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合成TiB/Ti基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2
1
作者 覃业霞 吕维洁 +1 位作者 徐栋 张荻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研究了TiB/Ti基复合材料在550, 600和65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 分析了增强体TiB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TiB/Ti基复合材料在550, 600和650℃空气中的恒温氧化行为, 分析了增强体TiB对钛基复合材料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配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层表面的相组成、形貌以及氧化层剖面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主要为抛物线类型; TiB/Ti基复合材料的氧化层由金红石型的氧化物TiO2 组成, 没有发现B2O3 的氧化物; 增强体TiB能够提高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 而且随着TiB增强体含量的增加, 钛基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 TiB增强体促进了致密氧化膜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tib/ti基复合材料 氧化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Al_(3)Ti)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庄伟彬 曹庆 +3 位作者 覃龙健 孙川淼 金忠贵 刘敬福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0-7145,共6页
采用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1%、3%、5%(质量分数)(TiC+Al_(3)Ti)/6061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双相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分布于晶界处,而Al_(3)Ti相呈短棒状、分布于晶粒内部。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随着(... 采用原位合成方法,制备了1%、3%、5%(质量分数)(TiC+Al_(3)Ti)/6061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双相增强体含量对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在复合材料中,TiC颗粒分布于晶界处,而Al_(3)Ti相呈短棒状、分布于晶粒内部。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随着(TiC+Al_(3)Ti)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TiC+Al_(3)Ti)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晶粒细化效果最为显著,此时复合材料平均晶粒尺寸为43.02μm。随着(TiC+Al_(3)Ti)含量的增加,铸态复合材料布氏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最大抗压载荷逐渐增加,5%(质量分数)(TiC+Al_(3)Ti)/6061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最高,其值分别为104.57 HB、322.19 MPa、186.27 MPa、457.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原位合成 (tiC+Al_(3)ti)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构型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3
作者 戴昌晟 高义民 +3 位作者 缪喆宇 肖鹏 李烨飞 李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2-59,68,共9页
本研究以Al B_(2)粉末作为硼源,以纯钛(TA1)粉末、Mo粉末为基体,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非均匀构型Ti 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 本研究以Al B_(2)粉末作为硼源,以纯钛(TA1)粉末、Mo粉末为基体,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非均匀构型Ti 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工艺参数的改变没有明显改变Ti B增强相的形貌和分布。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增加,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基体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基体显微硬度也增加。当烧结温度为1300℃,烧结时间为60 min时,元素扩散充分,复合材料有较高的致密度和强度,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α-Ti基体硬度分别为922.1 MPa、1960.4 MPa、42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tib增强相 热压烧结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TiB/凹凸棒石矿物双相增强Ti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占永 王红美 +3 位作者 于鹤龙 尹艳丽 周新远 郭永明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91,共12页
以Ti、Al、B和凹凸棒石矿物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B/凹凸棒石矿物双相增强Ti基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等研究了凹凸棒石矿物对原位Ti基... 以Ti、Al、B和凹凸棒石矿物粉体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原位TiB/凹凸棒石矿物双相增强Ti基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等研究了凹凸棒石矿物对原位Ti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物相结构、增强体形态与分布以及微纳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RV滑动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凹凸棒石改善原位Ti基复合材料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PS工艺制备的原位TiB/凹凸棒石矿物双相增强Ti基复合材料组织致密,原位自生TiB增强体分布均匀,凹凸棒石矿物对复合材料基质相具有明显的细晶强化作用.在摩擦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下,凹凸棒石矿物与复合材料中的Ti、Al以及对偶钢球的Fe等元素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形成了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石墨和凹凸棒石矿物等构成的减摩自修复层,从而使钛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tib 凹凸棒石 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91-Ti复合材料表面微弧氧化/有机复合涂层防护性能研究
5
作者 谷永瑞 焦进超 +2 位作者 张津 连勇 郑开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6-68,共13页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 目的研究AZ91-Ti表面MAO/有机复合涂层的长效防护性,以及其膜下腐蚀行为。方法在AZ91-Ti表面制备EP/PU和MAO/EP/PU等2种膜层,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划伤试验等系统对比研究涂层的性能,并分析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2种涂层的阻抗值均随着盐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然而,单一EP/PU涂层在720 h盐雾试验后出现明显鼓泡现象,而MAO/EP/PU复合涂层在960 h盐雾试验后无明显变化。单一EP/PU涂层的膜下腐蚀呈现横向扩展的局部腐蚀和丝状腐蚀特征,MAO涂层能够有效抑制腐蚀介质的横向扩散,从而显著提升复合涂层的耐久性。划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体系下AZ91-Ti的腐蚀扩展面积与AZ91相当。结论MAO中间层通过机械互锁和化学稳定双重作用,显著提升了有机涂层的界面结合强度和腐蚀介质阻挡能力,有效提高了AZ91-Ti复合材料的长周期耐腐蚀性能,使其达到了同等防护下商用AZ91镁合金的水平,为AZ91-Ti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颗粒增强镁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空气喷涂 耐腐蚀 膜下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和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6
