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etCal的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热力学仿真分析
1
作者 李明周 陈强 +3 位作者 冯雨辰 黄金堤 钟立桦 何发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91,共9页
采用所构建的铜侧吹熔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仿真模型及计算系统,在典型工况条件下计算的产物组成结果与实际产出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氧料比(R_(OC))、石灰熔剂率(R_(CaO))、石英熔剂率(R_... 采用所构建的铜侧吹熔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仿真模型及计算系统,在典型工况条件下计算的产物组成结果与实际产出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氧料比(R_(OC))、石灰熔剂率(R_(CaO))、石英熔剂率(R_(SiO_(2)))、富氧浓度(C_(Oxy))、燃煤率(R_(Coal))等工艺参数对主要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ROC,渣含铜、铜锍品位、渣含Fe_(3)O_(4)、渣中铁硅比和烟气中SO_(2)浓度升高,而渣含CaO降低;提高RCaO,渣含CaO升高;提高RSiO_(2),渣含CaO和Fe_(3)O_(4)均降低;提高RCoal,除渣含CaO升高外,其它主要技术指标均降低;提高C_(Oxy),烟气中SO_(2)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富氧侧吹 氧化熔炼 MetCal软件 热力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微合金钢碳氮析出物的Thermo-calc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向嵩 刘国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共4页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TCFE3数据库研究Nb-Ti、V-Ti、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计算得到Nb-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90和1400℃,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7.1×...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TCFE3数据库研究Nb-Ti、V-Ti、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析出物的析出开始温度、给定温度的奥氏体成分,计算得到Nb-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90和1400℃,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7.1×10-4、2.4×10-4,V-Ti低碳微合金钢中V、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800和1395℃,最大摩尔分数为2.1×10-3,1.5×10-4,Nb-V-Ti低碳微合金钢中Nb-V碳氮化物和Ti碳氮化物的开始形成温度分别为1070和1390℃,其碳氮化物最大摩尔分数分别为1.2×10-3、1.8×10-4。热力学软件的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的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碳氮化物 热力学 thermo-cal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Cal的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少春 李明周 +3 位作者 赵志慧 钟立桦 何发友 黄金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41-3155,共15页
基于所构建的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模型及系统,计算了某典型阳极炉精炼生产工况,验证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进而考察气料比(R_(GF))、石英熔剂率(R_(Flux))和精炼温度(t)等工艺参数对产物组成及杂质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 基于所构建的铜阳极炉精炼过程热力学仿真模型及系统,计算了某典型阳极炉精炼生产工况,验证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进而考察气料比(R_(GF))、石英熔剂率(R_(Flux))和精炼温度(t)等工艺参数对产物组成及杂质分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R_(GF)、R_(Flux),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精炼渣组成,改善杂质入渣脱除效果,但因精炼渣量较小,除Co和Cr外其他杂质元素的实际入渣脱除率变化不大;提高温度对产物组分影响不大,但会降低杂质的脱除效果。综合工艺参数对阳极精炼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的较优工艺参数为R_(GF)为22 m^(3)/t,R_(Flux)为0.16%,t为1200℃。在此条件下,铜液的Cu品位、S含量和O含量分别约为99.39%、0.0065%、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炉精炼 MetCal软件 热力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VD热力学分析软件的开发
4
作者 张冶金 曹小光 +3 位作者 刘彩霞 汪爱军 陈维友 刘式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2-65,共4页
