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光栅投影的耐火砖表面缺陷检测
1
作者 郑艳萍 赵会敏 +1 位作者 张瑞 李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2-257,共6页
针对耐火砖表面的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栅投影轮廓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利用投影仪投影光栅图案到耐火砖表面,工业相机采集投影在耐火砖表面的光栅投影图像并采用六步相移法对其进行解码,获得包裹相位。利用三频外差法... 针对耐火砖表面的缺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栅投影轮廓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的方法。利用投影仪投影光栅图案到耐火砖表面,工业相机采集投影在耐火砖表面的光栅投影图像并采用六步相移法对其进行解码,获得包裹相位。利用三频外差法进行相位展开并消除跳变误差,得到绝对相位;再利用缺陷处绝对相位的异常变化,对绝对相位进行求梯度的计算得到缺陷边缘;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准确的识别表面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将光栅投影轮廓术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地、高效地检测出耐火砖表面的缺陷,能很好地满足对耐火砖表面多种缺陷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砖 缺陷检测 光栅投影轮廓术 六步相移 三频外差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3/2阶双模频率自适应复合重复控制
2
作者 胡浩 章晓龙 +2 位作者 傅晓帆 周克亮 郑华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重复控制因其具备良好的谐波抑制性而被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控制,但在电网频率波动条件下该控制策略谐波抑制性能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3/2阶双模频率自适应复合重复控制方案。首先,在双模重复控制系统中并入高阶支路,并在3个重复... 重复控制因其具备良好的谐波抑制性而被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控制,但在电网频率波动条件下该控制策略谐波抑制性能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一种3/2阶双模频率自适应复合重复控制方案。首先,在双模重复控制系统中并入高阶支路,并在3个重复控制内模中分别使用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对电网频率波动产生的分数延迟进行精确逼近。其次,采用重复控制与比例系数并联的复合控制结构对重复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优化;进一步分析所提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并给出系统参数设计和优化过程。最后,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电网频率波动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谐波抑制性能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重复控制 并网逆变器 分数阶延迟 谐波抑制 频率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压电机驱动系统低频传导电磁干扰建模研究
3
作者 张宇 韩寻 +2 位作者 李藩为 王君松 黄文新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3,共9页
为了解决航空高压电机驱动系统在低频段传导电磁干扰(EMI)建模的难题,提出一种针对脉冲宽度调制(PWM)逆变器的共模和差模噪声回路建模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仿真计算,深入研究了逆变器调制比(与电机转速正相关)对共模和差模噪声各次谐波... 为了解决航空高压电机驱动系统在低频段传导电磁干扰(EMI)建模的难题,提出一种针对脉冲宽度调制(PWM)逆变器的共模和差模噪声回路建模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仿真计算,深入研究了逆变器调制比(与电机转速正相关)对共模和差模噪声各次谐波分量的影响。基于此模型,在270 V/1.5 kW高压电机驱动系统样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测试数据与建模计算结果的误差小于6 dB,模型能够准确反映低频段传导噪声特性,为优化逆变器电源线滤波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减小滤波器体积,提高系统功率密度,为航空电机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传导发射 脉冲宽度调制逆变器 低频噪声 电磁干扰滤波器 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技术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贲德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共15页
机载火控雷达是战斗机平台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感器,经历了测距机、脉冲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程。文中通过对现有战斗机火控雷达现状分析,结合未来战斗机平台作战需求分析等多个角度分析对机载火控雷达的需求和技术牵... 机载火控雷达是战斗机平台获取信息的主要传感器,经历了测距机、脉冲雷达、脉冲多普勒雷达、相控阵雷达的发展历程。文中通过对现有战斗机火控雷达现状分析,结合未来战斗机平台作战需求分析等多个角度分析对机载火控雷达的需求和技术牵引,结合射频一体化、分布式探测、智能蒙皮、隐身探测和芯片化等新兴技术,展望未来机载火控雷达发展趋势,为后续机载火控雷达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相控阵 机载火控雷达 分布式孔径 射频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互联送端系统直流FLC的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及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坚 唐灏 +1 位作者 郭成 何廷一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针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送端系统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FLC)死区控制及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基于考虑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直流FLC死区参数以及高比例新能源装机容量对送端系统频... 