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Cu-Ti钎焊蓝宝石/中间层/TC4合金接头剪切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全明 肖俊峰 +3 位作者 唐文书 高松 孙华为 龙伟民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共7页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 陶瓷/金属钎焊连接面临钎料对陶瓷表面润湿性差和钎焊接头残余应力难缓解等问题,文中分析了Ag-Cu-Ti系活性钎料和中间层特性对蓝宝石/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元素含量增加,Ag-Cu-Ti系钎料熔化温度升高,固液相线温度区间相同.Ag-Cu-3Ti钎料熔化物相主要包括银基、钛基和晶体相等,晶体相主要包括CuTi,Cu_(3)Ti,CuO,TiO,Cu_(2)O,Ti_(2)O和TiAg等;蓝宝石与钎料之间形成致密冶金反应层,其组织主要由银基、铜基固溶体和多种稳定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采用Ag-Cu-3Ti钎料在870℃/20 min钎焊工艺下,添加0.2 mm 4J29片、铜片、钼片、钛纤维多孔材料、2 mm铜和钼片作中间层,钎焊蓝宝石/TC4合金接头剪切强度分别为26.74 MPa,15.20 MPa,15.78 MPa,3.11 MPa,23.73 MPa和30.49 MPa,蓝宝石/2 mm钼片/TC4合金钎焊接头剪切强度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TC4合金 AG-CU-ti钎料 中间层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焊接A7075/A1060/Ti-6Al-4V三层金属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国峰 黄佳雯 +3 位作者 胡家念 朱桂春 刘中枢 陈翔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为解决铝合金A7075和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高强度低熔点特性,在传统爆炸焊接中很难实现结合的问题,通过采用纯铝A1060作为过渡层,从而实现A7075和TI-6AL-4V的爆炸焊接。首先,采用铝合金A7075作为飞板与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板进行直... 为解决铝合金A7075和钛合金TI-6AL-4V由于其高强度低熔点特性,在传统爆炸焊接中很难实现结合的问题,通过采用纯铝A1060作为过渡层,从而实现A7075和TI-6AL-4V的爆炸焊接。首先,采用铝合金A7075作为飞板与钛合金TI-6AL-4V作为基板进行直接焊接,验证两者间直接焊接的不可行性,然后引入纯铝A1060成功实现了A7075/A1060/Ti-6Al-4V的爆炸焊接。对夹层焊接的上、下两个界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对复合板进行拉伸、弯曲力学性能测试,验证焊接质量,最后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相结合,在ANSYS/AUTODYN软件中建立与实验条件一致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焊接的动态过程和界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A7075/A1060/Ti-6Al-4V中A7075/A1060界面的剪切强度为69.77~81.57 MPa,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得出的界面形貌与实际焊接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爆炸焊接 铝/钛复合板 界面形貌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铜和Cu-Ti作为中间层的TiAl/GH3536扩散焊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媛 熊华平 +1 位作者 陈波 郭万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0,113-114,共4页
采用铜箔和Cu-Ti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了TiAl和GH3536的扩散焊试验.以铜箔作为中间层在935℃/10 MPa/1 h参数下获得的焊缝组织以Ti(Cu,Al)2,AlCu2Ti和AlNi2Ti相为主,焊缝中存在裂纹.接头室温平均抗剪强度仅有31 MPa.以Cu-Ti合金作为中间层... 采用铜箔和Cu-Ti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了TiAl和GH3536的扩散焊试验.以铜箔作为中间层在935℃/10 MPa/1 h参数下获得的焊缝组织以Ti(Cu,Al)2,AlCu2Ti和AlNi2Ti相为主,焊缝中存在裂纹.接头室温平均抗剪强度仅有31 MPa.以Cu-Ti合金作为中间层在935℃下采用三种不同参数进行了TiAl和GH3536的液相扩散焊试验.当加压3 MPa,保温10 min时,扩散焊缝中央还存在着宽度约5μm的残留相.保温时间延长至1 h,焊缝形成了较为均匀的分层组织,获得的接头室温抗剪强度最高,达180 MPa.增大压力至20 MPa,保温2 h获得的接头中出现AlNi2Ti相,接头平均室温抗剪强度下降至9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中间层 扩散焊 tiAL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u/Ti复合中间层扩散连接TiC-Al_2O_3/W18Cr4V接头组织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娟 李亚江 +1 位作者 马海军 刘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12,共4页
