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氧化辅助微细铣削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茂 赵国龙 +2 位作者 何宁 夏宏军 李亮 《工具技术》 2019年第7期8-13,共6页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抗化学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汽车、切削刀具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其微细铣削加工中存在铣削力高、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诱导氧化辅助... 陶瓷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抗化学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汽车、切削刀具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其微细铣削加工中存在铣削力高、刀具磨损严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诱导氧化辅助微细铣削的复合加工方法,并用该方法制备了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微结构。在激光辐照下,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氧化生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疏松易去除的氧化层;在此基础上,利用微细铣削工艺依次去除氧化层、热影响层和少量基体材料,以获得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主要研究了铣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对铣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铣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的增大,铣削力逐渐增大;在铣削深度为2μm、每齿进给量为0.3μm/z时,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最小,Sa为0.06μm;随着铣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的增大,材料去除方式先后经历弹性滑动摩擦、延性模式和脆性模式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 激光诱导氧化 微细铣削 延性域铣削 复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静态下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单轴抗压强度的韦伯分布规律
2
作者 陈辉 邓勇军 +2 位作者 姚勇 黄雪刚 唐群轶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9,34,共7页
采用超重力燃烧工艺制备了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得其体积密度为4.72 g/cm^3。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陶瓷颗粒间存在许多小于3μm的微孔洞且分布不均匀。在加载速率为0.5 mm/min的准静态条件下进行单轴抗压试验,以Weib... 采用超重力燃烧工艺制备了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得其体积密度为4.72 g/cm^3。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陶瓷颗粒间存在许多小于3μm的微孔洞且分布不均匀。在加载速率为0.5 mm/min的准静态条件下进行单轴抗压试验,以Weibull分布为假设分布,对测得的强度数据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经过Kolmogorov非参数检验,得出该陶瓷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单轴抗压强度分布规律可以用模数系数为3.04834,最小抗压强度为0 MPa的两参数Weibull分布表征,预测了其平均强度为53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基陶瓷复合材料 超重力燃烧 准静态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及损伤机理
3
作者 王亮 聂飞晴 +3 位作者 肖鹏 曲士昱 何玉怀 许巍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对于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对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 Al_(2)O_(3)/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抗氧化等特性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材料能够在极端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对于确保发动机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对Al_(2)O_(3)/Al_(2)O_(3)复合材料在1000℃~1200℃下的拉伸蠕变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纳米压痕等实验方法对试样在不同温度、应力下的断口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Al_(2)O_(3)纤维晶粒逐渐长大,强度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了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显著下降。当蠕变温度为1200℃时,复合材料的蠕变速率较1100℃高了两个数量级,断裂时间大幅缩短,观察试样断口发现,在1100℃的蠕变实验中,纤维拔出长度较长,并未出现明显的基体裂纹。这表明基体与纤维界面结合较好,基体开裂受到抑制,基体和纤维共同分担载荷;而在1200℃,纤维拔出长度较短,强度下降速度更快,蠕变寿命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Al_(2)O_(3)陶瓷复合材料 蠕变性能 蠕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幸红 洪长青 +3 位作者 韩杰才 张贺新 孟松鹤 曲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905,共7页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在碳纳米管含量为0.5wt%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20.5GPa,弯曲强度为496MPa,断裂韧性达7.25MPa.m1/2;断口形貌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主要分布于TiB2颗粒的晶界处,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碳纳米管的拔出机制和桥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tib2陶瓷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TiC-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SHS工艺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汪建利 汪洪峰 +1 位作者 朱云广 邓启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8-130,共3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制备C 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通过实验获得制备3wt%Ti-B4C-Cf体系的优化工艺为最佳预制块相对密度为60%左右,预压力为4 MPa,最佳延迟6 s,高压压力300 MPa,高温保压时间15s。
关键词 CF TiC-tib_2 复合材料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短切碳纤维对陶瓷基复合材料TiC-TiB_2强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启超 汪建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短切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损伤,影响短切碳纤维的性能,进而影响其补强增韧的效果。在SHS反应过程中,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化学损伤的主要途径就是添加稀释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在B4C+3Ti+xCf TiC+2TiB2+xCf体系中,通过向反应物中添加稀释剂镍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改善各相之间的接触状况,提高各相之间的界面强度,提高短切碳纤维补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陶瓷复合材料 短切碳纤维 SHS/PHIP 强韧化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_f)/(TiC-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SHS/PHIP工艺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启超 汪建利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41,共6页
