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Ti(Ⅳ)、Ni(Ⅱ)、Cu(Ⅰ)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建宁 张兵 +2 位作者 仵博万 于新桥 赵建设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30-532,共3页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 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 ,用 Ti、Ni、Cu金属做阳极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 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电化学合成 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ti() ni() cu(Ⅰ) 钴() 镍() 铜(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Ti(Ⅳ)、Ni(Ⅱ)、Cu(Ⅱ)配合物的直接电化学合成
2
作者 刘建宁 张兵 +1 位作者 仵博万 于新桥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67-469,共3页
在以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 在以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苯甲醛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 )、Ni( )、Cu( )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苯甲醛酮单缩二氨基硫脲 ti()、n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u(Ⅱ),Zn(Ⅱ),Fe(Ⅱ),Mn(Ⅱ),Co(Ⅱ) AND Ni(Ⅱ) WITH A SINGLE SWEEP POLAROGRAPHY
3
作者 刘本才 宋冶 吴洪模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4-49,共6页
A new method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ing Cu(Ⅱ), Zn(Ⅱ), Fe(Ⅱ), Mn(Ⅱ), Co(Ⅱ)and Ni(Ⅱ) with a single sweep polarography wa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u that the optimum base... A new method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ing Cu(Ⅱ), Zn(Ⅱ), Fe(Ⅱ), Mn(Ⅱ), Co(Ⅱ)and Ni(Ⅱ) with a single sweep polarography wa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 condition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u that the optimum base solution is that the residue got from evaporating 25 mL mixed solution, 2.5 mL 1.0 mol/L ethylenediamine, 3.0 mL 1 .0 mol/L ammonia-ammonium chloride,5.0mL, 10 % sodium sulfite and 0.5 mL 0.5 % gelatin were mixed and diluted to 25 mL, with water.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is base solution, the polarography wave shapes of the six cations are ideal and without overlap of the peaks. In this base solution, Cu(Ⅱ), Zn(Ⅱ), Fe(Ⅱ), Mn(Ⅱ). Co(Ⅱ) and Ni(Ⅱ)in synthetic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with relative errors 0.4-9.4 %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0.8%- 12.2%. Under this experiment condition, one fold of Pb(Ⅱ), Cr(Ⅵ) and Mo(Ⅵ ) do not interere with the determination for Cu(Ⅱ). Th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he amount of the six cations in the samples of soil and Beiqi Tea.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0.1%-2.1 % and recoveries were 93.5%-9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OGRAPHY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cu() Zn() Fe() Mn() Co() 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Ni(Ⅱ)存在条件下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伍钦 刘玲玲 姚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
使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Cu(Ⅱ),N i(Ⅱ)存在的条件下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d i-hydrate,B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猝灭常数KSV表明,金属离子Cu(Ⅱ)或N i(Ⅱ)的存在不影响其猝灭机理。基于F rster非... 使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Cu(Ⅱ),N i(Ⅱ)存在的条件下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chloride d i-hydrate,B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的猝灭常数KSV表明,金属离子Cu(Ⅱ)或N i(Ⅱ)的存在不影响其猝灭机理。基于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获得了盐酸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讨论了金属离子与BSA的结合构型对BC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盐酸小檗碱 荧光法 铜离子 镍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离子的流洗色谱分离研究(Ⅰ)——Cu(Ⅱ)-氯合离子的加速作用
5
