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钛合金 Ti-2Al-2.5Zr 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继红 祖小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5-18,共4页
系统地介绍了新型钛合金 Ti-2Al-2.5Zr 近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离子注入方法在钛合金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用氢离子注入钛合金模拟研究质子辐照损伤的方法。
关键词 ti-2al-2.5zr 钛合金 离子注入 辐照效应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熔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影响
2
作者 丁万武 田旭东 +4 位作者 陈建超 安家志 余海存 魏振鹏 杨成亮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6,共11页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熔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_(2)Al_(20)La相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含... 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研究了重熔过程中不同保温时间和温度对Al-Ti-La中间合金中Ti_(2)Al_(20)La相的含量、形态尺寸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Ti_(2)Al_(20)La相的溶解度逐渐增大,含量由未处理的20.776%下降至13.72%,形态由块状演变为圆整和细小的片状,长宽比由2.33下降至1.52;在1000℃下,保温15 min后溶解度较大,含量降低至4.5%,形态演变为尖锐的长条状,长宽比上升至2.55;溶解产生的La原子与Al在晶界处形成La-Al金属间化合物(IMC),Ti原子在基体中的分布密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和保温温度的升高而增高,以游离态均匀分布在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La合金 ti_(2)Al_(20)La 重熔 保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备Al-Ti-B中间合金粉体
3
作者 王开 张念炳 +1 位作者 甄晓峰 曾令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采用TiO_(2)粉、CaO、Al粉和B_(2)O_(3)为原料,经混匀、压片、烧结后,制备出了Al-Ti-B中间合金粉末。利用XRD、SEM-EDS、XPS等表征手段,对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钙铝比1.6、钛硼比5、1485℃烧结2... 采用TiO_(2)粉、CaO、Al粉和B_(2)O_(3)为原料,经混匀、压片、烧结后,制备出了Al-Ti-B中间合金粉末。利用XRD、SEM-EDS、XPS等表征手段,对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钙铝比1.6、钛硼比5、1485℃烧结20 min的条件下,烧结产物的主要物相为Al_(3)Ti、TiB_(2)、Al、CaAl_(4)O_(7)和CaAl_(2)O_(4);烧结产物中Al_(3)Ti呈块状,TiB_(2)呈小颗粒状,两者均匀分布在铝基体中;TiO_(2)在反应中存在逐级还原的现象。烧结法可以制备出Al-Ti-B中间合金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B中间合金 Al_(3)ti tiB_(2)相 烧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xTi_xAl_(1-2x)O_2的制备及其在三效催化剂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喻瑶 龚茂初 +3 位作者 郭家秀 林涛 袁书华 陈耀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 Zr0.5Ti0.5O2(ZT) and Zr0.25Ti0.25Al0.5O2(ZTA) mixed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dsorption-desorption,XRD and NH3-TPD. The activity of Pt/Zr0.5Ti0.5O2 and Pt/ Zr0.5Ti0.5Al0.5O2 catalyst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simulated ga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TA samples exhibit higher specific surface area,larger pore volume and proper surface acidic amount and acidity in comparison with ZT. The results of the catalytic test indicate that Pt/ZT and Pt/ZTA catalysts exhibit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wer light-off temperatures of hydrocarbon,carbon monoxide and nitrogen oxides,especially better conversion for nitrogen oxides (NOx). The addition of Al2O3 into ZT enhanced the anti-aging property of Pt/ ZTA catalysts due to the excellent textural,structural,surface acid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TPD Zr0.25ti0.25Al0.5O2氧化物 PT 三效催化剂(TW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Zr合金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曹建玲 沈保罗 +2 位作者 高升吉 蒋有荣 何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含氢量为 11% (质量分数 )的一种Ti Al Zr合金在室温和 10 0℃时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裂纹扩展分两个阶段 :在第 1阶段中 ,裂纹扩展速率da/dt随着应力强度因子KⅠ 的增加而稍稍增加(室温下 )或者不变 (10 0℃时 ... 研究了含氢量为 11% (质量分数 )的一种Ti Al Zr合金在室温和 10 0℃时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的裂纹扩展分两个阶段 :在第 1阶段中 ,裂纹扩展速率da/dt随着应力强度因子KⅠ 的增加而稍稍增加(室温下 )或者不变 (10 0℃时 ) ;在第 2阶段da/dt随KⅠ 增加而迅速增加 ,当KⅠ 达到KⅠH时 ,试样失稳断裂。室温和 10 0℃时的KⅠH分别为 5 8MPa/m3/2 和 6 1MPa/m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Zr合金 氢致延迟断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Zr-Al-Ti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及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鼎 董建峰 +1 位作者 程英亮 马国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共4页
