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int inversion of gravity and multiple components of tensor gravity data 被引量:3
1
作者 鲁光银 曹书锦 朱自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767-1777,共11页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ten exhibit smooth characteristics away from sharp discontinuities. One aim of geophysical inversion is to recov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mooth structures as well as about the sharp discontinui... Geological structures often exhibit smooth characteristics away from sharp discontinuities. One aim of geophysical inversion is to recov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smooth structures as well as about the sharp discontinuities. Because no specific operator can provide a perfect sparse representation of complicated geological models, hyper-parameter regularization inversion based on the iterative split Bregman method was used to recover the features of both smooth and sharp geological structures. A novel preconditioned matrix was proposed, which counteracted the natural decay of the sensitivity matrix and its inverse matrix was calculated easily. Application of the algorithm to synthetic data produces density models that are goo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esigned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parameter regularization full gravity gradient tensor preconditioned matrix Occam's inversion focusinginver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金属矿床重磁勘探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双 胡祥云 +3 位作者 张百帆 朱丹 吕梦芝 舒一鸣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共21页
重力与磁法勘探凭借对密度与磁性异常的高灵敏度响应,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在多金属矿床勘探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重磁勘探方法在目标信息提取、新型反演方法、人工智能等热门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关键技术,结合... 重力与磁法勘探凭借对密度与磁性异常的高灵敏度响应,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在多金属矿床勘探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系统梳理了近年来重磁勘探方法在目标信息提取、新型反演方法、人工智能等热门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和关键技术,结合国内外典型应用案例总结和展望了重磁勘探方法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可为矿产勘探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并为国家战略性金属矿床的深部勘查与资源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三维反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数据融合的青格里底区块火成岩岩性识别
3
作者 徐凯军 刘鑫 +1 位作者 于会臻 石双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272,共10页
火成岩对地震波有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密度和磁化率差异,因而可利用重磁数据识别火成岩岩性。基于重磁数据联合,开展了基于逻辑函数的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将该方法应... 火成岩对地震波有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密度和磁化率差异,因而可利用重磁数据识别火成岩岩性。基于重磁数据联合,开展了基于逻辑函数的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格里底工区,以提高火成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基于地震约束进行重磁数据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火成岩的密度和磁化率分布;然后,利用改进的逻辑函数实现重、磁反演数据融合,对火成岩岩性进行成像,识别出了四组火成岩单元,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解释,解释结果与钻井信息一致。通过逻辑函数有效融合了火成岩重磁多参数信息,火成岩岩性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表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三维反演 反演融合 逻辑函数 综合解释 岩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梯度约束的地震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方法研究
4
作者 谭智 姜金钟 +1 位作者 石磊 李永华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0-560,共11页
不同地球物理数据参与的联合反演,可有效减少反演的多解性,为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提供多参数约束。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的开展常基于速度-密度经验关系,但由于地下结构复杂,部分地区岩石物理关系难以准确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不同地球物理数据参与的联合反演,可有效减少反演的多解性,为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提供多参数约束。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的开展常基于速度-密度经验关系,但由于地下结构复杂,部分地区岩石物理关系难以准确确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地震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方法。该方法将频率域重力反演和近震体波走时反演相结合,采用优化的顺序策略,实现了速度模型与密度模型的相似性耦合。理论模型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实际观测数据试验都显示,联合反演有效提高了密度结构的垂向分辨率。重力数据的引入,更好地约束了地壳浅层(地下5 km以内)P波速度结构,明显改善了体波射线分布稀疏地区的横向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震联合反演 结构耦合 交叉梯度 顺序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平谷8级震区地壳三维密度结构反演研究
