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tosan-DNA疫苗诱导Th1型特异性免疫应答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薇 吴蓉 +2 位作者 沈燕 储以微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脱乙酰壳多糖 (chitosan)包裹质粒DNA形成的chitosan pcDNA3 VP1疫苗基因免疫诱生较高水平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上 ,探讨该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 (Th)应答的类型 ,为chitosan DNA新型疫苗的分子设计奠定基础。方... 目的 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脱乙酰壳多糖 (chitosan)包裹质粒DNA形成的chitosan pcDNA3 VP1疫苗基因免疫诱生较高水平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上 ,探讨该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 (Th)应答的类型 ,为chitosan DNA新型疫苗的分子设计奠定基础。方法 以chitosan pcDNA3 VP1、pcDNA3 VP1和 pcDNA3分别滴鼻免疫BALB/c小鼠 ,以ELISA法检测VP1体外表达和IgG亚型 ;以3 H 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并通过RT PCR检测了小鼠心肌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chitosan pcDNA3 VP1体外转染后VP1的表达水平与 pcDNA3 VP1转染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表明chitosan的加入不改变 pcDNA3 VP1质粒在体外细胞内的表达 ;chitosan pcDNA3 VP1组脾淋巴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分别达 3.0和 2 .74 ,均显著高于 pcDNA3 VP1组和 pcDNA3组 (P <0 .0 1) ;chitosan pcDNA3 VP1免疫可显著增强IgG2a的生成 ,第 6周和第 12周IgG2a/IgG1比值分别为 2 .2 6和4 4 .2 ,而 pcDNA3 VP1组IgG2a表达稍高于IgG1、IgG2b和IgG3表达 ,IgG2a/IgG1比值为 1.6 3(P <0 .0 5 ) ;细胞因子检测表明chitosan pcDNA3 VP1组IFN γ表达显著高于IL 4 ,相对定量后IFN γ/IL 4比值为 2 .1;而 pcDNA3 VP1、pcDNA3组分别为 1.2 5和 0 .78。结论 chitos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DNA 疫苗 脱乙酰壳多糖 thl型特异性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年轻和老年C57BL/6小鼠 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刘洋 王超 +4 位作者 任晓楠 李顺 秦波音 杨华 周晓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毒株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使用490 PFU的PR8病毒分别滴鼻感染年轻(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日记录其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在感...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毒株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诱导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方法使用490 PFU的PR8病毒分别滴鼻感染年轻(3月龄)和老年(24月龄)C57BL/6小鼠,连续14 d每日记录其体重变化及死亡情况。在感染后第8天分离小鼠肺组织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技术检测病毒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及功能:MHC-I表位肽四聚体法(tetramer staining)染色流感特异性CD8^(+)T细胞,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检测CD8^(+)T细胞经流感病毒特异性肽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包括TNF-α、IFN-γ、IL-2以及与CD8^(+)T细胞杀伤功能有关的颗粒酶B(Granzyme B)的水平。结果相同量的PR8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老年小鼠体重下降更多,死亡率显著高于年轻小鼠(P<0.01)。另一方面,老年组小鼠诱生的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年轻组;同时,老年组CD8^(+)T细胞活化后分泌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的水平显著低于年轻组;此外,老年组CD8^(+)T细胞表达granzyme B的水平同样显著低于年轻组。结论PR8流感病毒感染老年和年轻C57BL/6小鼠后,老年小鼠肺组织诱导产生的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减少且功能降低。结果表明: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肺组织CD8^(+)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病毒异性CD8^(+)T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 pdm09与PR8感染C57BL/6小鼠诱生特异性CD8^+T细胞免疫应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超 刘洋 +5 位作者 秦波音 任晓楠 谭丹 杨华 李顺 周晓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1-570,共10页
目的比较甲型流感病毒H1N1两亚型毒株A/Shanghai/37T/2009(H1N1)(pdm09)临床分离株和A/Puerto Rico/8/34(H1N1)(PR8)标准株感染C57BL/6小鼠后,其病理状态的改变及诱生特异性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方法①用9.85×10 6半数组织细胞感... 目的比较甲型流感病毒H1N1两亚型毒株A/Shanghai/37T/2009(H1N1)(pdm09)临床分离株和A/Puerto Rico/8/34(H1N1)(PR8)标准株感染C57BL/6小鼠后,其病理状态的改变及诱生特异性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方法①用9.85×10 6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50% 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 50 )的PR8和pdm09病毒分别滴鼻感染野生型C57BL/6小鼠,每日(连续14 d)观察其状态并记录死亡情况。于感染后第1、3天处死小鼠,取其肺称重计算肺指数;左叶肺经4%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染色,观察感染后肺的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病毒载量。