通过添加Ti/Cu/Ti复合中间层,控制加热温度1 130℃,保温1 h,连接压力15 MPa,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TiC-Al2O3与高速钢W18Cr4V的真空扩散连接,TiC-Al2O3/W18Cr4V接头抗剪强度达103 MP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析了T... 通过添加Ti/Cu/Ti复合中间层,控制加热温度1 130℃,保温1 h,连接压力15 MPa,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TiC-Al2O3与高速钢W18Cr4V的真空扩散连接,TiC-Al2O3/W18Cr4V接头抗剪强度达103 MPa。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测试方法分析了TiC-Al2O3/W18Cr4V扩散连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布。结果表明,Ti/Cu/Ti复合中间层与两侧基体TiC-Al2O3和W18Cr4V发生扩散结合,形成均匀致密、宽度为90μm的扩散过渡区,过渡区显微硬度从3 400 HM逐渐降低到1 000 HM,形成的相结构主要有Ti3Al,CuTi2,Cu和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Al2O3 ti/Cu/ti复合中间层 tiC-Al2O3/W18Cr4V接头 扩散连接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箔厚度对Si_3N_4/Ti/Cu/Ti/Si_3N_4部分瞬间液相连接界面结构及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邹家生 翟建广 +1 位作者 初雅杰 陈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2,共4页
采用Ti/Cu/Ti中间层在1273K、180min的条件下,改变Ti箔厚度进行Si3N4陶瓷的部分瞬间液相(PTLP)连接,讨论Ti箔厚度对界面结构及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连接界面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Ti箔厚度为10μ... 采用Ti/Cu/Ti中间层在1273K、180min的条件下,改变Ti箔厚度进行Si3N4陶瓷的部分瞬间液相(PTLP)连接,讨论Ti箔厚度对界面结构及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对连接界面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Ti箔厚度为10μm时Si3N4/Ti/Cu/Ti/Si3N4接头的室温强度最高,为210MPa。PTLP连接时,当连接温度和时间不变,且连接时间能保证等温凝固过程充分进行的条件下,Si3N4/Ti/Cu/Ti/Si3N4连接界面结构、反应层厚度、等温凝固层厚度随着Ti箔厚度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瞬间液相连 钛箔厚度 陶瓷 界面结构 连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Ti/多元陶瓷连接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杰 邱小明 +1 位作者 朱松 孙大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4,共5页
在Ni-Cr合金表面磁控溅射一层Ti薄膜作为中间层,研究了Ni-Cr/Ti/多元陶瓷连接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Ni-Cr/Ti/瓷界面结合致密,无裂纹、孔隙等缺陷。Ni-Cr/Ti/瓷界面反应非常复杂,界面处形成的新物相有SnCr0.14Ox,NiCr2O4,Cr2O3,... 在Ni-Cr合金表面磁控溅射一层Ti薄膜作为中间层,研究了Ni-Cr/Ti/多元陶瓷连接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Ni-Cr/Ti/瓷界面结合致密,无裂纹、孔隙等缺陷。Ni-Cr/Ti/瓷界面反应非常复杂,界面处形成的新物相有SnCr0.14Ox,NiCr2O4,Cr2O3,TiO2,AlTi3和Ti2Ni。Ti中间层的厚度,烤瓷温度和烤瓷时间将影响Ni-Cr/Ti/瓷界面反应产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最终决定了界面结合强度。烤瓷温度990℃,烤瓷时间2.5min,Ni-Cr/瓷界面结合强度达40.2MPa;在Ni-Cr合金表面溅射Ti中间层厚度为3μm时,Ni-Cr/Ti/瓷界面结合强度可达到48.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合金 ti中间层 陶瓷 微观结构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2Al-24Nb-1Mo O相合金箔材的加工与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卢斌 王永 杨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257-259,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β相区开坯、α_2+B2相区热轧、利用四辊可逆冷轧机冷轧Ti-22Al-24Nb-1Mo O相合金0.1 mm厚箔材的工艺过程。研究轧后退火和固溶处理对合金箔材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合金组织由等轴O相+B2相组成,其中O相... 介绍了一种采用β相区开坯、α_2+B2相区热轧、利用四辊可逆冷轧机冷轧Ti-22Al-24Nb-1Mo O相合金0.1 mm厚箔材的工艺过程。研究轧后退火和固溶处理对合金箔材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合金组织由等轴O相+B2相组成,其中O相(体积分数)约50%;固溶后合金组织由少量等轴O/α_2相+B2相组成;经两种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合金均能获得良好的室温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相合金 ti-22Al-24Nb-1Mo箔材 冷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PbO2/Sb-SnO2/Ti电极的苯酚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鹏 赵跃民 +2 位作者 王立章 张延乐 芦兆青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3-498,共6页
