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通 陈威 +5 位作者 潘诗洋 石万忠 王亿 张焱林 段轲 任志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4-1176,共23页
为研究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和储层特征,本文以鄂西地区恩施市恩地2井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干酪根镜检、场发射扫描电镜(FE-S... 为研究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含气页岩岩相类型和储层特征,本文以鄂西地区恩施市恩地2井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XRD)、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测定、镜质体反射率(R_(o))测定、干酪根镜检、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CO_(2)和N2吸附实验、页岩含气量测定、微量元素测定等方法开展精细研究。结果显示: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主要发育的岩相类型包括硅质岩相、黏土质硅质岩相和混合质硅质岩相,其中黏土质硅质岩相是大隆组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的岩相类型;大隆组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孔和介孔贡献了页岩主要的孔隙体积和孔比表面积;高有机碳和高黏土矿物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和页岩中微小孔隙(孔径<50 nm)系统的建立,微孔和介孔中的吸附气是总含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含气量和有机碳质量分数为指标建立鄂西二叠系大隆组页岩评价标准,黏土质硅质岩相和混合质硅质岩相为Ⅱ_(1)类优势岩相类型,硅质岩为Ⅱ_(2)类页岩气优势岩相类型,恩地2井1 241.0~1 250.4 m井段为页岩气“甜点段”。页岩微量元素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关系表明大隆组高有机质含量是高古生产力和水体还原环境的共同结果,其中高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大隆组 页岩岩相 孔隙结构 含气性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地应力特征及成因
2
作者 童广勤 苗凤彬 +3 位作者 李培军 秦维秉 罗胜元 陈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101,I0006,I0007,共18页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 以四川盆地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为对象,采用钻井实测、岩心测试分析及测井解释等技术,获取多井点现今地应力信息,研究地应力特征,探讨应力差异分布成因。结果表明:宜昌地区水井沱组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总体为NEE向,东、西部靠近边界断裂的区域呈多向性;现今地应力的离散性较强,平面上呈中部高、东西部低的主体分布特征,纵向上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埋藏深度是导致地应力纵向上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三个主应力随埋深呈线性增加,主体区域的应力关系表现为水平最大主应力>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小主应力,属于走滑断层应力状态;不同岩性层间的水平应力及方向变化,由灰岩、粉砂岩到页岩,应力总体上呈减小趋势;边界断裂的影响是地应力平面上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造成地应力降低及最大水平主应力趋于平行断层走向的偏转,地应力降低与偏转幅度主要受断裂距离控制。该结果可为宜昌地区水井沱组页岩气藏后续勘探部署及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特征 成因 页岩储层 水井沱组 鄂西宜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 被引量:65
3
作者 阮羚 谷山强 +2 位作者 赵淳 姚尧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鄂西三峡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发,线路抵御雷击能力薄弱。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对保证鄂西三峡地区供电的稳定可靠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开展了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防雷... 鄂西三峡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发,线路抵御雷击能力薄弱。有效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水平与治理能力,对保证鄂西三峡地区供电的稳定可靠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基于差异化防雷技术与策略开展了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防雷综合治理研究。具体来说,从线路回数、塔形、档距、地貌、防雷措施等方面统计分析了鄂西三峡地区220kV线路雷击故障分布规律,分析结果可从宏观上指导实施差异化防雷改造;进而选择雷害严重的典型线路采用差异化防雷技术开展逐基杆塔的微观化防雷风险评估,评估时综合考虑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地形地貌、线路结构和绝缘配置的差异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并依据投入产出比制定技术经济性较高的差异化防雷治理方案;针对治理方案开展逐基杆塔和全线防雷性能预评估,分析改造前后防雷性能变化情况;最后应跟踪评估改造方案挂网后的实际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防雷 鄂西三峡地区 输电线路 220kV 雷击闪络风险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9
4
作者 郭战峰 陈绵琨 +1 位作者 付宜兴 陈学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鄂西渝东地区预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为1.42×1012m3,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地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下寒武统泥岩是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古岩溶作用和裂缝的沟通作用形成了震旦系灯... 鄂西渝东地区预测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资源量为1.42×1012m3,勘探前景广阔。通过系统地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下寒武统泥岩是主力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指出有利的沉积相带、古岩溶作用和裂缝的沟通作用形成了震旦系灯影组、下寒武统石龙洞组两套优质储层,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域盖层和保存条件,并结合烃源岩、构造和古隆起演化将鄂西渝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岩性(古岩溶)-地层型油气藏为主的加里东期-海西期;以构造型油气藏为主的印支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为油气藏调整定型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已钻井资料分析,认为鄂西渝东地区成藏条件优越,石柱复向斜应为近期"下组合"天然气勘探的主战场,建南构造圈闭规模大、类型好,是钻探的最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震旦系 寒武系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及GIS的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传武 吴保国 +2 位作者 史玉虎 唐万鹏 胡必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利用ArcView 3.3对鄂西三峡库区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遥感判读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林龄结构分布图、郁闭度分布图等系列森林景观图,为研究该区域内的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森林... 