②用0.25倍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的PR8和pdm09分别滴鼻感染小鼠,每日称重连续观察。于感染后第8天解剖取肺和脾,通过H&E染色比较肺部病理改变;通过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脾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数量比例,以及IFN-γ、TNF-α、IL-2、granzyme B等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检查点分子PD-1、LAG-3、Tim-3、CTLA-4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以相同TCID 50 流感病毒感染后,两组小鼠均出现疾病状态。PR8组小鼠感染第5天全部死亡,死亡率显著高于pdm09组( P<0.01);第1、3天肺指数和病毒载量的结果PR8组均显著高于pdm09组;H&E染色结果显示PR8组病理损伤严重,肺泡壁增厚,出现肺实质化,血细胞渗出增多,而pdm09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较轻,炎症浸润少;②以相同LD50流感病毒感染后,PR8组小鼠的体重损失和肺组织病理损伤均比pdm09组严重;流式结果显示PR8组诱生的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高于pdm09组,但是PR8组中活化的CD8+T细胞(CD8+CD44 High )表达的IFN-γ、IL-2和TNF-α显著低于pdm09组;检测该群细胞免疫功能耗竭分子,发现其表达了更多的免疫抑制分子PD-1和LAG-3。结论 PR8相对于pdm09能够对小鼠造成更严重的损伤,可能是因为其活化的特异性的CD8+T细胞出现功能耗竭导致特异的免疫保护力受损,抵抗和清除病毒的能力下降,故而造成更严重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异性CD8+T细胞 免疫应答 功能耗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核心抗原CTL表位的治疗性多肽在体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石统东 吴玉章 +2 位作者 周伟 贾正才 邹丽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纯化、鉴定。以BALB c(H 2 d)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 ,进行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 所设计治疗性多肽分子可在体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和适度的抗体反应。Th、B细胞表位的引入可增强CTL表位肽的效应。结论 提示在治疗性表位多肽疫苗的分子设计中 ,引入B -、Th表位可显著提高CTL表位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表位 抗原异性细胞 免疫应答 HBV 治疗性多肽 分子设计 肝炎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肽对小鼠免疫应答和过敏性鼻炎的改善作用研究
5
作者 韩晓峰 姚孟丽 +7 位作者 韩小伟 战鑫 刘士伟 张美娜 王成祥 苑鹏 柳嘉 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该研究旨在探究乳清蛋白肽(whey hydrolyzed peptides,WH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乳清蛋白肽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对照组(灌胃乳清蛋白溶液)、实验组(灌胃不同... 该研究旨在探究乳清蛋白肽(whey hydrolyzed peptides,WH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乳清蛋白肽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空白组(灌胃蒸馏水)、对照组(灌胃乳清蛋白溶液)、实验组(灌胃不同剂量的WHPs溶液),观察WHPs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第二部分设置空白组(正常小鼠,灌胃无菌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过敏性鼻炎小鼠,灌胃无菌蒸馏水)、实验组(过敏性鼻炎小鼠、分别灌胃高、中、低剂量的WHPs),观察WHPs对小鼠过敏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WHPs干预可以显著增大小鼠足跖厚度(P<0.05),上调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P<0.05),增加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浓度(P<0.05),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P<0.05)等,并且在增大小鼠足跖厚度、增加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浓度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方面的作用显著优于乳清蛋白(P<0.05)。对于过敏性鼻炎小鼠,WHPs可以显著降低血清和鼻腔灌洗液组胺水平(P<0.05),有效调节IL-4、IL-12等炎症因子水平,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且其减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效果优于乳清蛋白。WHPs对小鼠的免疫反应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对过敏性鼻炎小鼠过敏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且WHPs较乳清蛋白对免疫功能的提高和过敏性鼻炎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肽 乳清蛋白 免疫应答 异性免疫 异性免疫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菌口服免疫小鼠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唐丽杰 魏颖 +4 位作者 葛俊伟 任晓峰 汪淼 徐义刚 李一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23-527,共5页
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收集免疫鼠粪便样品,断尾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及血清和粪便中的IgA抗体的动态产... 