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要义、技术突破与关键举措
1
作者 陈幸良 窦亚权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71,共13页
遵循“战略要义-技术突破-关键举措”逻辑主线,以“林下经济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什么-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如何做”为分析框架,剖析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诠释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 遵循“战略要义-技术突破-关键举措”逻辑主线,以“林下经济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做什么-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如何做”为分析框架,剖析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诠释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区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森林“四库”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战略之间的关系。基于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价值和本质要求,明确未来应在林下种质资源保育与新种质创制、林下资源生态高效经营、林下产品精深加工利用等关键领域,突破林下食用菌保育促繁技术、濒危珍稀林源药材保育技术、重点种质资源挖掘利用技术、林菌仿野生栽培和抚育技术、林源药材多元生态种植技术、“森林+”全生命周期经营技术、活性成分绿色分离技术、大健康产品加工利用技术等重点方向。从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需求出发,以技术突破为基础,提出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以科技创新培育林下经济新质生产力,以制度激励会聚林下经济发展新要素,以产业融合激发林下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部门协调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新合力,以示范样板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国有林区改革 大食物观 森林“四库” 乡村全面振兴 技术突破 关键举措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以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尔彬 柏晓东 徐凤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396-400,共5页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论述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即实现了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造林质量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承包职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社会效益非常显著。提出目前林权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即以市场化为中心,推进配套体系建设;维护公平、公正的林改原则,扩大试点面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进战略投资者;因地制宜,探索林地承包经营的多种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 改革 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市国有林场绿色发展路径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柯文斌 王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为了解国有林场改革后发展状况,探索新时期国有林场绿色发展路径,选择保山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森林经营情况、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情况、绿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国有林... 为了解国有林场改革后发展状况,探索新时期国有林场绿色发展路径,选择保山市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收支情况、森林经营情况、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情况、绿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市国有林场改革已实现了预期目标,改革结果整体较好,但存在巩固改革成果难、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依然滞后、人才队伍建设有差距、森林经营成效不佳、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 问卷调查 绿色发展 对策建议 保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28
4
作者 魏晓霞 翟洪波 +3 位作者 赵鹏武 王宏伟 周奇 于丽瑶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7,共6页
以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批复与实施为契机,分析了截至2013年底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产业发展状况,探讨中央6号文出台后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期为国有林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与... 以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的批复与实施为契机,分析了截至2013年底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和产业发展状况,探讨中央6号文出台后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以期为国有林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对职工家庭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慧 张海鹏 徐晋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0-688,共9页
利用重点国有林区3省24个林业局1 454户职工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创新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旨在为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实证支持。在采用逆概率加权法控制样本损耗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极... 利用重点国有林区3省24个林业局1 454户职工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创新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旨在为国有林区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实证支持。在采用逆概率加权法控制样本损耗偏误的基础上,通过极大似然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估计重点国有林区各项改革对职工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人均非林业收入、非国有部门收入占家庭人均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职工家庭对林业和国有部门的依赖程度逐渐下降。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的市场化改革和森林资源承包管护责任制显著增加了职工家庭人均收入;加工企业转制和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则对职工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有显著影响。重点国有林区推行的各项改革为完善改革方案提供了直接经验,同时现有改革也使改革的阻力和成本明显降低,深化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重点国有林区 改革 职工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毅昌 蒋敏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3-168,共6页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管理体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有化不是林权改革的方向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元兆 吴水荣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14,共6页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 最有效率的林权(这是一种生产关系)必须是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生产力)相适应的林权。我国提高国有林效率的核心措施是改革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取消分权,集中经营,以及剥离社会负担和改革用人制度等。那些国有林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的意见违背森林经营的原则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在确保国有森林资产的前提下,鼓励发展私有林是可取的,但私有林权分散和林主追求短期利益的动机必然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价值。国外的经验是一旦造林后国家就要帮助林主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合作化或规模化经营。森林经营和农田经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营,林业改革如果仿效农业改革将是一场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私有化 国有林 集体林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法律政策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孜予 王爱民 曹玉昆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73,76,共3页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对我国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调查林权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林权改革法律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①制定森林资... 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对我国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在调查林权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行林权改革法律体系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①制定森林资源流转实施办法;②林业行业实施《物权法》需要出台的配套政策措施;③完善林业保险法律法规;④完善林权交易的法律保障;⑤注重法律的宣传、执行与执法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林权 改革 法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有林场特色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9
作者 涂琼 闫平 杨玲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19,33,共5页
特色产业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国有林场2013—2015年的特色产业和主要林产品的产销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国有林场改革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的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 特色产业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国有林场2013—2015年的特色产业和主要林产品的产销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未来国有林场改革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的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经营机制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特色产业 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 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状,依据2001—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相关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值增长率、产业主导性及多样性,并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实际情况及《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提出:从资源型接续产业、非资源型替代产业、生态产业园区3个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林业产业转型 林业产业模式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林权改革持续发展能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微 万志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42-50,共9页
