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曲霉与健胃中药合生素对小鼠常规指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聂兵 王玉峰 +3 位作者 王实 梁爽 李明轩 张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4-2526,共3页
[目的]阐明红曲霉与健胃中药合生素的安全性。[方法]用昆明种小白鼠进行了90 d喂养试验。在给药3个月后对小白鼠进行了常规指标、血液指标、脏器系数以及肝、肾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的常规指标、血液指标、脏器... [目的]阐明红曲霉与健胃中药合生素的安全性。[方法]用昆明种小白鼠进行了90 d喂养试验。在给药3个月后对小白鼠进行了常规指标、血液指标、脏器系数以及肝、肾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小白鼠的常规指标、血液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添加1%剂量红曲霉与健胃中药合生素时可提高饲料利用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红曲霉与健胃中药合生素剂量大于3%时可对实质性器官造成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健胃中药合生素 小白鼠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Ⅰ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志刚 梁良 +4 位作者 刘羽 王响 朱华 黄澜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6-20,36,I0002,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PN-1)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模型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安理申(Aricept)治疗组(2 mg/kg)、PN-1低(0.6g/kg)、中(1.2 g/kg)、高(2.4 g/kg)剂量组,并以同窝阴性的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1次,同时模型组及正常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前称量小鼠初始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期间,每两周逐只称量体重一次,同时称量并计算摄食量和饮水量。给药3个月后(8月龄)依次进行社会互动行为检测、旷场实验、Rota-rod实验和蔗糖饮水实验来观察PN-1对APP/PS1小鼠行为和精神症状的作用。结果给药期间,相同月龄下各组小鼠间的体重、摄食和饮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会互动行为检测发现PN-1显著减少模型小鼠异常增多的攻击、追逐和嗅闻次数(P<0.05)。旷场实验结果显示,PN-1能够减少转基因小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动(P<0.05)和高速运动时间(P<0.05),同时减少其进入中心区域的探究次数(P<0.05)并增加其修饰次数(P<0.05)。Rota-rod实验结果发现,PN-1能够增加转基因小鼠在滚轴上停留的时间(P<0.05)。蔗糖饮水实验结果显示,给予PN-1的转基因小鼠蔗糖偏嗜度有增高趋势,但与模型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1能够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社会互动行为、减少过度增强的运动能力和探究行为,提高其耐力和平衡学习能力,并减轻其焦虑、烦躁、易激惹等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症 中药 动物模型 旷场实验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催情散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伟 程波 +4 位作者 蒋瑞东 任书男 祁生旺 李云章 查斯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49,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催情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为催情散在奶牛持久黄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催情散药液,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个急性毒性试验组分别按20 000,16 000,12 800,1... 【目的】研究中药催情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为催情散在奶牛持久黄体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g/mL(以生药计)的催情散药液,选取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个急性毒性试验组分别按20 000,16 000,12 800,10 240和8 192mg/kg剂量一次性灌服催情散药液,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和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2组,给药组于12h内分3次给小鼠灌胃1g/mL催情散药液,每次灌胃体积为每20g体质量0.8mL(最大灌胃体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观察7d,记录中毒症状、死亡数并确定最大耐受量;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催情散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分别按10 000,5 000和2 500mg/kg剂量灌服给药,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自来水,连续灌服30d,灌药前和灌药第7,14,21,28和30天称量大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脏器系数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鼠死亡,故无法计算LD50;小鼠对催情散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除了由于心脏采血导致部分心肌纤维出现坏死和间质血管出血外,其他各器官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中药催情散实际无毒,临床按推荐剂量使用不会对奶牛产生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催情散 奶牛持久黄体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白鼠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壮阳促孕散”对小白鼠传统致畸试验的研究
4
作者 关立增 鞠玉琳 李恩伟 《现代畜牧兽医》 2006年第11期5-7,共3页
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壮阳促孕散”进行传统致畸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所有孕鼠的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胎鼠体重、身长、尾长、颜色、形状、大小、数量以及胎鼠的内脏和骨骼进行了检查记录。结果表明:致畸反应呈阴性,... 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壮阳促孕散”进行传统致畸试验研究。在试验中,对所有孕鼠的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胎鼠体重、身长、尾长、颜色、形状、大小、数量以及胎鼠的内脏和骨骼进行了检查记录。结果表明:致畸反应呈阴性,这说明中药“壮阳促孕散”无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壮阳促孕散” 小白鼠 传统致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肠宁Ⅱ”(CNⅡ)的喂养繁殖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智航 李洪龙 胡闯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年第4期61-63,共3页
为了提供中药制剂"肠宁Ⅱ"(CNⅡ)的安全毒理学评价资料,本试验应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制剂"肠宁Ⅱ"进行了喂养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小白鼠的受孕率、妊娠率、采食量、脏器系数、F1代小鼠体重、血常规、肝... 为了提供中药制剂"肠宁Ⅱ"(CNⅡ)的安全毒理学评价资料,本试验应用昆明种小白鼠对中药制剂"肠宁Ⅱ"进行了喂养繁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小白鼠的受孕率、妊娠率、采食量、脏器系数、F1代小鼠体重、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各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但出生存活率、哺育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说明应用此药对小白鼠未造成毒性影响,且可以显著提高小白鼠出生存活率与哺育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肠宁Ⅱ” 小白鼠 喂养繁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天红 董培智 +1 位作者 朴晋华 张志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1,共5页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抗血栓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模型,以红花注射液对小鼠的偏瘫保护率作为指标,考察红花注射液的抗血栓生物活性。对给药剂量、诱导剂剂量、不同品系小鼠... 目的建立红花注射液抗血栓的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用于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模型,以红花注射液对小鼠的偏瘫保护率作为指标,考察红花注射液的抗血栓生物活性。对给药剂量、诱导剂剂量、不同品系小鼠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并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实验条件。结果红花注射液5.0 g生药·kg^-1,连续ip给予3 d,对胶原-肾上腺素诱导小鼠急性脑血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建立的生物活性限值方法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实验室间重现性良好。不同批次样品对生物活性呈现不同的差异。结论小鼠体内血栓实验可作为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建议以5.0 g生药·kg^-1剂量作为红花注射液生物活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控制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生物活性 限值测定方法 中药质量控制 小鼠体内血栓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拮新康抗白血病细胞与免疫机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兆霞 谭达人 +3 位作者 谢俊明 秦群 谭桂山 徐平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采用中药制剂拮新康对34例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长春新碱+拮新康组较长春新碱组细胞毒性明显增加(P<0.01),其中20例为难治与复发白血病患者对长春新碱已耐药,但加拮新康后细胞毒性作... 采用中药制剂拮新康对34例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长春新碱+拮新康组较长春新碱组细胞毒性明显增加(P<0.01),其中20例为难治与复发白血病患者对长春新碱已耐药,但加拮新康后细胞毒性作用增强(P<0.01);同时拮新康本身对白血病细胞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采用环磷酰胺抑制小鼠免疫机能作实验模型,探讨“拮新康”对小鼠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发现其对免疫损伤动物模型及正常动物的IFNr与NK活性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提示“拮新康”有抗白血病细胞和提高细胞免疫机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新康 白血病 小鼠 中医药疗法 免疫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