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O/TiO_(2)电极的制备及对海水中铀的高效提取研究
1
作者 宋艳 陈刚 +6 位作者 王凤菊 吴浩天 李子明 李昊 李壑 崔琦 陈树森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823,共8页
为探讨电化学技术对海水中U(Ⅵ)的提取性能,本文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偕胺肟基聚丙烯腈修饰的TiO_(2)电极(PAO/TiO_(2)电极),利用SEM、FT-IR、XP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电极对模拟海水和真实海水中铀的提取效果。... 为探讨电化学技术对海水中U(Ⅵ)的提取性能,本文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偕胺肟基聚丙烯腈修饰的TiO_(2)电极(PAO/TiO_(2)电极),利用SEM、FT-IR、XP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电极对模拟海水和真实海水中铀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PAO/TiO_(2)电极对模拟海水中的U(Ⅵ)有高效捕获能力,铀提取率达89.01%,电极对U(Ⅵ)的选择性优于其他竞争金属离子(VO_(3)^(-)、Fe^(3+)、Co^(2+)、Ni^(2+)、Cu^(2+)、Na^(+)、Mg^(2+)、Ca^(2+));在真实海水中对铀的提取率达59.4%,铀的吸附量为4.07 mg/g。PAO/TiO_(2)电极对U(Ⅵ)的提取机理分析表明,PAO/TiO_(2)电极可通过电吸附和电沉积两步反应实现从海水中提取铀酰离子,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O/tio_(2)电极 电化学技术 海水提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陷态TiO_(2−x)-Au团簇复合结构设计实现高效可见光驱动CO_(2)还原
2
作者 肖立 岐少鹏 +5 位作者 周昆 薄雅楠 王秀林 姚辉超 戴若云 隋依言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2-3071,共10页
提高太阳光吸收能力和电荷分离效率对TiO_(2)基光催化剂实现高效CO_(2)光还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TiO_(2)纳米片同步引入氧空位和Au团簇,构建了TiO_(2−x)-Au团簇。TiO_(2−x)与Au团簇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光诱导电荷分离和... 提高太阳光吸收能力和电荷分离效率对TiO_(2)基光催化剂实现高效CO_(2)光还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TiO_(2)纳米片同步引入氧空位和Au团簇,构建了TiO_(2−x)-Au团簇。TiO_(2−x)与Au团簇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可见光吸收、光诱导电荷分离和迁移过程,这对促进CO_(2)光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合成的TiO_(2−x)-Au团簇增强了光催化CO_(2)还原为CO的能力,其中TiO_(2−x)-Au_(4.985)团簇的光催化性能最好,CO产率9.45μmol/(g·h)明显优于纯TiO_(2−x)和TiO_(2)。本研究为开发新型TiO_(2)基光催化剂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结构 tio_(2−x) Au团簇 光催化CO_(2)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复合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文广 郑海君 +4 位作者 田辉 任海伟 田亚琴 潘立超 杨伟霞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5-434,共10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优势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_(2))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光催化和抗菌性能,被公认为是生物可降解食品包装膜中的功能性纳米填料。本文介绍了纳米TiO_(2)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复合膜在紫外屏蔽、抗菌、乙烯清除、智能响应等方面发挥的多元化功能,总结了在果蔬保鲜和肉类包装领域应用较广泛的纳米TiO_(2)复合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纳米TiO_(2)应用在食品包装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TiO_(2)复合膜在未来功能化以及智能化食品包装领域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tio_(2)) 复合 应用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候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崔灿 韩光明 +2 位作者 刘倩 梁生康 张前前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了提高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的耐候性,在优化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配方基础上引入TiO_(2)作为功能性添加剂,研制了新型的高耐候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探究了TiO_(2)添加量对涂层耐候性和吸水率等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 为了提高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的耐候性,在优化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配方基础上引入TiO_(2)作为功能性添加剂,研制了新型的高耐候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探究了TiO_(2)添加量对涂层耐候性和吸水率等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层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系统测试了涂层经过紫外线、碱溶液、高温处理前后的拉伸性能以及涂层的低温柔性、不透水性、吸水率等。结果表明: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各项性能满足GB/T23445-2009要求,当TiO_(2)质量分数为0.4%时,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表现出最佳的耐紫外老化性,拉伸强度保持率达117.7%,断裂伸长率保持率为76.2%,同时还展现出良好的耐碱老化性、耐热老化性、低温柔性、不透水性以及低吸水率。