制备出新型Cu46Zr46Al4Ti4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非晶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u46Zr46-Al4Ti4样品为完全非晶,玻璃转变温度Tg... 制备出新型Cu46Zr46Al4Ti4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非晶态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非晶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u46Zr46-Al4Ti4样品为完全非晶,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ΔTx都有所降低,断裂强度提高了约11%。Cu46Zr46Al4Ti4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电化学反应电阻Rt大大增加。分析表明,Ti通过抑制阴极过程从而降低了非晶合金的腐蚀速度,其机理可能是Ti的加入降低了活性阴极的面积或增加了氧的离子化过电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r-Al-ti块体非晶合金微合金化 压缩断裂强度 电化学 耐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Sn-Zr-Mo-Si系高温钛合金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宗德 李省委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100-7104,共5页
在Ti-Al-Sn-Zr-Mo-Si系近α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改变Sn的含量,制备出了4种不同Sn含量Ti-6Al-xSn-4Zr-1Mo-0.8Si-0.5B高温钛合金(x=2,4,6,8)。采用XRD、SEM和TEM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 在Ti-Al-Sn-Zr-Mo-Si系近α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改变Sn的含量,制备出了4种不同Sn含量Ti-6Al-xSn-4Zr-1Mo-0.8Si-0.5B高温钛合金(x=2,4,6,8)。采用XRD、SEM和TEM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XRD分析可知,4种不同Sn含量的高温钛合金均由单一的α相组合而成;SEM和TEM分析发现,4种高温钛合金样品均由板条α相组成,随着Sn含量的增加,α板条的宽度从0.3μm左右逐渐增加到0.6μm左右;力学性能分析发现,随着Sn含量的增加,高温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抗拉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延伸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Sn含量为8%(质量分数)时,高温钛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466.74,1560.38 MPa,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Sn-Zr-Mo-Si 高温钛合金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延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铸Ti-Al-Zr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
8
作者 王惠光 陈玉勇 +2 位作者 田竞 齐秀梅 贾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65-167,共3页
用陶瓷型壳浇注了Ti Al Zr合金 ,研究了精铸Ti Al Zr合金的相组成、铸造显微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显示 ,精铸Ti Al Zr合金属于近α型 ,其铸态组织为网篮状魏氏组织 ,具有较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Ti Al Zr合金的室温... 用陶瓷型壳浇注了Ti Al Zr合金 ,研究了精铸Ti Al Zr合金的相组成、铸造显微组织、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显示 ,精铸Ti Al Zr合金属于近α型 ,其铸态组织为网篮状魏氏组织 ,具有较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Ti Al Zr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为 :抗拉强度 1 0 57.5MPa ,屈服强度 995MPa ,延伸率 1 8.45% ;50 0℃时的力学性能为 :抗拉强度 658.7MPa ,屈服强度 538.9MPa ,延伸率 1 6.5%。该合金室温断口以延性断裂为主 ,伴有部分解理断裂 ,而高温拉伸断口为延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Zr合金 精密铸造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平波 孙赫阳 +2 位作者 张岩 张杰 李庆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4-92,共9页
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SC)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量(0.3%,0.5%,0.7%,0.9%和1.3%,质量分数,... 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SC)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不同添加量(0.3%,0.5%,0.7%,0.9%和1.3%,质量分数,下同)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对Al-7Si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l_(2.5)Cu_(0.5)Ti合金添加量的增加,Al-7Si合金中初生α-Al和共晶Si组织被显著细化。与未添加Al_(2.5)Cu_(0.5)Ti中间合金相比,当Al-7Si合金中添加0.9%Al_(2.5)Cu_(0.5)Ti中间合金后,初生α-Al晶粒尺寸从218μm减小到80μm,二次枝晶间距从25μm减小到9.3μm;共晶Si组织由粗大的针片状细化为短片状和短棒状,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从34.8μm和4μm减小到11.6μm和1.7μm;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84 MPa和9.3%,与未变质合金的力学性能(162 MPa和3%)相比分别提高了13.6%和210%,断裂模式由韧脆混合断裂模式转变为韧性断裂。然而,当Al_(2.5)Cu_(0.5)Ti合金的添加量增加到1.3%时,发生过变质现象,导致Al-7Si合金组织粗化,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合金 Al_(2.5)Cu_(0.5)ti中间合金 初生Α-AL 共晶Si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对 Ll_2 结构 Al_(67)Ti_(25)Mn_8 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郭正洪 陈世朴 +1 位作者 杨晓舟 胡赓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90-93,共4页
