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
1
作者 安国强 鲁宝亮 +1 位作者 李柏森 高新宇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5,共14页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首先对反演区域进行粗糙网格剖分并进行重力相关成像计算,并且使用边缘特征信息对重力相关成像进行约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然后对相关系数较大的重点区域使用八叉树结构进行加密,实现反演区域的自适应细致剖分;最后使用正则化方法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引入最小长度约束、深度加权约束、体积约束、物性范围约束提高反演的精度,并使用共轭梯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快速求解.模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分布,在提高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同时,相较于全局细致网格反演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将该方法应用于澳大利亚Olympic Dam的实际重力数据,反演结果与已知的地质结构和钻井岩心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密度反演 自适应剖分 相关成像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发展综述
2
作者 黄兴业 胡青青 +3 位作者 邝文俊 万伏彬 范延松 徐馥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8,共13页
重力异常反演通过地表重力数据推测地下异常体的密度分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床、地质结构和地下工事探测等领域。传统的重力反演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分辨率低以及反演结果依赖于先验信息等问题。深度学习重... 重力异常反演通过地表重力数据推测地下异常体的密度分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床、地质结构和地下工事探测等领域。传统的重力反演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分辨率低以及反演结果依赖于先验信息等问题。深度学习重力异常反演技术能够不依赖于初始模型或先验信息,在提高反演精度和减少计算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文中回顾了传统重力异常正、反演方法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深度学习重力反演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从数据准备、网络模型、网络优化和网络验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不同重力反演问题的改进和创新,并比较了不同重力反演方法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Vinton盐丘和墨西哥圣尼古拉斯矿床实测数据上的应用效果,其中多任务框架CDUNet在Vinton盐丘数据上取得了最准确的反演深度值,3D U-Net++网络在圣尼古拉斯矿床数据上获得了比U-Net网络更清晰且准确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反演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 网络模型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陆块西南缘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杨富强 张思文 +4 位作者 廖海志 梁青 莫亚军 李叶飞 陈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66-3780,共15页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定扬子—华夏地块在广西地区的边界位置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布格重力异常,利用地震波速度-密度转换关系构建的上地幔密度参考模型作为约束,反演剩余的岩石圈和上地幔重力异常,获得了岩石圈至300 km深度的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揭示了华南陆块西南部的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和上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中部存在高密度岩石圈物质下沉,南部低密度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取代已拆沉的岩石圈根并向上侵入地壳,是地表出露花岗岩的来源.结合区内基底特征和碎屑锆石陆缘来源,推断沿广西富川—武宣—隆安—凭祥一线为扬子—华夏地块在华南陆块西南缘(广西段)缝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西南缘 上地幔顶部 密度结构 三维重力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重力异常三维密度反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柏森 鲁宝亮 +3 位作者 安国强 巨鹏 朱武 苏子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2-767,共16页
三维密度反演是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重力数据反演显得更为重要.传统反演方法通常需要存储大型系数矩阵,内存占用大,耗费时间长,同时为约束反演结果而加入的正则化约束项参... 三维密度反演是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重力数据反演显得更为重要.传统反演方法通常需要存储大型系数矩阵,内存占用大,耗费时间长,同时为约束反演结果而加入的正则化约束项参数难以确定;深度学习可以不依赖先验信息,也不需要计算及存储系数矩阵,使得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重力异常反演方法.首先将UNet++网络中部分参数进行更改:选择在输入数据绝对值较大时梯度更稳定的LeakyReLU作为激活函数;加入了Batch Normalization层,增强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及稳定性.然后为了提高网络的全局最优化能力,引入了基于余弦退火的学习率更新策略,使用梯度的一阶以及二阶矩估计的Adam最优化算法,利用数据集与标签集进行网络训练,实现了重力异常的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实验验证了UNet++、LeakyReLU更快速稳定的收敛能力,而余弦退火学习率更新策略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含噪模型实验及实际数据反演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及其良好的泛化能力与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反演 重力异常 UNet++ 余弦退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震体波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鑫月 石磊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9-1453,共15页