制备的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相较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耐候性提升,在户外防水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水泥防水涂料 聚氨酯/tio_(2)-水泥复合防水涂料 tio_(2)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表面复合共沉积制备Co-Mo-Ce/TiO_(2)镀层及耐蚀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金龙 吴晓风 +2 位作者 李继东 王一雍 邢洪旋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5,共9页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 铝及其合金在海洋工程结构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铝合金表面硬度低,腐蚀电位较负,耐磨性较差,在海洋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因此,如何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在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了Co-Mo-Ce/TiO_(2)耐蚀镀层并研究了不同超声模式、不同超声功率以及不同纳米TiO_(2)浓度条件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2 g/L纳米TiO_(2)条件下使用3∶3的超声模式和200 W的超声功率制备得到的镀层耐蚀性能最优,镀层的腐蚀电流密度为0.822μA·cm^(-2),腐蚀电位达到−0.616 V,腐蚀速率达到9.56×10^(−3) mm·a^(−1),电荷转移的阻抗达到1870Ω。且镀有Co-Mo-Ce/TiO_(2)耐蚀镀层的6061铝合金较普通6061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了57倍,硬度提升了4.7倍,极大的提高了6061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复合共沉积 Co-Mo-Ce/tio_(2) 耐蚀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发强 夏培蓓 +2 位作者 张新华 黄蕾 吴咏梅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5-2109,2142,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RGO-TiO_(2)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FT-IR、Raman及光催化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热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RGO-TiO_(2)复合材料为锐钛矿TiO_(2)结构,水热温度的变化和石墨烯的负载均没有改变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RGO-TiO_(2)复合材料为球状颗粒,颗粒尺寸分布在200~650 nm之间,TiO_(2)负载于RGO的表面,当水热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的颗粒最为密实,尺寸均匀性最佳。RGO与TiO_(2)之间存在键合作用,RGO-TiO_(2)复合材料在合成过程中GO被还原成了RGO。以罗丹明B(RhB)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对象,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对RhB溶液的降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水热反应温度为200℃时,复合材料在180 min时的降解效率达到了最大值93.51%。综合可知,最佳水热反应温度为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O tio_(2)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O-RuO_(2)复合材料的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7
作者 邓锋 赵敏 +2 位作者 鲍彦舟 胡杰 颜家保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1-266,共6页
以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钌(RGO-RuO_(2))复合材料作为固态接触层,经疏水修饰后构建了一种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GC/RGO-RuO_(2)-PFDTES/NO^(-)_(3)-ISE。RGO-RuO_(2)的SEM和XPS表征结果表明,RGO和RuO_(2)成功复合后... 以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钌(RGO-RuO_(2))复合材料作为固态接触层,经疏水修饰后构建了一种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GC/RGO-RuO_(2)-PFDTES/NO^(-)_(3)-ISE。RGO-RuO_(2)的SEM和XPS表征结果表明,RGO和RuO_(2)成功复合后作为固态接触层可以改善彼此单独存在时易团聚的情况。电极的硝酸根离子检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极在1×10^(-1)~1×10^(-5)mol/L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近能斯特响应,响应斜率为-56.91±1.07 mV/dec,检测限为3.46±1.18μmol/L。电极不仅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及pH适用能力,更展现出优异的抗水层干扰性。电极对黄家湖、汤逊湖和东湖三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7.18%~103.28%,使用寿命可达90 d,在实际湖水中的硝酸盐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硝酸根 RGO-RuO_(2) 复合材料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bI_(3)/TiO_(2)复合异质结的可见光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8
作者 周楚同 刘家龙 +2 位作者 毕仁可 沈漪杰 王智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24,共5页
卤化铅钙钛矿以其广谱吸收和高效的光生电荷生成特性,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引入TiO_(2)作为电子传输层,以增强MAPbI_(3)的电荷分离和传输效率;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高效的MAPbI_(3)/T... 卤化铅钙钛矿以其广谱吸收和高效的光生电荷生成特性,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得到广泛关注。本实验引入TiO_(2)作为电子传输层,以增强MAPbI_(3)的电荷分离和传输效率;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成功地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高效的MAPbI_(3)/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催化还原CO_(2)过程中,该复合材料展现出优越的性能,效率较纯相MAPbI_(3)提高21倍,达到223.20μmol·g^(-1)·h^(-1),光催化的还原产物为H_(2)和CH_(4)。此外,利用超声外场和钙钛矿压电效应能够进一步提升MAPbI_(3)/TiO_(2)复合异质结光催化还原CO_(2)活性,并有效缓解其衰减现象。