报导了最新开发的MOCVD热力学分析软件———MOCVDTA,它是一个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VCS算法对MOCVD的稳态系统进行单参数及双参数模拟分析的软件。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适用条件,并且以AsH系统及GaAsCH系统为例进行了模拟,得... 报导了最新开发的MOCVD热力学分析软件———MOCVDTA,它是一个采用目前比较先进的VCS算法对MOCVD的稳态系统进行单参数及双参数模拟分析的软件。介绍了其功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适用条件,并且以AsH系统及GaAsCH系统为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很好的模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VD 热力学 分析软件 半导体激光器 生长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制氨过程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软件开发(Ⅱ)——全过程的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计算
5
作者 项曙光 袁一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2-30,21,共10页
本文利用Micro-FLOWSTAAP软件对某天然气制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相吻合。热力学分析计算找到了有效能损失的部位、大小和原因,为进一步降低合成氨过程能耗指出了方向;计算表明合成气和蒸汽动力部... 本文利用Micro-FLOWSTAAP软件对某天然气制氨过程进行了模拟及热力学分析计算。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数据相吻合。热力学分析计算找到了有效能损失的部位、大小和原因,为进一步降低合成氨过程能耗指出了方向;计算表明合成气和蒸汽动力部分有效能损失占全厂有效能损失的绝大部分,分别为45.6%和41.7%。整个过程的有效能效率为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模拟 热力学分析 节能 合成氨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物及化学反应热力学计算软件
6
作者 尹爱君 李晶 +2 位作者 李新海 黄克雄 蒋汉瀛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在建成的无机热力学数据库和水溶液热力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功能以及C++语言的计算功能,编制了一套热力学计算软件.该程序可完成任何温度下气、固体和水溶液中离子、分子和化学反应... 在建成的无机热力学数据库和水溶液热力学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检索和查询功能以及C++语言的计算功能,编制了一套热力学计算软件.该程序可完成任何温度下气、固体和水溶液中离子、分子和化学反应(电极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等.程序可自动检索库中的数据,用户可通过键盘输入缺少的数据或修改已有数据,可自动配平化学反应(电极反应)方程式,可自动生成水溶液中分子的电离反应.程序设计简单,代码少,运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通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物 化学反应 热力学 计算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软件PHREEQC在湿法冶金计算热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少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复合氧化物Ni Mo O_4的酸碱水溶液稳定性为例,采用PHREEQC软件进行了水溶液热力学模拟计算,介绍了PHREEQC软件的计算过程、计算原理、计算步骤及结果分析,并与传统手工算法进行了简单对比。相对于传统手工数学计算... 以加氢脱硫废催化剂中复合氧化物Ni Mo O_4的酸碱水溶液稳定性为例,采用PHREEQC软件进行了水溶液热力学模拟计算,介绍了PHREEQC软件的计算过程、计算原理、计算步骤及结果分析,并与传统手工算法进行了简单对比。相对于传统手工数学计算方法,PHREEQC具有计算效率高、简单灵活、可解决极复杂多元多相热力学问题等优点,对湿法冶金热力学分析有很大帮助,值得在湿法冶金热力学研究方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计算热力学 地球化学软件 PHREEQ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超合金热力学计算软件系统
8
作者 曾科军 金展鹏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88-293,共6页
本文设计了多元超合金中液相,fcc,bcc和hcp四种溶体相的摩尔自由能及其活度的软件系统,其中包括一个复盖18种元素的二元合金热力学数据库。使用时,用户只要输入合金相的成分,相结构和温度,即可得到所需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超合金 多元 热力学 软件系统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3625合金中析出相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6
9
作者 丁雨田 王伟 +3 位作者 李海峰 刘建军 胡勇 郭廷彪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JMatPro金属材料相图与性能计算软件和相应的镍基高温合金数据库,计算GH3625合金中析出的平衡相,研究不同合金元素C、Al、Ti、Fe质量分数的变化对主要析出相的影响,并分析各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GH3625合金中的主要平衡相有γ相,N... 利用JMatPro金属材料相图与性能计算软件和相应的镍基高温合金数据库,计算GH3625合金中析出的平衡相,研究不同合金元素C、Al、Ti、Fe质量分数的变化对主要析出相的影响,并分析各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GH3625合金中的主要平衡相有γ相,Ni_2M相,μ相,δ相,γ′相以及3类碳化物相(MC、M6C、M_(23)C_6);C质量分数的增加使3类碳化物的析出温度和最大析出量显著提高,但当C质量分数大于0.04%时,MC的析出温度无显著变化;Al、Ti质量分数的增加对γ′相的析出规律有明显影响,且Al的影响明显大于Ti;Fe质量分数升高对M6C、M_(23)C_6相的析出温度影响显著,分别下降115、102℃,但对碳化物的最大析出量无明显影响,随Fe质量分数的增加,Ni_2M相的析出温度下降82℃,析出量减少3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3625合金 JMatpro软件 热力学计算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闭式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与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慧贤 马利民 +2 位作者 梁莉 郭哲锋 钟卫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4-168,共5页