5
作者 张明辉 申重阳 +5 位作者 杨光亮 谈洪波 王嘉沛 杨雄 孙凯 申宇彤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2-897,共16页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位于燕山褶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部位,其浅部和深部孕震构造动力环境仍不够清楚.本文利用三河—平谷震区高分辨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最新全球重力场模型WGM2012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多尺度信号分离技术和迭代...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位于燕山褶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部位,其浅部和深部孕震构造动力环境仍不够清楚.本文利用三河—平谷震区高分辨率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和最新全球重力场模型WGM2012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小波多尺度信号分离技术和迭代反演算法获取了震区莫霍面起伏和地壳内部密度扰动分布图像.研究结果表明: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位于局部重力高和重力低的过渡部位,易于构造应力应变集中和积累,同时该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类似,均位于太原—延庆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亦即中国东部重力梯级带的中段)和莫霍面陡变带的东侧;震区(39.4°N—40.3°N,115.7°E—117.5°E)地壳三维密度结构显示研究区呈中部密度高、南北密度低的特征,高低密度体多受断裂分割或限制呈交替分布,与地质隆起和凹陷相间的特点相一致,推断高密度体可能因地幔岩浆上涌侵入与熔融活动所形成,而低密度体则可能受华北平原伸展、燕山隆起均衡等制约所引起;中部大兴高密度体北东上隆活动对夏垫断裂形成与发育、三河—平谷地震孕育与发生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了三河—平谷地震的岩浆上涌与断层联合作用发震模式.该结果可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演化过程中的构造-岩浆活动研究、首都圈地震危险性判定和巨震震源识别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平谷地震 重力反演 莫霍面起伏 三维密度结构 孕震环境 发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和惩罚函数约束的重力三维反演
6
作者 鄢文强 程天君 +5 位作者 陈晓 赵斐宇 谢启茂 万晓东 蒋学成 王金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3-899,共7页
基于典型聚焦稳定器的重力反演能较好地突出地下地质体的边界,但是,受聚焦因子的影响较大。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具有聚焦特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避聚焦因子选择的问题,具有改善重力三维反演效果的潜质。此外,惩罚函数约束可以改善反... 基于典型聚焦稳定器的重力反演能较好地突出地下地质体的边界,但是,受聚焦因子的影响较大。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具有聚焦特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避聚焦因子选择的问题,具有改善重力三维反演效果的潜质。此外,惩罚函数约束可以改善反演的多解性,将反演的物性值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基于此,为探索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和惩罚函数约束对重力三维反演的改善作用,将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和惩罚函数写入三维重力正则化反演目标函数,完成了有、无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及有、无惩罚函数约束的重力三维反演效果对比。模型试验表明: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可以较准确地还原异常体的物性和空间分布,但存在假异常和物性值超出真实值的情况,基于惩罚函数约束的指数型聚焦反演可以较好地改善此类情况,此外,惩罚函数约束的分区域处理可以提高解的准确性。上述情况表明,基于指数型聚焦稳定器和惩罚函数约束的反演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型聚焦稳定器 惩罚函数 三维反演 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重力段差指标量分析及场源特征反演
7
作者 郑秋月 黄江培 +3 位作者 吴宇琴 陈政宇 刘东 王青华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1,共10页
基于2016-2021年云南地区流动重力重复观测资料,利用流动重力段差变化可视化方法及重力场变化显著性程度指标量G和C值研究了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并反演了其与地震孕育相关的场源分布特征,开展了对研究区重力变化及场源... 基于2016-2021年云南地区流动重力重复观测资料,利用流动重力段差变化可视化方法及重力场变化显著性程度指标量G和C值研究了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前的重力变化,并反演了其与地震孕育相关的场源分布特征,开展了对研究区重力变化及场源特征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段差表示法的大小和方向对地下物质的运移方向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震前重力指标量呈显著上升,震后又迅速回落,重力变化指标量G和C值可作为评价测网区域重力变化显著性程度的定量依据;②反演得到的重力变化场源位置主要集中在红河断裂带北段至滇西北一带,且表现出与维西-乔后断裂及红河断裂带走向较为一致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地震前中上地壳的深部物质运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段差 定量分析 重力变化指数 场源反演 漾濞M_(S)6.4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
8
