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压覆石膏矿采空区勘探与稳定性评价——以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为例
1
作者 汪传胜 宋涛 +3 位作者 李健 葛斐 刁谦 孔玉柱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 石膏采空区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造成的塌陷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查明江苏省邳州X301县道某段压覆石膏采空区分布及其稳定性,通过In SAR监测对面积1.64 km^(2)的研究区在2017~2021年间的地面沉降特征进行分析并圈定了沉降异常,投入高密度电阻率法测线6.24 km和验证钻探261.10 m实施地下采空区勘探,综合多源信息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推断解释了采空区7处;确定6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采空区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2处不稳定采空区和5处基本稳定采空区。实践证明,在InSAR监测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勘探隐伏采空区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具有可靠的效果和良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采空区 稳定性评价 高密度电法 沉降监测 邳州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西藏沃达滑坡区的组合应用
2
作者 李于波 仇根根 +4 位作者 王大勇 李明威 佘一民 王蒙蒙 张格格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8-516,共9页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 金沙江上游西藏沃达古滑坡目前处于复活蠕滑阶段。为查明该滑坡区的滑动范围、趋势与滑动面深度,本文沿坡体蠕滑方向布设了3条高密度电阻率法(ERT)测线和3条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测线。3条ERT和AMT剖面的反演结果均表明研究区浅层存在低阻易滑区,L1、L2线低阻介质连续分布,L3线低阻介质零星散布,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蠕滑体空间分布特征上更为精准,AMT方法在基岩形态、岩性组成推测、断裂探测等方面具有优势。结合AMT和ERT两种方法反演剖面的优势特点,大致推测了蠕滑体的滑动面与展布形态,滑动面的深度范围可能浅至十余米,深至五十余米,测线布置区岩性主要为板岩和碳质页岩,发育有逆断层,与前人已发表的地质资料、遥感结果相契合。这说明ERT和AMT的组合电法勘探可准确识别滑坡区地下电性结构,并服务于滑坡体范围和趋势预测,最后阐明了电法与InSAR在探测认识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ERT)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 岩性组成 滑动面 沃达滑坡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陕北浅埋煤层采空区的综合探查技术研究
3
作者 郭恒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陕北浅埋煤层在特殊历史时期因煤层自燃治理遭受了大量露天式偷挖滥采,由此形成的采空区面积广、隐蔽性强、勘探难度大,严重影响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为解决上述采空区探查难题,以陕北神府某矿区为研究区,将结合历史卫星影像、倾斜摄影... 陕北浅埋煤层在特殊历史时期因煤层自燃治理遭受了大量露天式偷挖滥采,由此形成的采空区面积广、隐蔽性强、勘探难度大,严重影响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为解决上述采空区探查难题,以陕北神府某矿区为研究区,将结合历史卫星影像、倾斜摄影、地球物理的综合探测技术应用于该区域复杂条件下采空区探测中。历史卫星影像资料揭示了P2排土场西南侧等区域存在明显开采痕迹,通过比对倾斜摄影可进一步划分采场及隐蔽采空区的大致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合理布置物探测线,结果显示,P2排土场下含煤地层对应的电性层在局部区域高阻特征明显缺失。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ERT-3测线0~225m之间含煤地层电阻率由120Ω·m下降至60Ω·m以下,瞬变电磁法TEM-2测线0~80m含煤地层电阻率由160Ω·m下降至60Ω·m左右。最终,结合历史卫星影像、无人机倾斜摄影、高密度电阻率法与瞬变电磁法结果划分了隐伏采空区的分布边界。以上多种方法优势互补,实现了复杂条件下采空区的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高密度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法 倾斜摄影 历史卫星影像 浅埋煤层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浅层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4
作者 周钺 李超 +3 位作者 桑鼎 牛欢 陈亮 王培清 《高原农业》 2025年第4期490-497,共8页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 针对结构复杂、地质条件多变且单一地质勘探方法难以得出准确地质信息的地层,采用综合物探技术,包括80 mHz和160 mHz探地雷达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易贡滑坡体左岸进行了地质勘探试验。结果显示:整条测线的测试深度范围内电阻率值呈现上部较高、下部整体偏低的特点,可把电阻率相对较小的区域视为含水率逐渐增大的迹象;在埋深4 m处存在明显的层状分界,测线左侧为滑坡松散堆积体,较为均质,而测线右侧雷达图像显示出现明显的孤立体反射信号;在测线60 m和72 m深,探地雷达出现同相轴中断状况,而高密度电法也显示异常,推测该位置由不同滑坡台阶组成。此次综合物探结果为易贡滑坡体左岸的地质分析提供了图像依据,对研究滑坡体结构、判断潜在危险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技术 浅层地质勘探 易贡滑坡 探地雷达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碎屑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智杰 曾洁 +2 位作者 甘伏平 陈吉礼 卢秀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0,共9页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场地狭窄限制,高密度电法及联合剖面法测线长度有限,探测深度较浅,受碎屑岩电阻率小的影响,其找水应用效果不佳,在可探测的深度范围内较难识别基岩裂隙等找水有效异常,需结合其他物探方法甄别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法找水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有效识别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带,表现为相对低阻异常特征;视电阻率单支测深曲线能有效分辨不同深度的岩土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对裂隙破碎带有较好指示意义。