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耐磨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建峰 施璐 +2 位作者 王连军 江莞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7-1150,共4页
以商用硅粉、碳粉、钛粉以及少量的铝粉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原位反应制备了Ti_3SiC_2-SiC复合材料.利用盘销式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了Ti_3SiC_2-SiC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材料相对于硬化钢的摩... 以商用硅粉、碳粉、钛粉以及少量的铝粉为原料,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原位反应制备了Ti_3SiC_2-SiC复合材料.利用盘销式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了Ti_3SiC_2-SiC复合材料的耐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C含量的增加,材料相对于硬化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SiC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摩擦磨损性能.Ti_3SiC_2单相材料摩擦系数在0.8~1.0之间,而Ti_3SiC_2-40vol%SiC复合材料在稳态下的摩擦系数达到了0.5,Ti_3SiC_2-40vol%SiC复合材料相对于Ti_3SiC_2单相材料的磨损系数下降了一个数量级.Ti_3SiC_2-SiC复合材料的高抗磨损性归因于磨损类型的改变以及SiC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 SPS ti3sic2-si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硅技术原位制备Ti_3SiC_2-SiC复合材料的新工艺(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翠英 殷小玮 李向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03-1008,共6页
提出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液态硅渗透TiC/C预制体原位反应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和EDS考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材料主要由Ti3SiC2相组成,SiC相含量较少;Ti3SiC2晶相呈现... 提出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液态硅渗透TiC/C预制体原位反应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和EDS考察了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材料主要由Ti3SiC2相组成,SiC相含量较少;Ti3SiC2晶相呈现出3~10μm大小的层状结构;施加10kg的压力下测得样品S1550-1,S1550-3和S1550-4的硬度分别为6.8GPa、7.1GPa和7.8GPa,它们的密度在3.55~3.96g/cm3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液态硅渗透技术原位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可行的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硅渗透 新型原位合成 tiC/C预制体 ti3sic2-sic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威 何敏 +1 位作者 陈璐宁 韩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MoS2/Ti3C2Tx异质复合材料,采用SEM、XRD、XPS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制样品的形貌、结构、成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Ti3C2Tx引入量为30 mg时,所制MoS2/Ti3C2Tx异质复合电极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达到262.54 F/g,且经10 000次循环后仍保持82.1%的初始比电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ti3C2Tx 异质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比电容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制备Ti_3SiC_2-SiC复合材料块体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汇果 倪东惠 +2 位作者 郑军君 潘国如 李元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39-141,145,共4页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无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块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样品进行相分析,并运用扫描电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反应温度。结果表明,Ti∶Si∶C=0.42∶0.23∶0.35时,可制得纯...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通过无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块体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样品进行相分析,并运用扫描电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反应温度。结果表明,Ti∶Si∶C=0.42∶0.23∶0.35时,可制得纯度较高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块体,只含有极少量的TiSi2杂质。Ti3SiC2晶粒无特定的生长方向,平均长度在10μm以下,厚度小于5μm。略高的Si含量有利于获得纯度较高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sic 复合材料 无压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3C_2-Ni-Ti_3SiC_2新型减摩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立鑫 柳学全 +4 位作者 丁存光 李一 李楠 李金普 李发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4-431,共8页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一种新型Cr3C2-Ni-Ti3SiC2减摩材料,并研究Ti3SiC2添加量对其与GCr15摩擦副在400℃大气环境下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摩擦场的作用下,复合材料中的Ti3SiC2能够诱发形成具有良好减摩作用的摩擦氧化膜,不...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一种新型Cr3C2-Ni-Ti3SiC2减摩材料,并研究Ti3SiC2添加量对其与GCr15摩擦副在400℃大气环境下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摩擦场的作用下,复合材料中的Ti3SiC2能够诱发形成具有良好减摩作用的摩擦氧化膜,不仅可以降低摩擦副的摩擦因数,避免摩擦因数的较大波动,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摩擦系统的总磨损率,对摩擦偶件起到极好的保护作用。当Ti3SiC2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5%、5.0%、7.5%和10%时,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比未添加Ti3SiC2的Cr3C2-Ni金属陶瓷的摩擦因数分别下降5.3%、15.8%、26.3%和13.2%,摩擦副的总磨损率也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同时,摩擦偶件的磨损率也由3.5×10-5 mm3/(N·m)逐步下降到9.8×10-7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C2-Ni ti3sic2 摩擦学行为 高温减摩 摩擦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Al_2O_3对Ti_3SiC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金学 尹洪峰 +2 位作者 帅航 田养利 袁蝴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7-1004,共8页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研究热压温度和Al2O3含量对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可以在1450℃烧结得到致密度高、性能良好的Ti3SiC2-Al2O3复合材料。