研究了电解充氢对Ll2结构Al67Ti25Mn8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缩试验条件下,充氢不改变材料的屈服强度,但断裂强度及塑性却明显降低.通过断口分析,发现在三点弯曲的起裂边缘存在沿晶断裂的薄层,... 研究了电解充氢对Ll2结构Al67Ti25Mn8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缩试验条件下,充氢不改变材料的屈服强度,但断裂强度及塑性却明显降低.通过断口分析,发现在三点弯曲的起裂边缘存在沿晶断裂的薄层,而在断口内部则基本仍为解理断裂.试样表面沿晶界开裂,并在晶界附近出现浮凸粒子.能谱分析表明为Ti富集的新相,经热力学分析应为Ti-H化合物.表明氢在晶界富集促进了晶间起裂,致使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Al67ti25Mn8 氢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Zr“中毒”Al-Ti-B-C中间合金对7050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国君 武玉英 +3 位作者 杨化冰 刘桂亮 孙谦谦 刘相法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色谱仪(EDS)分析Al-5Ti-1B,Al-4Ti-1C和Al-5Ti-0.8B-0.2C中间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物相组成,比较研究3种中间合金对7050铝合金晶粒尺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的存在削弱了Al-...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色谱仪(EDS)分析Al-5Ti-1B,Al-4Ti-1C和Al-5Ti-0.8B-0.2C中间合金的微观组织与物相组成,比较研究3种中间合金对7050铝合金晶粒尺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的存在削弱了Al-5Ti-1B和Al-4Ti-1C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而对Al-5Ti-0.8B-0.2C中间合金细化效果影响较小。含掺杂型TiC粒子的Al-5Ti-0.8B-0.2C中间合金具有较好的抗Zr"中毒"能力,加入量为0.2%(质量分数,下同)时,含Zr7050铝合金平均晶粒尺寸由200μm细化至(60±5)μm,室温极限抗拉强度由405MPa提高到515MPa,提高了27.2%,伸长率由2.1%提高到4.1%。而加入0.2%的Al-5Ti-1B或Al-4Ti-1C中间合金时晶粒尺寸较粗大且分布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细化"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晶粒细化 Zr“中毒” Al-ti-B-C中间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i-Al-Zr-Nb-Mo-Si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军帅 李欣琳 +3 位作者 肖松涛 周立鹏 舒滢 张英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83-288,303,共7页
通过热压缩模拟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Ti-Al-Zr-Nb-Mo-Si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钛合金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5~1 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影响显著。基于实验数据,利... 通过热压缩模拟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Ti-Al-Zr-Nb-Mo-Si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钛合金在温度为950~1150℃、应变速率为0.05~1 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该合金的流变应力影响显著。基于实验数据,利用包含应变参量的双曲正弦型Arrhenius方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了变形参数和流变应力的本构关系,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1.21%和2.163%,整体上均可以较好地预测Ti-Al-Zr-Nb-Mo-Si钛合金热压缩流变应力;但相对传统Arrhenius方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Zr-Nb-Mo-Si 钛合金 热压缩模拟实验 流变行为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7N01铝合金中Al3(Sc,Zr,Ti)相的析出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召明 姜海昌 +3 位作者 王昀立 张舵 闫德胜 戎利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7-792,共6页