在地面场地较为狭窄的碎屑岩地区开展找水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能取得较好效果,以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碎屑岩地区中的裂隙发育带位置,以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确定裂隙发育带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联合剖面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视电阻率测深曲线 碎屑岩 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猴场滑坡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永亮 张伟 +6 位作者 刘振宇 易连兴 吴秋菊 梁楠 甘伏平 邬健强 韩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1-453,共13页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贵州省威宁县猴场滑坡区进行探测,探究从浅部到深部岩溶及裂缝发育情况、岩溶滑坡体底界面形态及滑坡体结构特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划分了滑坡区地层结构,发现滑坡区发育浅部和深部两层岩溶...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贵州省威宁县猴场滑坡区进行探测,探究从浅部到深部岩溶及裂缝发育情况、岩溶滑坡体底界面形态及滑坡体结构特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划分了滑坡区地层结构,发现滑坡区发育浅部和深部两层岩溶,尤其在灰岩与泥页岩界面处的深部岩溶,加之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是触发滑坡的背景条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出的裂缝及岩溶发育区域,是滑坡体进一步位移拉裂的脆弱区。分析认为,岩溶发育破坏了滑坡体原来的整体性,使岩溶山体劣化成零散块体,是导致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岩溶山体 滑坡 高密度电阻率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圈定沉积变质型富铁矿体: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例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蒙嘉琪 王志猛 +2 位作者 贾三石 付建飞 张岩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体的物性参数差异,优选地面高精度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开展齐大山铁矿内富铁矿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地面高精度磁法可以通过16000 nT以上的高磁场强度特征圈出贫铁矿磁异常场内的富铁矿体,而高密度电阻率法则可以精细刻画高磁异常范围内的富铁矿体形态特征和规模;磁铁矿富矿电阻率小于2200Ω·m,以此为约束条件构建地面磁法的正反演模型,可实现对贫铁矿层中富铁矿体的准确识别定位;齐大山铁矿NNW走向断层与NEE横向断层交汇处更易产出厚大富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本地区 富铁矿 高精度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阻率自适应反演在岩溶勘探中的应用——以广西河池灰岩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毛文星 张志勇 +1 位作者 周峰 谢尚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5-583,共9页
为提高岩溶地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的探测效果,研发了一种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的自适应反演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任意复杂地形下地电模型的模拟,同时构建一种基于模型灵敏度的反演网格自适应调整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异常体的精细刻画,提升了... 为提高岩溶地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的探测效果,研发了一种基于非结构三角网格的自适应反演算法。该算法能够实现任意复杂地形下地电模型的模拟,同时构建一种基于模型灵敏度的反演网格自适应调整优化技术,实现了对异常体的精细刻画,提升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模型算例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自适应反演算法计算稳定、岩溶异常识别能力强,能更好地圈定异常,可为岩溶区高密度直流电阻率解释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勘探 高密度电阻率法 自适应反演 广西 河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的区域土壤物性参数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9
作者 吴阿娜 刘丹青 汤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13,共10页