采用刷涂热解-电镀工艺制得了β-PbO2/Sb-SnO2/Ti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行物相组成分析与微观形貌观察.Sb-SnO2中间层抑制PbF2的生成,NaF促进二氧化铅晶粒的成... 采用刷涂热解-电镀工艺制得了β-PbO2/Sb-SnO2/Ti电极.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进行物相组成分析与微观形貌观察.Sb-SnO2中间层抑制PbF2的生成,NaF促进二氧化铅晶粒的成型与分散,消除了β-PbO2聚团.据谢乐公式(Scherrer)计算晶粒尺寸为25.2 nm,电极表面结晶度高达100%.极化测试显示,β-PbO2/Sb-SnO2/Ti电极扩散段电位区、析氧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1.85~2.15 V、2.08 V和0.84,优于β-PbO2/Ti电极的1.40~1.80 V、1.75 V和0.36.使用β-PbO2/Sb-SnO2/Ti、β-PbO2/Ti电极在9 mA·cm-2电流密度对苯酚模拟废水处理240 min,前者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去除率、电流效率(Instant Current Efficiency)高达90.1%和63.28%,优于后者66.9%和44.96%.强化寿命测试表明,β-PbO2/Sb-SnO2/Ti电极与β-PbO2/Ti电极相比延长10倍,工业寿命可达8.6a,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nO2中间层 β-PbO2/ti 极化特性 电流效率 加速寿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Cu作缓冲层的TiC金属陶瓷/304不锈钢扩散连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佳 盛光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0-65,共6页
采用Ti/Nb/Cu复合中间层在连接温度为925℃、保温时间20min、焊接压力8MPa的条件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观察接头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反... 采用Ti/Nb/Cu复合中间层在连接温度为925℃、保温时间20min、焊接压力8MPa的条件下对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进行真空扩散连接。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观察接头微观组织、断口形貌、反应界面元素分布、断面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TiC金属陶瓷和304不锈钢之间形成一个明显的转变过渡区,界面反应产物主要为[Ti,Nb]固溶体+Ti+NbTi4,Nb和剩余Cu+[Cu,Fe]固溶体+Cr。接头抗剪强度达到84.6MPa,断裂发生在TiC和Ti之间的位于TiC上的扩散反应层上。Nb对接头残余应力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界面强度高于因残余应力作用而弱化了的陶瓷基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连接 tiC金属陶瓷 ti/Nb/Cu复合中间层 组织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rFeNiMn高熵合金中间层热等静压扩散连接钛/铝接头组织和性能
10
作者 麻相龙 曹睿 +3 位作者 徐灏 周宁 高爽 徐志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 采用CoCrFeNiMn高熵合金作为中间层进行TC4钛合金和6061铝合金的异种金属热等静压扩散连接实验,研究了接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了连续的结合界面,结合界面由层状的TiAl_(3)、块状的Al-Fe相及两侧母材组成。CoCrFeNiMn高熵合金的加入阻碍了Ti、Al的过量混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结合界面形成了厚度仅为1μm的TiAl_(3)相。接头的拉伸试验和断口形貌观察显示断裂发生于高熵合金过渡层与6061铝合金之间,断裂模式为脆性断裂,最大抗拉强度达到120 MPa。接头及母材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显示接头的腐蚀电位位于两母材之间,腐蚀电流密度高于两母材,表明接头的耐蚀性高于6061铝母材,而腐蚀速率高于两母材,接头腐蚀形貌显示腐蚀行为主要为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等静压扩散连接 ti/Al异种接头 高熵合金中间层 微观组织 连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对Al-Ag-Cu反应扩散连接SiCp/2618Al复合材料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舒大禹 赵祖德 +4 位作者 黄继华 张华 万云 贾代金 张隆平 《粉末冶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采用Al、Ag、Cu等混合粉末作为中间夹层对铝基复合材料(SiCp/2618Al)进行反应扩散连接,通过在中间夹层中添加Ti,研究了Ti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连接温度540℃,保温60min的情况下,Ti的加入改善了Al-Ag-Cu共晶... 采用Al、Ag、Cu等混合粉末作为中间夹层对铝基复合材料(SiCp/2618Al)进行反应扩散连接,通过在中间夹层中添加Ti,研究了Ti对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连接温度540℃,保温60min的情况下,Ti的加入改善了Al-Ag-Cu共晶液相对铝基复合材料表面Al2O3氧化膜和SiC颗粒的润湿性,可以获得均匀致密度高的连接接头;接头主要由Ag、Al和Al-Ag固溶体组成,在其中分布了少量的Al4Cu9、Al3Ti、Ag2Al和SiC;接头的剪切强度随Ti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多的加入Ti反而降低接头的剪切强度,当Ti添加量为2·1%(质量分数)时,连接效果最好,接头剪切强度可达到10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扩散连接 中间夹层 ti 铝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及电解液对TiO_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
