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范娟 秦宁 李东亮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 目的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两组患者在放疗的同时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及病情控制率分别为85.11%和95.74%,均略高于对照组的76.60%和87.23%,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7.66%,低于对照组的48.94%(P<0.05),观察组患者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5.32%和10.64%,对照组分别为59.57%和8.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安全性相对较高,能够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容积旋转调强 适形调强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癌患者采用不同照射技术放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邹勇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0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全胃癌患者采用不同照射技术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胃癌患者80例,依据照射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对照组(简单调强技术),各40例。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目的探究全胃癌患者采用不同照射技术放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胃癌患者80例,依据照射技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及对照组(简单调强技术),各40例。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放疗前GCS评分比较无意义(P>0.05);放疗后,观察组GCS评分(13.10±1.86)分高于对照组的(11.15±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关系、生理、环境、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5.36±5.41)、(24.67±5.43)、(24.50±5.47)分,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5±4.11)、(17.28±4.14)、(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用于全胃癌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提升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对全胃癌的治疗效果,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癌 照射技术 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訾滢洁 王彬 尹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94-1696,1716,共4页
目的:分析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138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放疗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 目的:分析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的138例Ⅱ、Ⅲ期乳腺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放疗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将患者分为RILI组(n=30)和非RILI组(n=108)。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发生RILI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年龄、临床分期、患者侧肺Dmeam、V_(5)、V_(10)、V_(15)、V_(20)、V_(25)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炎、V_(20)是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所致RILI的危险因素。结论: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三维适形放疗所致RILI的危险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炎、V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放射性肺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突眼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剂量学指标的比较
4
作者 黄陆茂 蔡文杰 王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剂量学比较,探讨适形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治疗甲亢突眼(GO)中的优势及差异。方法:选取2024年1-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例GO患者,每位患者分别设计CRT和IMRT计划,并采用配对... 目的:本研究通过剂量学比较,探讨适形放射治疗(CRT)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治疗甲亢突眼(GO)中的优势及差异。方法:选取2024年1-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例GO患者,每位患者分别设计CRT和IMRT计划,并采用配对分析两种技术在靶区剂量均匀性(HI)、剂量适形度(CI)及正常组织晶体、眼球、视神经等剂量学上的差异,对比两种技术在机器总跳数MU上的差异。结果:IMRT在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显著优于CRT(P<0.001),并在眼球、晶体PRV及视神经剂量控制上具有明显优势。然而,CRT在机器跳数上表现优于IMRT,治疗效率更高(P<0.001)。两种技术在晶体剂量控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T和IMRT均满足GO治疗的临床需求,IMRT在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分布方面表现更为优越,CRT在治疗效率及部分器官保护上具优势,未来需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验证两种技术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突眼 适形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TACE对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5
作者 刘欢 张洪岩 +1 位作者 郝永欣 孟祥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47-653,共7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生存预后。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5.63岁(标... 目的探究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生存预后。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5.63岁(标准差8.5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34~25.89 kg/m^(2),平均BMI 22.20 kg/m^(2)(标准差1.80 kg/m^(2));直肠癌分化程度低分化49例,高分化71例;肝转移瘤最大直径0.78~5.65 cm,中位最大直径3 cm(1~5 cm);肿瘤数目1~4个,平均肿瘤数目2.14个(标准差0.59个);生存质量(QOL)问卷-结直肠癌38项(QLQ-CR38)评分(35~45)分,平均QOL 40.33分(标准差3.03分);TNM分期Ⅰ期73例,Ⅱ期47例;Child-Pugh分级A级68例,B级52例;直肠腺癌48例,鳞腺癌72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28例;卡氏(KPS)评分69~87分,平均KPS评分77.50分(标准差7.33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TACE治疗方案,研究组60例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情况、QOL,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各时间段的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0.00%(30/60),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6.67%(46/60)](P<0.05)。经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水平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244.26±112.10)U/L vs(90.25±12.45)U/L、(255.12±56.54)U/L vs(90.45±15.26)U/L。P<0.05]。治疗后KPS和QLQ-CR38量表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89.98±4.56)分vs(82.11±3.46)分、(72.41±4.18)分vs(64.56±3.16)分。