在利用SHS/PHIP技术制备(Ni,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对预制坯相对密度、预压力、延迟时间、致密化压力、保压时间等基本工艺参数以及镍和碳纤维的含量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影响该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在利用SHS/PHIP技术制备(Ni,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过程中,对预制坯相对密度、预压力、延迟时间、致密化压力、保压时间等基本工艺参数以及镍和碳纤维的含量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影响该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致密化压力、镍含量和碳纤维含量,并为此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质量为120 g的试样中,当碳纤维的含量为3%、镍含量为15%(均为质量分数),预制坯相对密度为61%左右、延迟时间为16 s、致密化压力为300 MPa、保压时间为6 s时,该材料的性能最优,其室温弯曲强度σb=488.27MPa,断裂韧性KIC=12.9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 Cf)/(TiC-tib2) 陶瓷复合材料 SHS/PHIP工艺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B_2-SiC和C_(sf)/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飞宇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4-738,共5页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 通过真空热压工艺制备了ZrB_2-SiC材料和C^(sf)(碳短纤维)/ZrB_2-SiC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氧乙炔火焰在4186.8kW/m^2的热流下分别喷吹烧蚀两种材料180s.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2406℃,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4%,线烧蚀率为-1×10^(-3)mm/s,C_(sf)/ZrB_2-SiC材料表面最高温度达到1883℃,烧蚀后质量烧蚀率为-0.19%,线烧蚀率为-4×10^(-4)mm/s.对两种材料烧蚀表面和剖面的分析发现,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表及里依次形成了疏松ZrO_2氧化层、SiC富集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SiC富集层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C_(sf)/ZrB_2-SiC材料烧蚀后由外到内分别形成了ZrO_2-SiO_2氧化层、SiC耗尽层和未反应层的三层结构,其中最外层以ZrO_2为骨架,SiO_2弥合其中的结构有效地阻挡了烧蚀中氧的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2-SIC Csf/ZrB2-SiC 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薛菁 王俊 孙宝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3-47,共5页
介绍了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制备工艺的研究状况及TiB2颗粒的含量、大小及在铝基体中的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AL复合材料 tib2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含量对Ti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金鹏 肖利民 +2 位作者 吕明 王时英 梁国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2-45,共4页
以作Ni为金属烧结剂,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1650℃下制备了含Ni量不同的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Ni含量对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 以作Ni为金属烧结剂,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在1650℃下制备了含Ni量不同的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研究了Ni含量对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含量的增加,Ti B_2基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微观组织中的缺陷先减少后增多,抗弯强度、断裂韧度和硬度也随着先增大后减小;当Ni含量为8wt%时,微观组织的缺陷少、力学性能良好,此时的相对密度为(99.3±0.3)%,抗弯强度为(952.3±86.2)MPa,断裂韧度为(7.3±0.3)MPa·m^(1/2),硬度为(22.4±0.6)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陶瓷刀具 烧结剂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和高温保压时间对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的SHS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坯相对密度为 5 9.0 %,压坯轴向压力为 1 3 5MPa,预压力为 1 8MPa ,延迟时间为 7s ,高压压力为 3 6 0MPa ,高温保压时间为 1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 复合材料 SHS工艺 正交优化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 Ti B2 相和 Cu相 ,没有生成其他中间相 ;微观组织观察表明 ,合成产物组织致密 ,增强体 Ti 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 ,形貌主要呈近等轴状和块状 ,Cu作为金属粘结剂将 Ti B2 陶瓷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 ,Cu的存在促进了燃烧合成过程中材料的致密化行为。 Cu的加入使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较 Ti B2纯陶瓷均有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微观组织 性能 硼化钛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渗法制备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_2—SiC—Si防氧化涂层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荣军 周新贵 +1 位作者 张长瑞 周安郴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48,共4页
采用包渗法制备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2 —SiC—Si防氧化涂层 ,研究了渗层同埋粉关系、包渗时间对包渗结果的影响 ,并对涂层防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包渗法制得的涂层致密、无裂纹 ,涂层起到了良好的防氧化作用 ,140 0℃... 采用包渗法制备了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MoSi2 —SiC—Si防氧化涂层 ,研究了渗层同埋粉关系、包渗时间对包渗结果的影响 ,并对涂层防氧化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包渗法制得的涂层致密、无裂纹 ,涂层起到了良好的防氧化作用 ,140 0℃在空气中氧化 1h后试样的质量保留率为 94.1% ,保留强度为2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SIC MoSi2-SiC-Si涂层 防氧化 包渗法 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制备TiB_2颗粒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兰晔峰 王强强 +1 位作者 李庆林 郭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采用Al-TiO2-KBF4-Na3AlF6为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Al-18%Si复合材料,运用XRD、OM、EPMA、SEM和硬度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分布、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l、Si和T... 