钪是铝合金中常见的添加元素,但关于钪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电阻炉熔炼方法制备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经均匀化处理后将合金热挤压成板材并进行双级人工时效处理。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 钪是铝合金中常见的添加元素,但关于钪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电阻炉熔炼方法制备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经均匀化处理后将合金热挤压成板材并进行双级人工时效处理。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对比分析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对时效态热挤压板材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合金强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470℃/24h均匀化处理后,传统7N01铝合金中析出了少量的纳米Al3(Zr,Ti)相,而含钪7N01铝合金中析出了大量纳米Al3(Sc,Zr,Ti)相。这种高密度、与基体保持共格的Al3(Sc,Zr,Ti)相对晶界迁移的钉扎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再结晶形核的临界亚晶尺寸,抑制了热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使含钪7N01铝合金几乎由完全的纤维结构组成。同时,含钪7N01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较传统7N01铝合金提高了10.7%和13.3%。计算结果表明,添加钪引起7N01铝合金的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效果分别为7和57MPa,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Al3(Sc,Zr,Ti)相的弥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01铝合金 钪添加 Al3(Sc Zr ti)相 再结晶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Si和Fe对Al-Zn-Mg-Cu-Zr-Cr-T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泽宇 陈康华 +1 位作者 许杰 董朋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77-3186,共10页
为了提高Al-Zn-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通过拉伸试验、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应力腐蚀及电化学试验,并结合金相分析及高分辨电镜分析,研究微量Si和Fe的添加对Al-Zn-Mg-Cu-Zr-Cr-T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 为了提高Al-Zn-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通过拉伸试验、晶间腐蚀、剥落腐蚀、应力腐蚀及电化学试验,并结合金相分析及高分辨电镜分析,研究微量Si和Fe的添加对Al-Zn-Mg-Cu-Zr-Cr-Ti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添加明显抑制合金的再结晶,使合金晶粒细小,亚结构稳定,强化合金,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电化学循环极化曲线试验中自腐蚀电流密度的降低也与抗晶间腐蚀能力增强的结果较吻合;复合添加微量Si和Fe元素使合金基体中形成大量粗大黑色的Al_7Cu_2Fe相,与基体不共格,导致合金时效后再结晶严重,力学性能变差,电化学极化曲线中自腐蚀电流密度增高,抗腐蚀性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Si元素 微量Fe元素 Al-Zn-Mg-Cu-Zr-Cr-ti合金 力学性能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掺入对Ti_(0.8)Zr_(0.2)Ce_(0.2)O_(2.4)/Al_2O_3-TiO_2-SiO_2催化脱硝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伟良 沈岳松 +1 位作者 祝社民 沈树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4-1300,共7页
以Al2O3-TiO2-SiO2(ATS)为载体、Ti0.8Zr0.2Ce0.2O2.4(TZC)为催化活性组分,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整体式TZC/ATS及W掺入催化剂样品。研究了W掺入对催化剂TZC/ATS的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脱除NO活性及抗K2O、CaO等毒性的影响,比较... 以Al2O3-TiO2-SiO2(ATS)为载体、Ti0.8Zr0.2Ce0.2O2.4(TZC)为催化活性组分,采用挤出成型法制备系列整体式TZC/ATS及W掺入催化剂样品。研究了W掺入对催化剂TZC/ATS的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脱除NO活性及抗K2O、CaO等毒性的影响,比较了Ti0.8Zr0.2Ce0.2W0.08O2.64/ATS(TZCW0.4/ATS)催化剂与V2O5(WO3)/TiO2催化剂的抗K2O、CaO等中毒性能,并采用N2-BET、XRD、SEM和NH3-TPD等技术手段分别表征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固相结构、微观形貌及表面酸性。结果表明,当活性组分中Ti/Zr/Ce/W元素摩尔比为4:1:1:0.4时,TZCW0.4/ATS催化剂NH3-SCR脱除NO的效率最高、稳定性最好。W掺入显著增强了催化剂的抗K2O及CaO毒性能力,且TZCW0.4/ATS催化剂抗K2O及CaO的中毒能力明显强于V2O5(WO3)/TiO2催化剂。分析表明,W掺入提高了TZCW0.4/ATS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了催化剂的表面酸量,从而优化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0.8Zr0.2Ce0.2O2.4/Al2O3-tiO2-SiO2催化剂 W掺入 水泥烟气脱硝 抗K2O中毒 抗CaO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V-Zr合金的团簇式设计及铸态组织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毓涵 朱智浩 +1 位作者 张爽 董闯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Ti-6Al-4V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但其铸态强塑性不足。本研究设计思想基于Ti-6Al-4V合金双团簇成分式α-{[Al-Ti_(12)](AlTi_(2))}_(12)+β-{[Al-Ti_(14)](V_(2)Ti)}_(5):首先通过改变β相团簇式个数为2,使合金成分偏向α-Ti,其次... Ti-6Al-4V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但其铸态强塑性不足。本研究设计思想基于Ti-6Al-4V合金双团簇成分式α-{[Al-Ti_(12)](AlTi_(2))}_(12)+β-{[Al-Ti_(14)](V_(2)Ti)}_(5):首先通过改变β相团簇式个数为2,使合金成分偏向α-Ti,其次增加β相团簇式中V原子个数至3,提高了β-Ti结构单元稳定性,然后用不同个数Zr(x=1、2、3、5)替代β相团簇式中Ti,最后得到了团簇式α-{[Al-Ti_(12)](AlTi_(2))}_(15)-β-{[AlTi_(14-x)Zr_(x)]V_(3)}_(2),设计了Ti-(6.64~6.82)Al-(2.42~2.35)V-(1.44~7.02)Zr(质量分数/%)合金,采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熔炼制备合金铸锭,并用真空铜模吸铸成合金棒材,进而对不同合金样品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和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均由α'相马氏体组成,其形貌由针状魏氏逐渐转为网篮组织,其中Ti-6.64Al-2.35V-7.02Zr(Zr含量最高)合金为网篮组织,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σ_(YS)为806 MPa,抗拉强度σ_(UTS)为963 MPa,伸长率δ为5.9%,相比于相同状态下Ti-6Al-4V合金,分别提高了23%、19%、51%;比强度和比硬度分别为217 kN·m/kg和0.71 GPa·cm^(3)/g,相比于Ti-6Al-4V合金分别提高了18%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i-Al-V-Zr 成分设计 团簇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Zr对铸态Al-Cu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登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5,68,共6页
