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笔谈)——面向“和平、发展与进步的今后80年”
1
作者 杨洁勉 朱锋 +9 位作者 严安林 张连红 周峰 江时学 卢昊 张云 王波 许利平 吴湘宁 宗华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I0001,共59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14年抗战以巨大牺牲换取的胜利,不仅重铸了民族尊严,而且扭转了法西斯扩张进程,促成了战后国际新秩序的诞生,并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觉醒注入决定性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国14年抗战以巨大牺牲换取的胜利,不仅重铸了民族尊严,而且扭转了法西斯扩张进程,促成了战后国际新秩序的诞生,并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觉醒注入决定性力量,重塑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版图。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巨变下的动荡变革时期,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坚决维护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来之不易的成果,同时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凝聚全球共识,促进集体行动,推动和塑造新的和平议程,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全球南方”关键成员,将站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进一步倡导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推动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与进步提供新的实践路径与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联合国 战后国际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抗战时期中美财经关系的思考
2
作者 吴景平 杜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面临来自日本不断加强的侵略扩张压力,国民政府在开展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获得外来的财经支持。这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将德国、苏联作为寻求支持的外交对象,并对从英国获得财经援助抱有很大希望。待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 九一八事变后,面临来自日本不断加强的侵略扩张压力,国民政府在开展大国外交的过程中一直希望获得外来的财经支持。这期间,国民政府先后将德国、苏联作为寻求支持的外交对象,并对从英国获得财经援助抱有很大希望。待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随着争取欧洲大国新的财经援助的难度越来越大,努力发展对美财经关系便成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外交重点。在战时中美财经关系中,双方的合作是主流,是贯穿始终的趋势。当然,双方均希望达到商业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就必然导致博弈与合作并存。而战时中美在财经领域的博弈虽然趋于常态化,有时甚至会发生较大的分歧和冲突,但这些分歧冲突的程度和性质均不同于“剑拔弩张”。亦即,在全面抗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全局中,财经领域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这既是中美财经关系的基本面,也是中美关系全局的基本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抗战时期 中美关系 财经合作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最艰难时期对敌军事斗争中的辩证思维
3
作者 翁有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 1941年春到1943年是华北根据地抗战最艰难的岁月。在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从1939年初50多个完整县,到1942年最严重时减少到7个县,其中冀南根据地村庄有些距敌人据点、碉堡极近,中间竟无一村之隔。在山东根据地,受到日伪严重蚕食,1942年底根据地面积比1940年时缩小约三分之一。在晋察冀边区,由于侵华日军对根据地连续进行“扫荡”“蚕食”和“封锁”,边区军民面临抗战开始以来最艰苦、困难和危险的时期。这表明,华北各敌后根据地均已面临着极端严重和极端危险的生存空间。为扭转此危机,各根据地运用抗战军事智慧、机制和谋略,以弱搏强,避实击虚,机智、灵巧、英勇但艰难地进行反“扫荡”。如山东抗日根据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反“扫荡”过程中都各有出奇制胜的成功战例和奇迹,显示了我之劣势与敌之优势相互转换易位的辩证过程。而在反敌“蚕食”、反敌“囚笼”过程中,根据地所采用的敌进我进战略战术,更集中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精准运用,敌后武工队的纷纷出现,使敌后“一天两个世界,白天是日本人的世界,晚上是八路军的世界”。由此,敌人的军事优势逐渐消失,敌后根据地逐步度过最困难和危险时期,至1944年华北各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各根据地不仅战胜危机并获得了迅速恢复与发展,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还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持久坚守与支撑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敌后根据地 抗战最困难时期 军事战略战术 辩证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战史研究的世界意义
4
作者 徐志民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0,共10页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奋勇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人数最多,不仅开辟并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而且始终牵制和抗击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瓦解了在世界上存在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史 二战史 反法西斯 民族解放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5
作者 王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9,共10页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一批外国记者、军事外交人员、学者等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考察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抗战,以个人日记、政策报告、新闻报道等方式记述并传播了他们在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这些外国人的记述中,中国共产党被塑造为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赢得人民拥护与支持、领导人民英勇对敌斗争的崭新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增强领导全民族抗战历史主动权创造了有利的舆论条件,而且为深化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实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在华外国人 形象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的爱国广告宣传与商品营销
6
作者 陈浩洋 张俊峰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9,共13页
抗战时期,在广告中加入爱国、抗战元素,是众多商家推销商品的重要方法。相关广告在事件、人物、时间选择上大致呈现出紧随时事的特点,尤其是在时间方面,以抗战爱国为名的广告密集出现的时间与抗战时局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商家广告创意和... 抗战时期,在广告中加入爱国、抗战元素,是众多商家推销商品的重要方法。相关广告在事件、人物、时间选择上大致呈现出紧随时事的特点,尤其是在时间方面,以抗战爱国为名的广告密集出现的时间与抗战时局的发展直接相关。在商家广告创意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几乎各种商品均可以抗战爱国之名进行营销,爱国成为部分商家的营销手段而非目的。其实质、数量的变动情况亦是国民党政府不充分、不彻底的抗战动员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在抵制日货的社会潮流下,广告兼具推销商品与维权的作用,虽皆利用报纸广告这一载体,却呈现出不同的面向,具体实践中的爱国广告营销也呈现出多层次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爱国 广告 商品 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冷漠到觉醒: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研究