P<0.05]。在研究组中,正常肝脏、脊髓、胃部、左肾、右肾的平均受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26±5.11)Gy vs(16.26±6.15)Gy、(8.36±2.12)Gy vs(1.23±0.54)Gy、(0.52±0.18)%vs(0.31±0.12)%、(4.88±0.51)%vs(2.12±0.12)%、(8.11±9.11)%vs(4.15±1.03)%。P<0.05]。然而,两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1年及2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86.67%vs 68.33%、71.67%vs 53.33%。P<0.05);但3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可以改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改善患者QOL,对患者的生存预后产生积极影响,但对患者治疗短期内的肝功能有一定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肝转移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近期疗效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兴安 张松 +3 位作者 单国用 侯继院 王海霞 龚哲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TACE,B组行TACE联合3DCRT,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和不良反...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行TACE,B组行TACE联合3DCRT,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毒性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55.6%(20/36),门静脉癌栓(PVTT)消失率为25.0%,1、2年生存率分别为27.8%(10/36)、13.9%(5/36),B组原发肿瘤有效率为77.8%(28/36),PVTT消失率为50.0%(18/36),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8%(19/36)、44.4%(1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放射性肝脏毒性反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PHC并PVTT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PHC并PVTT治疗有效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放射疗法 适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夏士安 林清 +4 位作者 吴国华 姚原 蒋马伟 陈音 周仁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2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87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5岁,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构成经统...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997年4月~2002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87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2.5岁,随机分为2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构成经统计学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一组为采用CT模拟定位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另一组为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两组的剂量都为64~66Gy/32~33次/6.4~6.6周。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用Log-Rank检验其差异性。治疗计划各指标分析采用kolmogorowSmirnov法行正态分布检验,继而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和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0.1%、55.6%、40.4%、36.3%和65.4%、50.6%、30.6%、20.9%(P>0.05)。但是对Ⅰ~Ⅱ期患者,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和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为81.2%、75.5%、67.3%、61.5%和80.1%、65.7%、54.9%、29.7%(P<0.05),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6%、71.7%、65.5%、59.0%和65.4%、50.6%、33.3%、25.6%(P<0.05)。而对于Ⅲ~Ⅳ期的患者,两组之间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模拟定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模拟定位放射治疗组。特别对Ⅰ~Ⅱ期早期食管癌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晚期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CT模拟定位/常规模拟定位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调强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KylinRay-IMRT的研发及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宜灿 曹瑞芬 +14 位作者 胡丽琴 龙鹏程 贾婧 郑华庆 宋钢 宋婧 何桃 程梦云 汪冬 汪晖 江河 赵锦波 王永亮 金雏凤 fds团队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Kylin Ray-IMRT是精准放射治疗系统Kylin Ray中放疗计划制定子系统,其目标是为精准放射治疗的实施提供精准放疗计划制定平台。该文对Kylin Ray-IMRT的系统设计、主要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Kylin Ray-IMRT支持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 Kylin Ray-IMRT是精准放射治疗系统Kylin Ray中放疗计划制定子系统,其目标是为精准放射治疗的实施提供精准放疗计划制定平台。该文对Kylin Ray-IMRT的系统设计、主要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Kylin Ray-IMRT支持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等多种放疗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病人数据管理模块、影像配准与融合、影像勾画、三维重建、三维适形正向计划设计、逆向调强计划设计、计划评估与比较、报告输出等功能模块。根据中国医药行业标准YY/T 0889—2013《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进行系统测试,结果显示Kylin Ray-IMRT性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在晚期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夏士安 王佳 +3 位作者 车莉萍 陈音 林清 蒋马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75-76,8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肿瘤剂量2-4 Gy,总剂量可达50-54 Gy。单次剂量2-2.5 Gy时一周5次;单次剂量3.5-4 Gy...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将2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例,对照组13例。治疗组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次肿瘤剂量2-4 Gy,总剂量可达50-54 Gy。单次剂量2-2.5 Gy时一周5次;单次剂量3.5-4 Gy时一周3次。对照组使用常规放射治疗。两组总剂量及分割剂量相同,分割剂量2 Gy。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分别为11例和7例(χ2=11.56,P<0.01);体重增加分别为10例和7例(χ2=6.12,P<0.05);Karnofsky评分上升分别为8例和5例(χ2=5.5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缓解情况分别为84.6%和53.8%(χ2=7.04,P<0.01),毒副反应率分别为15.4%和46.2%(χ2=6.48,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1.5%和38.5%(χ2=5.54,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放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凌宏 陈超敏 +1 位作者 吕庆文 王琦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9-220,232,共3页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外科治疗 (BodyStereotacticConformalRadiotherapy)就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 ,应用多叶准直器进行射束成形 ,产生与肿瘤外形轮廓一致的射束形状 ,对肿瘤进行分次、大剂量、多角度的非共面适形照射。
