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iamine as a new clay swelling inhibitor 被引量:3
1
作者 Saeed Parvizi Ghaleh Elnaz Khodapanah Seyyed Alireza Tabatabaei-Nezhad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616-1633,共18页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iamine as a new eco-friendly shale inhibitor in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s(WBDFs).The evaluation experiments include sedimentation,bentonite inhibition,filtration,ze... This study aims at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iamine as a new eco-friendly shale inhibitor in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s(WBDFs).The evaluation experiments include sedimentation,bentonite inhibition,filtration,zeta potential,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diffraction,shale cuttings recovery,linear swelling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The performance of thiamine was compared to potassium chloride.In contrast to deionized water,the aqueous solution of thiamine exhibited greater power to inhibit montmorillonite(Mt)dispersion,much more Mt loading capacity(280 g/L)and fluid loss,lower Mt mass loss,larger aggregated Mt particles,lower interlayer space of the Mt particles,less shale cuttings disintegration and lower linear swelling.Adsorption of thiamine on Mt led to a significant shift in the value of zeta potential(from-17.1 to+8.54 mV).Thiamine demonstrated superior inhibitive performance than potassium chloride.FTIR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iamine is adsorbed on Mt particles.The compatibility test reveale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iamine with conventional WBDF additives.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probable inhibition mechanisms of thiamine are the cation exchange and Mt surface coating.In view of its prominent inhibition capacity and great environmental acceptability,thiamine is a promising inhibitor for drilling in water-sensitive form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inhibitor thiaminE Sodium bentonite SWELLING HYDRATION MONTMORILLON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维生素B_(1)生物合成及生物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亚丽 唐家琪 +3 位作者 毛馨晨 王子瑞 张超 于恒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5-9,14,共6页
维生素B_(1)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作为多个酶的辅因子,参与重要的细胞代谢途径。人体缺乏维生素B_(1)会增加罹患心血管及神经失调性疾病的风险。与植物和微生物不同,人类和其他动物不能从头合成维生素B_(1),必须从饮食中获取... 维生素B_(1)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作为多个酶的辅因子,参与重要的细胞代谢途径。人体缺乏维生素B_(1)会增加罹患心血管及神经失调性疾病的风险。与植物和微生物不同,人类和其他动物不能从头合成维生素B_(1),必须从饮食中获取。因此,研究植物中维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植物中的维生素B_(1)含量进行生物强化具有重要意义。维生素B_(1)合成途径中有许多酶的参与,如嘧啶合成酶(THIC)、噻唑合成酶(THI1)、硫胺素磷酸合成酶(TH1)、硫胺素单磷酸酶(TH2)和硫胺素焦磷酸激酶(TPK)等。结合相关研究,对维生素B_(1)在植物中的生物学功能、生物合成途径及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行总结,并介绍了通过代谢工程实现生物强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植物中维生素B_(1)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_(1) 硫胺素 生物合成 生物强化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硫胺素对危重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3
作者 李叶玲 陈旭 +2 位作者 李铭 赵俐红 杨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123-129,共7页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倾向评分匹配(PSM)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补充硫胺素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copus、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中建库至2024年5月发表的关于补充硫胺...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倾向评分匹配(PSM)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补充硫胺素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Scopus、PubMed、Cochrane和Embase数据库中建库至2024年5月发表的关于补充硫胺素对危重患者影响的RCT和PSM研究。对照组仅接受标准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补充硫胺素。主要结局指标为患者病死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对纳入的RCT研究采用Cochran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对纳入的PSM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版本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漏斗图评估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了10项研究(6项RCT和4项PSM),包含57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发现,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RR=0.79,95%CI:0.69~0.89,P=0.0002)。次要结局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MD=1.25,95%CI:-0.49~2.99,P=0.16)与总住院时间(MD=0.77,95%CI:-0.51~2.04,P=0.2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危重患者中,补充硫胺素与患者住院时间无关,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危重 硫胺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明 翟晓丹 +1 位作者 杨宽 张立绘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8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DKA 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53例。研究组给予奥曲肽联合胰岛素加补液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加补...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DKA 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53例。