联合采用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上海市4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及7个典型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探测并分析重金属含量与物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市4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土壤电导率集中分布在56.1~95.9 mS/m范围,浅层土壤(深度为1 ... 联合采用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上海市4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及7个典型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探测并分析重金属含量与物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全市4个代表性背景区域土壤电导率集中分布在56.1~95.9 mS/m范围,浅层土壤(深度为1 m以内)电阻率集中分布在10.7~17.1Ω·m范围。7个典型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分布范围为33.45~517 mS/m,电阻率分布范围为1.70~17.0Ω·m。与背景区域土壤相比,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电阻率分布更为分散;污染场地土壤电导率高值、中位值、平均值均显著高于背景区域土壤电导率,污染场地土壤电阻率低值、中位值、平均值均显著低于背景区域土壤电阻率。受到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浓度影响,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总体呈现高导、低阻现象。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均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很好的响应能力。污染场地中土壤重金属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但在污染场地地层结构、污染物种类的共同作用下,复杂性会增加。在该市的7个典型污染场地中,土壤电导率与重金属铬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污染场地土壤电阻率与浅层土壤中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除了重金属含量外,土层的不均一性、污染土层厚度的差异性、不同污染物引起土壤性状的改变等均有可能影响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感应电磁法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背景 污染场地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湖滨多宝沙山成因机制
10
作者 徐俊杰 陈松 +2 位作者 刘广宁 刘道涵 余绍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3-1395,共13页
鄱阳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湖滨却多处发育沙漠。多宝沙山是湖滨面积最大的沙漠,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前人多认为多宝沙山是风成的;然而,沙山多处沿岸露头的地层层理均表现为水成特征。为进一步明确多宝沙山成... 鄱阳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湖滨却多处发育沙漠。多宝沙山是湖滨面积最大的沙漠,给当地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前人多认为多宝沙山是风成的;然而,沙山多处沿岸露头的地层层理均表现为水成特征。为进一步明确多宝沙山成因,本研究进行了物探(高密度电阻率法和瞬变电磁法)和野外地质露头调查,发现第四系除风成特征外,还具有水成的厚度分布及层序地层特征。本研究认为多宝沙山是风力搬运和水下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与湖平面多次起伏、彭蠡泽南扩、湖底平坦的地形、三角洲快速沉积、断块差异运动、强劲的冬季风等多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相关。多宝沙山形成于全新世时期,位于古赣江三角洲前缘亚相,后期发生构造抬升,多宝沙山被强风改造,风沙覆盖了除西山、笔架山之外的古构造高地,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多宝沙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沙漠 鄱阳湖 多宝沙山 高密度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法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李志祥 毛先进 +2 位作者 韩明 吕明 龙德龙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以实例说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隐伏断层探测中的成功应用 ;讨论了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反演结果的地质解译方法 ;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隐伏断层的野外工作设想 ,对“十五”重大项目———城市活断层探测极具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隐伏断层探测 地球物理勘探 地震探测 野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地铁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70
12
作者 蔡晶晶 阎长虹 +3 位作者 王宁 邵勇 郑军 汤志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5-940,共6页
南京地铁3号线将穿越岗谷地和岩溶区,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几大难题之一。经过初步勘查,发现其中某段有多处溶洞。该段地处闹市区,交通流量大,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了查明研究区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地质构造条件,经... 南京地铁3号线将穿越岗谷地和岩溶区,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几大难题之一。经过初步勘查,发现其中某段有多处溶洞。该段地处闹市区,交通流量大,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为了查明研究区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地质构造条件,经综合比选,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岩溶勘察,测量方法选择温纳剖面法。测量过程中将部分电极勘察点布设于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接地条件相对较差,采用常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反演),与实际钻探结果误差较大,不宜使用。因此在测量中采用改进电极与地面耦合条件以及加大供电电压的方法,提高电流穿透力,同时对所测数据直接绘制成等值线图。