为研究某闭式液压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进行热力学分析,建立该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及热液压模型。结合设计要求及现场试验,研究液压泵流量、溢流阀压力以及系统负载对转向特性的影响,并对转向液压缸两腔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某闭式液压转向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进行热力学分析,建立该液压转向系统的仿真模型及热液压模型。结合设计要求及现场试验,研究液压泵流量、溢流阀压力以及系统负载对转向特性的影响,并对转向液压缸两腔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流量输出可减小液压冲击,过高的负载会产生较大的液压冲击,加入蓄能器能大幅改善液压缸工作压力的稳定性。通过建立的热液压模型,对系统的温升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溢流阀设定压力对液压缸温升影响较大,应根据负载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溢流压力;负载的增加导致液压油温度升高,进而造成溢流损失、液压缸内泄漏增加以及管路摩擦力上升,在实际中应避免系统工作在极端负载状况。通过现场试验,完成了系统参数的重新匹配,改善了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同时使得油温大幅下降。研究结果为闭式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及热力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软件 闭式液压系统 动态特性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微合金化高Mo热作模具钢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天生 王福明 张国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8,12,共5页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和TCFE-3数据库,对含Nb高Mo热作模具钢成分进行了优化。探讨了Cr、Mo元素含量对富Cr的M23C6型碳化物固溶温度的影响,得到元素Cr、Mo合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2.5%。此外,还讨论了元素Nb对(V、Nb)C型碳... 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和TCFE-3数据库,对含Nb高Mo热作模具钢成分进行了优化。探讨了Cr、Mo元素含量对富Cr的M23C6型碳化物固溶温度的影响,得到元素Cr、Mo合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2.5%。此外,还讨论了元素Nb对(V、Nb)C型碳化物的固溶温度的影响趋势,当添加0.03%Nb时可将固溶温度由1150℃提高至1240℃。热力学计算显示钢中有大量的Mo2C型碳化物生成,计算结果同文献有良好的一致性。提出了质量分数为0.39C-0.6Si-0.4Mn-4.0Cr-2.5Mo-0.9V的热作模具钢具有高热疲劳寿命和抗回火软化能力及高温强度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 thermo-calc软件 热作模具钢 成分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r14Ni14W2Mo耐热钢的热力学分析与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悠 宛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为研究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对4Cr14N i14W 2Mo耐热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该钢在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数量、组成与钢中W、Mo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钢中的碳化物在1135℃几乎完全固溶,在750℃时效... 为研究碳化物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对4Cr14N i14W 2Mo耐热钢使用性能的影响,采用Thermo-Calc软件分析该钢在不同温度下各平衡相数量、组成与钢中W、Mo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此钢中的碳化物在1135℃几乎完全固溶,在750℃时效析出量达最大;适当提高W、Mo含量,即当Mo(%)+0.7W(%)≥5.0时,可使钢在时效处理后其晶界上形成颗粒状M6C碳化物,减少沿晶界析出的M23C6碳化物,从而就能减少渗氮层剥落倾向。上述分析结果与文献所得的经验数据基本吻合,对该钢的改性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14Ni14W2Mo热力学分析 thermo-calc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煤层气在发烟硫酸溶液中液相部分氧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林 王维勋 +3 位作者 师博辉 唐成 蔡进勇 陈立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4-1039,共6页
利用Gaussian 03量子化学计算软件,采用密度泛函法对低浓度煤层气在发烟硫酸溶液中液相部分氧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硫酸单甲酯在298.15 K时的气相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706.36 kJ/mol和-592.94 ... 利用Gaussian 03量子化学计算软件,采用密度泛函法对低浓度煤层气在发烟硫酸溶液中液相部分氧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硫酸单甲酯在298.15 K时的气相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706.36 kJ/mol和-592.94 kJ/mol;得到硫酸单甲酯的定压摩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式Cp=0.000 1T2+0.247 2T+43.984;推测出硫酸单甲酯主要是按反应途径CH4+SO3+H2SO4→CH3OSO3H+SO2+H2O生成,副产物CO2主要是按反应途径CH4+4SO3→CO2+4SO2+2H2O生成;反应中生成的水与发烟硫酸溶液中的SO3反应生成硫酸,防止了硫酸单甲酯的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煤层气 液相部分氧化 硫酸单甲酯 热力学分析 Gaussian03量子化学计算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CO_2热化学储能系统的热力学模拟
