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阻化剂阻化性能实验研究
1
作者 周西华 王艳美 +3 位作者 王程 白刚 戴凤威 李世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研究复合阻化剂阻化性能,基于煤自燃热失重过程中的特征温度和吸放热量以及官能团变化规律开展热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相关实验,选用神东补连塔矿22406工作面的煤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剂量下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过程中的TG、DTG、DS... 为研究复合阻化剂阻化性能,基于煤自燃热失重过程中的特征温度和吸放热量以及官能团变化规律开展热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相关实验,选用神东补连塔矿22406工作面的煤样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剂量下复合阻化剂对煤自燃过程中的TG、DTG、DSC以及官能团含量等变化特征。加入不同剂量的复合阻化剂分析煤自燃氧化过程中微观结构以及宏观放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阻化剂通过抑制煤低温氧化过程中关键活性基团的相对含量,延缓煤炭低温氧化进程,当含有0.1 mL KH560的复合阻化剂添加量为14 mL时,阻化效果最明显,其对2种活性基团的抑制程度为:含氧官能团(85.2%)>脂肪烃(84.8%)。在快速放热阶段,由于阻燃分子占据煤分子中的吸附位点,煤对复合阻化剂分子的吸附能力较大,对煤氧复合反应进程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放热效应;同时含量为14 mL(含0.1 mL KH560)阻化剂显著影响煤氧复合进程活化能的大小,放热量由3309 mW/mg降为2889 mW/mg,吸热量由21 mW/mg升为163 mW/mg。研究结果可为防治煤自燃致灾事故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纳米氢氧化镁 阻化性能 傅里叶红外 热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的TGA-FTIR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任强强 赵长遂 庞克亮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0-914,共5页
基于TGA-FTIR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稻壳、稻秆及麦秆3种典型生物质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分析生物质种类及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及热解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生物质组成不同,其热失重特性也不同,生物质热解反... 基于TGA-FTIR联用技术,在线分析研究稻壳、稻秆及麦秆3种典型生物质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分析生物质种类及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及热解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生物质组成不同,其热失重特性也不同,生物质热解反应的活化能较低,为40~60 kJ·mol^(-1);红外分析表明试验用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产物的析出规律相似,热解初始阶段先析出游离水,随后发生解聚和脱水反应,生成各种烃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等物质。随后,这些大分子物质又二次降解为一氧化碳为主的气体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分析 热解 热重-红外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添加磷酸与氯化锌热解的DTATG曲线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林启模 黄碧中 胡淑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7,共6页
应用差热天平对磷酸和氯化锌药品及分别添加磷酸和氯化锌的木屑、分离纤维素、分离木素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磷酸和氯化锌两种试剂有相似的DTA TG曲线变化状况 ,两试剂也都较稳定 ;但在高温气化区间 ,磷酸试剂... 应用差热天平对磷酸和氯化锌药品及分别添加磷酸和氯化锌的木屑、分离纤维素、分离木素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磷酸和氯化锌两种试剂有相似的DTA TG曲线变化状况 ,两试剂也都较稳定 ;但在高温气化区间 ,磷酸试剂的起始气化温度、热解终温和残余量都明显高于氯化锌试剂。添加两种药品的木屑热解过程的DTA TG曲线变化相似 :在初期都催促炭化反应 ,在 2 0 0℃左右基本上完成炭化阶段 ;随着温度升高 ,进入主要活化温度区间 ,在高温区都发生气化反应。不同的是 :适宜的活化温度区间 ,H3PO4 -木屑明显比ZnCl2 -木屑宽。同时气化反应温度、热解终温及其残余量也是前者高 ,这说明磷酸保护炭体的作用比氯化锌强。添加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过程的影响 ,总体变化类同于对木屑的影响。同时 ,两种药品对纤维素热解的影响差异小。添加两种药品对木素热解的影响差别较大。磷酸影响着木素热解的全过程 ,不过影响程度不如纤维素和木屑。氯化锌对木素热解的初期促进炭化反应 ,但在热解的中、后期 ,尤其是后期基本上不起作用了。从DTA TG曲线比较分析 ,结合小型炭活化试验结果得知 ,在本试验下 ,磷酸法较佳温度是 4 0 0℃左右 ,氧化锌法是 5 0 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磷酸 氯化锌热解 DTA/tg曲线 活性炭 磷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和TG-DTG-DTA在CA砂浆沥青含量及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凯 邱秀姣 +2 位作者 瞿福林 曾晓辉 王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0-826,共7页