根据等值线图中低电阻率分布特征推断岩溶发育情况,其结果与钻探结果较为吻合,取得了较好效果。经与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钻孔资料对比分析,查明沿线岩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物探方法具有多解性,在开始物探工作之前,应对研究区地质和构造条件进行野外调查,对岩溶发育特征进行地质分析,以便更好的指导物探布线和数据解译工作;当接地条件较差时,可以采取堆土、洒水等方法解决电极耦合问题;对于数据反演解译存在误差时,可直接利用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进行解译,推测溶洞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南京地铁 岩溶勘察 温纳 等值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T技术在无机酸污染场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董路 叶腾飞 +3 位作者 能昌信 刘玉强 龚育龄 陈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1,共5页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硫酸废液污染的场地进行污染调查,由于硫酸废液侵入土壤,使其介质的溶质浓度发生了改变,导致SO42-与地表潜水作用,电传导性提高,被污染土壤含盐量增加,但是电阻率降低与未被硫酸废液侵入的土层形成了一定的电性差异...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硫酸废液污染的场地进行污染调查,由于硫酸废液侵入土壤,使其介质的溶质浓度发生了改变,导致SO42-与地表潜水作用,电传导性提高,被污染土壤含盐量增加,但是电阻率降低与未被硫酸废液侵入的土层形成了一定的电性差异.通过二维和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ERT)技术,圈定硫酸废液侵入土壤中的分布范围、侵蚀深度以及扩散羽流等,并对ERT结果进行土工试验异常验证.结果表明:硫酸废液污染土壤的视电阻率小于6.0Ω.m,污染区域长度达25.0m,深度约4.0m;地表土污染长度为12.0m,表面宽度约4.0m,污染土壤的总体积约为222.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无机物污染 场地调查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滑坡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4
作者 江玉乐 周清强 +1 位作者 黄鑫 张朝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2-546,共5页
探测查明水库库区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点,才能对滑坡进行有效的治理。论文中简要介绍了探测确定滑坡体的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前提、优势,结合在某水库库区滑坡体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断面色谱图,通过对视电... 探测查明水库库区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点,才能对滑坡进行有效的治理。论文中简要介绍了探测确定滑坡体的意义、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前提、优势,结合在某水库库区滑坡体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断面色谱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覆盖层厚度、基覆界线,从而查明了滑坡体厚度及滑面起伏形态,为库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滑坡体 隐患 地质灾害 色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15
作者 江玉乐 康万福 +1 位作者 张楠 张朝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2-455,共4页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基于的静电场理论和工作特点,应用该方法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岩溶勘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该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所基于的静电场理论和工作特点,应用该方法在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岩溶勘察进行了探测,获得了测区部位的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通过对视电阻率二维成像图异常形态、高低阻等特征的分析,推断出地下岩溶、溶洞的分布范围、大小和埋深。经钻探资料证实,推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温纳装置 岩溶洞穴 塌陷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率成像在堤坝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底青云 王妙月 +3 位作者 许琨 张美根 安勇 连长云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4-77,共4页
利用日本OYO公司MCOHM - 2 1型浅层地电仪 ,采用 pole pole方式高密度电阻率探测系统 ,对山东跋山、大冶、会宝岭等几个存在病险需要加固的大中型水库大坝进行了电阻率CT探测。坝体内的断层、破碎。
关键词 堤坝 电阻率成像 高密度电阻率方法 断层 CT探测 暗排水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法在柳州泗角村岩溶塌陷区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郑智杰 敖文龙 +2 位作者 曾洁 甘伏平 张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3-149,共7页
