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_(2)纳米粒子团簇对纳米流体辐射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冯杰 刘博 +1 位作者 时国华 王子昂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4-530,共7页
纳米粒子的团簇普遍存在于纳米流体的沉降过程中,该文研究了TiO_(2)纳米粒子团簇对纳米流体辐射特性的影响。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单个纳米粒子和团簇体的散射因子和吸收因子,根据独立散射理论计算出纳米流体的相关辐射特性... 纳米粒子的团簇普遍存在于纳米流体的沉降过程中,该文研究了TiO_(2)纳米粒子团簇对纳米流体辐射特性的影响。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单个纳米粒子和团簇体的散射因子和吸收因子,根据独立散射理论计算出纳米流体的相关辐射特性参数。讨论了单团簇结构纳米流体和多团簇结构共存纳米流体的多光谱辐射特性。研究发现,在入射波长为0.40~1.00μm时,单个团簇体的吸收系数要远高于未发生团簇的单个纳米粒子,对于水基纳米流体,纳米粒子的团簇对纳米流体的辐射特性有较大影响。且在对多组分纳米流体的研究中发现,当入射波长在0.30~0.40μm时,不同比例的团簇体对多团簇结构共存纳米流体的吸收系数影响不大。另外,研究发现纳米流体的反照率与单个团簇体所包含的纳米粒子个数在较短入射波长和较长入射波长下存在反向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纳米粒子 热辐射 光学物性 团簇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敬 宗刚 +1 位作者 谢涛 景张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tio_(2)改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ructing graphite-CeO_(2)interfaces to enhance the photothermal activity for solar-driven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3
作者 LI Ruitao GONG Kun +3 位作者 DAI Yuanyuan NIU Qiang LIN Tiejun ZHONG Liangs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7-1147,共11页
CeO_(2) based semiconductor are widely used in sola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DRM)reaction,but still suffer from low activity and low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y.This study developed gra... CeO_(2) based semiconductor are widely used in sola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DRM)reaction,but still suffer from low activity and low light utilization efficiency.This study developed graphite-CeO_(2) interfaces to enhance solar-driven photothermal catalytic DRM.Compared with carbon nanotubes-modified CeO_(2)(CeO_(2)-CNT),graphite-modified CeO_(2)(CeO_(2)-GRA)constructed graphite-CeO_(2) interfaces with distortion in CeO_(2),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abundant oxygen vacancies.These graphite-CeO_(2) interfaces with oxygen vacancies enhanced optical absorption and promoted the gene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arriers.The high endothermic capacity of graphite elevated the catalyst 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592.1−691.3℃,boosting light-to-thermal conversion.The synergy between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and localized heat enabled Ni/CeO_(2)-GRA to achieve a CO production rate of 9985.6 mmol/(g·h)(vs 7192.4 mmol/(g·h)for Ni/CeO_(2))and a light-to-fuel efficiency of 21.8%(vs 13.8%for Ni/CeO_(2)).This work provides insights for designing graphite-semiconductor interfaces to advance photothermal catalytic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photothermal catalysis CeO_(2) graphitE INTERF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ing energy density in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The role of few-layer graphite/carbon black/NiCo_(2)O_(4) composite materials
4
作者 ZHANG Wanggang HUANG Lei +3 位作者 WANG Menghu WANG Jian WEI Aili LIU Yim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62,共17页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 The advancement of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s(PMSCs)for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has been significantly hindered by the challenge of achieving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issue by leveraging screen-printing technology to fabricate high-performance PMSCs using innovative composite ink.The ink,a synergistic blend of few-layer graphene(Gt),carbon black(CB),and NiCo_(2)O_(4),was meticulously mixed to form a conductive and robust coating that enhanced the capacitive performance of the PMSCs.The optimized ink formulation and printing process result in a micro-supercapacitor with an exceptional areal capacitance of 18.95 mF/cm^(2)and an areal energy density of 2.63μW·h/cm^(2)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05 mA/cm^(2),along with an areal power density of 0.025 mW/cm^(2).The devices demonstrated impressive durability with a capacitance retention rate of 94.7%after a stringent 