作者 贾东方 向红文 张戬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4期457-459,共3页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 前报曾报导了Mn(Ⅱ)的加速效应。此后又肯定了这一效应的普遍性及应用于流洗色谱的可能性。本文发现了4N HCl中的CuCl_(x)^(x-2)-是一种有效的加速离子,可以改善U(Ⅵ)的色谱床效,以此实现了U(Ⅵ)、Ti(Ⅳ)和Fe(Ⅲ)的色谱分离。按文献[2],以~t作图,对理想的色谱图,可得到对称的一对直线,相交于S处,在络合色谱中,前沿属快扩散组份,偏离平衡的程度Q小,容易得到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效应 Mn() 色谱图 色谱分离 Fe(Ⅲ) U(Ⅵ) 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铜(Ⅱ)、铅(Ⅱ)和镍(Ⅱ)存在时苋菜红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建晴 吕秀清 刘毓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5-1498,共4页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铜(Ⅱ)、铅(Ⅱ)及镍(Ⅱ)存在时对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试验在pH 7.43的B-R缓冲溶液中进行,荧光测定的激发波长(λex)为280nm和发射波长(λem)为350nm。试验发现:1由于与AT...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铜(Ⅱ)、铅(Ⅱ)及镍(Ⅱ)存在时对苋菜红(A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试验在pH 7.43的B-R缓冲溶液中进行,荧光测定的激发波长(λex)为280nm和发射波长(λem)为350nm。试验发现:1由于与AT的结合,使BSA的内源性荧光发生猝灭现象,荧光的猝灭程序随AT的浓度增加而加强;2上述3种离子的加入,使AT-BSA体系的荧光猝灭有不同程度的增强;3 3种离子均能与AT竞争参与和BSA的结合,产生以生成不发光基态配合物为主的静态荧光猝灭,加强了AT对BSA的猝灭作用,但并不改变其反应的类型,在猝灭反应中同时有非辐射能量转移;4在3种离子中铅(Ⅱ)与BSA的结合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苋菜红 牛血清白蛋白 铜() 铅() 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琴 王淑敏 +1 位作者 宋杰 黄保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7-1379,1394,共4页
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与二甲酚橙(XO)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分光光度法,设计... 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与二甲酚橙(XO)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分光光度法,设计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4种金属离子同时测定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大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人工神经网络 同时测定 铜() 镉() 镍() 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乙二亚胺合铜(Ⅱ)、镍(Ⅱ)、钴(Ⅱ)配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应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3-505,共3页
The N,N  bis( o hydroxy p methoxybezophenone) ethylenediamine complexes with copper(Ⅱ) ?nickel(Ⅱ) and cobalt(Ⅱ)[MC 30 H 26 N 2O 4]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liquid phase reaction.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N,N  bis( o hydroxy p methoxybezophenone) ethylenediamine complexes with copper(Ⅱ) ?nickel(Ⅱ) and cobalt(Ⅱ)[MC 30 H 26 N 2O 4]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liquid phase reaction.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XRD, UV, IR and 1H NM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es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with the cell parameters: a =1 297 1 nm, b =1 621 0 nm, c =2 047 0 nm, α =85 40°, β =88 80°, γ =99 00° for [CuC 30 H 26 N 2O 4·0 5H 2O]; a =1 300 2 nm, b =1 882 6 nm, c =2 127 4 nm, α =86 47°, β =89 23°, γ =99 11° for [NiC 30 H 26 N 2O 4]; a =1 286 5 nm, b =1 596 1 nm, c =2 056 9 nm, α =87 95°, β =93 17°, γ =98 21° for [CoC 30 H 26 N 2O 4], respectively. The N and O atoms in the complexes appeared coordinated directly to the metal ions. A quadridentate chelate may be 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羟基甲氧基二苯酮)缩乙二胺 铜() 镍() 钴() 配合物 固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痕量镍(Ⅱ)、锌(Ⅱ)、铜(Ⅱ)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越冬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用二甲酚橙作柱前衍生试剂,在C18色谱柱上,以乙腈-水(12∶88,V/V)作流动相,六次甲基四胺为对离子试剂,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测定痕量Ni2+、Zn2+、Cu2+.配合物和试剂在8min内出峰... 用二甲酚橙作柱前衍生试剂,在C18色谱柱上,以乙腈-水(12∶88,V/V)作流动相,六次甲基四胺为对离子试剂,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快速分离测定痕量Ni2+、Zn2+、Cu2+.配合物和试剂在8min内出峰完毕,于575nm处检测,检出限分别为(ng/mL)∶Ni2+0.83,Zn2+0.01,Cu2+1.30.用于植物样品中Ni2+、Zn2+、Cu2+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甲酚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基甘氨酸的合成及其与铜(Ⅱ)、镍(Ⅱ)配位特性的研究
10
作者 薛晓丽 王忠合 于淑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24,共4页