本工作为卤化物钙钛矿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bI_(3)/tio_(2)复合异质结 压电光催化 二氧化碳光还原 钙钛矿光催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镀温度对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刘爱莲 吴奕楠 +3 位作者 杨翟平 仇兆忠 巴什科夫·奥·维 徐家文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9-77,119,共10页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 目的克服粉体TiO_(2)光催化剂回收困难、易团聚、催化活性受限等问题,提高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TiO_(2)复合微弧氧化层,然后继续进行化学镀与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谱等对复合涂层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表面元素价态等进行表征;将亚甲基蓝溶液作为降解目标,评价了试验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TC4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层呈典型火山口形貌,加入rGO使微弧氧化膜层孔隙率增加,微孔尺寸缩小,rGO/TiO_(2)复合膜层经化学镀-水热处理在表面原位生长出垂直于膜层分布的纳米CuO。rGO的加入提高了微弧氧化TiO_(2)膜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而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降解率随施镀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施镀温度为40℃时复合光催化涂层具有最高的降解率,达83.45%。结论膜层多孔结构和纳米片修饰为光催化反应增加了表面活性位点增强了光吸收能力,促进了电荷分离与传输,CuO、rGO和TiO_(2)多相共存产生协同催化效应。此外,利用微弧氧化、化学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以金属基体为载体,回收简单易行,降低了TiO_(2)光催化剂的成本,使其在污水的降解处理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镀温度 CuO@rGO/tio_(2)复合光催化涂层 微弧氧化 化学镀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TiO_(2)∶Sm^(3+)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洛美沙星
10
作者 李跃军 曹铁平 孙大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8-1926,共9页
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Sm^(3+)纳米纤维,结合原位水热法,在葡萄糖酸钠作用下,合成Bi/TiO_(2)∶Sm^(3+)复合纤维。利用XRD和XPS表征样品的物相和组成,利用SEM和T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瞬态光电流等分析... 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Sm^(3+)纳米纤维,结合原位水热法,在葡萄糖酸钠作用下,合成Bi/TiO_(2)∶Sm^(3+)复合纤维。利用XRD和XPS表征样品的物相和组成,利用SEM和TEM观察样品的微观形貌,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瞬态光电流等分析样品的光电性能。结果表明,Sm^(3)+进入TiO_(2)晶格,占据Ti^(4+)的位置,造成TiO_(2)晶格膨胀,引起晶格畸变。稀土掺杂引入的晶格缺陷能够提高TiO_(2)的费米能级,增加表面能量壁垒,使光生电子和空穴在表面的复合概率降低;金属Bi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结合稀土元素丰富的能级结构和4f电子跃迁特性,对TiO_(2)进行双重修饰改性,进一步提高了TiO_(2)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见光照5 h,Bi/TiO_(2)∶Sm^(3+)复合纤维对洛美沙星的降解效果最佳,达到97.37%,分别是Sm^(3+)∶TiO_(2)和Bi/TiO_(2)的1.7和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io_(2)∶Sm^(3+)复合纤维 洛美沙星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稀土离子掺杂 可见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贾贞健 韩曦 张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2,共9页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uO_(2)的掺杂并未显著改变TiO_(2)的晶面结构,随着RuO_(2)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颗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5%时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点,光照强度为4.23 mW/cm2时,降解甲基橙的降解率达65%。同时甲基橙溶液为酸性,煅烧温度为550℃时,光催化效果更好。通气量并不是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O_(2) tio_(2) 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性 降解率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2
作者 李成才 刘劲杨 +2 位作者 刘世雪 罗杰 朱海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阳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结果表明MoS_(2)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复合膜禁带带隙能量,从而提高纤维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4 h后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7.1%;连续5次吸附-降解实验,纤维复合膜对RhB的降解率仍达到95%以上,表明该纤维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碳气凝胶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3