将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12-Sa/NZ9000经口服免疫BALB/c小鼠,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收集免疫鼠粪便样品,断尾采血收集血液样品并分离血清,用间接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及血清和粪便中的IgA抗体的动态产生规律;在加强免疫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的变化情况及无菌收集免疫鼠的肠黏液,经中和试验检测其抗体的中和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中的IgG和IgA抗体产生能力由于非特异性干扰不能确定,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数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变化不显著;粪便中的IgA抗体水平产生效果明显;黏液的抗体具有一定的中和能力,其效价检测结果为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 重组乳酸菌 小鼠口服免疫 异性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及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调节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学光 古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递呈、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效应3个阶段,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膜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它涉及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对抗原的特异性识...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递呈、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效应3个阶段,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膜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它涉及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及记忆。APC与T细胞等兔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及多种免疫分子构成有序的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异性免疫应答 共刺激信号 免疫球蛋白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及其调节网络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32,共7页
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抗原递逞、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免疫效应三个阶段,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膜分子和可溶性因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调节网络 异性免疫应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L及CCL5对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及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燕 郑龙 +3 位作者 尤红煜 张艳 王俊霞 宋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2-985,共4页
目的:研究Flt3L与CCL5作为联合佐剂在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对HBc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及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两种细胞因子质粒与携带HBc抗原的DNA疫苗经肌内注射法共免疫小鼠,免疫3次后再用原核表达的HBc颗粒蛋白或HBcDNA疫苗加强... 目的:研究Flt3L与CCL5作为联合佐剂在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对HBc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及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两种细胞因子质粒与携带HBc抗原的DNA疫苗经肌内注射法共免疫小鼠,免疫3次后再用原核表达的HBc颗粒蛋白或HBcDNA疫苗加强,观察对稳定表达HBcAg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HBc)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分别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8+T淋巴细胞中IFN-γ表达、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2、IL-4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佐剂联合DNA疫苗免疫经蛋白加强组(DDP/Adj)显著抑制肿瘤生长;佐剂联合DNA疫苗免疫组(DDD/Adj)及DDP/Adj组均可促进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0.05),且DDP/Adj高于DDD/Adj组(P<0.05);DDD/Adj及DDP/Adj组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中IFN-γ表达、IL-2表达水平及CTL杀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IL-4表达水平在各组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在prime/boost免疫策略中,采用Flt3L与CCL5两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可显著促进荷瘤小鼠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及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Flt3L/CCL5/佐剂 小鼠 抗原异性免疫应答 prime/boost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淋巴囊的外源性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10
作者 黄孝文 肖红俊 +1 位作者 汪吉宝 黄翔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3-94,I001,共3页
目的 研究内淋巴囊对于外源性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用SD大鼠 32只 ,以抗原全身免疫后 ,经耳蜗底周向外淋巴腔注入相同抗原 ,分别于此后 1、3、7、14天处死动物取颞骨作组织学处理。然后应用免疫组化等技术 ,观察内... 目的 研究内淋巴囊对于外源性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方法 用SD大鼠 32只 ,以抗原全身免疫后 ,经耳蜗底周向外淋巴腔注入相同抗原 ,分别于此后 1、3、7、14天处死动物取颞骨作组织学处理。然后应用免疫组化等技术 ,观察内淋巴囊的细胞浸润 ,免疫细胞增殖及其对抗原的吞噬清除作用。结果 内耳抗原接种后第 1、3天 ,内淋巴囊出现单核吞噬细胞浸润 ,第 7天出现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内耳抗原接种后第 3、7天 ,内淋巴囊的IgG阳性细胞增多 ,同时抗原被捕捉、递呈和吞噬。结论 内淋巴囊对外源性抗原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是内耳局部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淋巴囊 外源性抗原 异性免疫应答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的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11
