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iB_2/C composite cathode coating for aluminum electrolysis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劼 吕晓军 +2 位作者 李庆余 赖延清 杨建红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209-213,共5页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iB2/C cathode composite co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measur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 device; the effects of TiB2 content and kinds of carbonaceous fillers as well...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iB2/C cathode composite co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measured with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est device; the effects of TiB2 content and kinds of carbonaceous fillers as well as their mean particle size on their electrical resis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coating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iB2 content and the decrease of its mean particle size.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TiB2 increases from 30% to 60%,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coating at room temperature decreases from 31.2μΩ·m to 23.8μΩ·m.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coating at 960℃ lowers from 76.1μΩ· m to 38.4μΩ·m with the decrease of TiB2 mean particle size from 12μm to 1μm. The kinds of carbonaceous filler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iB2/C composite coating at 960℃, when the graphite, petroleum coke and anthracite are used as fillers,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ies of the coating are 20.3μΩ·m, 53.7μΩ·m and 87.2μΩ·m, respectively. For the coating with petroleum coke filler, its electrical resistiv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petroleum coke filler.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t 960℃ decreases from 56.2μΩ·m to 48.2μΩ·m with the mean particle size of petroleum coke increasing from 44μm to 1200μm. However, too big carbonaceous particle size has adverse influence on the abrasion resistance of coating. Its proper mean particle size is 42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sis composite material tib2 coat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sliding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TiB_2/ZA27 composite 被引量:1
2
作者 耿浩然 崔峰 +1 位作者 田宪法 钱宝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In-situ TiB2 particles reinforced ZA27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stir-casting technique and a two-step method. TiB2/Al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incorporating K2TiF6, KBF4 salts and other agents into Al melt. As a... In-situ TiB2 particles reinforced ZA27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the stir-casting technique and a two-step method. TiB2/Al composite was produced by incorporating K2TiF6, KBF4 salts and other agents into Al melt. As a master alloy, TiB2/Al composite was used to manufacture TiB2/ZA27 composite, which results in the generation of well-distributed reinforcing TiB2 phase. The hardness,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TiB2/ZA27 composi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ardness of the composite is enhanced with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TiB2 particles, the incorporation of TiB2 reduces the wear rate of TiB2/ZA27 composite and improves the friction property under lubricated and dry sliding friction conditions. The worn track width of ZA27 alloy is 1.6 and 2.5 times as long as that of (2.1%)TiB2/ZA27 composite at 150N and 700N load under lubricated conditions, which indicates that TiB2/ZA27 composite possesses higher bearing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reaction tib2 ZA27 composite WEAR fr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IG welding-brazing butt joints of in-situ TiB2/7050 composite and TA2 被引量:1
3
作者 Huan-huan Sun Yi-bo Ren +4 位作者 Yang Feng Hao-qiang Ba Dong Chen Chun-juan Xia Hao-wei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062-1070,共9页