采用SEM、EDS、XRD考察了Ti、Zr元素单独或复合添加以及Cu含量对Al-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的Al-Cu合金相比,单独添加Ti、Zr元素的合金铸态组织得到了一定细化,且等量Ti的细化效果优于Zr。复合添加Ti、Zr时... 采用SEM、EDS、XRD考察了Ti、Zr元素单独或复合添加以及Cu含量对Al-Cu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的Al-Cu合金相比,单独添加Ti、Zr元素的合金铸态组织得到了一定细化,且等量Ti的细化效果优于Zr。复合添加Ti、Zr时,Ti显著改善了Zr元素的晶粒细化效果。在添加孕育剂的合金中,增加Cu含量的合金强度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元素 孕育剂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铸态Al-Cu合金 ti和Z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作用下Ti-10Al-5.5Mo-2Zr-0.25Si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学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85-87,93,共4页
分析了脉冲磁场、脉冲电场、脉冲电磁处理对Ti-Al-Mo-Zr-Si合金组织、位错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磁处理方法可使合金中的β相转变成α相。合金经脉冲电磁处理后,合金中的位错密度呈现总体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时缠结的位错数... 分析了脉冲磁场、脉冲电场、脉冲电磁处理对Ti-Al-Mo-Zr-Si合金组织、位错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磁处理方法可使合金中的β相转变成α相。合金经脉冲电磁处理后,合金中的位错密度呈现总体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时缠结的位错数量也明显减少。在钛合金的基体中存在众多α相。对材料进行电磁场作用后其基体结构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α-Ti的轴比都出现了明显变大的现象;并且采用脉冲电磁方法处理后的α-Ti轴比达到了最大值。合金经电磁场作用后基体中的初生α相略微上升,导致材料的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1-Mo—Zr-Si钛合金 电磁 组织 位错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磁作用下Ti-9Al-5.4Mo-1.9Zr-0.3Si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思杨 何超 刘立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3,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脉冲电磁作用下Ti-9Al-5.4Mo-1.9Zr-0.3Si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外场处理前后钛合金基体中均存在大量等轴α组织和由α组织发生结构转变得到的β组织。钛合...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脉冲电磁作用下Ti-9Al-5.4Mo-1.9Zr-0.3Si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外场处理前后钛合金基体中均存在大量等轴α组织和由α组织发生结构转变得到的β组织。钛合金原始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为41.2%,经脉冲电场、磁场和电磁场处理后,初生α相含量分别变成42.1%、44.3%和43.6%。通过外场处理后钛合金的α-Ti轴较原始组织明显增大,其中脉冲电磁场处理得到的α-Ti轴比最大。磁场作用下合金基体的缠结位错减少不明显;通过电场或脉冲电磁处理后,合金基体组织的位错密度总体下降,缠结位错数量也显著降低。采用各个方法处理所得试样硬度差别不大,脉冲电磁处理试样硬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i-Al-Mo-Zr-Si 脉冲电磁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过程中微量Er和Zr添加对608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明星 冷金凤 +1 位作者 李展志 殷玉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微量Er和Zr添加是提升6系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微量Er和Zr添加后固溶时效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仍不充分。本文研究通过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综合分析固溶-时效过程中添加微量Er和Zr(0、0.1Er+0.1Zr(%)和0.2Er+0.2... 微量Er和Zr添加是提升6系铝合金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微量Er和Zr添加后固溶时效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仍不充分。本文研究通过硬度和拉伸性能测试等方法,综合分析固溶-时效过程中添加微量Er和Zr(0、0.1Er+0.1Zr(%)和0.2Er+0.2Zr(%))对608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Er和Zr对不同固溶温度(530、540、550、560℃)下6082铝合金硬度变化趋势影响较小,较优固溶工艺为540℃×0.5 h。在170℃时效过程中(0~12 h),添加Er和Zr后的Er+Zr/6082铝合金布氏硬度均在8 h时达到峰值,相比于6082铝合金峰时效时间提前2 h。Er和Zr添加降低Mg2Si相的热力学形核能,加快了时效期间Mg2Si相生长和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al ER ZR 固溶时效 Mg_(2)Si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