针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异步送端系统直流频率限制控制器(FLC)死区控制及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基于考虑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多机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分析了直流FLC死区参数以及高比例新能源装机容量对送端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加入阶跃决策系统,构建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搭建兼顾直流FLC动作特性以及对送端系统频率偏差抑制效果的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策略参数优化模型。使用群智能算法求解出改进型直流FLC阶跃死区控制器最优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直流FLC死区控制方法可以显著改善送端系统的频率稳定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联网 直流FLC 高比例新能源 阶跃死区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音频传感信号低功耗实时采集方法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汤敏 顾炜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0-695,共6页
由于多路音频存在信号混合噪声干扰,以单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节点为基础的采集过程,淡化了不同路线上的噪声特征,以单一阈值为基础降噪,存在采集偏差大、丢包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WSN节点的多路音频信号低... 由于多路音频存在信号混合噪声干扰,以单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节点为基础的采集过程,淡化了不同路线上的噪声特征,以单一阈值为基础降噪,存在采集偏差大、丢包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WSN节点的多路音频信号低功耗实时采集方法。利用五元麦克风声源定位模型,确定音频信号声源的方位、距离和角度等信息,引入传感器节点,引入静音区检测的多路降噪法,通过调整静音区幅度值为0达到对音频信号不同线路的降噪目的;通过计算合适的采样时间点和平均采样频率,实现多路音频信号低功耗采集。在对比实验测试中,所提方法取得的音频信号值最接近实际值,并且丢包率最高仅为2.5%,最高功耗仅为0.62 W,该方法有效提高了信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节点 多路音频信号 低功耗采集 声源定位 平均采样频率 噪声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地铁隧道在线动力监测及时频特征分析
7
作者 万灵 黄强 +3 位作者 龚晓南 荣耀 周扬 朱海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79,414,415,共10页
为了研究地铁隧道上部土层施工扰动下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对上海地铁12号线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分析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时频域的特征变化规律,并基于自回归滑动模型(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简称ARMA)法提... 为了研究地铁隧道上部土层施工扰动下隧道结构的模态特征,对上海地铁12号线某盾构隧道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分析了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结构时频域的特征变化规律,并基于自回归滑动模型(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简称ARMA)法提取了受土层扰动前后隧道结构的模态频率变化量。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结构呈现明显的中低频特性,主频域范围在0~200 Hz之间,列车振源的高频成分消散较快;受土层施工扰动后,隧道侧壁振动整体幅值和数据波动减小;隧道结构模态频率呈现减小的趋势,最大频率变化量为-2.935 Hz。研究结果可为复杂条件下隧道结构的模态识别及在役性能健康监测评估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动力监测 时频特征 土层扰动 模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性增强的OFDM粗同步序列分析与设计
8
作者 白瀚云 彭进霖 +2 位作者 朱立东 鲁兴波 黄育侦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26-2137,共12页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在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OFDM信号在接收时要求子载波严格正交,同步精度对传输效果影响很大,因此OFDM信号同步始终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包含同步序列的同步...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在通信领域被广泛应用,OFDM信号在接收时要求子载波严格正交,同步精度对传输效果影响很大,因此OFDM信号同步始终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首先,包含同步序列的同步算法可分为自相关和互相关两类,文章分析了各类算法的特点,尤其针对S&C、Minn、Park、Ren四种经典自相关算法和Two-Stage算法的优势和局限做出详细讨论,并比较了上述算法的理论公式复杂度与迭代计算复杂度。其次,本文设计了一种自相关同步序列结构以及对应的度量函数和频偏估计算法;其核心原理是在同步序列间引入相关性,增大计算度量函数时引入的数据点数,通过提高计算复杂度提高同步精度,尽量避免度量函数出现副峰;该算法还保留了迭代计算的特性,便于硬件实现。最后,在比较提出算法和其他经典算法的同步效果时,用度量函数最大值落在接收信号保护间隔内的概率刻画定时准确度,用归一化频偏的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刻画频偏估计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和两径信道下,算法的定时准确度优于其他经典自相关算法,与Two-Stage算法接近,但是复杂度比前者低。此外,得益于提出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较高的定时准确度,其在AWGN信道下的频偏估计精度优于其他经典自相关算法;在两径信道下,以20 dB为界,信噪比在20 dB以下时提出算法的频偏估计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定时同步 自相关 前导序列 频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矩阵的管路-壳体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