关键词 立体定向 多叶准直器 适形放射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盆腔放疗靶区及直肠剂量分布与受照射体积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孜 杨蕴一 +2 位作者 王蕊华 王娟 马清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8-361,377,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适形放疗时靶区及直肠剂量分布与受照射体积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Ⅱa-Ⅲb患者共45例,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盆腔体外照射(传统对穿野照射、四野盒式照射、四斜野和五野照射)的剂量分布比...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适形放疗时靶区及直肠剂量分布与受照射体积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Ⅱa-Ⅲb患者共45例,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盆腔体外照射(传统对穿野照射、四野盒式照射、四斜野和五野照射)的剂量分布比较,观察靶区直肠受照射体积与剂量分布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盆腔适形放疗之四野对穿模式与其他模式及普通二野照射模式比较,其CTV剂量分布稍差,但能够满足治疗需求;接受照射的直肠体积内D90、D80、D50等剂量分布存在明显差异(P〈0.05),仅D30差异不大;四野对穿模式显示出直肠接受剂量与受照体积呈反向相关关系。结论宫颈癌选择适形放疗能够使直肠接受辐射剂量的体积缩小,剂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适形放疗 剂量分布 靶区 直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文景丽 郭英华 +2 位作者 郝福荣 姜迎宵 王明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盆腔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治疗(3-DCRT)分别同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IMRT组(55例)... 目的 探讨盆腔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治疗(3-DCRT)分别同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IMRT组(55例)和3-DCRT组(51例),两组均同步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结果 IMRT组和3-DCRT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白细胞数减少和消化道反应.与3-DCRT组比较,IMRT组Ⅰ~Ⅲ度的白细胞明显减少(P<0.05),直肠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 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虽未提高近期疗效,但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疗 同期放化疗 近期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原发性小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爱民 陈龙华 闫卫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5,共2页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老年原发性小肝癌(SPHC)的疗效。方法采用3- DCRT治疗30例年龄>60岁的SPHC患者,分析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肝癌最大直径、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无显著改变(P>...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疗法(3-DCRT)治疗老年原发性小肝癌(SPHC)的疗效。方法采用3- DCRT治疗30例年龄>60岁的SPHC患者,分析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肝癌最大直径、谷丙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ALT无显著改变(P>0.05),AFP显著降低;肝癌最大直径显著减小(P 均<0.01);7例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肿瘤局部缓解率80.00%(24/30);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67%(29/30)、86.67%(26/30)、80.OO%(24/30)。结论3-DCRT可作为一种替代手术的治疗老年SPHC的局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肝癌 疗效分析 老年 放疗治疗 谷丙转氨酶(ALT)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 3-DCRT 3年生存率 治疗前后 甲胎蛋白 完全缓解 治疗方法 替代手术 大直径 60岁 AFP 缓解率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智华 胡海芹 +2 位作者 罗辉 徐建华 钟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中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对2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每例分别设计3D-CRT和IMRT两份计划,以95%PTV60体积获得60 Gy处方剂量进行归一,...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调强放疗(IMRT)中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方法对2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CT模拟定位。每例分别设计3D-CRT和IMRT两份计划,以95%PTV60体积获得60 Gy处方剂量进行归一,分析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受量。结果 IMRT的PTV50剂量参数D100和D95、PTV50体积参数V100均优于3D-CRT计划(P均<0.01),PTV50剂量参数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和平均剂量均优于3D-CRT计划(P均<0.01)。IMRT的PTV60参数D100、D95、V100较3D-CRT无优势,Dmean低于3D-CRT(P<0.01)。IMRT的PTV50和PTV60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P均<0.01)。IMRT的全肺V5、V10、V15、V20和平均剂量均低于3D-CRT(P均<0.01)。IMRT和3D-CRT的心脏平均剂量相似,IMRT的脊髓剂量较3D-CRT显著增加,但未超过耐受量。结论 IMRT放疗技术能够更好实现食管癌的肿瘤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并降低肺部的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剂量学 治疗计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模拟定位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宝贞 邝碧茹 +1 位作者 吴煌坚 谢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0例需要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体位固定后进行CT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勾画出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按照3-DCRT原则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审定后... 目的:探讨CT模拟定位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0例需要进行放疗的肿瘤患者,体位固定后进行CT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勾画出肿瘤靶区及危及器官,按照3-DCRT原则进行放疗计划设计,审定后于治疗机复位,验证后实施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顺利进行CT模拟定位和3-DCRT,照射野验证片与三维TPS的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RR)图像进行比较,头颈部误差<3mm,体部误差<4mm。结论:对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利用CT模拟定位进行3-DCRT,极大提高了放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瑞 童建东 +6 位作者 汪竹 殷旭东 袁昕 张有为 薛金俊 张正荣 夏广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56-57,共2页