20000-cycle test,demonstra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long-term applications.Moreover,the PMSCs displayed excellent mechanical flexibility,with a capacitance decrease of only 3.43%after 5000 bending cycles,highlighting their suitability for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The ease of integrating these PMSCs into series and parallel configurations for customized power further underscores their practicality for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olutions in various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carbon black composite NiCo_(2)O_(4) screen printing planar micro-supercapacitor energy density mechanical flex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加入量对镁钙砂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臧伟楠 栾舰 +2 位作者 王春艳 李佳 韩昊鹏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 为了改善镁钙材料的抗水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其他性能,以白云石粉和轻烧镁粉为主要原料,外加纳米TiO_(2),以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在100 MPa下成型,经1 650℃煅烧3 h制成镁钙砂试样,研究了TiO_(2)外加量(外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2%、4%、6%和8%)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_(2)的引入可使材料内产生固溶体,促进晶粒长大,同时材料内会有新相CaTiO_(3)和Ca_(4)Ti_(3)O_(10)生成,提高颗粒间结合程度,但过量的新相生成会阻碍材料内气体排出,影响烧结过程。随着纳米TiO_(2)外加量的增加,试样中CaTiO_(3)和Ca_(4)Ti_(3)O_(10)的含量增加,体积密度逐渐降低,显气孔率逐渐增大,常温抗折强度、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水化性能以及热震后的常温抗折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纳米TiO_(2)外加量为2%(w)时,试样的强度、抗热震性和抗水化性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钙材料 纳米tio_(2) 力学性能 抗水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烟气脱硝催化剂中TiO_(2)资源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卫红 宋浩 +4 位作者 孙红娟 王立 宋思慧 柳江涛 高翔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49,共8页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 采用高温碱浸和酸洗的方法对废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处理,研究碱浸和酸洗对催化剂各组分的浸出效果,考察温度对催化剂浸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碱浸温度的提高促进V和W的浸出,210℃时V和W的浸出率分别为82.38%和74.92%。经高温碱浸和酸洗处理后,Al、Ca、Na等杂质的最高浸出率均可达98%以上,回收TiO_(2)的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新催化剂。高温碱浸会破坏催化剂的结构,有利于后续HCl处理对杂质的去除,除杂效果优于直接酸洗处理。高温碱浸过程中会生成Na_(2)TiO_(3),经HCl反应并水解后会形成新的TiO_(2)颗粒,形成更多的小孔,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 tio_(2) 高温碱浸 酸洗 资源化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TiO_(2)浅色导电粉体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利平 蒋佳岑 +1 位作者 郑晓頔 张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1-245,250,共6页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 浅色导电材料因其较低的电阻率,优异的装饰特质迅速发展,运用在传感、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通讯、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锑掺杂二氧化锡和二氧化钛(ATO-TiO_(2))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半导体性质,并且颜色浅、可染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然而其制备过程中容易团聚,导致导电性能较差。因此,制备过程中均匀分散,同时兼具优异的导电性能是目前研究需要迫切解决的科学问题。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分析了包覆复合过程中不同改性剂、Sb_(x)Sn_(1-x)O_(2)∶TiO_(2)复合比和干燥方式对ATO-TiO_(2)浅色导电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电学性能等微观结构形貌及宏观理化性能的影响,实现了可控制备并得到了最佳制备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掺杂二氧化锡 tio 2 浅色导电粉末 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T/TiO_(2)/Mg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昕 卫爱丽 +1 位作者 张杰 余雯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3,109,共7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TiO_(2)/MgO NPs改性,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TiO_(2)/MgO NPs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其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改性TiO_(2)/MgO NPs对PBST基体机械、阻隔、抗菌和保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水蒸汽透过率分别为29.39MPa和2.43×10^(-11) g·m/(m^(2)·s·Pa),相较PBST基体抗拉强度提高了24.32%,水蒸汽透过率降低了32.37%,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s)和大肠杆菌(E.coli)抑菌效果显著,分别达到98.7%和97.2%,并对圣女果有良好的保鲜性能,当改性后的TiO_(2)/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薄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tio 2/MgO 抗菌活性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QDs/N-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昊轩 阮慧珠 +1 位作者 施瑜 伍素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3-427,431,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光催化剂N-CQDs/N-TiO_(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固体荧光(PL)与比表面积仪(BET)等手段对其物相、形貌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N-CQDs掺杂质量比对N...