为计算长期运营环境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中沥青含量并分析其组分变化,对CA砂浆粉末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热分析(DTA),并对比了空气和氮气氛围中CA砂浆的热分析曲线.发现在空气氛围中对CA砂浆... 为计算长期运营环境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中沥青含量并分析其组分变化,对CA砂浆粉末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热分析(DTA),并对比了空气和氮气氛围中CA砂浆的热分析曲线.发现在空气氛围中对CA砂浆样品进行热分析,并根据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热分析(DTA)曲线特征采用二组分划分法,能够实现沥青组分相对含量的定性分析;综合该测试条件下的TG-DTG-DTA和XRD数据,采用任意内标法,以CaCO3作为内标物,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对CA砂浆中Ca(OH)2和沥青含量的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砂浆 X射线衍射(XRD) 热重(tg) 微商热重(Dtg) 差热分析(DTA) 任意内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601热重分析仪检测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书杰 钱艺华 《广东电力》 2000年第3期6-8,11,共4页
结合TGA 6 0 1热重分析仪的结构特点 ,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 ,重新确定了内在水分、灰分产率、挥发分产率等新的检测参数 ,解决了仪器构造上和检测方法上的缺陷 ,进一步发挥了仪器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通过确定校正系数 ,... 结合TGA 6 0 1热重分析仪的结构特点 ,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 ,重新确定了内在水分、灰分产率、挥发分产率等新的检测参数 ,解决了仪器构造上和检测方法上的缺陷 ,进一步发挥了仪器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通过确定校正系数 ,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提高了工作效率 ,特别是提高了煤检中心的检测水平和监督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仪 水分 挥发分 检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烟叶加热状态下的失重及产物释放特性的热重-质谱联用分析
6
作者 马俊 王晓斌 +4 位作者 朱绍胤 赵云川 周娜 李腾 梁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目的】考察烟叶在加热状态下的失重及产物释放行为。【方法】利用热重—质谱(thermogravimetricmass spectrometry,TG-MS)联用技术研究云南C3F烟叶在400℃下的热失重特性,对热失重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考察甘油对烟叶失重及产... 【目的】考察烟叶在加热状态下的失重及产物释放行为。【方法】利用热重—质谱(thermogravimetricmass spectrometry,TG-MS)联用技术研究云南C3F烟叶在400℃下的热失重特性,对热失重过程的各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考察甘油对烟叶失重及产物释放的影响。【结果】(1)施加甘油降低了非等温干燥脱水阶段的最大速率和脱水量,提高了挥发性成分析出阶段的最大失重速率和失重率,降低了香味物质的起始释放温度,并提升了综合热释放指数。(2)脱水过程可用非等温Page干燥模型描述,甘油增加了干燥活化能;挥发性成分析出和半纤维素及纤维素热分解过程符合F1.5级化学反应模型,且施加甘油降低了这2个阶段的活化能,增加了热分解反应活性。(3)甘油提升了烟碱等成分的释放量,有利于促进热解反应进程和热解产物释放。【结论】施加甘油对烟叶原料加热状态下的失重过程和成分释放有明显影响,TG-MS可为烟叶的失重和产物释放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热重分析 动力学 热重—质谱(tg-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自燃机制的TG-FTIR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建芳 申嘉辉 +1 位作者 宋富美 邓会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6-52,共7页
为研究煤自燃发生发展过程中煤分子结构变化特征,以阜生矿15号煤为例,分析中硫含量煤样的自燃机制。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TG-FTIR)试验,得到不同热失重阶段特征温度以及相应阶段内发生反应的煤分子结构和分解温度;分析原始煤样官能... 为研究煤自燃发生发展过程中煤分子结构变化特征,以阜生矿15号煤为例,分析中硫含量煤样的自燃机制。采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TG-FTIR)试验,得到不同热失重阶段特征温度以及相应阶段内发生反应的煤分子结构和分解温度;分析原始煤样官能团分布特征和不同温度煤样官能团含量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得出5种煤分子结构官能团组成及含量。研究表明:低温氧化过程中,阜生煤样关键反应温度范围为130~170℃;自燃原因为煤样中硫份的存在以及C-H键和C-O/C-O-C键氧化,提高了煤分子结构的化学活性,促进了煤自燃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煤氧复合反应 低温氧化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tg-FTIR) 煤分子结构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仪样品支架的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管艳艳 赵萌 +5 位作者 袁慧杰 汪海洋 赵江涛 李玮 赖志辉 陈建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9-154,共6页