目的比较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联合或不联合康莱特注射液的耐受性。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莱特联合放疗组(联合组)和单一放疗组(对照组),联合组使用康莱特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d1~21,4周重复),主要观测... 目的比较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中联合或不联合康莱特注射液的耐受性。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莱特联合放疗组(联合组)和单一放疗组(对照组),联合组使用康莱特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d1~21,4周重复),主要观测指标为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计数及患者KPS评分。结果联合组2、3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较低,血白细胞计数下降程度较小,且KPS评分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康莱特注射液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康莱特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120例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任 沈文斌 +3 位作者 祝淑钗 王玉祥 李娟 苏景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适形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3D-CRT组65例,照射剂量60~70Gy,每次2Gy,每周5...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后程加速超分割(LCAF)适形放疗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中、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1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分成两组:3D-CRT组65例,照射剂量60~70Gy,每次2Gy,每周5次,中住剂量66Gy;LCAF组55例,前程为传统常规分割放疗,照射剂量30Gy,后程改为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5Gy,每天2次,照射剂量30~39Gy,总剂量60~69Gy,中位剂量63Gy。结果3D-CRT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8.1%和79.0%,较LCAF组的81.9%和62.9%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4.4%和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LCAF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2.3%和27.3%(P=0.036)。结论食管癌3D-CRT的局控率、近期生存率稍优于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并且其不良反应较LCAF组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综合治疗肝癌87例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元生 尹鲜花 +1 位作者 李蓉 焦丽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及3D-CRT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及3D-CRT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先采用TACE治疗1次,休息2周后进行3D-CRT, 肿瘤剂量2~3 Gy/次,每天1次或隔日1次,3~5次/周,剂量范围42.2~60.0 Gy,平均52.2 Gy,放疗结束后再进行2次TACE.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先化疗1个周期,然后行3D-CRT,放疗结束后再巩固化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有效者继续化疗3个周期,共6个周期. 结果完全缓解(CR)23.0%(20/87),部分缓解(PR)39.1%(34/87),病情稳定(SD)34.5%(30/87),进展(PD)3.4%(3/87).有效(RR)62.1%(54/87). 结论 3D-C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和3D-CRT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能够提高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9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梁 戈伟 +2 位作者 罗顺祥 唐甜 丁万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进一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等综合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9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随... 目的观察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进一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等综合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9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计算患者1~3年生存率。结果 109例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1个月后返院MRI复查结果提示:完全缓解(CR)75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13例,疾病进展(PD)7例,客观有效率(RR)为81.6%,疾病探制率(DCR)为93.6%。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4个月,放化疗过程主要毒性表现在脑组织水肿、消化道和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等方面。34例患者经MRI检查证实发生放射性脑水肿,发生几率为31.2%。结论精确的肿瘤切除术后及时的放疗对控制术后残留病灶,完全阻断肿瘤生长根源有重要意义,如能同时接受正规的化疗以及特异性的靶向药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是目前首选的综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胶质细胞瘤 替莫唑胺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胰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γ射线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量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永瑞 马秀梅 +7 位作者 侯艳丽 陈海燕 周荻 唐剑敏 戴立言 曹鸿斌 吴旭东 叶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直线加速器X射线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3D-CRT组)与常规适形放疗加γ射线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加量治疗(SBRT加量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4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直线加速器X射线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放疗)(3D-CRT组)与常规适形放疗加γ射线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加量治疗(SBRT加量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4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6~83岁,中位年龄72岁。3D-CRT组28例,SBRT加量组12例。ⅡA期(T3N0)6例,ⅡB(T1-3N1)5例,Ⅲ(T4N0-1)29例。单纯3D-CRT组计划总剂量46~50 Gy。SBRT加量组的常规适形放疗剂量计划为40 Gy(20次),然后采用SBRT追加加量16Gy(8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随访时间3~44个月),全组适形放疗中位肿瘤靶体积(GTV)为75.3 mL(GTV为17.5~191.7 mL),中位CTV为349.7 mL(CTV为114.4~727.9 mL)。SBRT加量CT定位时中位GTV为47.5mL(GTV为11.7~96.9mL)。3D-CRT组中位照射剂量46Gy(照射剂量18~50Gy),SBRT组适形放疗中位照射剂量40 Gy(照射剂量40~46 Gy),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加量中位照射剂量16 Gy(照射剂量14~20 Gy)。全组中位生存时间8.4个月(生存时间1.4~35.1个月),3D-CRT组与SBRT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个月(生存时间1.4~21.2个月)、17.7个月(生存时间2.9~35.1个月),P>0.05。两组治疗相关急性和后期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适形放疗加γ射线立体定向放疗加量耐受性好,有提高生存期的趋势。能否真正地提高生存率,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适形放射治疗 Γ射线 体部立体定向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