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光催化剂N-CQDs/N-TiO_(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固体荧光(PL)与比表面积仪(BET)等手段对其物相、形貌及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N-CQDs掺杂质量比对N-CQDs/N-T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光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N-TiO_(2)相比,0.5%N-CQDs/N-TiO_(2)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效率为95.43%,这归因于N-CQDs可促进纯N-TiO_(2)对可见光的吸收,同时也可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捕获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见光降解甲基橙过程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为超氧基团(·O_(2)^(-))和光生空穴(h+),且·O_(2)^(-)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 2 水热法 N-CQDs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异质结g-C_(3)N_(4)/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智远 田伟光 +6 位作者 余伟 刘忠将 王润兵 付宇奇 薛成斌 江寒梅 贾碧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96-12103,共8页
环境污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通过生物模板法合成了多孔异质结g-C_(3)N_(4)/TiO_(2)光催化剂,在降解甲基橙废水过程中显示高效的光催化性能。酵母菌作为软模板剂为材料提供了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增加了水溶液中... 环境污染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通过生物模板法合成了多孔异质结g-C_(3)N_(4)/TiO_(2)光催化剂,在降解甲基橙废水过程中显示高效的光催化性能。酵母菌作为软模板剂为材料提供了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增加了水溶液中活性反应位点;同时,g-C_(3)N_(4)/TiO_(2)异质结结构作为电子转移通道,太阳光照射时,在内电场和库伦力作用下,氧化还原性较弱的电子和空穴互相结合,氧化还原能力较强的电子-空穴对保留下来。自由基捕获实验揭示了光照条件下复合材料周围出现的·OH和O_(2)^(-)分子,是光催化降解过程的主要作用成分。因此,生物模板法制备的多孔异质结g-C_(3)N_(4)/TiO_(2)是一种具有前景的降解有机染料废水的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g-C_(3)N_(4) tio_(2) 多孔结构 异质结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修饰g-C_(3)N_(4)的制备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
11
作者 何醒丽 孙满营 苏通明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31,39,共15页
石墨氮化碳(g-C_(3)N_(4))是光催化CO_(2)还原的理想催化剂之一,然而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采用水热法处理由三聚氰胺和B_(2)O_(3)组成的混合物,然后焙烧水热反应产物,制备了一系列B修饰g-C_(3)N_(4)(x-B-HCN,... 石墨氮化碳(g-C_(3)N_(4))是光催化CO_(2)还原的理想催化剂之一,然而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限制了g-C_(3)N_(4)的应用。采用水热法处理由三聚氰胺和B_(2)O_(3)组成的混合物,然后焙烧水热反应产物,制备了一系列B修饰g-C_(3)N_(4)(x-B-HCN,x为B_(2)O_(3)与三聚氰胺的物质的量之比)。采用XRD和FT-IR等对x-B-HCN的晶体结构和官能团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x-B-HCN的光催化CO_(2)还原制CO性能和相应反应机理。结果表明,x-B-HCN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1.8~24.6 m^(2)/g),因此表现出较强的CO_(2)吸附性能。在使用了400 nm截止滤光片的300 W氙灯照射下反应5 h,0.20-B-HCN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其CO生成速率为6.88μmol/(g·h),分别是一步焙烧法制得的g-C_(3)N_(4)(1.24μmol/(g·h))和未经B修饰的HCN-1(1.73μmol/(g·h))的5.54倍和3.97倍。在相同条件下第3次循环中光照5 h时,0.20-B-HCN的CO生成速率为6.53μmol/(g·h),表明0.20-B-HCN具有良好的稳定性。x-B-HCN光催化CO_(2)还原为CO的路径为:CO_(2)→COOH^(*)→CO^(*)→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CO_(2)还原 石墨氮化碳 B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Ti_(3)SiC_(2)和石墨双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易美荣 刘子钲 +3 位作者 雷锦 覃靖国 冯柏晨 郭烈恩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7-547,共11页
采用电化学镀方法在石墨和钛碳化硅(Ti_(3)SiC_(2))颗粒表面镀覆铜层以提高其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镀铜石墨和镀铜Ti_(3)SiC_(2)单相或双相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 采用电化学镀方法在石墨和钛碳化硅(Ti_(3)SiC_(2))颗粒表面镀覆铜层以提高其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进一步,通过热压烧结制备了镀铜石墨和镀铜Ti_(3)SiC_(2)单相或双相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物理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镀铜石墨单相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26),但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磨性[1.86×10^(-6) cm^(3)/(N·m)]较差.添加镀铜Ti_(3)SiC_(2)能显著提高铜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磨性[0.88×10^(-6) cm^(3)/(N·m)],但摩擦系数降低程度较小(0.49).镀铜Ti_(3)SiC_(2)和镀铜石墨双相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减摩耐磨性.此外,研究发现:小尺寸石墨(40μm)使材料的均匀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基体中的石墨在摩擦过程中均匀的向摩擦接触面提供润滑介质,从而提高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而大尺寸石墨在摩擦过程中,石墨易发生剥落形成三体磨损,从而增加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摩擦过程中,Ti_(3)SiC_(2)氧化分解与石墨一起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膜从而起到较好的减摩耐磨效果,但当载荷过高时,摩擦表面的润滑膜遭到破坏,磨损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 复合材料 Ti_(3)SiC_(2) 石墨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ck TiO_(2)/钢渣/石墨多孔材料的原位制备及其光热性能