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支架,有可能受到一些特殊样品的分解产物的污染而损坏,为了减少支架污染,扩展仪器的使用范围,增加仪器支架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热重分析仪的支架进行改进。采用在坩埚底部和样品支架平台之间加铂垫片或氧化铝垫片的方式... 热重分析仪的样品支架,有可能受到一些特殊样品的分解产物的污染而损坏,为了减少支架污染,扩展仪器的使用范围,增加仪器支架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对热重分析仪的支架进行改进。采用在坩埚底部和样品支架平台之间加铂垫片或氧化铝垫片的方式,对支架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垫片后对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校准进行消除,改进前后一水合草酸钙的测试结果一致。说明仪器支架改进后,仪器的性能没有改变,但是可以有效防止热电偶的损坏或支架与坩埚发生粘连,从而增加仪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仪支架 改进 检定 一水合草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巴矿高地温环境煤孔隙及氧化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东 解庆典 +2 位作者 赵志强 刘方 周齐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2-169,共8页
为预防高地温煤层开采条件下煤自燃灾害,明确煤的自燃特性,以孟巴矿Ⅵ煤层1306工作面煤样为例,将煤样分别置于40、50、60℃控温炉中恒温处理30天,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仪测试煤的孔隙结构,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原煤样和高... 为预防高地温煤层开采条件下煤自燃灾害,明确煤的自燃特性,以孟巴矿Ⅵ煤层1306工作面煤样为例,将煤样分别置于40、50、60℃控温炉中恒温处理30天,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仪测试煤的孔隙结构,利用同步热分析仪测试原煤样和高温预处理煤样的氧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孟巴矿煤样经高地温作用后,煤的小孔比例减小,中孔和大孔比例增大,煤样经60℃处理后比表面积由原煤的2.351 m^(2)/g增至3.285 m^(2)/g,总孔容由原煤的0.00788 mL/g增至0.01001 mL/g;与原煤相比,高地温处理后煤样点火温度和燃尽温度显著降低,最大失重量、最大失重速率分别提高6.1%和23.3%;高温处理后煤样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小于原煤,说明高地温环境显著提高孟巴矿煤样的氧化反应活性,增大煤自燃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 孔隙结构 氧化动力学特征 热重(tg) 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砂煅制工艺优化及质量评价
10
作者 杨辛欣 洪禹昕 +5 位作者 张睿 赵晶丽 刘佳 王楚盈 许天阳 于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410,共7页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 目的 优化硼砂煅制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铺设厚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影响因素,失水率、蓬松度、粉碎率、四硼酸钠含量为评价指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硼砂煅制工艺。采用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RD),比较硼砂煅制前后质量差异。结果 最佳条件为铺设厚度2 cm,煅制温度365℃,煅制时间100 min。煅制后,硼砂微观形态、成分组成、晶型结构发生变化,失去全部结晶水而转变为非晶体状态。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大批量生产煅硼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 煅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扫描电镜(SEM) 热重分析(tg)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着火活化能变化为指标的优选煤自燃阻化剂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西华 李诚玉 +4 位作者 李昂 何满辉 庞丹 宋东平 齐庆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解决目前煤矿阻化剂防灭火时存在的许多煤矿使用同一种阻化剂但是效果不同、达不到理想效果的问题,采用热重(TG)试验和热解动力学方法,以天池矿102工作面的煤样为例,对煤在3种阻化剂阻化前后进行TG试验。将煤氧化自燃过程分为失水失... 为解决目前煤矿阻化剂防灭火时存在的许多煤矿使用同一种阻化剂但是效果不同、达不到理想效果的问题,采用热重(TG)试验和热解动力学方法,以天池矿102工作面的煤样为例,对煤在3种阻化剂阻化前后进行TG试验。将煤氧化自燃过程分为失水失重、氧化增重和燃烧失重3个阶段,并将煤氧化增重阶段的活化能定义为煤的着火活化能,计算煤样氧化3个阶段的活化能。采用以煤阻化前后的着火活化能的变化为评价指标的阻化剂优选方法,优选出适用于天池煤矿的阻化剂。结果表明:阻化剂主要在煤低温氧化阶段起阻化作用,能使煤的失水活化能和着火活化能显著提高;对燃烧活化能几乎无影响;不同阻化剂对煤氧化3个阶段的活化能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火 热重(tg)试验 着火活化能 阻化剂 阻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试验中影响热重曲线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徐朝芬 孙学信 郭欣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对影响热重分析试验中热重(TG)曲线结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试验条件对热重法影响最大,仪器、试样等的影响次之。试验所用煤样的最佳升温速率为50℃/min,气氛流量以50mL/min为宜。
关键词 热重分析 热重曲线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塑料典型组分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刘义彬 马晓波 +2 位作者 陈德珍 赵磊 周恭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56-61,共6页