添...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研究热压温度和Al2O3含量对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相组成、力学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热压烧结,可以在1450℃烧结得到致密度高、性能良好的Ti3SiC2-Al2O3复合材料。添加Al2O3可以起到第二相增强的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当Al2O3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断裂韧性达最大值(7.10 MPa-m1/2),当Al2O3添加量为30%时抗弯强度达最大值(512 MPa)。Al2O3在高温下与TiO2反应生成具有耐高温和高抗热震性能的Al2Ti O5,可以有效提高Ti3SiC2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Al2O3 复合材料 相组成 力学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_3SiC_2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7
作者 昝青峰 汪长安 +2 位作者 黄勇 李翠伟 赵世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17,21,共4页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 采用两种方法制备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一是原位-热压法,即Ti3SiC2是在层状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同时被合成的;一是分步法,即制备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制备出Ti3SiC2高纯粉,再采用热压法进行烧结制备层状材料。两种方法制备的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强度保持在450MPa以上,断裂功达到1200~1560J/m2,相对Al2O3块体材料提高十余倍。另外,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不同的组成和显微结构,决定了这两种Al2O3/Ti3SiC2层状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前者强度较高韧性较低,后者强度较低而韧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ti3sic2 层状复合材料 原位-热压法 分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制备Ti_3SiC_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与微观结构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正阳 周爱国 +1 位作者 李良 王李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1,共3页
在Ar气氛保护下,以钛粉、硅粉、石墨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制备的复合材料中Ti3SiC2含量及金刚石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0℃为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最佳反应温度,... 在Ar气氛保护下,以钛粉、硅粉、石墨粉和金刚石粉为原料,采用无压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烧结温度对制备的复合材料中Ti3SiC2含量及金刚石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1 400℃为制备Ti3SiC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最佳反应温度,高于此温度金刚石大量石墨化,低于此温度Ti3SiC2不能有效合成;生成的Ti3SiC2包裹在金刚石颗粒表层,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区,表明在高温条件下金刚石颗粒表层发生石墨化相变;石墨化的碳元素参与Ti3SiC2合成反应,明显改善Ti3SiC2相与金刚石颗粒界面润湿性,提高Ti3SiC2与金刚石颗粒之间的界面结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金刚石 反应机理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制备Ti_3SiC_2/MgAl_2O_4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盼军 尹洪峰 +2 位作者 潘丽青 袁蝴蝶 孙高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MgAl2O4复合材料,研究MgAl2O4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2O4和Ti3SiC2两相之间具有很好的化学相容性;MgAl2O4的引入对该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影响不明显;Mg...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MgAl2O4复合材料,研究MgAl2O4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Al2O4和Ti3SiC2两相之间具有很好的化学相容性;MgAl2O4的引入对该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影响不明显;MgAl2O4晶粒镶嵌在Ti3SiC2晶粒的层片之间,相互穿错搭接,可以有效地阻止裂纹的扩展;适当的MgAl2O4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MgAl2O4的质量分数为20%时,其抗弯强度达到421.4 MPa,当MgAl2O4的质量分数为10%时,其断裂韧性达到4.27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 sic2/MgAl2O4 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含量对Ti_3SiC_2/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洪峰 范强 +1 位作者 任耘 张军战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8-81,共4页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SiC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试样难于致密,试样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才能达到较高的致密度;(2)随SiC含...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了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SiC含量对该复合材料致密化程度、力学性能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SiC含量的增加,试样难于致密,试样需要在更高的温度才能达到较高的致密度;(2)随SiC含量的增加,Ti3SiC2/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提高,但SiC含量达到50%时,由于复合材料含有较多的孔洞,使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3)Ti3SiC2/SiC复合材料在常温下表现为非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si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的加入对Ag-MoS_2-graphite复合材料力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淑萍 韦尧兵 +3 位作者 韩杰胜 马文林 郭铁明 孟军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2-628,共7页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g-Mo S2-graphite和Ag-Mo S2-graphite-Ti3Si C2两种银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种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及其在不同环境(大气和低真空)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低润湿性使得Ti3Si C2与基体界面处的... 