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剩余密度结构的松原地震成因
1
作者 刘文玉 程正璞 +4 位作者 年秀清 陈闫 胡钰铃 覃祖建 邵明正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76,共15页
自2006年以来松原市乾安县与宁江区地震频发,成为东北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目前对两地的发震构造和地震成因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制约了地震危险性评价与预防工作的开展。文中通过对区域重力数据进行非线性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松... 自2006年以来松原市乾安县与宁江区地震频发,成为东北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目前对两地的发震构造和地震成因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制约了地震危险性评价与预防工作的开展。文中通过对区域重力数据进行非线性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松原震区的三维剩余密度结构,结合石油井震资料,获得了如下认识:1)研究区的剩余密度异常呈高低相间的带状分布,南部异常走向为NNW,北部异常转变为NNE向,该特征反映出乾安震区和宁江震区的深部孕震环境不同,前者震源位于查干花高密度异常体内及其边缘,后者震源位于松原低密度异常带中部,指示两地震源位置的岩性不同;2)两者的发震构造不相同,前者受控于查干花断裂和乾安断裂,后者受控于松原断裂和扶余北断裂;3)地震的形成与区域应力,基底结构,深部气、流体运移和长期油气开采等因素有关。长期注水采油破坏了地质结构和应力环境,可能是重要的地震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地震 三维剩余密度结构 深部孕震环境 基底构造 地震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安—诸城剖面重力异常和地壳密度结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翔飞 秦建增 +4 位作者 李洋洋 李勇江 宋金跃 姚家骏 王泽源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36-2346,共11页
泰安一诸城高精度重力观测剖面,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构造带且是地震活动的重要地段,利用剖面相对重力联测与同址GNSS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得到剖面的重力异常,结合区域布格重力场、地球深部探测及地质构造成果,对剖面进... 泰安一诸城高精度重力观测剖面,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构造带且是地震活动的重要地段,利用剖面相对重力联测与同址GNSS三维坐标测量数据,得到剖面的重力异常,结合区域布格重力场、地球深部探测及地质构造成果,对剖面进行密度结构反演和剩余密度相关成像研究.结果表明:剖面布格异常变化范围为(-30.1~7.3)×10^(-5) m·s^(-2),从西往东总体呈上升(泰安至沂源以低背景平缓逐渐上升与相应位置的高程呈现“同步型”变化;马站至张家楼以高背景逐渐上升与地形高程呈现“镜像型”变化)趋势,高低异常背景转折在沂沭断裂带西段150 km左右位置;背景异常是地壳厚度变化的反映,整体形态西深东浅,在沂沐断裂带地壳厚度隆起可能是地壳下地幔物质沿断裂向上入侵时,地壳产生挤压和膨胀隆起所致;剖面地壳密度呈现上、中和下三层结构,鲁西隆起、沂沭断裂带西部中下地壳局部存在低密度体,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含部分高温流体和熔融岩体所致,胶东地区保持了比较完整和均一的地壳结构特征,反映了胶东地区地壳活动不强;剖面的主要断裂带位置均能看到布格重力异常和剩余密度的变化,可能是断裂控制了地下介质的发育所致;剖面密度模型显示地下密度的分段特征和深浅构造差异,沂沭断裂带是鲁西隆起和胶东隆起的分界带;本文通过对布格重力异常和密度结构的特征研究,分析了地震活动、动力学背景与地壳密度结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剖面 布格重力异常 剩余密度相关成像 反演 地壳密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对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姜清淮 赵薇 +1 位作者 王瑞华 王明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191,196,共5页
通过在涂层体系中用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EP-DOPO)替代普通环氧树脂(EP)的方法,确定了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在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中的作用,并明确最佳用量。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研究这种情况下环氧膨胀型防... 通过在涂层体系中用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EP-DOPO)替代普通环氧树脂(EP)的方法,确定了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在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中的作用,并明确最佳用量。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研究这种情况下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各项性能及膨胀炭层的结构。结果表明: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可明显改善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烟密度、炭层结构,同时可以明显提高发泡炭层的柔韧性及致密性,EP-DOPO/EP为40/60时涂层综合性能达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卤阻燃高残炭环氧树脂 环氧膨胀型防火涂料 炭层结构 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南海盆壳幔结构重力反演与热模拟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健 李家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26-3037,共12页
壳幔结构及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是研究南海西南海盆形成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NH973-1剖面开展壳幔密度结构重力反演,并依据重力反演的壳幔模型,定量模拟海底扩张期后的壳幔热结构与热演化过程.重力反演表明:西南海盆中央残余扩张脊之下存... 壳幔结构及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是研究南海西南海盆形成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NH973-1剖面开展壳幔密度结构重力反演,并依据重力反演的壳幔模型,定量模拟海底扩张期后的壳幔热结构与热演化过程.重力反演表明:西南海盆中央残余扩张脊之下存在一个较深的凹陷带,其下Moho面比两侧略深,呈现扩张期后的热沉降特点.热模拟发现:海盆扩张终止后,壳幔并非均衡一致降温,而是以"地壳增温-地幔降温"方式进入热沉降阶段,海底扩张终结后,地壳继续增温约7 Ma之后才与地幔一同缓慢降温,同步进入后期热沉降.沿NH973-1剖面南、中、北段的地壳增温特点不同,在海盆扩张中心北侧约70 km之下7~9 km深度处,在9.6~4.6 Ma期间温度增幅一直保持在200℃以上,将该处地壳温度抬升至1100℃以上,具备了产生扩张期后岩浆熔融的温度条件.P-T图解分析也支持此期间如果地壳具备局部构造断裂形成的含水条件和减压条件,就可能因部分熔融产生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海盆 热模拟 壳-幔密度结构 重力反演 残余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中西部沉积盆地三维密度结构及其重力异常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健 宋海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台湾中西部沉积盆地是台湾省海陆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本文利用石油钻井资料和重力观测数据,依据Kriging插值及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深度 密度经验公式,计算了该地区沉积地层三维密度及剩余密度结构,并依据三维有限元解泊松方程方法,通过求... 台湾中西部沉积盆地是台湾省海陆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本文利用石油钻井资料和重力观测数据,依据Kriging插值及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深度 密度经验公式,计算了该地区沉积地层三维密度及剩余密度结构,并依据三维有限元解泊松方程方法,通过求解重力位计算出三维剩余密度体产生的剩余重力异常。密度结构显示,在0~6km深度范围,自更新统到先中新统的沉积地层大致分为2 0~2 30g cm3、2 30~2 45g cm3、2 45~2 60g cm3、2 60~2 70g cm3等4个密度层。其中,台中盆地陆缘区中下部2~4km深度存在较大沉积凹陷,凹陷区密度比周围低0 05~0 10g cm3。重力计算结果表明,本区沉积地层产生的剩余重力异常在-20~+15mGal之间,深部凹陷对应负异常低值圈闭,其形态和量值与实测重力异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三维密度结构 剩余重力异常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川—泰安剖面的密度结构、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