作者 吕维洁 张小农 +3 位作者 张荻 吴人洁 卞玉君 方平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11,40,共4页
分析了增强体 Ti C 和 Ti B 在钛中的原位生成机理, 利用普通的熔铸设备, 原位合成制备了 Ti C 和 Ti B 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 S E M 和 X 射线衍射的研究结果表明: Ti C 和 Ti B 以不同形状在钛基... 分析了增强体 Ti C 和 Ti B 在钛中的原位生成机理, 利用普通的熔铸设备, 原位合成制备了 Ti C 和 Ti B 颗粒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 S E M 和 X 射线衍射的研究结果表明: Ti C 和 Ti B 以不同形状在钛基体中生长, 较为细小, 且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复合材料 tiC t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TiB_2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幸红 洪长青 +3 位作者 韩杰才 张贺新 孟松鹤 曲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9-905,共7页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 研究了用热压烧结(HP)方法制备TiB2-xwt%CNTs-5wt%Ni(x=0.1、0.3、0.5、1、4)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用XRD研究了其相组成,用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和裂纹扩展.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在碳纳米管含量为0.5wt%左右时,复合材料的硬度达到20.5GPa,弯曲强度为496MPa,断裂韧性达7.25MPa.m1/2;断口形貌分析表明碳纳米管主要分布于TiB2颗粒的晶界处,复合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碳纳米管的拔出机制和桥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tib2陶瓷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薛菁 王俊 孙宝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3-47,共5页
介绍了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制备工艺的研究状况及TiB2颗粒的含量、大小及在铝基体中的分布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磨性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并对其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AL复合材料 tib2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钛基复合材料中TiB的生成热力学及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邦盛 吴士平 +2 位作者 尚俊玲 郭景杰 傅恒志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感应熔炼和熔模精铸相结合的方法,利用Ti-B-Al体系制备出了原位自生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增强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只存在TiB增强体和Ti,无TiAl3杂质...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感应熔炼和熔模精铸相结合的方法,利用Ti-B-Al体系制备出了原位自生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增强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只存在TiB增强体和Ti,无TiAl3杂质相形成,TiB增强体呈柱状短纤维,这与其B27晶体结构有关,且增强体/基体界面清洁无杂质污染,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论述了在Ti-B-Al体系中制备TiB增强体的生成机制:在Ti-B-Al体系中,Al首先受热熔化使得Ti和B相继溶解于Al液中;Ti与Al之间先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放出的热量进一步引发了溶解于液相中的B和Ti产生高温自蔓延形成Ti-B化合物。以热力学理论分析,应最终形成TiB2,但实际上由于动力学影响,最终形成了T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钛复合材料 tib 热力学 动力学 形成机制 微观结构 生长形貌 晶格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和高温保压时间对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的SHS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坯相对密度为 5 9.0 %,压坯轴向压力为 1 3 5MPa,预压力为 1 8MPa ,延迟时间为 7s ,高压压力为 3 6 0MPa ,高温保压时间为 1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 复合材料 SHS工艺 正交优化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制备TiB_2颗粒增强Al-Si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兰晔峰 王强强 +1 位作者 李庆林 郭晶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采用Al-TiO2-KBF4-Na3AlF6为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Al-18%Si复合材料,运用XRD、OM、EPMA、SEM和硬度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分布、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l、Si和T... 采用Al-TiO2-KBF4-Na3AlF6为反应体系,通过热力学分析,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TiB2/Al-18%Si复合材料,运用XRD、OM、EPMA、SEM和硬度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分布、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主要由Al、Si和TiB2相组成;原位内生的TiB2颗粒细小(<1.0μm),并均匀弥散分布于Al-18%Si基体中;与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b2颗粒 Al-Si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 Ti B2 相和 Cu相 ,没有生成其他中间相 ;微观组织观察表明 ,合成产物组织致密 ,增强体 Ti 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 ,形貌主要呈近等轴状和块状 ,Cu作为金属粘结剂将 Ti B2 陶瓷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 ,Cu的存在促进了燃烧合成过程中材料的致密化行为。 Cu的加入使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较 Ti B2纯陶瓷均有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微观组织 性能 硼化钛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生成纳米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9
13
作者 龙祥愿 章爱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3-76,8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原位反应生成TiB2/Al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反应机理、性能,以及提高TiB2颗粒分布均匀性的工艺,归纳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原位反应 tib2颗粒 AL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TiB_2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超豪 孙友宏 +2 位作者 马少明 王慧远 钱鸣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3-460,共8页