研究组给予奥曲肽联合胰岛素加补液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加补液急救措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酸中毒指标[血乳酸(Lac)、β-羟丁酸(β-HB)、硫胺素、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34%(50/53)高于对照组81.13%(43/53)(P<0.05)。研究组血酮体转阴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pH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2组Lac、β-HB和IL-6、IL-10、TNF-α、CRP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硫胺素和CO_(2)CP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胰岛素加补液急救措施治疗DKA患者效果确切且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控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胰岛素 补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乳酸 Β-羟丁酸 硫胺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汞离子氧化作用的硫胺素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锋 王柯敏 +4 位作者 杨荣华 周雷激 黄红梅 黄杉生 李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89-2191,共3页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A novel renewable liquid drop sensor was proposed for quantitative assay of thiamine based on it′s oxidation by Hg 2+ in basic medium. The dynamically growing and falling drops formed at the end of a silanized silica capillary tube served as the reactors for a chromogenic reaction and windowless optical cells as well. The optimum analytical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sensor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in the measuring range from 1.0×10 -4 to 5.0×10 -3 mg/mL thiamine, and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8.0×10 -4 mg/mL. Besides its high sensitivity, the sensor permits a simple, fast, and inexpensive measurement with only micro-quantities reagent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离子 氧化作用 硫胺素 液滴光化学传感器 荧光分析法 药品检测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的维生素B_1和B_2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琰图 章竹君 +1 位作者 杨维平 田穗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3,共3页
基于水溶性维生素在碱性介质中只有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2(VB2)可以被K3Fe(CN)6直接氧化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检测VB1和VB2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剂中VB1和VB2的测定。... 基于水溶性维生素在碱性介质中只有维生素B1(VB1)和维生素B2(VB2)可以被K3Fe(CN)6直接氧化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检测VB1和VB2的新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复合维生素B片剂中VB1和VB2的测定。该方法测定VB1,V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 0×10-3~1 0g/L和1 0×10-3~0 1g/L,检出限分别为2×10-4g/L和8×10-4g/L。对1 0×10-2g/LVB1,VB2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 8%,0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发光法 测定 复合维生素片剂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铁氰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鸡尾酒”疗法对多系统萎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邱峰 刘建国 +2 位作者 张海玲 董秦雯 戚晓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鸡尾酒"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在原有"鸡尾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3周,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6个月及1年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评估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改良"鸡尾酒"治疗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多系统萎缩患者在原有"鸡尾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3周,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6个月及1年采用统一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评估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和1年,患者语言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5±0.52)分和(1.66±0.86)分vs(2.44±0.72)分,P=0.030],但随访6个月与随访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行走、跌倒、下肢运动灵活性及坐位站起评分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P〈0.01),随访1年后上述各项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鸡尾酒"疗法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硫胺素 核黄素 维生素E 维生素K3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对高糖所致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大江 方伯言 +1 位作者 刘学政 黄一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B1(thiamine)通过改变糖酵解和细胞复制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REC)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维生素B1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3代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培养板上的细胞随机分为4... 目的:研究维生素B1(thiamine)通过改变糖酵解和细胞复制对高浓度葡萄糖所致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BREC)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维生素B1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3代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培养板上的细胞随机分为4组,DMEM培养基含不同葡萄糖浓度(5.5,20.0mmol/L),同时分别加与不加维生素B1(150μmol)。7d后检测细胞活力和上层培养液中的LDH的含量;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以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周期,观察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并观察维生素B1对其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正常组(葡萄糖5.5mmol/L)相比,高糖组(葡萄糖20.0mmol/L)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培养液中的LDH含量显著增加,细胞DNA合成减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加入维生素B1(150μmol)能够显著降低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损伤作用,维生素B1能减轻高糖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糖酵解和细胞复制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维生素B1 视网膜 保护作用 高糖 损伤 高浓度葡萄糖 糖酵解 结论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_1胃内滞留型漂浮缓释片释放度及漂浮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朔 姜典卓 +1 位作者 邹宇清 武凤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3-256,259,共5页