华北是克拉通破坏的典型案例,也是陆内强震活动最为强烈、频繁的地区之一,对该区壳幔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可为深化认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板内强震与火山发生机理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深部约束.利用202个固定台站、360个流动台站所记录到的天... 华北是克拉通破坏的典型案例,也是陆内强震活动最为强烈、频繁的地区之一,对该区壳幔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可为深化认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板内强震与火山发生机理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深部约束.利用202个固定台站、360个流动台站所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事件P波资料和实测布格重力异常,采用近震体波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重力资料的引入不仅对壳幔结构进行了更合理的约束,而且有效提高了浅层和边缘射线分布稀疏区的成像能力.联合成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地块和华北平原浅层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可能与其存在厚的松软沉积层有关;鄂尔多斯东部上地壳存在明显的P波高速异常,推测该高速异常与古元古代孔兹岩带的形成有关.大同火山区15~25 km和25~40 km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且这两个低速层是连通的,推测与地幔热物质上涌导致的多期次岩浆侵位有关.三河—平谷8.0级地震和邢台7.2级地震震源都位于脆性的上地壳,均下伏低速异常,推测在区域动力环境加载作用下,韧性的壳内蠕变导致脆性上地壳岩石中弹性应变能的局部积累,从而引起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重力异常 近震走时 联合成像 P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长宁及周缘重力数据融合及深浅构造特征研究
6
作者 麻继文 吴桂桔 +2 位作者 邹正波 谈洪波 王嘉沛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8,共12页
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是获取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的基础,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MS6.0级地震,近期该区域多次发生5级左右地震,且区域内地震的发震诱因存在争议。本研究以实测重力剖面数据为基准,首先寻找重力场模型数据与实测重力剖面数... 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是获取地壳内部物质变化的基础,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MS6.0级地震,近期该区域多次发生5级左右地震,且区域内地震的发震诱因存在争议。本研究以实测重力剖面数据为基准,首先寻找重力场模型数据与实测重力剖面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式;然后对重力场模型数据进行修正,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获取研究区内高精度网格数据;以长宁MS6.0地震震中为中心点,提取4条重力剖面并采用密度反演获取跨长宁MS6.0地震震中的地壳密度差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重力场模型数据与实测重力数据间的映射关系式计算所获取的融合数据精度小于5%;长宁及周边震群发震区域对应三叠纪地层且震群多沿背斜、向斜发生;长宁MS6.0地震位于剩余布格重力异常0~30 mGal的正低值区域和密度反演高低转换带上0.048~0.058 g/cm^(3)的正低值区域,该区域位于长宁背斜上的大地湾断层与双河背斜轴部隐伏断层的交汇处。本研究可为多源重力数据融合提供技术基础,服务于以动力学为基础的地震物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数据融合 布格重力异常 长宁地震 密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招远-平度断裂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及其控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志河 丁正江 +2 位作者 朱成 庞森瑞 范潍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6-784,共9页
招远-平度断裂是胶东金矿集区三条超大型控矿断裂(三山岛、焦家及招远-平度断裂)之一。受地表第四系覆盖影响,金矿体空间赋存位置与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耦合关系尚存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化处理区域重力和航空磁测数据,如空... 招远-平度断裂是胶东金矿集区三条超大型控矿断裂(三山岛、焦家及招远-平度断裂)之一。受地表第四系覆盖影响,金矿体空间赋存位置与主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地表出露位置的耦合关系尚存问题。通过开展精细化处理区域重力和航空磁测数据,如空间域不同高度延拓(100 m、200 m和500 m)及垂向一阶导数等方法,发现招远-平度断裂地表出露位置与深部地球物理梯度带存在位移差,且位移差向断裂倾向方向南东侧移动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证明招远-平度断裂深部倾向南东,倾角由浅至深逐渐变缓,局部变化剧烈的地质推论。同时,开展地表高精度1/10000比例尺的重力结果显示,重力异常曲线自西向东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局部存在凹陷区,表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密度(2.63 g/cm^(3))介于玲珑二长花岗岩(2.57 g/cm^(3))和古元古界(2.82 g/cm^(3))之间,含矿层位与围岩存在较大密度差,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质碎裂岩及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层位的倾角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可分别发现石英脉型金矿和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2.5维反演 布格重力异常 剩余重力异常 控矿构造识别 招远-平度断裂 胶东金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数据评估SWOT卫星KaRIn数据的测量误差对反演海洋重力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杨 周江存 +2 位作者 祝程程 孙和平 李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53-4064,共12页