9
作者 张啸涵 黄修长 +1 位作者 曾庆娜 杨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针对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快速预报和传递特性分析,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直管-弯管-变径管-泵-阀门复杂组合管路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取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组合管路的频响特性;采用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方法建立组合管路-支... 针对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快速预报和传递特性分析,采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直管-弯管-变径管-泵-阀门复杂组合管路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取考虑流固耦合效应时组合管路的频响特性;采用频响函数子结构综合方法建立组合管路-支撑-壳体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以获得在管路系统泵源模拟激励下的振动传递特性。对耦合系统的位移频响、传递特性开展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组合管路利用Riccati变换可解决传递矩阵法多管段数值精度累积误差的问题,在垂向简谐力激励下壳体和管路受到的垂向力大于轴向力和横向力,在各个支撑处通过各个方向传递的功率流量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组合管路 流固耦合 Riccati传递矩阵法 频响函数综合 建模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隔自相关的跳频跳时信号突发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慎 戴卫华 +2 位作者 周开军 李世玲 覃业梅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85-3993,共9页
针对强雷达干扰下跳频跳时通信信号突发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间隔自相关系数的检测方法 .在每个跳频频率子信道上,以雷达最大脉宽为相关长度和间隔单元,分别取两段相邻信号计算间隔自相关系数,基于跳频跳时信号的间隔自相关... 针对强雷达干扰下跳频跳时通信信号突发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间隔自相关系数的检测方法 .在每个跳频频率子信道上,以雷达最大脉宽为相关长度和间隔单元,分别取两段相邻信号计算间隔自相关系数,基于跳频跳时信号的间隔自相关系数远大于雷达脉冲、随机噪声相关系数的特征,通过逐点滑动和组合阈值方式,确定各子信道的突发时刻和结束时刻,并根据各子信道信号突发时间的衔接关系,完成跳频跳时通信信号的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在强干扰条件下,该方法能有效克服雷达干扰,对跳频跳时信号突发检测的检测概率接近于1.真实电磁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受强雷达脉冲干扰影响小,可实现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扰 跳频跳时信号 突发检测 子信道 间隔自相关系数 跳频频率 组合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平面传感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薄涂层厚度测量方法
11
作者 金淇 李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1497,共7页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经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制造,其表面涂层厚度直接影响部件性能,因此准确测量涂层厚度至关重要。基于材料微扰原理,提出一种利用微带线平面谐振器测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厚度的方案,该传感器具有尺寸小、成本低...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经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制造,其表面涂层厚度直接影响部件性能,因此准确测量涂层厚度至关重要。基于材料微扰原理,提出一种利用微带线平面谐振器测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厚度的方案,该传感器具有尺寸小、成本低等优点。电磁仿真结果表明,谐振频率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试验在复合材料表面放置薄膜来模拟涂层,结果与仿真一致,且谐振频率偏移与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进行表征。利用拟合曲线对覆盖层厚度进行预测,误差在实际厚度的±3%以内,而且对较厚覆盖层的预测也比较准确,表明所提出的传感器用于厚度测量的适用性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谐振器 材料微扰 碳纤维复合材料 涂层厚度测量 谐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输电系统中运行频率对变流器稳定性影响分析
12
作者 徐路遥 宋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98,共7页
为分析低频工况下运行频率对并网变流器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包含频率变量的锁相环、电流内环、LC滤波器和线路的动态方程,推导了对应的小信号模型,建立了变流器和电网的阻抗模型,展示了变流器阻抗模型不受运行频率影响的机理。组... 为分析低频工况下运行频率对并网变流器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包含频率变量的锁相环、电流内环、LC滤波器和线路的动态方程,推导了对应的小信号模型,建立了变流器和电网的阻抗模型,展示了变流器阻抗模型不受运行频率影响的机理。组建了变流器并网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使用根轨迹法揭示了运行频率的变化对并网变流器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分别搭建了运行频率为20Hz和50Hz的变流器并网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输电系统 并网变流器 小干扰稳定性 运行频率 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动能的双馈风机频率支撑优化方法