目的以甲壳胺和HPMC为骨架材料研究制备了VB1 HBS。方法对自制VB1 HBS体外释放度及其影响因素、体内外漂浮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可持续漂浮 8h以上 ,体内观察 6h呈漂浮状态。其体外释放规律 1~ 1 2h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上... 目的以甲壳胺和HPMC为骨架材料研究制备了VB1 HBS。方法对自制VB1 HBS体外释放度及其影响因素、体内外漂浮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体外可持续漂浮 8h以上 ,体内观察 6h呈漂浮状态。其体外释放规律 1~ 1 2h内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上法制得的处方 ,具有缓释和漂浮双重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硫胺 VB1 流体动力学平衡控释系统 HBS 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 ^99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增敏化学发光同时测定VB_1和VC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莉 周光明 +4 位作者 邓传跃 黄成 游水英 沈祥 高智席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3-536,共4页
本文基于维生素B1(VB1)、维生素C(VC)对鲁米诺(Luminol)和铁氰化钾(K3[Fe(CN)6])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原理,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检测VB1与VC的新方法。当在鲁米诺中加入KBr时可以大大增敏该反应。本法... 本文基于维生素B1(VB1)、维生素C(VC)对鲁米诺(Luminol)和铁氰化钾(K3[Fe(CN)6])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原理,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柱后化学发光检测VB1与VC的新方法。当在鲁米诺中加入KBr时可以大大增敏该反应。本法已成功运用于蜂蜜和复合维生素片中VB1与VC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化学发光 维生素B1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胺素在鸡肌肉中的沉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克华 窦套存 +2 位作者 曲亮 胡玉萍 洪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8-200,共3页
为研究鸡肌肉组织中硫胺素的沉积规律,以如皋鸡和文昌鸡为素材,分不同家系、周龄、组织进行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硫胺素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家系、周龄及组织间硫胺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 为研究鸡肌肉组织中硫胺素的沉积规律,以如皋鸡和文昌鸡为素材,分不同家系、周龄、组织进行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硫胺素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家系、周龄及组织间硫胺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此外,硫胺素含量的遗传力为0.494,与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404。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硫胺素在机体的沉积受遗传因素影响,且表现为一定的时间和组织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选择进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硫胺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结区神经结构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怀成 范玉华 +4 位作者 赵小明 李光千 蔡立刚 晏平 王健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Wistar大白鼠20只,10例用于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反应.在房间隔内发现AchE阳性神经元,该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延续至房室结及房室束.该结果证实房室结及房室束区副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房间隔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另外10例行单磷酸硫胺素酶(T... Wistar大白鼠20只,10例用于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反应.在房间隔内发现AchE阳性神经元,该神经元发出神经纤维延续至房室结及房室束.该结果证实房室结及房室束区副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房间隔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另外10例行单磷酸硫胺素酶(TMPase)和抗氟酸性磷酸酶(FRAP)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到房室结周围区存在(TMPase)阳性神经细胞,室间隔上部近房室结区存在FRAP阳性神经细胞.该二类神经元可能系房室结区局部神经调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神经元 胆碱酯酶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胺素的生理作用及导致其缺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静 侯水生 +1 位作者 余健剑 杨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1-33,共3页
本文主要就硫胺素的生理作用、吸收机制及导致其缺乏的主要因素作一综述。
关键词 硫胺素 载体蛋白 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杏仁核神经元凋亡及三偏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金兰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三偏磷酸酶(TMP)活性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应激(SPS)模型的1、4、7、14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定量...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及三偏磷酸酶(TMP)活性的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应激(SPS)模型的1、4、7、14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技术定量检测及分析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杏仁核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利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杏仁核神经元TM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SPS后,杏仁核神经元发生了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MP酶活性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增强,均于第4日达高峰。7d和14d凋亡率逐渐减少、TMP酶活性减弱。结论: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发生细胞凋亡,凋亡率增加的同时TMP酶活性相应增强,提示TMP酶参与杏仁核神经元凋亡产物的吞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杏仁核 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三偏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无机盐与硫胺素对枝叶去除后紫花苜蓿的再生性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威 李亚鸽 +1 位作者 王馨 李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8,共9页