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Ag-Mo S2-graphite和Ag-Mo S2-graphite-Ti3Si C2两种银基自润滑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种材料的致密度、硬度、弯曲强度及其在不同环境(大气和低真空)中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低润湿性使得Ti3Si C2与基体界面处的孔隙增多,降低了致密度和弯曲强度,但对硬度影响不明显;摩擦过程中Ti3Si C2颗粒易于从基体材料表面剥落,阻碍了润滑膜的形成,造成Ag-Mo S2-graphite-Ti3Si C2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高于Ag-Mo S2-graphite复合材料;但Ti3Si C2的添加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在大气中的耐磨性能,这主要与摩擦过程中的材料转移和摩擦化学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基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ti3sic2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Si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高磊 尹洪峰 +2 位作者 董留兵 潘丽青 陈盼军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9-1022,共4页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不同SiC含量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在1100~1500℃下恒温氧化20 h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适量SiC的引入能有效的提高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2)复合材料的氧... 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3SiC2/SiC复合材料,针对不同SiC含量的Ti3SiC2/SiC复合材料在1100~1500℃下恒温氧化20 h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适量SiC的引入能有效的提高Ti3SiC2/Si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2)复合材料的氧化膜分内外两层,外层成分为TiO2,逐渐向内层过渡为TiO2和SiO2的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sic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 氧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_3SiC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贲云飞 徐桂芳 +1 位作者 杨娟 程晓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以Cu粉、Ti3SiC2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Cu/Ti3SiC2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利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其磨损性能,采用SEM、EDS和XRD观察分析发该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及... 以Cu粉、Ti3SiC2粉末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的Cu/Ti3SiC2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利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其磨损性能,采用SEM、EDS和XRD观察分析发该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形貌及其组成。结果表明:Ti3SiC2在基体组织中分布均匀,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其在基体组织中的分布有聚集的趋势,材料的致密度逐渐下降;磨损质量损失在Ti3SiC2含量达到20vol%时最小;该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磨粒磨损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氧化磨损,氧化产物为Cu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3sic2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组织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_3SiC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贾换 尹洪峰 +1 位作者 袁蝴蝶 杨祎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8,共4页
以粉末Ti,Si,TiC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C/Ti3SiC2复合材料。借助XRD和SEM研究TiC含量对TiC/Ti3SiC2复合材料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压烧结可以得到致密度较高的TiC/Ti3SiC2复合材料;引入Ti... 以粉末Ti,Si,TiC和炭黑为原料,采用反应热压烧结法制备TiC/Ti3SiC2复合材料。借助XRD和SEM研究TiC含量对TiC/Ti3SiC2复合材料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压烧结可以得到致密度较高的TiC/Ti3SiC2复合材料;引入TiC可以促进Ti3SiC2的生成,当引入TiC的质量分数达30%,TiC/Ti3SiC2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406.9 MPa,3.7 MPa.m1/2;复合材料中Ti3SiC2相以穿晶断裂为主,TiC晶粒易产生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ti3sic2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相组成 显微结构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良 周爱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1117,1141,共5页
Ti3SiC2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可加工陶瓷材料。通过与第二相的复合,Ti3SiC2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某些缺点,扩大了Ti3SiC2的应用领域。颗粒弥散增强Ti3SiC2复合材料,相对于Ti3SiC2单相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但是损失了... Ti3SiC2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可加工陶瓷材料。通过与第二相的复合,Ti3SiC2复合材料克服了单一材料的某些缺点,扩大了Ti3SiC2的应用领域。颗粒弥散增强Ti3SiC2复合材料,相对于Ti3SiC2单相材料,具有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但是损失了部分可加工性与韧性。Ti3SiC2作为超硬复合材料的结合剂,克服了金属结合剂与陶瓷结合剂的缺点,而保留了各自的优点。这种超硬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超硬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Ti3SiC2/金属复合材料的硬度通常明显高于Ti3SiC2单相材料,可以在不明显降低金属导电性、导热性的基础上,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Ti3SiC2作为弱层与Al2O3形成的层状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微裂纹扩展,从而获得具有极高韧性的层状陶瓷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复合材料 基体 增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中宝 许少凡 袁传勇 《稀有金属快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为了考察Al,Sn,Zr,Mo合金元素对?