采用动电位极化试验研究了7075-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腐蚀率与TiB2颗粒的比例成对应关系,而这主要与由原位TiB2颗粒引起的位错密度的增加有关。选择性点蚀具有晶粒间非对称的特点,主要归因于由TiB2颗粒与... 采用动电位极化试验研究了7075-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腐蚀率与TiB2颗粒的比例成对应关系,而这主要与由原位TiB2颗粒引起的位错密度的增加有关。选择性点蚀具有晶粒间非对称的特点,主要归因于由TiB2颗粒与铝基体的热膨胀系数错配所致的局部位错密度不同。晶间腐蚀易于发生于大角度晶界,而特殊晶界和小角度晶界则表现出耐腐蚀性。晶内TiB2颗粒及其与铝基体的界面均无腐蚀发生。沿晶TiB2颗粒与晶界交汇的界面受晶间腐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 复合材料 特殊晶界 点蚀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形核机制及转变动力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树瑜 柴跃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8-70,共3页
阐述了原位合成制备TiB_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自生相的形核机制以及转变动力学,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一般角度来分析TiB_2的形成机制,依据扩散原理讨论TiB_2转变动力学、反应润湿及反应活化能。
关键词 颗粒增强 动力学 原位合成 tib2颗粒 复合材料 形核机制 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TiB2/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内耗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文貌 许征兵 +3 位作者 上官琪 许灵艳 何娟 曾建民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显微组织和内耗性能的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放热反应(LSM)法制备了TiB2/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内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显微组织和内耗性能的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放热反应(LSM)法制备了TiB2/铝基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内耗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SM法制备的TiB2/铝基复合材料密度低于3.5 g.cm-3,原位生成的TiB2增强相细小且分布均匀,复合材料具备较好的内耗性能(内耗值为6.65×10-3左右),是一种低密度高内耗的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铝复合材料 低密度 内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增强B_4C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反应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硕 温广武 +1 位作者 雷廷权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本文采用原位生成法设计了SiC TiB2 B4C和Al2 O3 TiB2 B4C两种新型多元颗粒增强B4C复合材料。根据原位反应生成TiB2 增强相的组织设计思路 ,通过计算反应生成焓ΔH和自由能ΔG的热力学数据 ,证明了原位反应制备所设计材料的可行性。... 本文采用原位生成法设计了SiC TiB2 B4C和Al2 O3 TiB2 B4C两种新型多元颗粒增强B4C复合材料。根据原位反应生成TiB2 增强相的组织设计思路 ,通过计算反应生成焓ΔH和自由能ΔG的热力学数据 ,证明了原位反应制备所设计材料的可行性。经研究原位反应过程 ,发现原位反应经过若干不稳定中间相的过程 ,最终形成预期设计的多元增强相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tib2 增强 B4C复合材料 反应热力学 原位反应 碳化硼 硼化钛 陶瓷 组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短切碳纤维对陶瓷基复合材料TiC-TiB_2强韧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启超 汪建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对采用SHS/PHIP技术制备的Cf/TiC-TiB2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短切碳纤维损伤严重,补强增韧效果不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在B4C+3Ti+Cf体系的SHS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温度太高,使短切碳纤维表面的碳原子与钛粉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短切碳纤维表面的化学损伤,影响短切碳纤维的性能,进而影响其补强增韧的效果。在SHS反应过程中,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化学损伤的主要途径就是添加稀释剂来降低反应温度。在B4C+3Ti+xCf TiC+2TiB2+xCf体系中,通过向反应物中添加稀释剂镍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短切碳纤维的化学损伤,改善各相之间的接触状况,提高各相之间的界面强度,提高短切碳纤维补强增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tib2陶瓷复合材料 短切碳纤维 SHS/PHIP 强韧化 稀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的添加对TiB_2-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19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17,20,共5页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 Ti B2 陶瓷和 Cu基体的润湿性 ,将金属 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通过 XRD,SEM,EPMA和 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 Ni的添加对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 Ti B2 陶瓷和 Cu基体的润湿性 ,将金属 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通过 XRD,SEM,EPMA和 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 Ni的添加对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含 Ni复合材料的金属粘结相的面间距比不含 Ni时 Cu的面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Ni加入后 ,Ti B2 - Cu- Ni复合材料的组织较 Ti B2 - Cu复合材料更加致密 ,但陶瓷颗粒尺寸却大于Ti B2 - Cu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 ;Ni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和冷却速度 ,使得部分 Ti B2 陶瓷颗粒有足够的时间长成棒状 ,同时造成 Ti B2 陶瓷颗粒间形成更多的烧结颈 ;Ni的加入也改善了陶瓷与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 ,使陶瓷相与金属粘结相的界面结合牢固 ,看不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中界面脱开的现象。金属 Ni的添加有利于改善 Ti B2 -Cu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NI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B_2/6061铝基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
20
作者 沈华刚 吕刚磊 +1 位作者 赵豪杰 付家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39-141,共3页
通过搅拌铸造法制备实验用TiB_2/6061铝基复合材料,对室温和高温下6061铝合金和Ti B2/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性能和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两者的微观断裂形貌。试验表明:添加TiB_2颗粒使6061铝合金的力学... 通过搅拌铸造法制备实验用TiB_2/6061铝基复合材料,对室温和高温下6061铝合金和Ti B2/6061铝基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性能和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两者的微观断裂形貌。试验表明:添加TiB_2颗粒使6061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大幅改进。在20~500℃拉伸试验,同一温度下TiB_2/6061的极限抗拉强度比6061铝合金的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的抗拉强度均下降;在高温下,TiB_2/6061拉伸断裂颈缩较小;在20~200℃,6061铝合金的拉伸沿45°斜面断裂。随着温度升高,有明显颈缩,延展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温性能 tib2/60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