放牧活动是包含牧食折损、枝叶去除、唾液沉积等多个过程的融合,而觅食者分泌的唾液对牧草具有潜在影响。本试验选择外源无机盐与硫胺素处理作为试验组,以去离子水与羊唾液处理为参考对照,并将4种溶液涂抹作用于不同枝叶去除水平的紫花... 放牧活动是包含牧食折损、枝叶去除、唾液沉积等多个过程的融合,而觅食者分泌的唾液对牧草具有潜在影响。本试验选择外源无机盐与硫胺素处理作为试验组,以去离子水与羊唾液处理为参考对照,并将4种溶液涂抹作用于不同枝叶去除水平的紫花苜蓿截面处,探究植食性动物(羊)唾液中的无机盐与硫胺素是否对紫花苜蓿的再生性产生影响,分析枝叶去除与羊唾液是如何诱导植物的补偿再生,同时探寻紫花苜蓿从形态与生理上对无机盐和硫胺素的差异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与单一的枝叶去除处理相比,在羊唾液的催化作用下,枝叶去除后的紫花苜蓿再生能力明显提高,其中硫胺素是羊唾液中的有效成分;2)相对于外源无机盐,硫胺素对枝叶去除紫花苜蓿牧草有更为显著的正效应,紫花苜蓿地上累积生物量显著增加,茎叶比差异也达到了4.3~7.9倍;在80%枝叶去除水平下,总分蘖数大约是无机盐组的1.56倍;3)不同处理下紫花苜蓿的生理指标差异性不均一。在各项处理中,紫花苜蓿的叶绿素含量值都接近49.3mg/g;在20%枝叶去除水平下,清水与羊唾液处理均促进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度增加;对于无机盐组,POD活性随着枝叶去除水平呈递增变化,而硫胺素处理没有引起POD活性的改变。通过本研究,期望进一步了解紫花苜蓿响应放牧的内在机制,为改善人工草地现状和提高牧草的农业效益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放牧生态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叶去除 紫花苜蓿 无机盐 硫胺素 再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双磷维生素B1离子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分子构象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凤英 李晓天 +3 位作者 朱广山 邢永恒 曾小庆 葛茂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19-1924,共6页
将Ni(ClO4)2和NH4PF6分别与硫胺素焦磷酸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离子盐型化合物[TPP.ClO4.H2O](1)和[TPP.PF6.CH3OH](2)(TPP为硫胺素焦磷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属... 将Ni(ClO4)2和NH4PF6分别与硫胺素焦磷酸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离子盐型化合物[TPP.ClO4.H2O](1)和[TPP.PF6.CH3OH](2)(TPP为硫胺素焦磷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属于离子型化合物,而且硫胺素焦磷酸与高氯酸根,六氟磷酸根形成了大量的氢键网络结构.结合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化合物的活性及电子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胺素焦磷酸酯 氢键 晶体结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酵母胞内V_B_1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肖冬光 毕琳 韩英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酵母胞内VB1的含量。采用ODS2HYPERSIL色谱柱(5μm,250×4.6mm),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V(甲醇)∶V(水)=3∶7,流速1.2mL/min,波长238nm,柱温35℃。在此条件下回收率为88%~92%。此方法步骤简单,重...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酵母胞内VB1的含量。采用ODS2HYPERSIL色谱柱(5μm,250×4.6mm),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流动相V(甲醇)∶V(水)=3∶7,流速1.2mL/min,波长238nm,柱温35℃。在此条件下回收率为88%~92%。此方法步骤简单,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VB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维生素对小球藻的增殖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桂坤 张青田 庞金鑫 《海湖盐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章报道了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维生素H对小球藻增殖的影响情况。试验采用一次性培养方式,在温度25℃±1℃,盐度29,光照5000lx条件下进行。用血球记数板法定时测定小球藻的细胞数量并计算出其生长速率。试验表明,维生素B1对小球... 文章报道了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维生素H对小球藻增殖的影响情况。试验采用一次性培养方式,在温度25℃±1℃,盐度29,光照5000lx条件下进行。用血球记数板法定时测定小球藻的细胞数量并计算出其生长速率。试验表明,维生素B1对小球藻的增殖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2种维生素对小球藻的增殖无明显影响。3种维生素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维生素B1最适宜小球藻增殖的浓度范围是40μgL~8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维生素H 小球藻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剑霞 朱叶慧 +4 位作者 宋慧敏 朱虹 孙锦霞 柳丹 江碧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总结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2例出现眼部症状,1例出... 目的总结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韦尼克脑病患者的资料,并总结护理要点。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2例出现眼部症状,1例出现意识障碍、眼肌麻痹、共济失调"三联征",1例出现周围神经系统痉挛。患者确诊后均实施了维生素B1针、呋喃硫胺片、甲钴胺片治疗。结果 4例患者经治疗后,2例症状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结论防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韦尼克脑病的关键措施是补充维生素B1,而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功能锻炼则是预防韦尼克脑病共济失调最有效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尼克脑病 硫胺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消化道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片中4种水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70
20
作者 李克 王华娟 +2 位作者 潘朝晖 严晓星 夏培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8,共3页
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复合维生素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样品经水溶解、过滤后,以Hypersil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 0 5%(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含2 5mmol/L己磺酸... 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复合维生素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样品经水溶解、过滤后,以Hypersil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 0 5%(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含2 5mmol/L己磺酸钠,pH2 8)(体积比为18∶8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检测器于280nm波长下检测。当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450mg/L,5~90mg/L,2 5~90mg/L,5~95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测定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 0%,2 2%,1 8%和1 3%;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 5%,3 6%,2 4%和1 7%。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合维生素片中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水溶性维生素 烟酰胺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复合维生素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