作者 夏傲 陈军 +2 位作者 李佳萌 于博涛 谈国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3,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可溶性淀粉制备碳气凝胶基体,并通过水热反应将MnO_(2)纳米结构在碳气凝胶(CA)表面原位生长,制得了MnO_(2)/CA复合电极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nO_(2)/CA复合材料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利用可溶性淀粉制备碳气凝胶基体,并通过水热反应将MnO_(2)纳米结构在碳气凝胶(CA)表面原位生长,制得了MnO_(2)/CA复合电极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MnO_(2)/CA复合材料相比于纯相的MnO_(2)有着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样品M15CA(原料中KMnO 4与CA以15∶1的质量比复合得到的样品)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达202 F/g,电流密度从1 A/g增加至10 A/g时比电容保持率为77.4%,在10 A/g下经过10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88.6%.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CA高的导电性,其与MnO_(2)复合后电极的转移电阻显著降低.另外,CA的三维多孔网络结构有效防止了MnO_(2)的团聚,使得电极材料与电解液更加充分接触、反应活性位点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MnO_(2) 碳气凝胶 电极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异质结CuO/TiO_(2)复合物高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构建超灵敏AFP光电化学分析
14
作者 郑德论 张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iO_(2)和CuO粒子的15.5和7.4倍.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结果证实CuO/TiO_(2)/ITO电极比CuO和TiO_(2)材料具有更大的LSV响应强度.这可归因于获得的薄片层状CuO粒子及其兼有的多孔隙特征促进了光的多重散射/反射效应,同时CuO/TiO_(2)复合材料具有的典型p-n异质结构(能级带隙匹配)大幅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e^(-)/h^(+))的分离与转移.选用戊二醛(GA)作为交联手臂分子,通过温和的醛胺反应将壳聚糖(CS)和anti-AFP抗体组装于CuO/TiO_(2)/ITO电极表面,再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活性位点,构建出PEC传感平台(BSA/anti-AFP/GA-CS/CuO/TiO_(2)/ITO),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到2.63×10^(-4) ng/mL).制备的传感电极同时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层CuO粒子 CuO/tio_(2)复合 p-n异质结 光电化学传感器 AFP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noTiO_2-CNT复合膜电极在DMF溶液中对糠醛的异相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16
15
作者 褚道葆 张莉艳 +2 位作者 张金花 张秀梅 尹晓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377,共5页
通过在乙醇中电化学溶解Ti金属阳极合成前驱体Ti(OEt)4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碳纳米管(nanoTiO2-CNT)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nanoTiO2-CNT复合膜电极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糠... 通过在乙醇中电化学溶解Ti金属阳极合成前驱体Ti(OEt)4和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纳米TiO2-碳纳米管(nanoTiO2-CNT)复合膜,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nanoTiO2-CNT复合膜电极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氧化还原行为以及对糠醛(furfural)还原的电催化活性.结果发现,nanoTiO2-CNT电极在阴极扫描时有两对氧化还原峰,可逆半波电位E1r/2分别为-1.27V和-2.44V(vsSCE,扫描速度100mV·s-1),分别对应于TiO2/Ti2O3氧化还原电对的可逆电极过程和TiO2/Ti(OH)3电对的准可逆电极过程;在DMF电解液中nanoTiO2-CNT复合膜中的Ti(IV)/Ti(III)氧化还原电对作为媒质间接电还原糠醛为糠醇,反应机理为电化学偶联随后化学催化反应(EC′)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 电催化还原 糠醇 纳米tio2 碳纳米管 复合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染料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齐俊红 王黎明 +2 位作者 徐丽慧 潘虹 董潇远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4222,共9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和水解法制备的TiO_(2)及溶剂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一系列不同浓度的rGO/TiO_(2)纳米复合材料(0、5%、10%、15%、20%质量分数),并对合成产物进行SEM、XRD、XPS、DRS、Raman等表征,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纯TiO_(2)和rGO/TiO_(2)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染液(MB)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中TiO_(2)主要为锐钛矿相,溶剂热合成引入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TiO_(2)的物相没有产生影响,rGO的引入使得rGO/TiO_(2)吸收带发生一定红移,TiO_(2)禁带宽度由3.23降低至3.09 eV;合成的(15%质量分数)rGO/TiO_(2)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00 W高压汞灯照射下70 min对20 mg/L的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97.6%;在500 W氙灯光源下照射70 min对20 mg/L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率达到93.2%,(15%质量分数)rGO/TiO_(2)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及循环稳定性,5次循环光催化降解后,rGO/TiO_(2)有86.1%的降解效率。表现出了优异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这可为光催化处理废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tio_(2)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Ni-W-P)-TiO_2纳米复合电极的催化析氢性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爱昌 骆鹏飞 刘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2-717,共6页