作者 陆智杰 俞卫锋 孙卫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36-538,共3页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 (TFA GSA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分 3个亚组 ,各 5只。H组 :在 4 0 %O2 (用N2 平衡 )下吸入 1%氟烷 ... 目的 探讨豚鼠氟烷性肝炎免疫应答中特异性抗原 (TFA GSA抗原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 3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H组 )和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分 3个亚组 ,各 5只。H组 :在 4 0 %O2 (用N2 平衡 )下吸入 1%氟烷 ,持续 4小时 ,其中H1组只吸入 1次 ;H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H3 组再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C组 :只吸入4 0 %O2 (用N2 平衡 ) ,持续 4小时 ,其中C1组只吸入 1次 ;C2 组间隔 4 2天后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2次 ;C3 组间隔 4 2天再吸入 1次 ,共吸入 3次。人工合成特异性TFA GSA抗原。H1组和C1组在第35天 ,H2 组和C2 组在第 6 3天 ,H3 组和C3 组在第 10 5天分离得到淋巴细胞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FA GSA抗原 (1 6、3 13、6 2 5、12 5、2 5 μg/ml) ,培养 7天。终止培养前 18小时加入氚标记胸腺嘧啶 (3 H TdR)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LTT) ,分析机体吸入氟烷后诱导免疫应答过程中 ,特异性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发现特异性抗原能诱导吸入氟烷豚鼠淋巴细胞增殖 ,其最低有效浓度随吸入氟烷次数的增加而降低。吸入次数少时 ,需要较大浓度的TFA GSA抗原 ;次数增加 ,其促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烷性肝 免疫应答 异性抗原 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转移因子对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贤 王得文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3期28-29,共2页
猪O型口蹄疫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也将其归为一类动物疫病.迄今为止,免疫接种是控制口蹄疫的关键措施.当... 猪O型口蹄疫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也将其归为一类动物疫病.迄今为止,免疫接种是控制口蹄疫的关键措施.当猪场或周边出现口蹄疫威胁时,由于普通免疫需要21 d左右群体才能产生有效保护能力,紧急免疫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急需一种免疫佐剂协同提高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因子和猪O型口蹄疫疫苗联合应用,初免和二次免疫后体内抗体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口蹄疫病毒 免疫接种 抗体水平 异性转移因子 猪场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O口蹄疫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影响动物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文贤 张艳兵 +1 位作者 马启禄 武爱香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1期37-37,共1页
特异性免疫是动物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作用的免疫力,又称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以及发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在基层动物... 特异性免疫是动物机体在生活过程中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而产生的,具有专一性作用的免疫力,又称获得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动物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以及发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在基层动物防疫实践中,由于受疫苗质量、操作技术、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动物免疫接种失败,致使动物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下降,易引起动物发生疫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一定损失。结合工作实践,下面就影响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凶素浅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免疫 动物机体 免疫应答 免疫接种失败 获得性免疫 传染性疾病 畜牧业生产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对HBV特异性抗原HBcAg和HBeAg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少扬 林玉梅 +1 位作者 马卫闽 张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3,共2页
为研究HBcAg和HBeAg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H1/TH2类细胞分化的影响。将 6 4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免疫状态不同分为ATL正常组 (ATL <40u/L)和ATL异常组 (ATL>6 0u/L) ;HBeAg阳性组和抗 -HBe阳性组。... 为研究HBcAg和HBeAg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H1/TH2类细胞分化的影响。将 6 4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免疫状态不同分为ATL正常组 (ATL <40u/L)和ATL异常组 (ATL>6 0u/L) ;HBeAg阳性组和抗 -HBe阳性组。分别用重组HBcAg和HBeAg诱导感染者PBMC体外增殖。并设 2 0例健康人群做正常对照组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H1类细胞因子 (IL - 2、IFN -γ)和TH2类细胞因子 (IL - 4、IL - 10 )发现无论何组 ,在HBcAg诱导下产生TH1类细胞因子量明显高于HBeAg诱导下产生的量 ,TH2类细胞因子量低于HBeAg诱导下产生的量 ,正常对照组也得出类似的结果。提示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的免疫状态下 ,均表现为HBcAg倾向诱导TH1类细胞分化 ,而HBeAg倾向诱导TH2类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l/TH2 HBV 异性抗原 HBCAG HBEAG 免疫应答 慢性乙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国惠 陈明波 +1 位作者 张静雯 关炯辉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69,共3页