13
作者 文立斌 胡弘 +3 位作者 孙志媛 卢广陵 吴健旭 窦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低惯量、弱阻尼特征显现,双馈风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如何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参与频率支撑,是目前电力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双馈风机综合惯量阻尼控制策...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低惯量、弱阻尼特征显现,双馈风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如何在经济高效运行的同时参与频率支撑,是目前电力系统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双馈风机综合惯量阻尼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分析系统的频率动态特性,提出基于风机转子动能的频率支撑策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求解考虑二次频率跌落下满足最小频率偏差的惯量阻尼最优控制系数,最大程度抬升频率最低点,防范系统低频减载等安全稳定措施不必要动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基于转子动能的DFIG频率支撑优化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最优频率支撑 转子动能 频率二次跌落 频率最低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器供电对永磁电机振动噪声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4
14
作者 唐任远 宋志环 +2 位作者 于慎波 郝雪莉 王巍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了研究变频器供电时永磁电机振动噪声源的特征频率,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变频器供电时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并进行频谱分析,通过与实测气隙磁场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变频器供电时气隙磁场的主要谐波频率表达式。根据麦克斯韦定律计算出作用在电... 为了研究变频器供电时永磁电机振动噪声源的特征频率,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变频器供电时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并进行频谱分析,通过与实测气隙磁场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变频器供电时气隙磁场的主要谐波频率表达式。根据麦克斯韦定律计算出作用在电机定子表面的电磁激振力,并加载到定子表面用来计算变频器供电时永磁电机的三维声场。对计算出的噪声声压级进行频谱分析,推导出变频器供电时气隙磁场谐波频率与电机振动噪声频率的对应关系表达式并进行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得到的解析表达式可以预估出永磁电机在变频器供电条件下的主要振动噪声峰值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电机 开关频率 电磁激振力 振动噪声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米兰科维奇旋回及高频层序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运波 王根厚 +3 位作者 余正伟 赵宗举 王明健 孙衍鹏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77-786,共10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形成于中二叠世中晚期。通过分析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露头剖面岩性特征、对比广元上寺长江沟露头剖面碳氧同位素变化趋势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可全盆地追踪的Ⅱ型三级层序,并分析了茅口组三...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形成于中二叠世中晚期。通过分析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露头剖面岩性特征、对比广元上寺长江沟露头剖面碳氧同位素变化趋势与沉积层序发育特征,将茅口组划分为2个可全盆地追踪的Ⅱ型三级层序,并分析了茅口组三级层序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钻穿中二叠统茅口组典型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曲线开展频谱分析,识别出多种具有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的高频旋回,并计算出茅口组沉积的平均速率及沉积时限等相关参数。最后,采用数字滤波消除掉其他次要旋回因素的影响而仅保留与主控因素相关的旋回信息,建立茅口组的高频层序划分方案。结果表明,茅口组三级层序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构造升降及全球海平面变化;茅口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明显,其中长偏心率旋回(413.0 ka)和短偏心率旋回(123.0 ka)分别是形成四级层序(准层序组)和五级层序(准层序)的主控因素,与之对应的平均旋回厚度在龙17井区分别为13.44m和4.31m,在安平1井区分别为16.03m和4.68m;茅口组大约发育15个四级层序,其发育时限大约为6.11Ma;根据构造背景曲线和长偏心率旋回曲线的叠加曲线划分高频层序,其高频层序界面更加接近实际地层的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茅口组 米兰科维奇旋回 高频层序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航空发动机整机临界转速特性 被引量:24
16
作者 蒋书运 陈照波 +1 位作者 须根法 夏松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2-35,共4页