利用ArcView 3.3对鄂西三峡库区199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遥感判读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了森林资源分布图、林龄结构分布图、郁闭度分布图等系列森林景观图,为研究该区域内的树种结构、径级结构、林龄结构和林种结构等森林资源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提供了可视化的基础。结果表明:①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较多,特有植物多,库区森林覆盖率为46.8%;②森林地理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二高山地区;③地带性植被落叶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严重,森林具有明显的次生性,灌木林和针叶林所占比重较大;④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经济林比重小,用材林比重大,近成过熟林比重较小;⑤林龄结构方面,中幼龄比重较大;⑥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对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库区 森林资源 森林结构 空间格局 RS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快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詹小国 谭德宝 +1 位作者 朱永清 黄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 以1986年和1999年三峡库区(湖北片)的TM,SPOT(全色)作为遥感解译的数据源,利用TM光谱信息丰富、SPOT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在对这两种影像作融合后再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8.1作为处理平台,以1:50 000地形图作为数据源,进行扫描矢量化,生成DEM,并从中提取坡度,考虑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率和坡度这3个因子,利用水利部的行业标准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能力,研究了三峡库区(湖北片)巴东、兴山、秭归和宜昌4县1986年和1999年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县中,对水土流失起减轻作用的林地、梯田、园地面积都在增加,而坡耕地(水土流失最严重)、草地面积都在减少;各县的水土流失都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以宜昌减轻最多,秭归、兴山和巴东居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快速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巴东地区滑脱构造与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杰 王秋良 +3 位作者 黄颂 吴海波 赵凌云 陈俊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32,共8页
通过对川东-鄂西地区弧形薄皮构造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认为,本区存在中三叠统巴东组、下三叠统大冶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下志留统罗惹坪组4个易于发生构造滑脱的软弱地层。结合三峡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构建了巴东地区多层滑脱构造... 通过对川东-鄂西地区弧形薄皮构造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认为,本区存在中三叠统巴东组、下三叠统大冶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下志留统罗惹坪组4个易于发生构造滑脱的软弱地层。结合三峡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构建了巴东地区多层滑脱构造的理论模型。结果显示,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滑脱构造的几何形态非常一致,地震活动多沿着区内3条NE向滑脱背斜的枢纽方向分布,背斜核部地震较少,而两翼地震较多,且较大地震多发生在两翼较深处。多层滑脱构造组成的构造背景、碳酸盐岩的大面积分布以及库水位的反复加卸载是造成巴东地区地震特征复杂性的3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巴东 滑脱构造 三峡水库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典型构造流体封存箱划分及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国盛 曹竣锋 +3 位作者 朱建敏 袁海锋 刘树根 王国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30,共10页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油气保存较为完整。通过对储层沥青(天然气)与可能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确定了丁山构造震旦系储层沥青和建南构造韩家店组、黄龙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天然气藏的烃源岩;然后利用EasyRo模型恢复了丁山1井下寒武统和建38井下志留统、二叠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再以泥质岩类及膏盐层为流体封存箱的顶底板,划分了两典型构造(古)油气藏所处的流体封存箱系统;最后结合构造演化史,分析了两构造流体封存箱及其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建南构造震旦系-志留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仍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封存箱 油气藏形成与演化 丁山构造 建南构造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地区雷电定位系统与卫星闪电观测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尧 阮羚 +3 位作者 周世平 周文俊 陈家宏 李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90-2996,共7页