12
作者 杜晶晶 赵军伟 +1 位作者 程晓民 王可胜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6-418,共3页
通过中频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在ITO玻璃上沉积出致密的钛薄膜,分别以钛膜和钛箔为基底,在甘油和乙二醇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出TiO_2纳米管阵列,考察阳极氧化电压对纳米管形貌的影响,采用XRD、FE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及形貌... 通过中频脉冲磁控溅射的方法在ITO玻璃上沉积出致密的钛薄膜,分别以钛膜和钛箔为基底,在甘油和乙二醇为主的电解液体系中制备出TiO_2纳米管阵列,考察阳极氧化电压对纳米管形貌的影响,采用XRD、FES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组成、结构及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电压的增加会导致TiO_2纳米管管径和长度的增加,但氧化电压过高会造成钛箔基底TiO_2纳米管的坍塌,而ITO玻璃基钛膜上则会形成纳米深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玻璃基钛膜 钛箔 tiO2纳米管阵列 阳极氧化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00和Ni-25%Si合金钎焊接头性能及失效机理分析
13
作者 李晓鹏 张泽宇 +3 位作者 王厚勤 张秉刚 于涛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1,I0005,共9页
采用Ti-Zr-Ni-Cu非晶钎料对高温钛合金Ti600和Ni-25%Si(原子分数,%)合金进行钎焊试验,重点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镍硅与钛合金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合接头组织特征及断口结构分析阐明了Ti600和Ni-25%Si合金钎焊接头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 采用Ti-Zr-Ni-Cu非晶钎料对高温钛合金Ti600和Ni-25%Si(原子分数,%)合金进行钎焊试验,重点研究了钎焊温度对镍硅与钛合金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合接头组织特征及断口结构分析阐明了Ti600和Ni-25%Si合金钎焊接头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钎缝内部包含多个区域,随着连接温度从900℃上升至980℃,包含(Ti,Zr)2Si和Ti2Ni相的区域逐渐消失,包含Ti5Si3和Ti2Ni相的区域逐渐变厚,最终占据全部钎缝.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随着钎焊温度的升高,接头抗剪强度先增大后降低.当钎焊温度为960℃时,接头的抗剪强度能够达到峰值177 MPa.在脆性Ti2Ni相基体上弥散分布的Ti5Si3相颗粒破坏了Ti2Ni相的连续性,阻碍了裂纹在钎缝内部的扩展是钎焊接头抗剪强度提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00 Ni-25%Si合金 ti-Zr-Ni-Cu非晶钎料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陶瓷Si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热制造工艺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国庆 原梅妮 +3 位作者 侯红亮 曲海涛 赵冰 李殊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23,共7页
以连续陶瓷Si C纤维和TA2箔材为原材料,采用箔-纤维-箔方法,通过真空热制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参数的连续陶瓷Si 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制备态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 以连续陶瓷Si C纤维和TA2箔材为原材料,采用箔-纤维-箔方法,通过真空热制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参数的连续陶瓷Si C纤维增强Ti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制备态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真空热制造工艺参数为900℃/30 min/45 MPa时,复合材料增强体陶瓷Si C纤维与韧性基体Ti实现了理想冶金结合,Si C纤维以层状形式等距均匀分布于基体材料中,纤维轴向间距为200μm,复合材料体积分数为36.82%,陶瓷Si C纤维与基体Ti金属界面层厚度为0.8μm,界面处C元素呈抛物线分布,Si元素和Ti元素分别呈单向递减和单向递增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箔-纤维-箔法 ti基复合材料 陶瓷Si C纤维 热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钎料钎焊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接头的组织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虎 杜学铭 +1 位作者 姚振华 彭军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3,共6页