地表水和海洋地形(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 SWOT)卫星搭载了Ka波段雷达干涉(Ka-band Radar Interferometer, KaRIn)测高计,其宽刈幅测高数据有望提升现有海洋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 为评估KaRIn测高计的各类测量... 地表水和海洋地形(Surface Water and Ocean Topography, SWOT)卫星搭载了Ka波段雷达干涉(Ka-band Radar Interferometer, KaRIn)测高计,其宽刈幅测高数据有望提升现有海洋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和空间分辨率. 为评估KaRIn测高计的各类测量误差对反演海洋重力场的影响,本文基于模拟的KaRIn数据,使用逆Vening Meinesz公式反演了海洋重力异常. 单周期模拟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相位误差和KaRIn噪声对重力异常的影响最大;利用数值差分计算KaRIn数据跨轨方向的垂线偏差无法消除相位误差、滚动误差和基线扩张误差,这导致垂线偏差的东西分量和反演的重力异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卫星地面轨迹特征;改正相位误差、滚动误差和基线扩张误差后,反演的重力异常不存在明显的卫星地面轨迹特征,主要误差源仅为KaRIn噪声. SWOT卫星执行精确重复轨道任务,其重复观测可以削弱测量误差对海洋重力场反演的影响,在反演中随着周期数的增加,相位误差和KaRIn噪声对重力异常的影响逐渐降低. 在不改正相位误差、滚动误差和基线扩张误差且不滤波削弱KaRIn噪声的情况下,本文利用3年53个周期的模拟数据反演了重力异常,结果显示本文讨论的各类测量误差对重力异常反演的综合影响仅为0.17 m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卫星 宽刈幅测高计 最小二乘配置 逆Vening Meinesz公式 海洋重力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单元分区的BP神经网络反演海底地形
9
作者 范美琦 陈义兰 +2 位作者 孙贺元 付延光 周兴华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海底地形和海洋重力场在一定波段频率域上存在相关性,传统海底地形反演方法主要考虑海底地形与重力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忽略非线性项作用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地形单元分区的BP神经网络反演方法,改善海底地形反演... 海底地形和海洋重力场在一定波段频率域上存在相关性,传统海底地形反演方法主要考虑海底地形与重力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而忽略非线性项作用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海底地形单元分区的BP神经网络反演方法,改善海底地形反演精度。选取东印度洋北部东经90°海岭附近海域(83°E~92°E,10°S~10°N)为实验区,利用船测水深、卫星测高重力等数据,根据地形特征将实验区分为海盆区和海岭区,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分别进行海底地形反演,构建了实验区1′×1′局部海底地形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地形单元分区的反演结果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精度可达1.45%,比未分区的反演结果均方根误差降低了42 m,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形 BP神经网络 分区反演 重力异常 垂直重力梯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
10
作者 王永康 张薇 +2 位作者 黄令勇 刘鑫仓 杨磊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5,20,共5页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马里亚纳海沟地形的精度,基于残差深度神经网络(residual deep neural network,RDNN)方法和重力异常等数据反演了马里亚纳海沟的1′×1′海底地形,通过实测检核点水深对RDNN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估,并和重力地质法(gravity-geology method,GG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DNN较GGM对马里亚纳海沟地形反演更为精细,实测水深检核表明RDNN模型均方根误差为128.98 m,优于GGM模型的150.14 m,且RDNN与船测检核水深也有更好一致性,RDNN深度学习模型为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反演高精度海底地形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残差深度神经网络 马里亚纳海沟 短波重力异常 地形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拉反褶积与解析信号相结合的位场反演方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季生 高锐 +3 位作者 李秋生 管烨 彭聪 王海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4-1641,共8页
由于解析信号具有不受(二维)或少受磁化方向影响,能够较好反映磁性体边界的特性,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拉反褶积法可以确定场源的位置和深度以及形状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前人提出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前人提出的方法中存在受... 由于解析信号具有不受(二维)或少受磁化方向影响,能够较好反映磁性体边界的特性,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拉反褶积法可以确定场源的位置和深度以及形状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前人提出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前人提出的方法中存在受高频干扰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低阶的欧拉反褶积与解析信号相结合的位场反演方法.本方法在反演中只需计算磁异常的一、二阶导数,这样能够将高频噪声的干扰减少到人们可以控制的水平.文中详细推导了反演计算公式.模型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同时探讨了噪声和邻近磁性体干扰影响的问题.对安徽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磁异常反演计算的结果证实了方法的实用性.本方法也可以应用于重力异常的反演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重力异常 快速反演 欧拉反褶积 庐江-枞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反演 被引量:37