鄂西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击闪络事故比较严重。为研究这一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对2005-2008年电网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和卫星搭载的闪电图像传感器(lightning imagesensor,LIS)数据进行了配对比... 鄂西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击闪络事故比较严重。为研究这一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对2005-2008年电网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和卫星搭载的闪电图像传感器(lightning imagesensor,LIS)数据进行了配对比较研究。其中,以LIS数据为基准,在5ms时间误差范围内寻找LLS中与之配对的地闪数据,从2264个LIS闪电数据中成功配对出391组数据,配对数据平均地闪定位误差距离为0.114°(约11km),标准偏差为0.087,说明LIS和LLS数据对应性良好,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平稳度。通过配对数据可以计算出鄂西三峡地区云闪与地闪比值Z1,其值大于通过传统平均闪电密度方法计算出的云闪与地闪比值Z0。同时,对比Prentice等人实测的云闪与地闪比值,则介于Z0和Z1之间。分析原因为,LIS对云层底部或高度较低处发生地闪的探测效率较低,导致计算结果差异。并且,通过配对数据还可以分析云闪与地闪比值Z1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发现鄂西三峡地区的Z1在2、5、9月有最大值(都>10),Z1空间分布与平均海拔高度相关系数为-0.33。研究表明,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雷电数据配对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雷暴的局部空间、时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地区(TGAWH) 雷电观测 雷电定位系统(LLS) 闪电图像传感器(LIS) 云闪与地闪之比 时间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刚 康宁 刘启宏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林刚,康宁,刘启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430074)关键词植物引种,药用植物,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THE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OFTHEME...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林刚,康宁,刘启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430074)关键词植物引种,药用植物,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THE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OFTHEMEDICINALPLANTSF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引种 栽培 长江三峡工程 湖北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宏 佘晓宇 马永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115-120,共6页
由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现了多处含油气构造,因此处于四川盆地东缘的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的须家河组储层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须家河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描述,然后阐述了储层预测:①采用地层模型正演,获取储层的... 由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现了多处含油气构造,因此处于四川盆地东缘的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的须家河组储层受到关注。本文首先对须家河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描述,然后阐述了储层预测:①采用地层模型正演,获取储层的地震响应;②分析地震相,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波形分类,划分地震相;③解释地震相,将不同层段的地震相转为沉积相,同时利用波阻抗反演技术,求得了储层分布和厚度。以上预测结果已得到实钻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渝东石柱复向斜 储层预测 正演与反演 地震相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史玉虎 袁克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58,共5页
该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及河川径流泥沙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主要森林指标,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枯水期径流、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的关系,并在鄂西三峡库区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 该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及河川径流泥沙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主要森林指标,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枯水期径流、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的关系,并在鄂西三峡库区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年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呈正或负相关;森林覆盖率与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呈负相关;活立木蓄量与枯水期径流深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库区 森林覆盖率 河川径流 输沙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区石炭系油气成藏影响因素及富集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开华 刘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4,共5页
针对鄂西 -渝东区近年钻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影响因素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该区大型古隆起的继承性发育、区域性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时间早晚的匹配、石炭系储层的发育程度和上覆地层异常高压的存在、有效供气面... 针对鄂西 -渝东区近年钻探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分析了该区油气成藏的影响因素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 ,该区大型古隆起的继承性发育、区域性油气运移和圈闭形成时间早晚的匹配、石炭系储层的发育程度和上覆地层异常高压的存在、有效供气面积的大小 ,以及断裂的封堵性和渗入水的强度等 ,是影响油气聚集和保存的主要因素。认为该区石炭系的油气勘探 ,应以开江 -梁平古隆起南缘和石柱古隆起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影响因素 油气富集规律 石炭系 鄂西-渝东区 油气勘探 油气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先鹏 董文忠 +3 位作者 甘小泽 李峰 王莉娜 张敏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41-2745,共5页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产量 垃圾组成 产污系数 湖北省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春燕 胡明毅 胡元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57-68,共12页