`钛合金在室温和77K低温(液氮)下的缺口冲击韧性(冲击值Ak)的影响,采用示波冲击试验机测试了Ti-2Al,Ti-2Sn,Ti-2Zr和Ti-1Mo4种?`钛合金在室温和77K下的Ak值,并计算了表征其冲击韧性的弹性变形功、塑性变... 为了考察Al,Sn,Zr,Mo合金元素对?`钛合金在室温和77K低温(液氮)下的缺口冲击韧性(冲击值Ak)的影响,采用示波冲击试验机测试了Ti-2Al,Ti-2Sn,Ti-2Zr和Ti-1Mo4种?`钛合金在室温和77K下的Ak值,并计算了表征其冲击韧性的弹性变形功、塑性变形功和裂纹扩展撕裂功。用扫描电镜观察了4种合金冲击试样断口的形貌。计算数据和显微组织表明,4种合金均显示韧性特征,4种合金元素对冲击韧性贡献的顺序为:Mo>Zr>S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复合材料 硬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含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1-x)Ti_3SiC_2+xSiC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倪东惠 谭文昌 +2 位作者 郑军君 罗汇果 李元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9-1284,共6页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制备出(1-x)Ti3SiC2+xSiC(x=0.1-0.8)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经1 300℃放电等离子烧结15 min后,可以得到纯净的0.9Ti3SiC2-0.1SiC和含有微量石墨的0.2Ti3SiC2-0.8... 以钛粉、硅粉和石墨粉为原料,制备出(1-x)Ti3SiC2+xSiC(x=0.1-0.8)复合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经1 300℃放电等离子烧结15 min后,可以得到纯净的0.9Ti3SiC2-0.1SiC和含有微量石墨的0.2Ti3SiC2-0.8SiC复合材料,0.9Ti3SiC2-0.1SiC和0.2Ti3SiC2-0.8SiC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分别为8.8和10.5 GPa,均明显高于Ti3SiC2的(4 GPa)。随着S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也增加,但杂质(石墨)和孔洞的含量也增多,成分为0.5Ti3SiC2-0.5SiC的复合材料在烧结过程中有少量Si流出;而当SiC含量增加到0.2Ti3SiC2-0.8SiC时,烧结过程中大量的Si流出使得复合材料无法成功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ti3sic2 sic 放电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烧结制备Ti_3SiC_2-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及界面反应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宝岩 张旺玺 +2 位作者 王艳芝 徐世帅 穆云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5-731,共7页
采用Ti_3SiC_2粉体和金刚石粉体为原料,通过微波烧结制备Ti_3SiC_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金刚石的含量和粒度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微波烧结Ti_3SiC_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金刚石表面会形成... 采用Ti_3SiC_2粉体和金刚石粉体为原料,通过微波烧结制备Ti_3SiC_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金刚石的含量和粒度对该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高温微波烧结Ti_3SiC_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金刚石表面会形成不同的涂层,从而与基体结合剂结合良好。金刚石的粒度和含量对复合材料中基体组成和金刚石的表面涂层状态有显著影响。烧结过程中,金刚石会不同程度的影响Ti_3SiC_2的分解。Ti_3SiC_2分解后生成Si与TiC。当金刚石含量相同(10%)、粒度较粗(30/40)时,金刚石表面会形成钛硅相与SiC涂层组织;基体的主相为Ti_3SiC_2、钛硅相与SiC。当金刚石粒度较细(W20)时,金刚石表面的C元素充分地与Si反应生成SiC涂层,基体主相变成TiC和Ti_3SiC_2。当金刚石粒度适中(120/140目与170/200目)时,基体的主相为Ti_3SiC_2。选取金刚石粒度为170/200目、金刚石含量较低时(5%与10%),基体的组成为Ti_3SiC_2与少量的SiC。金刚石含量较高时(20%与30%),基体的组成为Ti_3SiC_2与少量的Ti C和SiC。各试样中金刚石表面都会形成钛硅相与Si C涂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金刚石 微波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对Ti_3SiC_2/Al_2O_3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丽青 尹洪峰 +1 位作者 陈盼军 孙高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0-74,共5页
以Ti、Si、炭黑为原料,通过引入Al2O3,采用热压法制备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Al2O3的试样抗氧化性优于纯Ti3SiC2试样,这是因为在1 ... 以Ti、Si、炭黑为原料,通过引入Al2O3,采用热压法制备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Ti3SiC2/Al2O3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Al2O3的试样抗氧化性优于纯Ti3SiC2试样,这是因为在1 300℃之前,形成α-Al2O3、TiO2和SiO2的混合层,且α-Al2O3集中到氧化层表面呈连续分布,形成致密氧化层。而在1 300℃之后试样表面则生成Al2TiO5抗氧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AL2O3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Ti_3SiC_2/T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琪聃 刘林超 吴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2-469,共8页
采用无压反应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TiC复合材料,利用XRD-7000型衍射仪、INSTRON-119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JSM-6700F型扫描电子显微镜、HST-1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3SiC2/TiC复合材料烧结试样的相组成、抗弯强度、断口显微形貌和载流摩... 采用无压反应烧结技术制备Ti3SiC2/TiC复合材料,利用XRD-7000型衍射仪、INSTRON-119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JSM-6700F型扫描电子显微镜、HST-1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对Ti3SiC2/TiC复合材料烧结试样的相组成、抗弯强度、断口显微形貌和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50℃下可制备得到均匀致密的Ti3SiC2/TiC复合材料;随着试样中TiC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抗弯强度逐渐增大;当TiC质量分数达到18%左右时,抗弯强度明显增加,摩擦系数趋于稳定,磨损率快速下降;电流强度是Ti3SiC2/T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试验电流强度的增强,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明显增大;同时在摩擦表面生成一层熔融状氧化膜(非载流:SiO2、TiO2和FeTiO3载流:FeTiO3和Fe2.35Ti0.65O4),主要磨损形式为电弧烧蚀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tiC 反应烧结 力学性能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