免疫增强剂是一类具有促进或诱发宿主防御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水生动物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特异性免疫应答不产生影响,因此,免疫增强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水生动物免疫活性及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具... 免疫增强剂是一类具有促进或诱发宿主防御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水生动物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特异性免疫应答不产生影响,因此,免疫增强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水生动物免疫活性及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我们在鲤鱼基础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探讨其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揭示免疫增强剂促进鱼类生长作用机理,为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异性免疫 异性免疫应答 肝胰脏 碱性磷酸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活性 细胞数目 白细胞数 机体抗病能力 鱼类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免疫学:对克隆选择学说和独特型网络学说的再思考
16
作者 陈培富 张以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449,452,共6页
1引言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系统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均非常强的前沿学科。阐明人及动物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并对其进行人工干预和应用,一直是免疫学家孜孜不倦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网络 克隆选择学说 获得性免疫应答 免疫学教学 抗原异性 抗体基因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 抗独抗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特异性
17
作者 张权一 潘荆华 +5 位作者 李秀芝 王丽叶 艾元洪 郝秀智 张贻林 易永林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49-54,共6页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 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分泌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单克隆抗体1D_1、1C_2和1D_6细胞株,连续传代11个月,稳定地分泌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这三株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2型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_1、M_3、M_4、M_5型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白血病细胞呈阴性反应;与正常人白细胞也呈阴性反应,说明建立的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单克隆抗体 M2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异性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粘蛋白(mucines)为靶点的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
18
作者 朱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靶点 肿瘤免疫 主动异性免疫治疗 粘蛋白 疫苗设计 表位 细胞 糖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重构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屏障
19
作者 万遂如 《养猪》 2012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力与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specific immunity)是指动物机体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力,即产生免疫应答和由此产生的免疫抗体。特异性免疫力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很强的针对性与专一性。
关键词 异性免疫 屏障 猪群 重构 动物机体 异性识别 免疫抗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X4免疫组化是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的一种高敏感、特异性的标志物 被引量:15
20
作者 Siegele B Roberts J +2 位作者 Black J 向娟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6-1166,共1页
儿童和成人的小圆细胞肿瘤组织学鉴别诊断谱非常广,包括最近认识的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CIC-DUX4肿瘤的诊断虽然可以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特点来加以判断,但确诊则需要辅助性基因检测,如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 儿童和成人的小圆细胞肿瘤组织学鉴别诊断谱非常广,包括最近认识的CIC-DUX4融合阳性的小圆细胞肿瘤。CIC-DUX4肿瘤的诊断虽然可以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特点来加以判断,但确诊则需要辅助性基因检测,如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或分子检测。本文探讨DUX4表达能否作为一种融合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以帮助CIC-DUX4肿瘤与其他相似组织形态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圆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 异性 阳性 CIC 染色体核分析 组织学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