介绍了用整体传递矩阵法计算航空发动机多转子相互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特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子结构传递矩阵法不易编制通用计算软件的缺点。同时,用有限元法对支承机匣刚度进行了计算。并以某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整体传递矩阵 临界转速 航空发动机 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噪声、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郭建华 姜洪源 +1 位作者 孟庆鑫 李嘉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0-123,141,共5页
以螺旋角30°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和螺旋角0°直齿为研究对象,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新型人字齿同步带传动进行噪声和振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噪声与带横向振动同初张力、带的线密度、转速和产生的轴向力有关。2新型人字齿不同于直... 以螺旋角30°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和螺旋角0°直齿为研究对象,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新型人字齿同步带传动进行噪声和振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噪声与带横向振动同初张力、带的线密度、转速和产生的轴向力有关。2新型人字齿不同于直齿同步带啮合冲击机理,比直齿同步带噪声低,最大降噪11 d B(A)。3新型人字齿比直齿同步带横向振动响应小,高速运行更平稳。4同国外螺旋角10°的斜齿和螺旋角20°的双螺旋齿同步带相比,新型人字齿同步带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人齿同步带传动 直齿同步带 噪声 振动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厂生产库区物料自动跟踪技术 被引量:11
18
作者 方仕雄 钱王平 +2 位作者 李奇 贾陈 焦斯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54-58,共5页
为了提高钢厂库区生产物料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设计实现了一种生产物料自动跟踪系统.物料跟踪采用行车吊运位置与吊运状态绑定的方法实现,运用旋转编码器检测行车位移,并通过射频识别定位对位移进行校准.采用称重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 为了提高钢厂库区生产物料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设计实现了一种生产物料自动跟踪系统.物料跟踪采用行车吊运位置与吊运状态绑定的方法实现,运用旋转编码器检测行车位移,并通过射频识别定位对位移进行校准.采用称重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实现行车吊运状态的识别.以热轧卷板生产成品入库流程为例给出了物料自动跟踪的软件实现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库区垛位位置以及物料吊运信息,实现物料实体与信息流的对应,从而有效解决了制造执行系统与过程控制层的信息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厂库区 制造执行系统 生产物料跟踪 位置检测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赵小平 沈新勇 +2 位作者 王咏青 朱文达 张广鑫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3-619,共17页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研究了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将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划分为:西行路径、西... 利用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数据、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研究了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调制作用。将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划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转向登陆中国路径、转向中日之间路径、转向登陆日本路径、转向日本以东路径和140°E以东路径。利用超前滞后回归方法,合成分析了6—10月不同路径台风对应的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的低频环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925hPa越赤道气流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向风存在明显10~20d准双周振荡现象,且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西太平洋赤道地区,低频越赤道气流强度、演变特征影响着西北太平洋低频气旋的位置和移动方向,调节风场强辐合带与季风槽的位置与强度,继而对台风生成位置、移动路径产生重要的影响。初步认为,强向北低频越赤道气流分量有利于北侧低频气旋加强和向北传播,继而使得强辐合带、季风槽位置偏北,台风易于在此区域生成且沿着强辐合带位置移动,而弱向北低频分量或向南低频分量则不利于台风转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赤道气流 准双周振荡 台风路径 经向风 低频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相位FFT相位差频谱校正法改进 被引量:27
20
作者 谭思炜 任志良 孙常存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相位差频谱校正法由于未计及负频率的影响,导致低频信号参数估计精度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全相位FFT相位差频谱校正法,该算法在计算传统FFT时,消除了负频率对频谱分... 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的相位差频谱校正法由于未计及负频率的影响,导致低频信号参数估计精度下降。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全相位FFT相位差频谱校正法,该算法在计算传统FFT时,消除了负频率对频谱分析的影响。介绍了全相位频谱分析原理及全相位FFT相位差频谱校正算法,分析了负频率对低频信号频谱分析造成影响的原因。在计及负频率影响的情况下推导了非整周期采样条件下单频余弦信号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的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计及负频率影响的算法提高了基于全相位FFT的相位差频谱校正法对低频余弦信号参数估计的精度,算法抗噪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 负频率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