Lightweight hybrid structures of Al MMCs and titanium alloy dissimilar materials have great prospect in the defence industry applic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join Al MMCs with Ti metal to achieve this structural de... Lightweight hybrid structures of Al MMCs and titanium alloy dissimilar materials have great prospect in the defence industry applic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join Al MMCs with Ti metal to achieve this structural design. In this work, in-situ Ti B_(2)/7050 composite and TA2 were firstly attempted to join by TIG welding-brazing technique. The result was that the intact welding-brazing butt joint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The joint presents dual characteristics, being a brazing on TA2 side and a welding on Ti B_(2)/7050 side. At brazing joint side, ER4043 filler metal effectively wets on TA2 under TIG heating condition,and a continuous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 with 1 e3 mm is formed at welded metal/TA2 interface. The whole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s are composed of Ti(Al Si)3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 but their morphologies at the different regions present obvious distinguishes.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reaction layers is as much as 141 e190 HV. At welding joints side, the fusion zone appears the equixaed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e grain sizes a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of welded metal,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Ti B2 particulates from the melted Ti B_(2)/7050 on acceleration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growth for the new crystal nucleus. The tensil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optimal welding-brazing joint is able to achieve 138 MPa. The failure of the tensile joint occurs by quasi-cleavage pattern, and the cracks initiate from the IMCs layer at the groove surface of TA2 and propagate into the welded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tib2/7050 composite TA2 TIG welding-brazing FABRIC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baking processes on properties of TiB_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晓军 李劼 +1 位作者 赖延清 方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3期429-433,共5页
Pitch and TiB2/C green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with simultaneous DSC-TGA, and effects of three baking processes of TiB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i.e. K25, K5 and M5, on properties of... Pitch and TiB2/C green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ere respectively analyzed with simultaneous DSC-TGA, and effects of three baking processes of TiB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i.e. K25, K5 and M5, on properties of TiB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mogravimetrie behavior of pitch and TiB2/C green composite cathode is similar, and appears the largest mass loss rat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00 to 600 ℃. The bulk density variation of sample K5 before and after baking is the largest (11.9%), that of sample K25 is the second, and that of sample M5 is the smallest (6.7%). The crushing strength of sample M5 is the biggest (51.2 MPa), that of sample K2.5 is the next, and that of sample K5 is the smallest (32.8 MPa). But, the orders of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and electrolysis expansion of samples are just opposite with the order of crushing strength. The heating rat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sample. The faster the heating rate is, the bigger the pore size and porosity of sample are. Compared with the heating rate between 200 and 600℃ of samples K25 and K5, that of sample M5 is slower and suitable for baking process of TiB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electrolysis tib2/C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baking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的正交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 利用SHS技术制备了性能优良的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SHS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压坯相对密度、压坯轴向压力、预压力、延迟时间、高压压力、高温保压时间等 ,对这些参数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为了研究不同的延迟时间、高压压力和高温保压时间对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TiB2 40 %Cu基复合材料的SHS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坯相对密度为 5 9.0 %,压坯轴向压力为 1 3 5MPa,预压力为 1 8MPa ,延迟时间为 7s ,高压压力为 3 