采用由Ag-Cu-Ti+Mo钎料、铜箔和Ag-Cu钎料组成的多层复合钎料,对Ti(C,N)基金属陶瓷和45钢在不同温度(890,920,950℃)和不同时间(10,20,30min)下进行了真空钎焊,根据接头截面形貌和剪切强度确定了最佳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分析了最佳工... 采用由Ag-Cu-Ti+Mo钎料、铜箔和Ag-Cu钎料组成的多层复合钎料,对Ti(C,N)基金属陶瓷和45钢在不同温度(890,920,950℃)和不同时间(10,20,30min)下进行了真空钎焊,根据接头截面形貌和剪切强度确定了最佳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并分析了最佳工艺下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随钎焊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Ag-Cu-Ti+Mo钎料与金属陶瓷间的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大,铜钛金属间化合物增多,两侧钎料区中的铜基固溶体增多,接头的剪切强度先增后降;最佳钎焊工艺为钎焊温度920℃、保温时间20min,此时接头剪切强度最大,从金属陶瓷向45钢,接头组织依次为Cu3Ti2+Ni3Ti金属间化合物,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钼+铜钛金属间化合物,铜,银基固溶体+铜基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含钼Ag-Cu-ti钎料 铜中间层 多层复合钎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有序分级结构的制备条件对其形貌和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洪成勋 刘文武 郭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30-2137,共8页
采用水热法,在钛箔表面成功制备出TiO2纳米线-纳米粒子分级结构光阳极。利用XRD、SEM等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TiO2有序分级结构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了TiO2纳米结构和其光电转换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二次水热反应... 采用水热法,在钛箔表面成功制备出TiO2纳米线-纳米粒子分级结构光阳极。利用XRD、SEM等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制备条件对TiO2有序分级结构物相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了TiO2纳米结构和其光电转换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二次水热反应将初级TiO2纳米线阵列转变为纳米线-纳米粒子分级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和光电转换性明显提高。然而晶体生长时间过长或水热反应前驱液的浓度较高,都使得生长的纳米结构相互团聚在一起,从而减少其比表面积,降低光电转换性能。最佳的条件是第一步水热反应时间10 h,草酸钛钾溶液浓度0.0075mol/L,第二步水热反应时间6 h,Ti Cl4处理液浓度0.05 mol/L,分级结构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箔 水热法 tiO2 分级结构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焊接用Al-Ti多层膜的结构和热性能研究
17
作者 胡海春 张宇鹏 +3 位作者 赵兴科 易耀勇 易江龙 代明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3-216,219,共5页
为了将Al-Ti多层膜更好地应用于反应微焊接技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五种不同调制周期和总厚的Al-Ti反应多层膜,分别使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同步热分析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了将Al-Ti多层膜更好地应用于反应微焊接技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五种不同调制周期和总厚的Al-Ti反应多层膜,分别使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同步热分析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多层膜的反应性明显高于微米级膜层。调制周期对纳米多层膜的反应性影响显著,随着周期减小,多层膜的起始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温度区间缩小、反应放热量增加,更易完成自蔓延反应。多层膜的调制周期超过600 nm时反应较弱,低于300 nm时反应较强,要实现低温反应微焊接,Al-Ti多层膜的调制周期应控制在100 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微焊接 Al-ti多层膜 微观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层TiAlN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对AlCrSiN涂层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加林 赵学书 +2 位作者 宋宏甲 钟向丽 