作者 安国强 鲁宝亮 +1 位作者 李柏森 高新宇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2-1115,共14页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 三维密度反演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重力三维密度反演是将反演区域均匀剖分为直立六面体网格,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高对于复杂地质体的拟合程度,然而随着网格数量的增多导致反演效率降低以及多解性增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边缘特征和相关成像联合约束自适应网格剖分的重力三维反演方法.首先对反演区域进行粗糙网格剖分并进行重力相关成像计算,并且使用边缘特征信息对重力相关成像进行约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然后对相关系数较大的重点区域使用八叉树结构进行加密,实现反演区域的自适应细致剖分;最后使用正则化方法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引入最小长度约束、深度加权约束、体积约束、物性范围约束提高反演的精度,并使用共轭梯度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快速求解.模型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和密度分布,在提高反演结果分辨率的同时,相较于全局细致网格反演的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将该方法应用于澳大利亚Olympic Dam的实际重力数据,反演结果与已知的地质结构和钻井岩心密度曲线基本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三维密度反演 自适应剖分 相关成像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谷鸟算法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反演方法
9
作者 李进 张怀 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1520,共10页
由于地球物理重、磁、电、震等实际勘测数据不够完备,部分数据信噪比较低,使得传统的以吉洪诺夫(Tikhonov)正则化为基础的反演理论存在分辨率较低、适定性较差等问题.近年来,以贝叶斯(Bayesian)反演为代表的随机反演日趋成熟.该方法具... 由于地球物理重、磁、电、震等实际勘测数据不够完备,部分数据信噪比较低,使得传统的以吉洪诺夫(Tikhonov)正则化为基础的反演理论存在分辨率较低、适定性较差等问题.近年来,以贝叶斯(Bayesian)反演为代表的随机反演日趋成熟.该方法具备反演结果分辨率更高、全局收敛性更好、更易于与人工智能(AI)结合等优势,弥补了传统算法的不足.贝叶斯反演方法最主要的瓶颈在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采样算法计算量大、收敛速度慢且不稳定.本文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构建了地球物理反演的目标参数,利用数据与待反演参数之间存在的物理关系,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引入布谷鸟算法优化采样,实现了对重力场和地震波平均速度的反演,并与传统反演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方法比传统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反演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为今后在地球物理反演中实现吉洪诺夫正则化与随机反演相结合的非线性反演理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反演 贝叶斯反演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洛算法 布谷鸟算法 重力反演 地震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力异常反演方法发展综述
10
作者 黄兴业 胡青青 +3 位作者 邝文俊 万伏彬 范延松 徐馥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8,共13页
重力异常反演通过地表重力数据推测地下异常体的密度分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床、地质结构和地下工事探测等领域。传统的重力反演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分辨率低以及反演结果依赖于先验信息等问题。深度学习重... 重力异常反演通过地表重力数据推测地下异常体的密度分布,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床、地质结构和地下工事探测等领域。传统的重力反演方法面临计算复杂、分辨率低以及反演结果依赖于先验信息等问题。深度学习重力异常反演技术能够不依赖于初始模型或先验信息,在提高反演精度和减少计算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文中回顾了传统重力异常正、反演方法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深度学习重力反演方法的研究现状,重点从数据准备、网络模型、网络优化和网络验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不同重力反演问题的改进和创新,并比较了不同重力反演方法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Vinton盐丘和墨西哥圣尼古拉斯矿床实测数据上的应用效果,其中多任务框架CDUNet在Vinton盐丘数据上取得了最准确的反演深度值,3D U-Net++网络在圣尼古拉斯矿床数据上获得了比U-Net网络更清晰且准确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反演 深度学习 数据驱动 网络模型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造山带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陈实 李平 +3 位作者 李大海 牛辉 胡尊平 张静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30,共13页
新疆北部造山带内产出的岩浆型铜镍矿床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过程中,总结建立了高磁化率、高重力、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三高一低”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标志,进而指导发现和评价了一批... 新疆北部造山带内产出的岩浆型铜镍矿床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铜镍资源基地。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球物理勘查过程中,总结建立了高磁化率、高重力、高极化率、低电阻率“三高一低”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标志,进而指导发现和评价了一批中大型矿床。随着重要成矿带地质工作程度不断提升,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方向逐渐转向深边部隐伏矿,对深部矿体的勘查需求明显增加。笔者结合新疆北部造山带环境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区内近年来铜镍矿勘查中地球物理工作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难点,针对性的探讨多项地球物理新技术应用前景,为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实现大深度、精细化探测目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 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 三维激电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重磁三维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力夏提·玉山 刘代芹 +4 位作者 阿卜杜塔伊尔·亚森 陈丽 李杰 赵磊 李秉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 利用球面六面体单元网络模型建立不同分辨率的重力异常扰动模型检测板,基于北天山地区实际地表流动重力测点分布,进行设定场源异常体的等效源反演恢复,进而评估北天山流动重力测网场源分辨能力。