6 0MPa ,高温保压时间为 1 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 复合材料 SHS工艺 正交优化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基复合材料的燃烧合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曲伟 韩杰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4-17,共4页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 通过燃烧合成工艺制备了 Ti B2 - 4 0 % Cu (质量分数 )基复合材料 ,对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力学、相组成以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 Ti B2 是最稳定的相 ,中间相 Ti- Cu化合物最终转变为 Ti B2 相 ;XRD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 Ti B2 相和 Cu相 ,没有生成其他中间相 ;微观组织观察表明 ,合成产物组织致密 ,增强体 Ti B2陶瓷颗粒尺寸细小 ,形貌主要呈近等轴状和块状 ,Cu作为金属粘结剂将 Ti B2 陶瓷颗粒相互连接在一起 ,Cu的存在促进了燃烧合成过程中材料的致密化行为。 Cu的加入使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较 Ti B2纯陶瓷均有大幅度提高 ,材料的韧化机制为裂纹尖端塑性钝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基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热力学 微观组织 性能 硼化钛陶瓷 金属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Al_2O_3和TiB_2粒子增强Al-Cu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宗义 吕毓雄 毕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由TiO2AlBCuO体系制备了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3.2%Cu和Al6.0%Cu合金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两种复合材料中均有Al2O3和TiB2生成,没有发现Al3Ti相产生。... 由TiO2AlBCuO体系制备了原位Al2O3和TiB2粒子增强Al3.2%Cu和Al6.0%Cu合金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在两种复合材料中均有Al2O3和TiB2生成,没有发现Al3Ti相产生。原位生成的Al2O3和TiB2粒子为尺寸小于2μm的等轴状粒子,在Al基体中均匀分布。室温拉伸试验表明两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并且随着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增加。动态压缩试验表明,这种AlCu合金基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对应变速率是不敏感的,这可由不同应变速率变形后的复合材料基体中位错密度大致相同来解释。高温压缩蠕变试验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均表现出高的显态应力指数。随基体合金中Cu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蠕变抗力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氧化铝 硼化钛 铝铜合金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2-Cu基金属陶瓷高温烧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丽 韩杰才 +1 位作者 张幸红 徐强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0-273,277,共5页
为研究TiB2-Cu基金属陶瓷材料的高温烧蚀行为,采用燃烧合成与同时致密化技术(SHS/PH IP)制备了TiB2-40Cu及TiB2-40Cu-8N 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电弧风洞试验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和抗烧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 为研究TiB2-Cu基金属陶瓷材料的高温烧蚀行为,采用燃烧合成与同时致密化技术(SHS/PH IP)制备了TiB2-40Cu及TiB2-40Cu-8N 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电弧风洞试验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和抗烧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材料烧蚀前后的微观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模型表面均有烧蚀冲刷痕迹,TiB2-40Cu模型由于抗热震性较差,其表面有裂纹出现,TiB2-40Cu-8N i的质量烧蚀率较TiB2-40Cu的质量烧蚀率低.微观组织分析表明,TiB2-40Cu模型烧蚀面中心区域剖面附近存在沿厚度方向100μm左右的烧蚀区.TiB2-40Cu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为金属相的熔化、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基金属陶瓷 抗热震 烧蚀行为 烧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的计算纯度对TiB_2-Cu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用SHS工艺制备了TiB2-Cu复合材料,研究了B的4组计算纯度90%、92%、95%和100%对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相组成、微观组织、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TiB2-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B计算纯度为92%时最好,而并非实际纯度90%.基于B与... 用SHS工艺制备了TiB2-Cu复合材料,研究了B的4组计算纯度90%、92%、95%和100%对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相组成、微观组织、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TiB2-Cu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在B计算纯度为92%时最好,而并非实际纯度90%.基于B与粉末中的杂质O反应生成B2O3而挥发掉的原理,得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B的计算纯度越低,表明B的实际含量越高,但同时相应的杂质含量也越高,这样由于杂质的挥发而产生的孔隙也越高;一小部分Ti在高温下固溶于基体Cu中而消耗Ti,使B剩余,所以在计算配比时,B的计算纯度应大于实际纯度,但是考虑到两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应存在一个最佳的计算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纯度 tib2-cu复合材料 B 性能 粉末 杂质 自蔓延燃烧合成 S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的添加对TiB_2-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10