6
作者 罗翔飞 李忠良 +4 位作者 李勇江 王泽源 姬计法 何辛 于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85-1399,共15页
文中利用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的相对联测和同址GNSS测量数据获得沿线的布格重力异常、剩余密度相关成像和地壳密度结构,可以看出:剖面的布格异常变化范围为-(161.7~5.5)×10^(-5)m/s^(2),自西向东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临汾盆地有明显“... 文中利用宜川—泰安重力剖面的相对联测和同址GNSS测量数据获得沿线的布格重力异常、剩余密度相关成像和地壳密度结构,可以看出:剖面的布格异常变化范围为-(161.7~5.5)×10^(-5)m/s^(2),自西向东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临汾盆地有明显“凹陷”,可能与上地壳存在低密度构造有关;剖面地壳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以太行山重力梯级带为界,西部密度较高,东部密度较低,中下地壳存在低密度体,可能是上地幔物质上涌岩石含部分高温流体和熔融岩体所致;不同构造块体的密度差异明显,在断裂带分布区域均存在密度差,说明密度分布与构造有一定关系;地壳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地震活动相关:鄂尔多斯断块的地壳介质相对均匀,不容易积累能量,地震活动水平低;山西断陷带和华北平原断块则相反,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地震活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剖面 布格重力异常 剩余密度相关成像 地壳密度结构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概率的随机结构分析方法
7
作者 雒卫廷 陈建军 刘德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7,124,共6页
基于加权残值方法,提出了一种求解随机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基本做法是从所得到的问题解函数表达式出发,应用随机向量函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表达式,通过确定积分区间、变量替换、积分顺序变换等一系列数学上的操... 基于加权残值方法,提出了一种求解随机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的方法.基本做法是从所得到的问题解函数表达式出发,应用随机向量函数的概率分布函数表达式,通过确定积分区间、变量替换、积分顺序变换等一系列数学上的操作处理,获得所求结构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两算例的结果与Monte-Carlo模拟法结果相比较,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结构 概率密度 加权残值法 随机向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压浇注成型坯体的特性
8
作者 纪士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11,共4页
卫生陶瓷中,高压浇注成型工艺是当今世界上的最新工艺,而该工艺在我国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被广泛应用.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压力浇注成型坯体的特性(干燥粒子的堆积密度、坯体的残留水份、干燥收缩与坯体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得出... 卫生陶瓷中,高压浇注成型工艺是当今世界上的最新工艺,而该工艺在我国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被广泛应用.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压力浇注成型坯体的特性(干燥粒子的堆积密度、坯体的残留水份、干燥收缩与坯体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坯体结构 浇注成型 卫生陶瓷 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冲击选区强化对2024铝合金叶片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郑浩 周留成 +2 位作者 张波 阚前华 张旭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8-357,共10页
目的探究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2024铝合金叶片振动性能的影响,并探寻最理想的冲击参数。方法运用Johnson-Cook动态塑性本构模型模拟激光冲击选区强化过程,对强化后的2024航空铝合金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将2024铝合金在激光冲击强化过... 目的探究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2024铝合金叶片振动性能的影响,并探寻最理想的冲击参数。方法运用Johnson-Cook动态塑性本构模型模拟激光冲击选区强化过程,对强化后的2024航空铝合金叶片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将2024铝合金在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场和梯度密度分布导入模型,量化激光冲击强化对2024铝合金叶片振动特性的提高效果,研究激光冲击参数对叶片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激光冲击强化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场并非均匀分布在表面,而是只存在于冲击区域,冲击区域外为拉应力。其中,最大残余压应力为273.5 MPa。选取第六阶振型为目标振型,在同样冲击工况下,模拟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模型中引入激光冲击强化产生的残余应力与梯度密度结构会使2024铝合金叶片的振动特性发生改变,其中,残余应力对振动特性影响更为显著。结论激光冲击强化工艺调控分析表明,采用较大圆形光斑,施加较大功率密度冲击模型中部,可获得最显著的振动特性改善效果。最适合的激光冲击强化参数可将振动特征频率降低118.87 Hz,将振幅降低9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激光冲击强化 振动特性 残余应力场 梯度密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渣油结构参数及氢含量的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敏 胡云翔 +1 位作者 许志明 王仁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利用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馏分的基本性质数据(H/C原子比、分子量、密度),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得到了结构参数的关联式。并给出了在缺乏元素分析的条件下,渣油氢含量的预测式。模型简便可靠,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减压渣 氢碳原子比 结构参数 氢含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