废塑料混合热解的研究可为废塑料热解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参考。该文选取生活垃圾中废塑料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及其混合物做差热(differential thermal an... 废塑料混合热解的研究可为废塑料热解工艺的设计提供理论和实验方面的参考。该文选取生活垃圾中废塑料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及其混合物做差热(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和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实验,实验在氮气气氛下进行,温度从室温升到700℃,升温速率为10℃/min。讨论了废塑料典型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采用Coast-Redfern法进行热解动力学分析,得到废塑料典型组分的共热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废塑料混合热解时存在分子间自由基转移,PP促进了PE的热解,而PVC多烯共轭结构抑制了PE、PP的热解;不同的温度区间内,废塑料混合热解时出现协同或阻碍效应;将混合物实验所得活化能Ee与线性叠加值Ec对比发现,废塑料混合热解时存在的分子间自由基转移有效地降低了混合物的热稳定性,使其更容易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热 热重分析 废塑料 共热解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木材的热解和燃烧机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社锋 方梦祥 +4 位作者 舒立福 宋长忠 余春江 骆仲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5-539,共5页
在热天平上考察了三种木材在不同气氛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并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了三种木材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失重率为5%~60%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10~250kJ/mol,且非单... 在热天平上考察了三种木材在不同气氛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行为,并利用分布活化能模型研究了三种木材的热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为三个阶段,失重率为5%~60%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10~250kJ/mol,且非单调增加;在氮气气氛下,热失重分两个阶段,失重率在10%~85%时,三种木材的活化能值都在165-230kJ/mol,且呈“W”形变化.活化能的分布函数,反映了木材在热解、气化、燃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反应活性变化规律,有助于了解木材的热解和燃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失重分析 热解 木材 动力学 分布活化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及其对煤焦气化动力学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曾玺 王芳 +5 位作者 韩江则 张聚伟 刘云义 汪印 余剑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9-296,共8页
在概述最新研发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micro-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sis,MFBRA)方法与应用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半焦-CO2、半焦-水蒸气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并与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求取的气化... 在概述最新研发的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micro-fluidized bed reaction analysis,MFBRA)方法与应用的基础上,应用该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半焦-CO2、半焦-水蒸气等温气化反应动力学,并与热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zer,TGA)求取的气化反应动力学数据比较。在最小化气体扩散的实验条件下,利用MFBRA和TGA测定求算的半焦-CO2、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在受反应动力学控制的低温段的活化能非常接近,说明了MFBRA对等温气化反应分析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实验研究还发现:半焦-CO2、半焦-水蒸气气化反应在MFBRA中受反应动力学控制的温度范围较在TGA中明显宽,且在具有明显扩散影响的高温段通过MFBRA测定的半焦-CO2气化反应表观活化能明显大于利用TGA测定的值,表明在MFBRA中受到的气体扩散抑制效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热重 半焦气化 反应动力学 等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条品质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冯俊敏 张晖 +1 位作者 王立 郭晓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80-1086,共7页
研究了冷冻面条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瓜尔豆胶、黄原胶及其混合物对冷冻面条质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确定了冷冻面条的最佳工艺为:加水量35%,加盐量2.5%,醒发时间50 min,水煮时间2.5 min。研究发现:黄原胶和瓜儿豆胶都可以提高冷冻面条... 研究了冷冻面条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瓜尔豆胶、黄原胶及其混合物对冷冻面条质构、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确定了冷冻面条的最佳工艺为:加水量35%,加盐量2.5%,醒发时间50 min,水煮时间2.5 min。研究发现:黄原胶和瓜儿豆胶都可以提高冷冻面条的最大拉断力,改善面条的面筋网络结构;冷冻面条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2℃,不随两种胶体的添加而改变;黄原胶明显降低了冷冻面条的融化焓,添加黄原胶的样品其融化焓从169.05 J/g降低到151.32 J/g,添加黄原胶和瓜尔豆胶混合胶的样品,其融化焓从170.68 J/g降低到152.24 J/g;瓜尔胶、黄原胶、混合胶都降低了样品的冻结水质量分数,降低比例为11.9%、16.9%、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条 质构仪 玻璃化转变温度 冻结水质量分数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秆热解过程中氮迁移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任强强 赵长遂 +1 位作者 梁财 沈解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104,共6页