作者 徐强 张幸红 +1 位作者 韩杰才 赫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17,20,共5页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 Ti B2 陶瓷和 Cu基体的润湿性 ,将金属 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通过 XRD,SEM,EPMA和 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 Ni的添加对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 利用燃烧合成工艺原位合成了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 Ti B2 陶瓷和 Cu基体的润湿性 ,将金属 Ni作为合金化元素加入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通过 XRD,SEM,EPMA和 TEM等检测手段对金属 Ni的添加对 Ti B2 - Cu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含 Ni复合材料的金属粘结相的面间距比不含 Ni时 Cu的面间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Ni加入后 ,Ti B2 - Cu- Ni复合材料的组织较 Ti B2 - Cu复合材料更加致密 ,但陶瓷颗粒尺寸却大于Ti B2 - Cu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 ;Ni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和冷却速度 ,使得部分 Ti B2 陶瓷颗粒有足够的时间长成棒状 ,同时造成 Ti B2 陶瓷颗粒间形成更多的烧结颈 ;Ni的加入也改善了陶瓷与金属粘结相之间的润湿性 ,使陶瓷相与金属粘结相的界面结合牢固 ,看不到 Ti B2 - Cu复合材料中界面脱开的现象。金属 Ni的添加有利于改善 Ti B2 -Cu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cu基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NI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反应纳米TiB_2/Cu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微结构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耐艳 涂江平 +5 位作者 杨友志 齐卫笑 刘芙 张孝彬 卢焕明 刘茂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利用原位反应技术 ,通过控制反应物B2 O3 和石墨的含量制备了原位生长纳米TiB2 增强Cu基复合材料。用XRD ,EDS ,TEM对TiB2 /Cu原位复合材料进行微结构分析 ,研究表明铜基体中弥散分布着 5 0nm的TiB2颗粒 ,并对Cu基体有良好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原位反应 硼化钛 铜基复合材料 制备 微结构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TiC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6
12
作者 唐建新 曾照强 +1 位作者 胡晓清 苗赫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分析了 Ti B2 - Ti 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原位生成机理 ,利用普通的热压烧结设备 ,以 Ti H2 - B4C为原料原位合成了高性能的 Ti B2 - Ti C陶瓷基复合材料。 TEM和 X射线衍射的研究结果表明 :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中 Ti B2 为长柱状的显微形貌 。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陶瓷基复合材料 硼化钛 碳化钛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还原气氛下铝热法制备Al_2O_3-TiB_2复相陶瓷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李远兵 覃显鹏 +1 位作者 王龙 李楠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1-212,共2页
以铝粉、B2 O3 粉和TiO2 粉为原料 ,研究了埋炭还原气氛下B2 O3 加入量、温度和气氛 3种工艺因素对铝热还原法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还原气氛下用铝热还原法可以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 (2 )原料中B2 ... 以铝粉、B2 O3 粉和TiO2 粉为原料 ,研究了埋炭还原气氛下B2 O3 加入量、温度和气氛 3种工艺因素对铝热还原法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还原气氛下用铝热还原法可以制备Al2 O3 -TiB2 复相陶瓷。 (2 )原料中B2 O3 过量 ,则有 9Al2 O3 ·2B2 O3 相生成。 (3)烧成温度在 90 0℃时铝热反应基本未开始 ;10 0 0℃时有大量TiB2 和α Al2 O3 相生成 ,α Al2 O3 呈长方柱状 ,晶粒较大 ,TiB2分布在α Al2 O3 颗粒之间 ,晶粒细小 ;10 0 0℃以上时 ,反应产物的相组成变化不大 ,但 15 0 0℃后 ,TiB2晶粒较大 ,尺寸为 0 .5~ 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因素 还原气氛 铝热法 制备 Al2O3-tib2复相陶瓷 铝热还原法 工艺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含量对TiB_2/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1 位作者 雷永平 Norman Zhou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7-49,共3页
研究了 Ti B2 含量对原位生成 Ti B2 / 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i B2 /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随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但强度在 Ti B2 的含量超过 2 .0 %后有所下降 ,导电率随 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软化温度基... 研究了 Ti B2 含量对原位生成 Ti B2 / 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Ti B2 / Cu复合材料的硬度、强度随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提高 ,但强度在 Ti B2 的含量超过 2 .0 %后有所下降 ,导电率随 Ti B2 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 ,软化温度基本保持在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铜合金 ti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iB_2对Ti-B-C复相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世波 温广武 张宝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1800℃,35MPa的条件下热压烧结B4C/Ti(摩尔比1:3),得到了TiB2/TiC陶瓷材料.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54MPa和8.4MPa·m1/2.当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TiB2时,发现显微结构中有棒晶出现,经X射线分析为TiB2.添加5%(体积比)TiB2... 在1800℃,35MPa的条件下热压烧结B4C/Ti(摩尔比1:3),得到了TiB2/TiC陶瓷材料.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54MPa和8.4MPa·m1/2.当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TiB2时,发现显微结构中有棒晶出现,经X射线分析为TiB2.添加5%(体积比)TiB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540MPa和10.8MPa·m1/2;而添加20%TiB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下降到357MPa和8.19MPa·m1/2.经扫描电镜观察,添加5%TiB2的材料中棒晶数量明显,长度在10~40μm,气孔较少;而20%TiB2材料中的棒晶发育不充分,数量较少,并且存在大量的气孔.这说明一定数量的添加剂可以促进棒晶的生长和发育.原位形成的棒晶,使材料起到了自增韧的效果,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C复合材料 添加剂 TIO2 力学性能 硼化钛 碳化钛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B合金凝固过程中初生TiB_2的固-液界面形态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文理 张虎 +2 位作者 张二林 金云学 曾松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2,共4页