13
作者 李湘 吴恩辉 +7 位作者 彭文静 李军 马兰 侯静 徐众 李宏 刘鹏 张远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8,共9页
本文以钛白粉为原料,钢渣为骨架,石墨为还原剂,淀粉为造孔剂,聚乙烯醇溶液为粘结剂,采用高温焙烧原位制备Black TiO_(2)/钢渣/石墨多孔材料,并对其光热转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多孔材料的物相、微观... 本文以钛白粉为原料,钢渣为骨架,石墨为还原剂,淀粉为造孔剂,聚乙烯醇溶液为粘结剂,采用高温焙烧原位制备Black TiO_(2)/钢渣/石墨多孔材料,并对其光热转换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XRD、SEM、XPS和UV-Vis等手段对多孔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表面元素组成与价态和光吸收能力进行表征,同时测试了材料的孔隙率和光热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多孔材料的主要物相由锐钛型TiO_(2)、CaTiO_(3)、C和Ca_(3)Mg(SiO_(4))_(2)组成,各物相之间边界清晰。通过高温焙烧,部分Ti^(4+)被还原成Ti^(3+)且形成氧空位,从而成功制备了Black TiO_(2)。孔隙率测试表明,淀粉配比为21.74%的多孔材料的孔隙率为30.5%,并拥有最小的禁带宽度。光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淀粉配比的增加,多孔材料的水蒸发速率和蒸发效率均呈现出先显著提高后略有降低的规律;在TiO_(2)、石墨粉、聚乙烯醇溶液和钢渣质量比固定为1:1:1:4,淀粉配比为18.52%时,多孔材料水蒸发速率和光热转换效率分别可达1.47 kg·m^(-2)·h^(-1)和6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tio_(2) Black tio_(2)/钢渣/石墨多孔材料 原位制备 高温焙烧 光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SiO_(2)/mEG相变材料的制备与热性能探究
14
作者 张豪 曹姗姗 +1 位作者 齐承英 吴向东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00-204,209,共6页
为了提高石蜡(PW)的导热性能和改善泄露问题,研究了一种混合尺寸膨胀石墨(mEG)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协同的体系。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形状稳定的PW/SiO_(2)/m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循环稳定性等... 为了提高石蜡(PW)的导热性能和改善泄露问题,研究了一种混合尺寸膨胀石墨(mEG)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协同的体系。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形状稳定的PW/SiO_(2)/mEG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微观结构、循环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PW/SiO_(2)/EG-20目-18μm具有丰富的三维吸附网络,对PW吸附效果显著;在110℃及以下温度可实现无泄漏储热,并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mEG极大地提高了相变材料的传热性能;10%EG-20目-18μm的加入使得PW/SiO_(2)/mEG的导热系数提升为4.05 W/(m·K),较纯石蜡提高了约13.1倍;此外,还观察到PW/SiO_(2)/EG-20目-18μm在经历300次熔融和凝固循环后相变温度仅变化了0.3℃,潜热降低了2.20 J/g,表现出良好的热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定型相变材料 石蜡 纳米二氧化硅 混合尺寸膨胀石墨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d^(2+)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研究
15
作者 宋珍勇 王婷婷 +2 位作者 吴芳辉 吴孔林 周经伟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09,共8页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 以片状g-C_(3)N_(4)为载体,掺杂具有4f活性电子的电催化性能良好、含丰富氧空位、稳定性更佳的TbVO_(4),成功制备了在溶解氧作为共反应剂的条件下可用于重金属离子Cd^(2+)响应及微量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能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详细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形貌、相态及元素组成和化学状态后,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强了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的TbVO_(4)/g-C_(3)N_(4)复合材料具有比单一g-C_(3)N_(4)更强的ECL发光信号,由此触发了因Cd^(2+)阻抑作用引起的更为灵敏且线性检测范围更宽的ECL响应变化。该复合材料构筑的传感器检出限低(3.98nmol/L),选择性和重现性佳,用于真实样品中Cd^(2+)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石墨相氮化碳 TbVO_(4) 复合材料 电致化学发光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钟斌 王元龙 +2 位作者 于正洋 李飞 丁春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1,共9页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 目的针对铜基石墨复合材料强度低、界面结合弱等问题,采用TiB_(2)陶瓷颗粒作为增强体以改善基体缺陷并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方法以8%(质量分数)镀铜石墨粉、纯度99.99%电解铜粉和TiB_(2)陶瓷颗粒为原料,采用火花等离子烧结法(SPS)制备了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TiB_(2)含量对TiB_(2)/石墨-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TiB_(2)在铜-石墨复合材料基体中的分布相对均匀,与铜基体形成致密结合。随TiB_(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持续增加,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电阻率先减小后增大。当TiB_(2)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时,密度达到最大值8.02 g/cm^(3),电阻值达到最小值0.024μΩ·m。当TiB_(2)添加量为4.5%~6%(质量分数)时,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显著提高,磨损率达到最低值1×10^(−6)mm^(3)/(N·m),与铜-石墨复合材料相比,降低了57%。结论TiB_(2)陶瓷颗粒可有效改善基体缺陷、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微观形貌分析可知,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并伴随轻微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_(2)颗粒 火花等离子烧结(SPS) TiB_(2)/铜-石墨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TiO_2/SiO_2复合纳米微粒的合成及光催化降解NO_2^- 被引量:51
