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
作者 袁绍峰 孔祥东 +2 位作者 卢江昆 宗兵 吴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7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术中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碳示踪剂的30例为淋巴结示踪组,未使用纳米碳...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在术中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碳示踪剂的30例为淋巴结示踪组,未使用纳米碳示踪剂的30例为空白对照组。对2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阳性检出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结示踪组淋巴结清扫总数高于空白对照组(269枚vs 204枚),平均淋巴结切除数多于空白对照组[(8.97±1.65)枚/例vs(6.8±1.52)枚/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示踪组阳性淋巴结检出率高于空白对照组(40.15%vs 37.25%),平均阳性淋巴结切除数多于空白对照组[(3.6±1.16)枚/例vs(2.53±1.17)枚/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方面,淋巴结示踪组出现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等临床表现的患者数均少于空白对照组。术后2 d 2组血钙水平均较基线值降低,且空白对照组血钙水平(2.173±0.20 mmol/L)与术前基线值(2.28±0.06 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示踪组术后2 d血钙水平较空白对照组高(2.27±0.19 mmol/L vs 2.173±0.20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PTH水平均较基线值降低,而2组间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纳米碳示踪剂提高了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阳性率,并有助于识别甲状旁腺,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纳米碳示踪剂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 甲状旁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选择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林信斌 张立 蔡玲富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47-849,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淋巴结清扫的应用选择。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cNI患者86例,分成亚甲蓝组(A组),纳米碳组(B组),其中纳米碳组按注射时间不同分成二个亚组(B1组,B2纽),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染色淋巴结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淋巴结清扫的应用选择。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cNI患者86例,分成亚甲蓝组(A组),纳米碳组(B组),其中纳米碳组按注射时间不同分成二个亚组(B1组,B2纽),观察甲状旁腺保护及淋巴结示踪结果。结果B2组甲状旁腺检出高、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A、B1组;B2组检获的淋巴结枚数(包括微小淋巴结〈2mm)、微小淋巴结(〈2mm)肿瘤转移枚数显著高于A、B1组,但去除微小淋巴结(〈2mm)肿瘤转移枚数,转移淋巴结染色率B2组与A组及B1组组间无差异。结论亚甲蓝注射液与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肿瘤术中应用均能更好识别并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均可满足临床淋巴结清扫需要。亚甲蓝注射液因其价廉更易被接受与推广;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追求彻底与相对精准方面有优势,但需术前注射并价格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旁腺 淋巴示踪剂 亚甲蓝 纳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