7
作者 张宗兰 梁大伟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123,124,共11页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动员构建政治认同,是其建立和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路径。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在华北一线军事溃散、统治失序,民众对抗战态度冷漠,晋察冀地区民众处于政治认同“真空”状态。中国共产党积极... 中国共产党通过政治动员构建政治认同,是其建立和巩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路径。全面抗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在华北一线军事溃散、统治失序,民众对抗战态度冷漠,晋察冀地区民众处于政治认同“真空”状态。中国共产党积极开辟晋察冀根据地,并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中关于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分析,将贫农、雇农和中农作为构建政治认同的核心力量。通过组织动员将边区民众纳入群众团体、思想动员提升民众政治文化素养、经济动员保障民众物质生活、政治动员激发民众参与边区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巧妙地平衡地主、富农同民众间的复杂博弈,呈现以组织认同为特殊形式、价值认同为文化之源、利益认同为根本保障、制度认同为保障机制的政治认同塑造逻辑。这一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执政的政治智慧,对各个时期密切党群关系、巩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晋察冀边区 政治认同 政治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1-1945年中美苏联合抗日与日本“大东亚秩序”的破灭
8
作者 宋德星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58,共14页
日本与东亚大陆体系的互动及其追逐强权的机会主义国际秩序观,形塑了其关于国际秩序的基本观念及对外行为,这也是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外侵略行径的重要内因。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救亡图存的真正全国性的抗战和肩负... 日本与东亚大陆体系的互动及其追逐强权的机会主义国际秩序观,形塑了其关于国际秩序的基本观念及对外行为,这也是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外侵略行径的重要内因。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救亡图存的真正全国性的抗战和肩负着伟大责任的反法西斯同盟的联合作战,具有革命性和世界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侵略与反侵略的生死较量,也是文明与野蛮的生死较量,需要从国际秩序演进和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来审视和理解。这样才能有力彰显中美苏作为主要战略力量联合抗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反法西斯战争 美国 苏联 日本“大东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纪律形成研究
9
作者 赵建国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2,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党委及其负责人不可随便发表意见,并先后两次发表“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指示,规定对外宣传必须事前请示,服从“党的政策与中央决定”,并由宣传部领导“一切对外宣传工作”。这是至为重要的宣传纪律,...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党委及其负责人不可随便发表意见,并先后两次发表“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指示,规定对外宣传必须事前请示,服从“党的政策与中央决定”,并由宣传部领导“一切对外宣传工作”。这是至为重要的宣传纪律,有助于统一全党思想、政治和组织,并在宣传战中战胜敌人,为赢得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由于不断强化宣传统一性,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呈现鲜明的纪律化、规范化和组织化特色,为宣传制度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统一对外宣传” 事前请示 宣传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海群 尚季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2,共6页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 西北国际通道是抗战时期经中国西北地区运输外国援华物资、援华人员和中国易货物资的重要国际通道,西北国际通道的开辟与运行对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学界对西北国际通道研究十分关注,现有研究对其基本概念如名称、路线、里程认识并不一致。文章依据通道地理位置及运输状况将其定名为西北国际通道;通过梳理抗战时期报纸、期刊、书籍等资料,分析得出通道有三条线路,公路线起自今哈萨克斯坦萨雷奥泽克车站,终于兰州,航空线为阿拉木图至兰州,驿运线为印度列城至中国新疆叶城;以修建维护通道的新疆公路局、西北公路局等机构资料为依据,考订西北国际通道公路线里程为2934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西北国际通道 名称 线路 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岳区林业建设述论
11
作者 贺文乐 《古今农业》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太岳区是华北地区战略要地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林区。民国前期,阎锡山政府施行“六政三事”,该区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受战争影响,太岳区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开展了以植树造林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建设。通过采取出台政策、广泛宣传与典型示范等革命化举措,太岳区林业建设在增加森林面积与保持水土流失等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该区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岳区 林业建设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宜红茶复兴计划与国营体系的建立
12
作者 李超 许胜男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1,共9页
晚清以来,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宜红茶贸易兴起,区域茶业逐渐兴盛,并形成了“宜红茶”品牌。抗战时期,在国际国内局势和“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的影响下,“宜红复兴计划”被提出。中国茶叶公司、湖北省平价物品供... 晚清以来,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和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宜红茶贸易兴起,区域茶业逐渐兴盛,并形成了“宜红茶”品牌。抗战时期,在国际国内局势和“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的影响下,“宜红复兴计划”被提出。中国茶叶公司、湖北省平价物品供应处茶叶部先后在宜红茶区投资设厂,推动了宜红茶区国营茶厂的建立与国营体系的发展,体现了传统商品经济在近代全球化趋势中的生存境遇与抉择,奠定了区域茶业社会经济的历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红茶 国营茶厂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局、地理与全面抗战时期的云南蚕桑业
13
作者 张永帅 和乐乐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3,共8页