用恒电流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Ni-W-P)-TiO2复合电极,讨论TiO2悬浮量和电沉积时间对电极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以稳态极化曲线对电极的催化析氢特性进行评价,并推测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用恒电流复合电沉积方法制备(Ni-W-P)-TiO2复合电极,讨论TiO2悬浮量和电沉积时间对电极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对电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以稳态极化曲线对电极的催化析氢特性进行评价,并推测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i-W-P)-TiO2电极是纳米TiO2粒子相和纳米晶Ni-W-P固溶体相构成的复合电极,具有较高的催化析氢活性;在25℃、0.5mol/LH2SO4介质中(Ni-W-P)-TiO2电极的表观交换电流密度是Ni-W-P合金电极的2.7倍,是Ni电极的53倍;当电流密度为100mA/cm2时,该电极电势相对于Ni-W-P电极正移了176mV,相对于Ni电极正移了581mV;(Ni-W-P)-TiO2复合电极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源于反应机理的改变,复合电极表面的TiO2纳米粒子与Ni-W-P合金具有明显的电子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P)-tio2电极 Ni-W-P电极 Ni电极 复合电沉积 电催化 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亦军 陈士昆 +1 位作者 褚道葆 姚文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采用 1 mol/ L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 1 0 0 m V/ s,扫描电位为 - 0 .2~ 0 .8V,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 ( Nano- Ti 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借助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对制得的 Nano- Ti... 采用 1 mol/ L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 1 0 0 m V/ s,扫描电位为 - 0 .2~ 0 .8V,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 ( Nano- Ti O2 )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借助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对制得的 Nano- Ti O2 /聚苯胺 ( Nano- Ti O2 / PANI)复合膜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复合膜的生成、峰电流的大小受溶液浓度、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电位的影响 ,成膜速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加快 ,但膜稳定性降低 ,峰电流随扫描速度和电位增大而提高 ,可逆性降低 ,复合膜中 Ti O2 以 1 0~ 35 nm晶粒分散于聚苯胺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聚苯胺 复合电极 电化学 制备方法 结构表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粒子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耐磨性能影响
19
作者 隋洋 魏鹏 +3 位作者 杨芝超 丛川波 孟晓宇 周琼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5-971,共7页
将改性TiO_(2)(m-TiO_(2))纳米粒子分散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溶液中,随后通过快速沉淀法制备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耐磨性的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SEM、DSC、DMA、往复摩擦试验等方法探究了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 将改性TiO_(2)(m-TiO_(2))纳米粒子分散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溶液中,随后通过快速沉淀法制备了兼具高流动性和高耐磨性的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TEM、SEM、DSC、DMA、往复摩擦试验等方法探究了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E耐磨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TiO_(2)纳米粒子对UHMWPE耐磨性的影响机理包括自身刚性作用的直接影响和调控缠结度的间接影响两方面。当m-TiO_(2)纳米粒子含量为0.1%,0.5%(w)时,UHMWPE/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佳,其中,含量为0.1%(w)时,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0855和1.37×10^(-4)mm^(3)/(N·m),缠结度降低约20%。m-TiO_(2)纳米粒子的加入能促进UHMWPE结晶,提升结晶度、加快结晶速率。分散适当尺寸、含量的m-TiO_(2)纳米粒子可同时改善UHMWPE的流动性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tio_(2)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耐磨性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TiO_(2)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马骏杰 李伟 +3 位作者 蓝晓琪 刘峥 周烽海 陈远志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 综述了近年来层状二维二氧化钛(TiO_(2))及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材料中的应用。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因为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的比表面积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SIBs负极材料应用上的优势,阐述了层状二维TiO_(2)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剥离法、模板支撑法等。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的掺杂及复合的方法,以及通过调控TiO_(2)(001)晶面的暴露、设计氧空穴,增加电化学活性的方法。介绍了层状二维TiO_(2)复合材料在SIBs负极材料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证明二维结构以及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TiO_(2)的电化学活性和电导率,从而获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tio_(2) tio_(2)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储钠性能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