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新评价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清初诗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为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清初诗歌创作主体——遗民诗人与贰臣诗人,理应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学术界囿于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
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清初诗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为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清初诗歌创作主体——遗民诗人与贰臣诗人,理应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学术界囿于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对清初诗坛贰臣诗人群体的评价多失客观。近年来,随着学术气氛的宽松与研究视角的转换,上述现象逐渐得到改变,但对贰臣诗人的研究仍有大量的空白领域,如清初的京师贰臣诗人群体,这是一个在清初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对清初诗歌发展的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群体。因此,本文力求立足历史与文本,以期还原这个群体在清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京师贰臣诗人
遗民诗人
清初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初虞山派及其诗文化圈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时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7-42,共6页
虞山派是清初影响较大的诗歌流派。本文考察了诗派概念形成、诗派阵容 ,并从文社、藏书传统、琴画艺术等方面论证虞山诗文化圈的存在 ,使这一诗派形成的实况得到揭示 ,由此亦可了解虞山派的诗学倾向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
虞山派
诗文化圈
清朝末年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是主张"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的审美原则的复归,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清初诗学还对"七子"、"公安""竟陵"诗学等重新审视与反思,由"拟古"之风注重诗歌的高格逸调,而走向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诗坛
儒家诗学的复归
审视
反思
宋诗兴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新评价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丽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6,共5页
文摘
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中,清初诗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为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作为清初诗歌创作主体——遗民诗人与贰臣诗人,理应进入学界研究的视野,得到相应的重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往学术界囿于传统的政治道德观念,对清初诗坛贰臣诗人群体的评价多失客观。近年来,随着学术气氛的宽松与研究视角的转换,上述现象逐渐得到改变,但对贰臣诗人的研究仍有大量的空白领域,如清初的京师贰臣诗人群体,这是一个在清初诗坛有着重要影响、对清初诗歌发展的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的诗歌群体。因此,本文力求立足历史与文本,以期还原这个群体在清代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
清初
京师贰臣诗人
遗民诗人
清初诗坛
Keywords
the
early
qing
dynasty
poets across
the
l
at
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poetic
al
circl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初虞山派及其诗文化圈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时进
机构
苏州大学中文系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7-42,共6页
文摘
虞山派是清初影响较大的诗歌流派。本文考察了诗派概念形成、诗派阵容 ,并从文社、藏书传统、琴画艺术等方面论证虞山诗文化圈的存在 ,使这一诗派形成的实况得到揭示 ,由此亦可了解虞山派的诗学倾向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
虞山派
诗文化圈
清朝末年
诗歌
Keywords
the
early
qing
dynasty
Yushan
poetic
School
camp
the
poetic
cultural
circle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增华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共4页
文摘
清初诗坛,主要有遗民诗人、贰臣诗人、清初入仕新朝的文臣三大创作群体。清初诗学逐渐从拟"高格逸调"与"独抒性灵"中走向重诗歌的价值功能的复古——儒家诗学政教精神的复归。这种复归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主张诗歌的怨刺功能,明显具有抗清、经世的意图,二是主张"温柔敦厚"、"主文而谲谏"的儒家诗学的审美原则的复归,诉求安定与巩固统治现状之目的。清初诗学还对"七子"、"公安""竟陵"诗学等重新审视与反思,由"拟古"之风注重诗歌的高格逸调,而走向现实,重"情"的抒发,再而趋于"神韵"说;伴随着这一进程,宋诗学便悄然兴起。
关键词
清初诗坛
儒家诗学的复归
审视
反思
宋诗兴起
Keywords
the poetic circle at the beginning of qing dynasty
Confucianism
poetic
regression
carefully examines
reconsiders
Song poem emerging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新评价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
刘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初虞山派及其诗文化圈
罗时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初诗坛与诗学趋向论
江增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