岩溶塌陷往往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及突发性。基于岩溶塌陷的上述特点,文章选取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微动法对泗角村岩溶塌陷区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能较好地的区分岩土层界面及划分岩溶发育带,但分辨率较低;主动源面... 岩溶塌陷往往具有不确定性,隐蔽性及突发性。基于岩溶塌陷的上述特点,文章选取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微动法对泗角村岩溶塌陷区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电法能较好地的区分岩土层界面及划分岩溶发育带,但分辨率较低;主动源面波法能较好划分岩土层界面且分辨率较高,但探测深度浅;微动法能较精准地确定岩溶塌陷位置,但抗干扰能力较弱;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及微动法结合才能有效查明塌陷区内岩土层结构、确定岩溶发育带位置,并预测划分出塌陷危险区、塌陷潜伏区和相对稳定区,为后续灾害治理工作确定具体范围,给治理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另外,通过对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及微动法解译异常特征的分析,查明了塌陷区塌陷的形成和机井的长年抽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主动源面波法 微动法 综合物探 岩溶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采空区地面探测技术与方法优化 被引量:57
18
作者 李文 牟义 +1 位作者 张俊英 徐元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为探明鄂尔多斯矿区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EH-4大地电磁法和浅层地震法等4种地面采空区探测技术,通过野外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包括干扰信号剔除)和反演计算,作出视电阻率综合剖面和时间... 为探明鄂尔多斯矿区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EH-4大地电磁法和浅层地震法等4种地面采空区探测技术,通过野外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包括干扰信号剔除)和反演计算,作出视电阻率综合剖面和时间剖面,来解译采空区的几何和物性特征,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地方煤矿采空区探测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法适合近地表浅层采空区探测,探测深度小于200 m;瞬变电磁法适合中等深度采空区探测,探测深度小于600 m;EH-4大地电磁法适合大深度采空区探测,探测深度小于1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高密度电阻率法 瞬变电磁法 EH-4大地电磁法 浅层地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海底金矿含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9
作者 马凤山 底青云 +3 位作者 李克蓬 付长民 王善飞 李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432-4438,共7页
海底金矿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矿床的开采构成威胁,选择山东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135m水平沿脉巷道,采用地球物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巷道635m测线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岩体中的含水构造进行了坑道探测,利用三种装置(温纳装置(Wenner)... 海底金矿上覆岩层中含水直接对矿床的开采构成威胁,选择山东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135m水平沿脉巷道,采用地球物理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巷道635m测线以下200m深度范围内岩体中的含水构造进行了坑道探测,利用三种装置(温纳装置(Wenner)、偶极装置(Dipole-Dipole)、Schlumberger装置)进行实施,相互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探测结果.温纳、偶极和Schlumberger三种装置的视电阻率反演结果反映在测线(-135m沿脉巷道)以下至30m深度为一高阻层,表明自-135^-165m的岩体中已不含水或含少量的水;测线以下30~60m段为低阻层,反映-165^-200m的岩体中含基岩裂隙水;测线以下大于60m的地段为特高阻层,反映-200m以下岩体含水性逐渐变差.该探测结果与矿区水文地质结构调查分析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了坑道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含水构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采矿 含水构造 高密度电阻率法 坑道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与微动技术组合在岩溶塌陷分区中的应用分析--以广西来宾吉利塌陷为例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伟 甘伏平 +1 位作者 赵伟 陈玉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为了验证物探技术在岩溶塌陷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广西来宾市吉利村开展了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技术野外探测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对称四极电测深能直观地反映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和低阻异常的深度,微动技术能定性地判定地下暗河和岩... 为了验证物探技术在岩溶塌陷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于广西来宾市吉利村开展了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技术野外探测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对称四极电测深能直观地反映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和低阻异常的深度,微动技术能定性地判定地下暗河和岩溶破碎带在地表的平面投影,将两种方法相结合能更加准确地圈出塌陷,以及引起塌陷的溶洞、地下河、断层破碎带及软土分布范围。地下暗河或岩溶破碎带在高密度联合剖面法上反映为低阻正交点异常,极距为45 m时正交点附近电阻率值约为250Ω&#183;m;在微动 H/V比值谱上反映为 H/V极大值异常,极大值特征频率在2~6 Hz之间。依据2测线上的高密度电法和微动异常显示,圈出了两个易塌陷区,经对其中的一异常进行钻探验证,异常区覆盖层下42 m 厚的灰岩地层中钻遇溶洞8个,其中最大的高达5.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分区 高密度电法 低阻正交点 微动技术 特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