王金斌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AlCrSiN多元硬质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刀具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在基底上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AlCrSiN涂层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硬质合金基底上沉积了不同Ti/Al原子比的TiAlN过渡层,并在其上沉积了AlCr... AlCrSiN多元硬质涂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刀具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如何在基底上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AlCrSiN涂层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硬质合金基底上沉积了不同Ti/Al原子比的TiAlN过渡层,并在其上沉积了AlCrSiN涂层,研究了过渡层TiAlN的微观结构(晶面取向、晶粒尺寸、致密度等)对功能层AlCrSiN力学性能的影响。Ti-Al-N固溶相的择优取向为(200)。随着Ti含量的增加,(200)衍射峰宽化,晶粒细化,致密程度提高,硬度增加。Ti/Al原子比为2.75时,TiAlN晶粒尺寸为9.549nm,其上制备的AlCrSiN硬度值达到3139.6HV,并且涂层与基底间的结合力高达92N。细化(200)取向的TiAlN过渡层晶粒可以有效提高其上AlCrSiN涂层的硬度以及涂层与硬质合金基底的结合力。研究成果对提高功能层AlCrSiN的力学性能及涂层刀具的寿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原子比 tiAlN/AlCrSiN涂层 晶粒尺寸 过渡层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diamond/Cu microchannel heat sink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学璋 罗浩 +1 位作者 苏栩 余志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835-841,共7页
A Ti interlayer with thickness about 300 nm was sputtered on Cu microchannels, followed by an ultrasonic seeding with nanodiamond powders. Adherent diamond film with crystalline grains close to thermal equilibrium sha... A Ti interlayer with thickness about 300 nm was sputtered on Cu microchannels, followed by an ultrasonic seeding with nanodiamond powders. Adherent diamond film with crystalline grains close to thermal equilibrium shape was tightly deposited by hot-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diamond were investigated with micro-Raman spectroscope and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detector(EDX).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cleation density is found to be up to 1010 cm-2. The enhancement of the nucleation kinetic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anometer rough Ti interlayer surface. An improved absorption of nanodiamond particles is found, which act as starting points for the diamond nucleation during HF-CVD process. Furthermor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roperties of prepared diamond/Cu microchannel heat si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icrochannel nanoseeding ti interlayer Cu subst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Ti-PILC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定盛 钟少涛 +2 位作者 岑超平 唐志雄 沈亦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2-638,共7页
以钛基柱撑黏土(Ti-PIL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e/Ti-PILC催化剂,并考察了其脱硝性能。在n(Ti)∶m(黏土)为15 mmol/g、焙烧温度为400℃、Mn-Ce负载量(w)为12%和6%、空速为120000 h-1的条件下,Mn-Ce/Ti-PILC在宽温度窗口180~260℃... 以钛基柱撑黏土(Ti-PIL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Ce/Ti-PILC催化剂,并考察了其脱硝性能。在n(Ti)∶m(黏土)为15 mmol/g、焙烧温度为400℃、Mn-Ce负载量(w)为12%和6%、空速为120000 h-1的条件下,Mn-Ce/Ti-PILC在宽温度窗口180~260℃的NO转化率可达90%以上,N2选择性可达80%以上;220℃时NO转化率接近100%,N2选择性达86%左右。柠檬酸和Mo的掺杂可进一步提高Mn-Ce/Ti-PILC的脱硝性能。Ti-PILC载体结构有助于活性组分分散,且Ti与Mn-Ce之间可形成强相互作用。Ce的加入可降低催化剂酸性位点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ti基柱撑黏土 锰铈氧化物 脱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