抗战时期是云南蚕桑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推动后方建设,支援抗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云南蚕桑业发展受到国民政府、云南地方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出了云南蚕桑复兴计划,在宜蚕区积极推广蚕桑业。但是,受云南特殊的高原山地地理环境的制约... 抗战时期是云南蚕桑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推动后方建设,支援抗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云南蚕桑业发展受到国民政府、云南地方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提出了云南蚕桑复兴计划,在宜蚕区积极推广蚕桑业。但是,受云南特殊的高原山地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战时”影响,在较短时间内,云南蚕桑业发展的成效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时期 云南 蚕桑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新四军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问题研究
14
作者 耿东旭 汪效驷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配发的军饷物资远远不能满足新四军的需要,新四军被迫通过自筹方式来解决后勤供应不足的问题。向民众借用钱款物资是新四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应急措施。新四军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向民众借用了钱、粮、枪支弹药、土地和其他物资,改善了新四军给养缺乏的处境。在借款借物过程中,有些地方出现了采取强制性手段、随意打白条、损坏和丢失所借物品等过激的做法,使民众对新四军产生误解和疏离。新四军正视问题,积极采取还款、赔偿、道歉等许多针对性措施,及时弥补了军民关系的裂痕,使借用钱款物资成为抗战时期新四军解决给养问题的一种“非主要”的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新四军 借用 钱款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发行革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报童的团结、培养与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 报童是清末民初以来中国报刊城市发行的重要基层力量。经史料爬梳发现,报童也构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少城市打破发行垄断并再造发行的重要支撑。中国共产党不仅通过文化、思想、政治等教育内容对报童实施组织化革新,也促使报童由衣食无着的职业底层群体转化为集信息传播、情报沟通、对敌斗争等功能于一身的积极自主的民主战士,完成职能的丰富与拓展。这一历时性、全局性过程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底层工人阶级进行团结、联合与组织化的优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报童教育 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华北日军对八路军宣传工作的观察与认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宣传工作曾和游击战术一道发挥过至关重要的历史性作用。而侵略华北的日军对其做何观察、有过怎样的认知、受过怎样的影响,则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课题。在战争爆发初期,日方一直企图通过武力来迫使中方屈服,因此对八路军采取了轻视的态度,对中方的宣传工作几乎没有感知。然而从1938年下半年起,此种情况开始发生转变,甚至由此促使华北日军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但即便如此,由于日方在其全军范围内始终未能形成高度的重视,陷入武力征服的妄想中无法自拔,最终在“思想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并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八路军 日本 宣传战 思想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驱动阅读:全面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列著作的阅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秦利国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全面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列著作的阅读在阅读动因上看是为应对复杂的内外局势;在阅读内容上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哲学、军事、文艺和经济等各种马列著作;阅读方式上通过领导干部带头阅读、强调个人自主性阅读和... 全面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列著作的阅读在阅读动因上看是为应对复杂的内外局势;在阅读内容上包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哲学、军事、文艺和经济等各种马列著作;阅读方式上通过领导干部带头阅读、强调个人自主性阅读和建立较为明确的阅读制度等方式来阅读;在阅读效果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从中国共产党对马列著作的阅读动因、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来看,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列著作的阅读呈现出组织驱动阅读的明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前期 中国共产党 马列著作 阅读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被引量:9
18
作者 高崇 刘冀伟 卜立言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12-117,共6页
目的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名录,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属性进行分析,并按照纪念主题进行分类。通过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深入解析,归纳出抗战纪念... 目的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名录,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属性进行分析,并按照纪念主题进行分类。通过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深入解析,归纳出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具有纪念载体普遍性、历史价值独特性、纪念意义特殊性等特点,按照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及意识层面对其所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与整理,并筛选典型的文化素材,提出系统、有针对性的文化创意发想方法及原则、文化符号的提取与应用方法。结论形成系统的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通过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对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能起到指导性作用,进一步促进抗战文化的有效传播及抗战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纪念设施与遗址 文化创意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革命中的乡村动员:一项政治史的考察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里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3-204,共12页
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中共强大而有效的民众动员能力。从抗战到内战,中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动员策略。抗战时期主要是以抗日救亡激发农民的民族情感、以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以群众路线提升农民的... 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中共强大而有效的民众动员能力。从抗战到内战,中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动员策略。抗战时期主要是以抗日救亡激发农民的民族情感、以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以群众路线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内战时期主要是以土地改革进行利益导向的动员、以阶级划分进行身份导向的动员、以诉苦清算进行情感导向的动员。整个革命年代,中共乡村动员又呈现出超越不同阶段的延续性特征。无论抗战还是内战,中共乡村动员都以获取农民的参与性支持、认同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为基本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又总是以利益之满足、身份之建构、情感之唤起作为基本的动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 乡村动员 抗战 内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秀芳 吴永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