12
作者 徐世浙 余海龙 +2 位作者 李海侠 田钢 杨金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92-1598,共7页
由于目前计算机内存和速度的限制,在对大面积重力资料进行三维密度反演时,已有的反演方法很难奏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快速反演方法:首先应用场分离的切割法对平面上的重力场进行不同深度层源的切割分离;然后运... 由于目前计算机内存和速度的限制,在对大面积重力资料进行三维密度反演时,已有的反演方法很难奏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场分离与延拓的视密度快速反演方法:首先应用场分离的切割法对平面上的重力场进行不同深度层源的切割分离;然后运用大深度向下延拓方法将各层的场延拓至相应的深度;最后反演出各深度层的密度.反演得到的密度是各深度层密度的近似分布,称为视密度反演.本反演方法克服了传统已有方法计算时间特别长、解稳定性差的缺点,在主频1.99 GHz的微机上,反演128×128×10个密度值的计算时间小于20 s,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反演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反演 视密度反演 位场分离 位场延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及重力梯度联合反演青藏高原及邻区岩石圈三维密度结构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红蕾 方剑 +3 位作者 王新胜 刘杰 崔荣花 陈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69-2479,共11页
本文利用GOCEL2观测重力梯度的五个独立分量(T_(xx),T_(zz),T_(xy),T_(xz),T_(yz)),联合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垂直重力,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及邻区0~120 km深度岩石圈三维密度结构.将经过低阶项改正、地形效应改正、沉积层界面起伏... 本文利用GOCEL2观测重力梯度的五个独立分量(T_(xx),T_(zz),T_(xy),T_(xz),T_(yz)),联合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垂直重力,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及邻区0~120 km深度岩石圈三维密度结构.将经过低阶项改正、地形效应改正、沉积层界面起伏效应改正得到的剩余重力及重力梯度异常值作为观测值,以改正剩余量归一化权重作为观测权重,基于Tikhonov正则化理论建立反演目标函数.反演过程中,利用地震层析S波速度转换密度作为初始约束,通过非等权最小二乘迭代法计算得到最终反演密度.反演结果表明:(1)40 km深度,青藏高原内部为中地壳,表现为低密度,邻区为中下地壳,表现为高密度.青藏高原内部中地壳强低密度层主要分布在高原边界.其成因是印度板块俯冲和周围坚硬块体阻挡作用导致在高原边界形成的高应变积累闭锁区,为壳内低密度软弱物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80 km深度,青藏高原上地幔顶部显示出低密度的特征.高原内部东、中、西密度特征差异明显,低密度以95°E为中心线呈东西对称分布.以班公一怒江缝合带为中心,在拉萨块体和羌塘块体内从北向南出现了"低-高-低"的密度分布起伏特征.该特征与GRACE得到的莫霍面起伏特征一致,结合大地构造结果,这种起伏特征验证了印度、羌塘块体从南北两侧分别向喜马拉雅、拉萨地块挤入的双向俯冲模式.(3)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内,地壳高密度异常较地震波速异常明显偏低,表明古老的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比想象中更冷、更坚硬.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壳、幔高密度的结构特征,对应地幔物质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CE重力梯度异常 EGM2008重力异常 重力及重力梯度联合反演 青藏高原 岩石圈密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异常视深度滤波及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辉 王家林 +2 位作者 王小牧 李明 王宜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16-421,共6页
为了解观测面以下位场场源体产生的异常,设计了一种波数域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可在无需岩石物性资料的前提下用于位场数据的反演.对位场资料用解析法和差分法上、下延拓,以消除浅表干扰源的影响,并最后下延至观测面以下,根据下延后... 为了解观测面以下位场场源体产生的异常,设计了一种波数域的滤波器,该滤波器可在无需岩石物性资料的前提下用于位场数据的反演.对位场资料用解析法和差分法上、下延拓,以消除浅表干扰源的影响,并最后下延至观测面以下,根据下延后场的极值确定场源的质心深度.理论模型的试算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均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波数域 滤波 反演 重务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遗传算法三维反演中高速计算及有效存储方法技术 被引量:106
15
作者 姚长利 郝天珧 +1 位作者 管志宁 张聿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258,共7页
将地下场源区域规则划分成很多小长方体单元 ,并且通过反演确定这些单元的物性变化 ,勾画出场源的分布图像 ,这种方式逐步成为重磁反演 ,特别是三维反演的重要方向 ;遗传算法等非线性技术进行该类反演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指出 ,在... 将地下场源区域规则划分成很多小长方体单元 ,并且通过反演确定这些单元的物性变化 ,勾画出场源的分布图像 ,这种方式逐步成为重磁反演 ,特别是三维反演的重要方向 ;遗传算法等非线性技术进行该类反演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 .本文指出 ,在应用遗传算法进行该类反演过程中 ,隐含着数据量较大时超常规的计算量 ,它已成为制约该类反演充分发挥作用的瓶颈问题 ;同时 ,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分离并存储几何格架的计算策略、以及独特的几何格架等效压缩存储技术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非线性反演计算速度 ,为该类反演的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三维反演 遗传算法 规则单元 几何格架 等效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密度差异多尺度反演 被引量:59
