活性自由基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光催化活性,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CuS复合材料 光催化 污染废水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O_(2)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骏杰 李伟 +3 位作者 蓝晓琪 刘峥 周烽海 陈远志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剥离法、模板支撑法等。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的掺杂及复合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控TiO_(2)(001)晶面的暴露、设计氧空穴,增加电化学活性的方法。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复合材料在SIBs负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二维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TiO_(2)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tio_(2) tio_(2)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储钠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士文 柳涛 +1 位作者 李桐 郭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3,共7页
用酸性红3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在可见光强度为91 700μw/cm2,紫外线强度为499μw/cm2的太阳光照射下,研究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通过SEM,XRD,EDS和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体系pH、光照时间以及染料初始浓度... 用酸性红3R染料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在可见光强度为91 700μw/cm2,紫外线强度为499μw/cm2的太阳光照射下,研究了纳米TiO2/硅藻土复合材料制备最佳条件,通过SEM,XRD,EDS和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探讨了体系pH、光照时间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当酸性水解时间在75min、中性回流时间为2h、TiO2与硅藻土质量比为1∶3的复合材料催化效果最佳.当体系溶液pH=3时,光照时间越长,染料初始浓度越低,光催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硅藻土 复合材料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降解苯酚用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楠 魏玲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31-11236,共6页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了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RGO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是标准的锐钛矿型...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出了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以及RGO掺杂量对复合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是标准的锐钛矿型,纳米TiO_(2)颗粒均匀分布在片层状石墨烯的表面,结合良好;红外分析表明,3%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中石墨烯和TiO_(2)以化学结合的形式生成了稳定的Ti-O-C键;随着RGO掺杂量的增加,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3%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在12 h时去除率最高为93.9%,其中在pH值=3的酸性条件下12 h时刻对苯酚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6.1%,去除率要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石墨烯 tio_(2) 纳米复合材料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兵 吴福礼 +1 位作者 黄有鹏 杨本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1-268,共8页
利用二维(2D)层状Ti_(3)C_(2)衍生出三维(3D)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不同温度下合成的Ti_(3)C_(2)/Ti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500℃下合成的Ti_(3)C_(2)/Ti... 利用二维(2D)层状Ti_(3)C_(2)衍生出三维(3D)花球状Ti_(3)C_(2)/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UV-Vis DRS和PL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不同温度下合成的Ti_(3)C_(2)/TiO_(2)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500℃下合成的Ti_(3)C_(2)/TiO_(2)对酸性品红(AF)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光催化反应90 min,AF降解率达到97.57%。Ti_(3)C_(2)凭借其高导电性以及与TiO_(2)界面形成的肖特基势垒有效地提高了电荷分离率,抑制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此外,光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循环5次后,AF降解率仍能达到86.39%。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表明,空穴(h^(+))和超氧自由基(·O_(2)^(–))是降解AF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机理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蛎壳负载纳米Cu_2O-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6-40,237,共6页
利用海蛎壳为载体,将纳米TiO_2和Cu_2O通过正交试验合成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刚果红溶液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表面均匀地排列了粒... 利用海蛎壳为载体,将纳米TiO_2和Cu_2O通过正交试验合成新型光催化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刚果红溶液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表面均匀地排列了粒径10~20 nm的TiO_2和500~600 nm的Cu_2O,对于刚果红溶液的处理在太阳光照射60 min时,可接近紫外光的效果,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mg/L,处理效果较好,复合材料的最佳投加量为2.0 g/L,该复合材料的处理效果大于单独使用Ti O_2和Cu_2O。表明该复合材料对刚果红处理效果显著,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Cu_2O 海蛎壳 光催化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俊叶 刘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4-1558,共5页
由于g-C_(3)N_(4)存在着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故以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提出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选取适当的实验试剂... 由于g-C_(3)N_(4)存在着表面积小、光生载流子复合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故以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提出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提升路径研究。选取适当的实验试剂与仪器,并对试剂进行一定的处理,制备g-C_3N_4纳米片、TiO_(2)纳米片与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设置水分解实验步骤。在不同三聚氰胺/TiO_(2)质量比、高温煅烧温度与高温煅烧时间条件下,制备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并进行水分解实验。结果表明,当制备条件为三聚氰胺/TiO_(2)质量比为4∶1,高温煅烧温度为550℃,高温煅烧时间为5 h时,g-C_(3)N_(4)/TiO_(2)光催化复合材料水分解氢气量最大,即光催化活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提升路径 g-C_(3)N_(4)/ti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 可控制备及在光催化和电化 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华鹏 董旭晟 +1 位作者 孙彬 周国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4-62,共9页
TiO_(2)纳米材料因其存在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电子迁移率低、导电性差以及可逆容量低等问题,使其在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MXene(M n+1 X n T x)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具有独特... TiO_(2)纳米材料因其存在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速率、电子迁移率低、导电性差以及可逆容量低等问题,使其在光催化和电化学等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MXene(M n+1 X n T x)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具有独特的二维层状结构、良好的金属导电性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将其引入TiO_(2)纳米材料中构建TiO_(2)/MXen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光电性能。本文从TiO_(2)纳米材料的角度出发,系统综述了零维、一维和二维TiO_(2)与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结构性能及在光催化和电化学领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机理及MXene对提高TiO_(2)的光催化和电化学性能的增强机制等,分析了目前TiO_(2)/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和电化学领域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此外,从优化制备工艺、提升性能和探索相应的性能增强机制等方面对未来TiO_(2)/MXene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MXene纳米复合材料 tio_(2)纳米材料 MXene 光催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木材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吕志强 马燚 +4 位作者 贾闪闪 卿彦 李蕾 陈洋羊 吴义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4-181,共8页
【目的】光催化氧化法被认为是去除室内空气中甲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氧化钛(TiO_(2))作为经典光催化半导体,因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的优点被广泛关注,但由于TiO_(2)的吸附能力低、聚集倾向强,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解决... 【目的】光催化氧化法被认为是去除室内空气中甲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二氧化钛(TiO_(2))作为经典光催化半导体,因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的优点被广泛关注,但由于TiO_(2)的吸附能力低、聚集倾向强,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解决TiO_(2)吸附能力弱、易团聚使其比表面积减小的问题。【方法】以杨木为基底,采用水热法在其表面负载二氧化钛制备得到TiO_(2)/木材复合材料,探讨不同TiO_(2)溶液浓度对TiO_(2)/木材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的影响。【结果】与不同基底对比,木材的多孔结构及丰富的官能团能使TiO_(2)与木材间具有更好的结合力,使其具有优越的机械稳定性。锚定在木材上的TiO_(2)以锐钛矿型为主并带有少量的金红石型。随着TiO_(2)溶液浓度的增大,TiO_(2)/木材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甲醛性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配置制备的TiO_(2)溶液浓度为0.1 mol/L时,尺寸大小为500 nm~1μm的球状纳米颗粒在木材表面均匀分散且不团聚,此时在2 h紫外-可见光照射下,TiO_(2)/木材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甲醛效率是38.47%,50 min内的光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为0.0093 min^(-1),在反复5次循环使用后,仍有30.12%的降解率。【结论】将光催化剂与木材复合,具有以下优势:光催化剂稳定性高,利用木材表面丰富的羟基官能团,让光催化剂在木材表面均匀生长,不易脱落;光催化剂活性提高,利用木材的三维多孔结构,赋予光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光与反应物充分接触,促进溢出气体的扩散。这将对降低室内甲醛污染、营造健康安全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木材复合材料 甲醛 光催化降解 水热法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