在氩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麦秆热解过程中含氮气体NH3、HCN、NO及HNCO等的析出及分布特性。揭示生物质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和转化率。结果表明:热解条件影响生物质燃料氮的析出分布。升温速率提... 在氩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麦秆热解过程中含氮气体NH3、HCN、NO及HNCO等的析出及分布特性。揭示生物质挥发分中含氮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态和转化率。结果表明:热解条件影响生物质燃料氮的析出分布。升温速率提高,NH3及HCN的析出总量减少,但NO及HNCO的析出总量呈增加趋势;麦秆粒径增加,热解产生的含氮气体的析出量减小。NH3所占份额增加明显,HCN/NH3质量比减小。粒径越小,HNCO及NO在含氮气体中所占份额越大;热解终温升高,NH3及HCN的析出量增加,HNCO及NO的析出量减小。低温热解,残留在焦中的氮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傅里叶红外光谱 热解 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木粉加压热解气化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宜鹏 王小波 +3 位作者 赵增立 李海滨 郑安庆 黄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11,共7页
为了研究松木粉的加压气化特性,在加压热天平上分别进行了N_2、CO_2+N_2气氛下松木粉加压热解/气化试验,使用Malek法推断最概然机理,研究了反应压力与对热解/气化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对松木粉热解/气化过程有显著影响... 为了研究松木粉的加压气化特性,在加压热天平上分别进行了N_2、CO_2+N_2气氛下松木粉加压热解/气化试验,使用Malek法推断最概然机理,研究了反应压力与对热解/气化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对松木粉热解/气化过程有显著影响。N_2气氛下,压力的增大抑制了挥发分的析出,最大失质量由73.8%减小至71.4%;Malek法推断出二级反应级数和随机成核分别为加压热解第1、第2段最概然机理;热解第一段活化能由压力为0时41.15 k J/mol增大至0.9 MPa时的52.41 k J/mol。在CO_2+N_2气氛下,热解阶段压力的增大抑制挥发分的析出;半焦气化阶段,压力的增大促进气化反应的进行,使失质量速率峰值由0.101%/K增大至0.162%/K,且出现温度降低;二维扩散(圆柱形对称)为加压气化最概然机理;随着压力的提高,在碳转化率较高时,半焦CO_2气化速率逐渐提高。该文结果可为生物质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动力学 气化 加压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难浸金矿的热解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道文 杨聪 +1 位作者 王锐 黄碧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为探索难浸金矿的热解行为,采用STA409PC型同步热分析仪在惰性气氛下对贵州某难浸金矿进行热重试验研究。热重试验结果表明:该金矿在20~1200℃失重可分为3个阶段,即硫的升华失重、砷的升华失重、碳酸盐的分解失重,总失重率为20.86%,热... 为探索难浸金矿的热解行为,采用STA409PC型同步热分析仪在惰性气氛下对贵州某难浸金矿进行热重试验研究。热重试验结果表明:该金矿在20~1200℃失重可分为3个阶段,即硫的升华失重、砷的升华失重、碳酸盐的分解失重,总失重率为20.86%,热重试验数据与矿石的化学成分基本吻合。对比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难浸金矿经650℃焙烧1 h后浸出率可由12.3%提高到85.4%。可显著提高黄金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热重分析 难浸金矿 tg曲线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固体推进剂热分解和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胡建新 李洋 +2 位作者 何志成 段炼 冯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88-2594,共7页
针对能实现多次启动和推力可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需求,研究了成型过程快、钝感、电控性能好和贮存稳定的离子盐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热分解和燃烧性能。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钨铼微热电偶、单幅照相技术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研究了ECS... 针对能实现多次启动和推力可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需求,研究了成型过程快、钝感、电控性能好和贮存稳定的离子盐电控固体推进剂(ECSP)热分解和燃烧性能。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钨铼微热电偶、单幅照相技术和扫描电镜-能谱仪,研究了ECSP的热分解特性、燃烧波温度分布、熄火表面形貌以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ECSP的热分解过程中依次发生PVA分解反应、PVA分解产物与LiClO4强烈相互作用,其中小组分添加剂加快了PVA分解;其燃烧区域分为预热区、凝相反应区、气相反应区;电点火到稳态燃烧过程为:通入电流加热推进剂,ECSP开始点火,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可燃性气体,产生初步火焰;热解产生的气相产物在气相区域进一步燃烧,同时大量熔岩状明亮颗粒在热分解气流作用下从燃面逸出,在气相区域燃烧并发出明亮的光。本文提出了ECSP的燃烧过程,为该类推进剂燃烧物理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固体推进剂 同步热分析仪 热分解 燃烧波 火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