通过鄂西-渝东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样品镜下观察和实测数据资料,结合部分典型井段取芯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特征、岩石组分相关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进... 通过鄂西-渝东地区野外露头剖面、岩心样品镜下观察和实测数据资料,结合部分典型井段取芯样品的物性、微量元素、C—O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渝东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特征、岩石组分相关性、储集空间类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鄂西-渝东地区嘉陵江组中,储集岩主要为鲕粒灰岩、鲕粒白云岩、亮晶砂屑粉-细晶白云岩等,储层平均孔隙度一般在0.33%~4.98%,最高孔隙度达22.64%,渗透率一般小于0.001 md,最大为56.7 md,储层有效厚度在0~22.08 m之间。在有效储层中,以Ⅲ类储层为主,约占61.8%~89%,II类储层约占8.2%~29.7%,I类储层占2.8%~8.5%,嘉陵江组总体以中、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嘉陵江组储层总体表现出孔隙性、裂缝-孔隙性或孔隙裂缝性储层的特征。结合岩石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沉积微相、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和是控制颗粒滩和白云岩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溶蚀作用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可夫链模型在森林资源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传武 史玉虎 +3 位作者 唐万鹏 蔡晟 田元玲 谯四红 《湖北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9-12,24,共5页
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了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时空变化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库区到2010年时林地面积达到830 165hm2,比目前增加4 022hm2,到2030年前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林地面积达到834 638hm2,比目前约增加10 495hm2,比现有林地增加12... 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了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时空变化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库区到2010年时林地面积达到830 165hm2,比目前增加4 022hm2,到2030年前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林地面积达到834 638hm2,比目前约增加10 495hm2,比现有林地增加12.7%。达到稳定状态时,森林资源总体结构与目前相比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林地覆盖率由目前的46.8%增加到62.4%,林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链模型 鄂西三峡库区 森林资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传武 史玉虎 +4 位作者 陈静涛 唐万鹏 许军 刘晓武 祁大勇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1-5,27,共6页
根据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且分布分散,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同时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不同因素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影... 根据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且分布分散,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同时分析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不同因素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和强度,初步揭示了鄂西三峡库区主要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库区 森林植被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开发对库区腹地移民与经济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建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三峡库区腹地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面对西部开发新机遇 ,客观、系统地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是三峡库区腹地优化选择符合地区特点的移民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西部开发将对三峡库区腹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峡库区腹地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面对西部开发新机遇 ,客观、系统地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是三峡库区腹地优化选择符合地区特点的移民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西部开发将对三峡库区腹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 12个方面的影响 ,并引起移民搬迁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三峡库区腹地 经济影响 移民 区位价值 生态建设 政策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19
作者 袁传武 胡兴宜 +1 位作者 张凤芝 郑兰英 《湖北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鄂西三峡库区包括宜昌、兴山、秭归和巴东等四县市。本文重点讨论生物多样性基本特点 。
关键词 鄂西三峡库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自然环境 可持续发展 植被保护 长江防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20
作者 袁传武 王珠娜 +2 位作者 史玉虎 唐万鹏 唐志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以鄂西三峡库区为例,建立了包括气候条件、林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生态安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个(... 从生态安全涵义理解出发,以鄂西三峡库区为例,建立了包括气候条件、林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库区生态安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个(区)县中,夷陵区生态安全整体情况较好,巴东县和兴山县一般。库区在水土保持、林种结构、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生态安全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改善,构建鄂西三峡库区安全的生态系统,保障库区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综合评价 鄂西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