14
作者 乔丽洁 董继先 +1 位作者 王石岩 陈海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通过CO_2重整CH_4制合成气,随后获得化学品和燃料,是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的极佳途径.本文采用单一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温度、压力、进料配比等主要工艺条件对CH_4-CO_2干重整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吉布斯... 通过CO_2重整CH_4制合成气,随后获得化学品和燃料,是同时利用两种温室气体的极佳途径.本文采用单一控制变量的方法,采用Aspen Plus软件,研究了温度、压力、进料配比等主要工艺条件对CH_4-CO_2干重整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吉布斯反应器(R Gibbs)可以很好地模拟CH_4-CO_2干重整过程.为开展热化学储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模拟 热化学储能系统 ASPEN PLUS软件 单一控制变量法 CH4-CO2干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碳热氯化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勇 段东平 刘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由于青海地区海拔高,气压低于常压为0.77 atm,文章基于该气压条件下对粉煤灰碳热氯化提铝工艺的热力学进行分析,运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针对工艺所涉及到的区域优势图、多元复杂体系平衡组分、氯化物间相图等方面进行计算模拟。结果显示... 由于青海地区海拔高,气压低于常压为0.77 atm,文章基于该气压条件下对粉煤灰碳热氯化提铝工艺的热力学进行分析,运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针对工艺所涉及到的区域优势图、多元复杂体系平衡组分、氯化物间相图等方面进行计算模拟。结果显示,在适宜条件下,碳热氯化可以将原本不能直接与氯气反应的Al2O3和Si O2完全转变成氯化物,证实了碳热氯化工艺的热力学可行性。Fe2O3的碳热氯化产物Fe Cl3(Fe2Cl6)和Fe Cl2的比例随着氯量和碳量的变化而变化。催化剂Na2CO3、Ca CO3、B2O3在反应中具有耗碳、耗氯的热力学副作用。氯化产物会对Al Cl3(Al2Cl6)的挥发造成影响。相比常压地区,低于常压条件下的碳热氯化反应有优势也有劣势。通过研究与计算,为粉煤灰碳热氯化提铝工艺提供了热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碳热氯化 热力学 Factsag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热力学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Bo Sundman Matthias Stratmann +1 位作者 张利军 杜勇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9,63,共16页
简要综述了材料科学领域中计算热力学与动力学的模型、数据库、软件及应用。介绍了当前最常用的软件。详细解释了用于描述不同相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模型,以及获取热力学数据库中模型参数的优化过程。此外,还阐述了平衡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 简要综述了材料科学领域中计算热力学与动力学的模型、数据库、软件及应用。介绍了当前最常用的软件。详细解释了用于描述不同相热力学性质的重要模型,以及获取热力学数据库中模型参数的优化过程。此外,还阐述了平衡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算法。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使用软件和数据库计算相平衡和相图,以及结合动力学数据用于相变及其过程模拟的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热力学 力学模拟 相变 软件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噻吩与异丁烯烷基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大威 王凯乐 +1 位作者 杨伯伦 刘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6-411,共6页
以3-甲基噻吩(3MT)和异丁烯(IB)作为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和烯烃的模型化合物,正庚烷模拟汽油组分,以3MT与IB的烷基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利用化学计量系数法确立了该反应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应用基团贡献法估算各物质的基础物性数据,采用UNIQ... 以3-甲基噻吩(3MT)和异丁烯(IB)作为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和烯烃的模型化合物,正庚烷模拟汽油组分,以3MT与IB的烷基化反应作为探针反应,利用化学计量系数法确立了该反应物系的独立反应数,应用基团贡献法估算各物质的基础物性数据,采用UNIQUAC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各独立反应的反应热和Gibbs自由能变;采用Aspen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原料组成对正庚烷-3MT-IB模型汽油中3MT转化率、烯烃聚合物含量及烷基化产物分布的影响。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3MT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初始原料组成范围内均可达到较高的转化率。在3MT的初始质量分数为1.0%(以原料的总质量计)、2MPa、273~453K的条件下,3MT转化率均高于99%。高温、低压和高硫化物含量则能抑制IB聚合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噻吩 异丁烯 烷基化 汽油 脱硫 ASPEN PLUS软件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体系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蒲江龙 翁惠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9-1234,共6页