结果表明,在假设地下10 km处存在密度差为±1×10^(-3)g/cm^(3)的场源异常体情况下,北天山重力测网具备0.75°×0.75°及以上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网中大部分地区具备0.5°×0.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测点分布较密集的少部分地区具备0.25°×0.25°场源异常体识别能力。最后,综合考虑北天山测网现有网形、地形、交通条件等因素,给出测网最佳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流动重力 场源反演 分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凯军 季春晖 庞朝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单一井中重磁方法解决问题有限,其三维反演具有严重的多解性。开展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采用交叉梯度函数对密度和磁化率进行耦合,综合井中重磁多参数信息进行联合反演,减少反解的多解性,提高深部矿体... 单一井中重磁方法解决问题有限,其三维反演具有严重的多解性。开展面向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井中重磁三维交叉梯度联合反演,采用交叉梯度函数对密度和磁化率进行耦合,综合井中重磁多参数信息进行联合反演,减少反解的多解性,提高深部矿体识别的准确性。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井中重磁交叉梯度联合反演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能力,可以显著提高深部矿体识别的准确性,特别是能有效识别深部隐伏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重力 井中磁力 交叉梯度 三维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例
14
作者 陈学国 相鹏 +4 位作者 张建华 班丽 吴微 郭涛 冯国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183,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储-震对应关系不明确,且实钻井少,难以建立有效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地震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 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勘探潜力巨大,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但由于超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储-震对应关系不明确,且实钻井少,难以建立有效的地震反演初始模型,这些问题均制约了地震反演技术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重力反演作为一种重要的定量解释手段,可以得到地下的密度分布特征,为地质解释提供支持,根据密度模型可以为地震反演建立相对可靠的低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应用的困难,同时重力资料的取得相较于地震资料经济便捷,更易于在实际中应用。因此,提出一种将重力反演应用于地震储层预测的新技术。首先针对重力反演不适定问题,提出基于高斯径向基函数的拟神经网络重力反演技术,提高了重力反演的分辨率和可靠性;其次将重力反演获得的密度模型作为训练数据,与地震和测井数据共同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地震反演的初始模型;最后在初始模型约束下开展地震反演。该技术突破了单一地震资料在超深层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瓶颈,克服了测井约束的限制,为地震反演提供了可靠的初始模型。应用该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超深层碎屑岩储层进行预测,结果符合现有地质认识,说明该技术对超深层储层预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潜力,可以为超深层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反演 联合反演 神经网络 超深层 储层预测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陆块西南缘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杨富强 张思文 +4 位作者 廖海志 梁青 莫亚军 李叶飞 陈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66-3780,共15页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定扬子—华夏地块在广西地区的边界位置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布格重力异常,利用地震波速度-密度转换关系构建的上地幔密度参考模型作为约束,反演剩余的岩石圈和上地幔重力异常,获得了岩石圈至300 km深度的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揭示了华南陆块西南部的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和上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中部存在高密度岩石圈物质下沉,南部低密度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取代已拆沉的岩石圈根并向上侵入地壳,是地表出露花岗岩的来源.结合区内基底特征和碎屑锆石陆缘来源,推断沿广西富川—武宣—隆安—凭祥一线为扬子—华夏地块在华南陆块西南缘(广西段)缝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西南缘 上地幔顶部 密度结构 三维重力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重力异常三维密度反演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柏森 鲁宝亮 +3 位作者 安国强 巨鹏 朱武 苏子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2-767,共16页
三维密度反演是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重力数据反演显得更为重要.传统反演方法通常需要存储大型系数矩阵,内存占用大,耗费时间长,同时为约束反演结果而加入的正则化约束项参... 三维密度反演是地球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重力数据反演显得更为重要.传统反演方法通常需要存储大型系数矩阵,内存占用大,耗费时间长,同时为约束反演结果而加入的正则化约束项参数难以确定;深度学习可以不依赖先验信息,也不需要计算及存储系数矩阵,使得计算效率大大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重力异常反演方法.首先将UNet++网络中部分参数进行更改:选择在输入数据绝对值较大时梯度更稳定的LeakyReLU作为激活函数;加入了Batch Normalization层,增强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及稳定性.然后为了提高网络的全局最优化能力,引入了基于余弦退火的学习率更新策略,使用梯度的一阶以及二阶矩估计的Adam最优化算法,利用数据集与标签集进行网络训练,实现了重力异常的三维密度反演.通过实验验证了UNet++、LeakyReLU更快速稳定的收敛能力,而余弦退火学习率更新策略具有更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含噪模型实验及实际数据反演结果进一步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及其良好的泛化能力与抗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反演 重力异常 UNet++ 余弦退火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空间内约束型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振宁 徐梦龙 +2 位作者 杨亚斌 荆磊 林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5-136,共2页