合成并纯化了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果糖基甘氨酸(DFG),并且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其纯度及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且分子式为C8H15NO7,相对分子质量237。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温度(303±0... 合成并纯化了Maillard反应初级阶段产物——果糖基甘氨酸(DFG),并且利用离子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分析其纯度及结构。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且分子式为C8H15NO7,相对分子质量237。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温度(303±0.1)K,离子强度I=0.1mol/L的NaCl溶液中DFG与铜(Ⅱ)、镍(Ⅱ)配合物稳定常数,DFG合铜配合物稳定常数对数值分别为lgK1=7.24±0.09,lgK2=6.57±0.05,lgK3=3.31±0.02;DFG合镍配合物稳定常数对数值分别为lgK1=5.73±0.03,lgK2=4.69±0.02,lgK3=3.59±0.05,且DFG合铜配合物稳定性大于DFG合镍配合物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果糖基甘氨酸 配位特性 铜() 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夏日哈木铜镍矿床Ⅱ号岩体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树宽 张元 +3 位作者 杨启安 吴金宏 孙亮 马玉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夏日哈木铜镍矿是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在东昆仑造山带发现的首例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内的Ⅱ号岩体与Ⅰ号赋矿岩体具有相近的年龄数据,并且具有相似的地质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岩体空间形态较为复杂,具有... 夏日哈木铜镍矿是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在东昆仑造山带发现的首例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内的Ⅱ号岩体与Ⅰ号赋矿岩体具有相近的年龄数据,并且具有相似的地质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岩体空间形态较为复杂,具有较好的矿化线索,综合分析得出,Ⅱ号岩体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夏日哈木 铜镍矿 基性—超基性岩体 号岩体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几种金属离子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春燕 王继英 +3 位作者 仇满德 张荣珍 张虎 周建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54-655,共2页
采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阳离子交换柱,电导检测器,柠檬酸-乙二胺为淋洗液,同时测定Cu^2+、Zn^2+、Ni^2+、Pb^2+。考察了乙二腆柠檬酸配比及淋洗液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得出四种离子的工作曲线方程,相关... 采用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阳离子交换柱,电导检测器,柠檬酸-乙二胺为淋洗液,同时测定Cu^2+、Zn^2+、Ni^2+、Pb^2+。考察了乙二腆柠檬酸配比及淋洗液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选择了最佳分离条件,得出四种离子的工作曲线方程,相关系数为0.993~0.999。检出限为0.03~0.10mg·L^-1,RSD为1.2%~2.00,回收率为98%-106%,方法已用于污水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柠檬酸-乙二胺 cu^2+ ZN^2+ ni^2+ PB^2+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铵-锌试剂体系中铜、镧、铀、铈萃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凡政 陈影 +1 位作者 谢召久 石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49-351,共3页
对4种金属离子[铜(Ⅱ),镧(Ⅲ),铀(Ⅵ)及铈(Ⅳ)]在双水相液-液萃取体系[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锌试剂]中的萃取行为,特别是影响萃取的条件(包括溶液的酸度,锌试剂用量;硫酸铵加入量及有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铜(... 对4种金属离子[铜(Ⅱ),镧(Ⅲ),铀(Ⅵ)及铈(Ⅳ)]在双水相液-液萃取体系[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锌试剂]中的萃取行为,特别是影响萃取的条件(包括溶液的酸度,锌试剂用量;硫酸铵加入量及有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等)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铜(Ⅱ)在pH 3~8的条件下,以锌试剂螯合物的形态被定量萃取进入PEG相,萃取率在95%以上;镧(Ⅲ)在pH 1~7之间不被萃取,仍以离子状态留在下层水相中;而铀(Ⅵ)及铈(Ⅳ)在pH 1~11范围内萃取不完全,萃取率在30%~65%之间。试验表明,在pH 6的条件下,铜(Ⅱ)可与共存的镧(Ⅲ)定量分离,铜(Ⅱ)进入PEG相的萃取率在95.6%~98.3%之间,而共存的镧(Ⅲ)仅有4.5%~5.1%进入PEG相中。对锌试剂作为螯合剂与上述4种金属离子在萃取过程的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液-液萃取 铜() 镧(Ⅲ) 铀(Ⅵ) 铈() 聚乙二醇2000 硫酸铵 锌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快递
14
作者 王乾有(编译)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89-1089,共1页
慕尼黑大学报道了一系列N-硝基甲基唑类高能配位化合物起爆药利用过渡金属以及高能配体相结合制备高能配位化合物(ECCs)是绿色起爆药研究的重要方向。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两种含N-硝基甲基唑类含能配体,1-(硝基甲基)-5H-四唑(1... 慕尼黑大学报道了一系列N-硝基甲基唑类高能配位化合物起爆药利用过渡金属以及高能配体相结合制备高能配位化合物(ECCs)是绿色起爆药研究的重要方向。慕尼黑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两种含N-硝基甲基唑类含能配体,1-(硝基甲基)-5H-四唑(1-NMT)和2-(硝基甲基)-5H-四唑(2-NMT)。利用这类配体与Cu(Ⅱ)、Fe(Ⅱ)、Ni(Ⅱ)和Zn(Ⅱ)配位合成了六种ECCs。其中化合物[Cu(1-NMT)_(2)(NO_(3))_(2)]拥有最高的理论爆速(8082 m·s^(-1))和理论密度(1.97 g·cm^(-3)),且摩擦感度最低(80 N)。化合物[Cu(1-NMT)_(2)(ClO4)_(2)]和化合物[Fe(1-NMT)_(2)(ClO4)-(2)]在51 mJ的激光下能从燃烧转爆轰,可用作激光起爆药。所有化合物在热针测试中均表现出爆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Fe() Zn() ni() cu() 过渡金属 慕尼黑大学 爆炸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