采用Al-TiO2-KBF4-Na3AlF6为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Al-18%Si复合材料,运用XRD、OM、EPMA、SEM和硬度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分布、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l、Si和TiB2相组成;原位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1.0μm),并均匀弥散分布于Al-18%Si基体中;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b2颗粒 Al-Si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ZrB_2-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飞宇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杜善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0-954,共5页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不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ZrB_2-SiC-xwt%CNTs(x=0、1.0、2.5、4.0)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TEM观察了试样的微观结构,用SEM观察了试样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情况,并对其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的不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ZrB_2-SiC-xwt%CNTs(x=0、1.0、2.5、4.0)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TEM观察了试样的微观结构,用SEM观察了试样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情况,并对其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碳纳米管主要分布沉积在ZrB_2颗粒内部,形成内晶型结构,在CNTs含量为2.5%时,相对密度、维氏硬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99.6%、21.7GPa和542MPa,断裂韧性达到6.10MPa·m^(1/2).碳纳米管加入后材料致密性提高、晶粒细化,所形成的内晶型结构是材料强度和韧性得以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ZrB2陶瓷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20%SiO_2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相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继兵 李国彬 +1 位作者 崔春翔 安雅琴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3,17,共5页
外加质量分数为 2 0 %的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油磨性能、物相组成和组织形貌。油磨条件下 ,在 98~ 1 764N载荷内 ,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小于基体合金 1 96N时的... 外加质量分数为 2 0 %的SiO2 采用粉末冶金法成功制备了原位生成陶瓷相增强Al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油磨性能、物相组成和组织形貌。油磨条件下 ,在 98~ 1 764N载荷内 ,复合材料的体积磨损量始终小于基体合金 1 96N时的体积磨损量 1 .67mm3,在 1 764N时的最大磨损量小于 0 .8mm3。复合材料的最终物相为MgAl2 O4 、MgO、Mg2 Si、Si和Al。在颗粒SiO2 与Al-Mg反应过程中 ,约有复合材料中质量分数为 2 .8%Mg和7.0 %Al及 0 .2 6 %Cu扩散入颗粒内 ,颗粒内约有质量分数为 9.74%Si,0 .2 3 %O被置换到颗粒外 ,颗粒主要由MgAl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相增强 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相组成 原位复合材料 原位SiO2-Al-Mg复合材料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生成纳米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9
17
作者 龙祥愿 章爱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8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原位反应生成TiB2/Al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反应机理、性能,以及提高TiB2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工艺,归纳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b2颗粒 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iB_2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超豪 孙友宏 +2 位作者 马少明 王慧远 钱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3-460,共8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试验研究了7075-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腐蚀率与TiB2颗粒的比例成对应关系,而这主要与由原位TiB2颗粒引起的位错密度的增加有关。选择性点蚀具有晶粒间非对称的特点,主要归因于由TiB2颗粒与... 采用动电位极化试验研究了7075-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腐蚀率与TiB2颗粒的比例成对应关系,而这主要与由原位TiB2颗粒引起的位错密度的增加有关。选择性点蚀具有晶粒间非对称的特点,主要归因于由TiB2颗粒与铝基体的热膨胀系数错配所致的局部位错密度不同。晶间腐蚀易于发生于大角度晶界,而特殊晶界和小角度晶界则表现出耐腐蚀性。晶内TiB2颗粒及其与铝基体的界面均无腐蚀发生。沿晶TiB2颗粒与晶界交汇的界面受晶间腐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复合材料 特殊晶界 点蚀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Al_2O_3/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树先 袁森 +2 位作者 王俊 孙宝德 王武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状晶团的方式向前推进的 ,胞状晶团的形成源于合金熔体的微观传输通道 .胞状晶团的长大按照淹没和合并两种方式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法 Al2O3/Al陶瓷复合材料 自生长方式 三氧化二铝/铝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TiB_2/Ti_3AlC_2陶瓷复合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世帅 张旺玺 +1 位作者 梁宝岩 冯燕翔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24,共4页
采用TiB_2和Ti_3AlC_2微粉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B_2/Ti_3AlC_2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_3AlC_2含量对TiB_2陶瓷的致密度、物相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压力30MPa、1400℃条件下,添加钛铝碳含量为20~30wt%... 采用TiB_2和Ti_3AlC_2微粉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B_2/Ti_3AlC_2陶瓷复合材料,研究了Ti_3AlC_2含量对TiB_2陶瓷的致密度、物相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压力30MPa、1400℃条件下,添加钛铝碳含量为20~30wt%时制得的陶瓷复合材料含有较多的孔洞,且主要分布在TiB_2颗粒间,样品密度偏低,硬度低于570HV。当添加的Ti_3AlC_2量为40wt%时,样品的微观结构中孔洞数量降低且孔径变小,硬度高达1040HV。提高60TiB_2烧结温度至1600℃,物相TiB_2沿晶面(001)发生较明显的取向,样品60TiB_2的微观结构中孔洞消失或存在量极少,致密度高达4.393g/cm^3,硬度高达240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TI3ALC2 陶瓷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