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元刊杂剧三十种》中“来”的语法功能考察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永明
杜道流
-
机构
淮北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143-149,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语动态范畴的历时研究"(14FYY024)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徽州契约文书词汇研究"(AHSKYG2017D170)
-
文摘
"来"在汉语史上曾经历了多样化的发展,至元代出现了语法功能的最大化。文章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考察对象,运用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来"在元代的使用情况作详尽探讨,发现元代的"来"除绝大多数作动词,少数作构词语素使用外,大致还有这样七种主要用法:作趋向补语,作表大概数量的助词,作结构助词,作区别词,作时间词的后缀,作语气词,作体标记助词等。另外,还从历时的角度对"来"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来
语法功能
-
Keywords
thirty kinds of plays in the yuan dynasty
'Lai'(来)
Grammat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日本的《元刊杂剧三十种》研究
- 2
-
-
作者
焦浩
-
机构
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8,共6页
-
基金
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元刊杂剧三十种》集校与研究”(项目编号:18XYY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日本的元刊杂剧研究历史已有约四十年,系统的整理与校订始于1983年。目前共校出15种,另外15种仍在校订和研究之中。其研究情况可大致分为覆元椠本的形成与流传、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文献的校注译四大方面。优秀而且有传承的研究团队和审慎的研究态度是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保证。中国传统小学知识的欠缺是日本学者校注元刊杂剧的不足之处,由此造成了一些误校、误注,但这并不影响日本的元刊杂剧研究能够形成一个优秀的校本。
-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日本
《元刊杂剧三十种》
整理
研究
-
Keywords
Japan
thirty kinds of Dramas inscribed in yuan - dynasty
Revision
Research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