根据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机理,建立了包括10个主副反应的热力学模型。采用四参数法对MTO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到各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MTO反应的热力学体系进行了模拟,并从... 根据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机理,建立了包括10个主副反应的热力学模型。采用四参数法对MTO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得到各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MTO反应的热力学体系进行了模拟,并从热力学角度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水含量对MTO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TO的大多数反应为强放热反应,且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四参数法的计算值与Aspen Plus模拟值吻合良好;温度对反应平衡组成的影响最大,高温有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可以通过控制温度调节乙烯与丙烯的产出比;压力和水含量对平衡组成的影响不大,增加压力和水含量均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热力学 平衡常数 四参数法 ASPEN PL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Sage热力学计算在锌湿法冶炼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山 李洪达 +1 位作者 李松 张谌虎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1,共9页
为提高湿法炼锌效率,本文通过虚拟仿真计算绘制含锌物料的ε-pH图、优势区图,为锌湿法冶金浸出、焙烧等工序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含有Fe、Cu、Pb、Cd的硫化锌矿、锌焙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ε-pH图以及硫化锌矿的Z... 为提高湿法炼锌效率,本文通过虚拟仿真计算绘制含锌物料的ε-pH图、优势区图,为锌湿法冶金浸出、焙烧等工序奠定理论基础。本文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含有Fe、Cu、Pb、Cd的硫化锌矿、锌焙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ε-pH图以及硫化锌矿的Zn-S-O三元体系和Zn-Me-S-O四元体系的优势区图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硫化锌矿直接浸出时Zn浸出终点pH值大于Fe、Cu、Pb和Cd的浸出pH值;而锌焙砂热酸浸出时Fe、Fe、Cu的浸出终点pH值小于Zn,Pb、Cd浸出的pH值大于Zn,但Zn的浸出电位均低于Fe、Cu、Pb、Cd的浸出电位;对比2种不同矿物的ε-pH图可直观看出硫化锌矿浸出时Zn稳定区相对于锌焙砂浸出时较小,从而表明锌焙砂的浸出效果更佳,这也间接说明了硫化锌矿处理前需要进行焙烧的原因。硫化锌矿优势区图分析表明温度在873 K时ZnSO开始分解生成ZnO,同时硫化锌矿中的Fe会与Zn结合形成ZnFeO阻碍ZnO的生成,而ZnFeO不易浸出,导致锌浸出率降低,因此,焙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ZnFe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tSage软件 ε-pH图 优势区图 热力学计算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世飞 王为术 刘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6,共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燃煤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EBSILON Professional软件对某10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燃煤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能流和㶲损分布等热力学特性,讨论了关键参数包括透平入口温度...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燃煤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EBSILON Professional软件对某100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燃煤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系统能流和㶲损分布等热力学特性,讨论了关键参数包括透平入口温度、压缩机分流比等对系统热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参数下,该1000 MW燃煤S-CO2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㶲效率分别可达到47.32%和46.11%,较典型朗肯循环分别可提高1.21%和1.17%;系统的㶲损中锅炉占比74.55%,其设备㶲效率为59.83%;透平入口温度由500℃提高到660℃,可使系统发电效率提高7.98%,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43.03 g/(kW·h);压缩机分流比的增大会使系统总发电量和压缩机整体耗功增加,因此其存在最佳分流比,在该1000 MW燃煤S-CO2发电系统中,当分流比为28%时,系统发电效率最高,为47.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 超临界二氧化碳 EBSILON软件 建模 热力学分析 发电效率 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