16
作者 侯遵泽 杨文采 刘家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42-651,共10页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原理,在对中国布格重力异常多尺度分解的基础上,反演了各种尺度意义下中国大陆地壳的密度差异,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壳中相对密度差异的空间分布,为研究中国大陆地壳构造、进行深部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结果.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尺度反演 大陆 地壳 相对密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南段地壳厚度重震联合最优化反演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石 郑秋月 徐伟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1-3951,共11页
重力反演方法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物性界面起伏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之一.本文收集了南北地震带南段67个已有的固定台站接收函数反演的Moho面深度结果,并使用基于EGM2008重力异常模型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重震联合密度界面反... 重力反演方法是研究地壳结构和物性界面起伏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之一.本文收集了南北地震带南段67个已有的固定台站接收函数反演的Moho面深度结果,并使用基于EGM2008重力异常模型计算的布格重力异常,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重震联合密度界面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利用接收函数对台站下方Moho面深度估计作为先验约束,定义了一类评价函数,通过对重力反演算法中尺度因子,平移因子和稳定性因子的最优选择,最小化重力反演结果与接收函数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同化不同地球物理方法获得的反演模型,且通过重震联合反演可以改进由于对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接收函数结果插值可能而引起的误差.本文还通过引入Crust1.0的Moho面深度为初值,同时考虑地壳密度的横向不均匀分布,通过模型之间的联合反演有效改善了地球物理反演模型间的不一致性问题.本文反演得到的最优化Moho面深度模型与已知67个台站位置接收函数模型之间的标准差约1.9km,小于Crust1.0与接收函数结果模型之间标准差为3.73km的统计结果.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同化重震反演结果、精化地壳密度界面模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震联合反演 地壳厚度 多约束反演 异常分离 界面反演 最优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度半长方体组合模型的重力模拟退火反演 被引量:26
18
作者 于鹏 王家林 吴健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2-889,共8页
针对重力异常反演的现状,采用矩形单元体网格剖分的二度半体组合模型,模拟任意的多层密度界面或形体,实现了重力正演.该建模方法适应性强,适合于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密度横向变化的复杂模型.使用改进的全局寻优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重力... 针对重力异常反演的现状,采用矩形单元体网格剖分的二度半体组合模型,模拟任意的多层密度界面或形体,实现了重力正演.该建模方法适应性强,适合于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密度横向变化的复杂模型.使用改进的全局寻优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重力异常进行反演,结合这种灵活的密度建模方法,反演过程中只需要反演各矩形单元体的密度参数,即可同时得到地质体的界面或形态以及密度值分布.通过复杂界面和形体的模型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效果.在江苏下扬子地质构造复杂区的实际应用说明,在地震等先验信息约束下,该重力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精度并减少了多解性,可有效解决古生界泥盆系-志留系目的层分布等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反演 模拟退火算法 二度半体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大陆科学钻探靶区重磁异常反演解释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钦范 姚长利 +1 位作者 孟小红 郭友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25-832,共8页
对江苏东海县毛北地区重、磁观测异常进行了处理和特征分析 ,并根据科学钻探主要目标体榴辉岩与其围岩有达 0 .9× 1 0 3kg/m3的明显密度差 ,进行了等效密度反演成像与综合地震约束反演计算 .给出了该地区重力异常模型 。
关键词 重磁异常 反演模型 大陆科学钻探 江苏 重力异常 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重力异常的视密度反演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世浙 王华军 +2 位作者 余海龙 李海侠 陈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57-2363,共7页
普光气田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最大气田.根据气田储层和盖层的岩石密度,估算普光气田上约有零点几毫伽量级的重力异常.但由于区域场和其他岩石的影响,气田的负异常受到严重的干扰.我们使用基于位场切割分离和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的视密度反... 普光气田是我国近年发现的最大气田.根据气田储层和盖层的岩石密度,估算普光气田上约有零点几毫伽量级的重力异常.但由于区域场和其他岩石的影响,气田的负异常受到严重的干扰.我们使用基于位场切割分离和位场大深度向下延拓的视密度反演新方法,在普光气田上得到明显的负密度异常.在川东北其他一些气田上,也得到负密度异常.根据视密度反演结果,对川东北的含气远景区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重力异常 视密度反演 川东北 含气远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