已进行了7年的国有林权改革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未来的发展走向不够明朗。但作为试点需要分析其具不具有扩面及进行推广的可能性,这是衡量国有林权改革未来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论文首先提出并论述了国有林权改革的持续发展能力包含成... 已进行了7年的国有林权改革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未来的发展走向不够明朗。但作为试点需要分析其具不具有扩面及进行推广的可能性,这是衡量国有林权改革未来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论文首先提出并论述了国有林权改革的持续发展能力包含成长性和发展性;进而分析了影响国有林权改革持续发展能力的两大因素:国有林权改革自身成长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国有林权改革发展的外在影响因素;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林权改革持续能力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试点林场(所)的经营数据对国有林权改革持续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林权改革的持续发展能力因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并且这种持续发展能力在短期内难以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 林权改革 持续性 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国有林管理体制的研究与借鉴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树清 谷振宾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9-184,共6页
分析了德国林业发展和森林资源管理状况,参考德国国有林管理与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实际,对国有林区改革方向与任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有林 管理体制 改革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13
作者 雷加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46,共4页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和中国半壁江山的重要生态屏障.作者认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林区新型管理体制,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产发展...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和中国半壁江山的重要生态屏障.作者认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林区新型管理体制,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产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根据目前的改革实践,作者总结了国有林区改革的4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产权制度 林权制度 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冲突及其化解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国有林区"三林"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和林工生活艰难,其根源于林业忽视生态效益、林场利益机制不顺、林工存在制度性依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林业资源属性约束和国有林区体制约束。在国有林权制度... 国有林区"三林"问题的基本特征是林业资源枯竭、林区经济危困和林工生活艰难,其根源于林业忽视生态效益、林场利益机制不顺、林工存在制度性依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林业资源属性约束和国有林区体制约束。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政策设计者须明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林业管理部门、林区和林工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诉求和利益实现约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林问题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权改革的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仲维维 李爱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黑龙江省林业区,划分为龙江森工集团(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管辖、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管辖和黑龙江省林业厅管辖三部分。黑龙江省林业厅辖属的国有林通常被称为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2007年,黑龙江省林业厅开始在... 黑龙江省林业区,划分为龙江森工集团(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管辖、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管辖和黑龙江省林业厅管辖三部分。黑龙江省林业厅辖属的国有林通常被称为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2007年,黑龙江省林业厅开始在部分市县实施国有林权改革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如何推广、如何全面实施,使国有林权改革走出瓶颈,成为现实难题。运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对国有林权改革制约因素的内部结构、层次及因果关系进行诊断,认为:制约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权改革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缓慢,其次是现行的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合理和流转经营林地内的营林道路和防火等基础设施薄弱。这两个因素,又同时影响和制约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林地林木流转体系不完善、林业投融资实行难、流转后经营者资金短缺和森林保险制度缺失这五个因素。其中: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育缓慢和现行的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合理两个制约因素,是刚性的,必须亟待在改革过程中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国有林 林权改革制约因素 结构模型解析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有林场改革的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6
16
作者 闫平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18,共4页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我国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林场的发展和改革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改革和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探讨了未来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和重要改...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我国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有林场的发展和改革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改革和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探讨了未来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和重要改革内容,旨在为我国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进展 生态安全 生态建设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荣 李贺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6-51,共6页
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监测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对国有林场改革成效进行评价,发现国有林场仍面临着基础建设与森林管护、森林经营、产业发展、人员管理、政策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制度体系,加... 基于国有林场改革监测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对国有林场改革成效进行评价,发现国有林场仍面临着基础建设与森林管护、森林经营、产业发展、人员管理、政策设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健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制度体系,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拓宽国有林场后继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持政策设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期为促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荣勋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55-58,63,共5页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是全面推进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国有林场存在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政策安排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国有林场运行效率低下、经济状况不佳。新时期加快国有林场发展,...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是全面推进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国有林场存在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政策安排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导致国有林场运行效率低下、经济状况不佳。新时期加快国有林场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国有林场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推进分类经营改革,尽快界定经营类型,理顺管理体制,调整布局结构,探索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措施,从而促进国有林场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国有林场 改革 分类经营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建林 尹少华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51,共5页
当前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面临着经营方式的转变、经营资金严重不足、林产品销售难、森林权属纠纷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全面实施林业的分类经营,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投资机制,调整林产品生产结构、规范... 当前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发展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面临着经营方式的转变、经营资金严重不足、林产品销售难、森林权属纠纷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全面实施林业的分类经营,拓宽资金渠道、完善投资机制,调整林产品生产结构、规范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资源林政管理和内部人事、机构的改革,为国有林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改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于鹤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和林产品生产基地。由于林区长期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森林抚育严重滞后,使林区陷入了"两危"处境。为恢复林区资源,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但工程重点没有放在森林培育上。当前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林区资源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但从长远考虑必须积极加强森林经营,因为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保障国家木材安全是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对天然林应当进行分类管理。要走出困境深化改革是前提,加强森林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国家政策扶持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国有林区 改革 发展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