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 Ti Al- B合金 ,并用 XRD、SEM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初生 Ti B2 晶体的界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合金主要由 Ti Al和 Ti B2 两相组成 ;初生 Ti B2 呈六面棱柱状 ,在其 (0 0 0 1)面存在清晰的生长... 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 Ti Al- B合金 ,并用 XRD、SEM对材料的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初生 Ti B2 晶体的界面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合金主要由 Ti Al和 Ti B2 两相组成 ;初生 Ti B2 呈六面棱柱状 ,在其 (0 0 0 1)面存在清晰的生长台阶、凸台状或柱棒状分枝 ,它们的各晶面取向与母体的取向一致。分析表明 ,在 Ti Al- B合金凝固过程中初生 Ti B2 晶体的固 -液界面是不稳定的 ,使固 -液界面由一完整光滑的界面逐渐演变为由多个相互独立的次级界面构成的复杂界面 ,次级界面亦为小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 tib2 钛基复合材料 晶体生长 TiAl-B合金 凝固 固-液界面 原位自生 形态演变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成TiB_2/Al-Si-Mg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延峰 刘相法 边秀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40-845,共6页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结合LSM法和MCR法原位反应生成TiB2 粒子增强Al Si Mg复合材料。研究发现 :原位生成TiB2 粒子呈等轴状且尺寸 <1μm ,大都均匀分布在共晶组织中 ,与共晶Si交织在一起 ,在α(Al)中只有少量的TiB2 粒子 ;原位TiB2 粒子可明显强化Al Si Mg复合材料 ,且随着TiB2 粒子数量的增加 ,强化效果也随之提高 ,而且延伸率也略有升高 ,如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可达 2 96MPa ,延伸率为 5 .5 %;热处理 (T6)可将共晶Si由原先的连续棒状变为孤立的颗粒状 ,大幅度提高材料抗拉强度 ,使 6 %TiB2 /ZL10 4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达386MP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Al-Si-Mg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2/Cu复合材料作电极点焊镀锌钢板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仕节 史耀武 +2 位作者 雷永平 段仁民 NormanZhou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2,15,共4页
研究了含 Ti B2 为 1.5 %的铜基复合材料 (Ti B2 /Cu)作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失效形式 ,结果表明 :Ti B2 /Cu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Cu Cr Zr合金电极的 4倍 ,Ti B2 /Cu电极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表面的合金化 ,少量的细碎... 研究了含 Ti B2 为 1.5 %的铜基复合材料 (Ti B2 /Cu)作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失效形式 ,结果表明 :Ti B2 /Cu电极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 Cu Cr Zr合金电极的 4倍 ,Ti B2 /Cu电极的失效形式主要是表面的合金化 ,少量的细碎翻边、粘附和坑蚀 ,不出现蘑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分析 电极 点焊 tib2/Cu复合材料 镀锌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Al/TiB_2复合材料铸态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信贤 赵玉涛 孙国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对AlTiO2 KBF4 反应体系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Al TiB2 复合材料 .研究表明 :采用合适的熔剂 ,可降低反应所需温度 ;细小的TiB2 颗粒均匀地分布在铝基体上 ,当TiO2 加入量为 10 %时 ,Al TiB2 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84 5 %... 对AlTiO2 KBF4 反应体系 ,采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了Al TiB2 复合材料 .研究表明 :采用合适的熔剂 ,可降低反应所需温度 ;细小的TiB2 颗粒均匀地分布在铝基体上 ,当TiO2 加入量为 10 %时 ,Al TiB2 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84 5 %,而伸长率为 12 7%;重熔除气对复合材料组织分布影响不大 ,重熔除气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较基体提高了 98 9%,伸长率为 1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复合材料 tib2 熔剂 熔体直接反应法 铸态组织 性能 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 化合物制取颗粒增强 TiB_2/Al 复合材料 被引量:7
20
作者 凌兴珠 徐振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用熔炼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通过添加Ti,B化合物,在纯铝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基体得以增强.就TiB2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Ti,B化合物(Ⅰ,Ⅱ号)的增强效... 用熔炼法制备TiB2/Al复合材料.通过添加Ti,B化合物,在纯铝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基体得以增强.就TiB2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Ti,B化合物(Ⅰ,Ⅱ号)的增强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iB2/Al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明显优于铝基体.与Ⅰ号Ti,B化合物相比,Ⅱ号Ti,B化合物能更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TiB2/Al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硬度随Ti,B化合物加入量增多而提高,而延伸率降低.含2.0%(体积分数)TiB2的复合材料其热轧退火态的拉伸强度和铸态布氏硬度分别为158MPa和388MPa,与纯铝基体相比,拉伸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111%和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tib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