17
作者 金华峰 李文戈 +1 位作者 向纪明 唐吉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6-639,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 Ti O2 / Si O2 和不同浓度 Fe3+掺杂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纳米粉末 ,并利用XRD、BET、UV-vis等手段研究了 Ti O2 / Si O2 及掺铁形成的 Fe3+ / Ti O2 / Si O2 复合微粒的表面结构形态变化 ,以及对污染物 NO- 2 光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3+ / Ti O2 / Si O2 (ω( Fe3+ ) =1 .5 % ,m( Ti)∶ m( Si) =2∶ 1 )具有最佳活性 ,样品呈晶化度较低的锐钛矿结构 .Fe3+ 掺杂导致晶粒的增大 ,稳定性降低 ,大大提高了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 ,有利于对低浓度 N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tio2/SiO2 tio2/SIO2 复合微粒 光降解 NO2- 纳米粉末 催化活性 环境污染物 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 铁掺杂 亚硝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4+)掺杂对TiO_2纳米颗粒膜光催化降解苯酚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8
作者 曹亚安 沈东方 +6 位作者 张昕彤 孟庆巨 马颖 吴志芸 白玉白 李铁津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10-1912,共3页
We prepared TiO 2(anatase) and S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ate film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 method. XRD and XP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n was doped into the lattice of TiO 2 with a ratio of ... We prepared TiO 2(anatase) and S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ate film by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 method. XRD and XP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n was doped into the lattice of TiO 2 with a ratio of n (Sn)∶ n (Ti)=1∶10 . Sn doping largely enhanc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 2 film for phenol degradation. The enhancement in photoactivity by doping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with AFM, FTIR and EFISPS. Sn doping produced localized level of Sn 4+ in the band gap of TiO 2, about 0.4 eV below the conduction band, which could captur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reduce O 2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TiO 2 film, thus accelerated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tio2纳米颗粒膜 掺杂 光催化 降解 苯酚 催化活性 二氧化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天然矿物承载TiO_2制备光催化功能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蒋引珊 张军 +2 位作者 方送生 赵丽颖 刘见芬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利用天然沸石、膨润土作载体制备的TiO2 /矿物复合体光催化材料 ,在阳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 -B具分解脱色性能。实验证实未经高温处理的样品光催化性能优于经高温处理的 ,沸石的脱色率 6小时达 10 0 %,膨润土的脱色率达 94 %。晶相... 利用天然沸石、膨润土作载体制备的TiO2 /矿物复合体光催化材料 ,在阳光照射下对有机染料罗丹明 -B具分解脱色性能。实验证实未经高温处理的样品光催化性能优于经高温处理的 ,沸石的脱色率 6小时达 10 0 %,膨润土的脱色率达 94 %。晶相分析和热分析证实锐钛矿在有沸石、膨润土存在的水相体系中可直接在矿物表面生成 ,结合牢固 ,同时引起矿物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沸石 膨润土 tio2 二氧化钛 功能材料 脱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TiO_2复合纳米粒子光催化剂──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 被引量:119
20
作者 王艳芹 张莉 +1 位作者 程虎民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58-960,共3页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doping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RB) were ... The transition metal ion doped TiO 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 effects of doping different metal ions on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RB)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ping of Fe 3+ , Co 2+ , Ni 2+ and Cr 3+ in TiO 2 nanoparticles made the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TiO 2 particles reduce and the higher the initial content of Fe 3+ , the lower the ability of TiO 2 in photocatalyzing the degradation of RB. But the doping of Zn 2+ and Cd 2+ , especially Zn 2+ , made the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of the TiO 2 particles enhance, showing a great increase of the rate constant( k ) and the initial reaction rate( r ini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复合纳米粒子 光催化降解 罗丹明B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