笔者等分析了正则化项对反演效果的影响,为了使正则化项在反演过程中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将传统的加权空间正则化约束改为原始空间解的L2正则化,强化了正则化系数在反演过程中的作用,提升了反演精度。1加权空间内约束型反演重磁物性反... 笔者等分析了正则化项对反演效果的影响,为了使正则化项在反演过程中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将传统的加权空间正则化约束改为原始空间解的L2正则化,强化了正则化系数在反演过程中的作用,提升了反演精度。1加权空间内约束型反演重磁物性反演能够直观地获得地下的密度和磁化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数据 正则化 约束型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震体波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鑫月 石磊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39-1453,共15页
华北是克拉通破坏的典型案例,也是陆内强震活动最为强烈、频繁的地区之一,对该区壳幔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可为深化认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板内强震与火山发生机理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深部约束.利用202个固定台站、360个流动台站所记录到的天... 华北是克拉通破坏的典型案例,也是陆内强震活动最为强烈、频繁的地区之一,对该区壳幔速度结构进行研究,可为深化认识克拉通的形成演化、板内强震与火山发生机理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深部约束.利用202个固定台站、360个流动台站所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事件P波资料和实测布格重力异常,采用近震体波走时与重力联合反演方法获得了地壳、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重力资料的引入不仅对壳幔结构进行了更合理的约束,而且有效提高了浅层和边缘射线分布稀疏区的成像能力.联合成像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地块和华北平原浅层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可能与其存在厚的松软沉积层有关;鄂尔多斯东部上地壳存在明显的P波高速异常,推测该高速异常与古元古代孔兹岩带的形成有关.大同火山区15~25 km和25~40 km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且这两个低速层是连通的,推测与地幔热物质上涌导致的多期次岩浆侵位有关.三河—平谷8.0级地震和邢台7.2级地震震源都位于脆性的上地壳,均下伏低速异常,推测在区域动力环境加载作用下,韧性的壳内蠕变导致脆性上地壳岩石中弹性应变能的局部积累,从而引起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重力异常 近震走时 联合成像 P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机器人的重心位置预测与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义娜 刘赛男 +1 位作者 王硕玉 杨俊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针对全方向移动机器人存在非线性动态强耦合、实时重心偏移及难以实现高精度跟踪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重心位置在线预测的轨迹跟踪控制法.首先,建立考虑重心偏移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LSTM神经网络训练... 针对全方向移动机器人存在非线性动态强耦合、实时重心偏移及难以实现高精度跟踪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重心位置在线预测的轨迹跟踪控制法.首先,建立考虑重心偏移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LSTM神经网络训练构建其对比模型;其次,基于模型对比法实时估计重心偏移参数,再基于张神经网络(ZNN)对估计的重心偏移参数进行预测以减小估计过程引起的滞后;最后,基于非线性动态反馈解耦法设计数值加速度控制算法,且基于离散系统极点配置法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相对于数值加速度控制器与自适应控制器因能在线预测重心偏移参数完成高精度动态解耦实现控制精度的提高.实际实验中,所提控制算法相比数值加速度控制及模型预测控制,其跟踪精度明显提高,这表明所提控制算法可显著减小重心偏移对跟踪控制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控制 时变矩阵求逆 重心偏移 参数估计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温度场多测点反演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灵芝 张朝森 +1 位作者 司政 陈思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1,共9页
由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实验获得的参数与实际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获得高精度的温度场仿真结果,根据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现场实测温度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反演该碾压混凝土坝的绝热温升Q 0、温升常数n和导热系数λ,并运... 由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实验获得的参数与实际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获得高精度的温度场仿真结果,根据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现场实测温度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反演该碾压混凝土坝的绝热温升Q 0、温升常数n和导热系数λ,并运用所得的反演参数进行温度场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不同测点个数下反演所得参数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结果表明: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反演可有效提高反演的速度与精度,并且反演所依据的测点个数越多反演结果越接近实测数据,9个测点反演比3个测点反演误差减少了1.43%,比6个测点反演误差减少了0.44%。因此,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反演时应尽量选择较多的测点个数,以提高仿真计算的精度。研究结果可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热学参数反演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温度场 遗传算法 反演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